第416章 興儒武,滅佛道
“當家的,家裡已經沒米了。”
“沒了?我前幾天不剛揹回來半袋米嗎?”
“那都是七八天前的事了,再說那一小口袋,多說着能有六七斤,咱家可是五口人啊,六七斤米,七八天,要不是我死命的摻野菜跟榆樹葉,恐怕連兩天都撐不住。”
“行了行了,我在想想辦法吧。”
昏暗中。
張恆勉強睜開雙眼。
入眼。
自己躺在土炕上,天矇矇亮。
往兩邊看看。
別說當和尚跟道士,就是信都不行,一人信奉,全村有責。
見張恆不動,便紅着臉接過兩塊米糕,隨後給張恆一塊,又將自己的那塊一分爲二。
正好,趁着採野菜的路上去外面看看,找找看有什麼吃的沒有。
“我比你們早來了一會。”
不然他們這些住在山腳下的山民,也不會棄着寶山不用,不敢躍雷霆半步。
“至於文明進程.”
“別上山啊,山上有猛獸,會被抓走的。”
再狡猾的野獸也鬥不過獵人。
“知道了。”
朱二哥自告奮勇的走在前面:“你們跟着我,我們今天走遠點,附近的野菜都被採光了。”
可因爲長期的影響不良,讓她頭髮枯黃,骨肉如柴,看着要比同齡人小一些,就是個沒長大的毛丫頭。
迎面便看到個揹着竹簍,東張西望的少年人。
朱二哥家裡有十幾畝的自耕地,足夠一家嚼用,是不用來採野菜的。
所謂的虎王廟,還有山君老爺,必定是一隻吃人無數的猛虎纔對。
可站在當今環境,十四五歲結婚的大有人在。
這是個能吃飽的人,家裡的條件很好。
因爲小張恆每天醒來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三姐,我餓。”
家裡早就揭不開鍋了。
前身八九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總是很餓。
那就更慘了,直接誅滅三族。
至於張恆。
“小弟你要記住。”
可他知道,這裡面肯定有故事。
洗把臉。
“我今天要跟朱二哥去山腳下采野菜,你要是餓的話,我還藏了幾顆野棗,給你先墊墊肚子吧。”
張恆目光遠眺,又看向窗外的大山。
雖然以他的角度來看,三姐還是小了點。
“當家的,你說能不能再想想辦法,從王廟祝家借點糧食回來。”
可現在。
給廟祝家交了糧食後,根本就沒落幾口嚼用。
張恆樂呵呵的看着少年。
“有佛道兩家,但是遭到了驅逐,眼下官府重視儒武。”
生怕二人不會寫字,幾天不念叨就會忘記一樣。
心中瞬間一鬆。
入眼。
早上起來,一家老小看到的便是一具冰涼屍體。
他跟在三姐身後,看着這位十四歲,一米三出頭,又瘦又黑的小女孩走在前面,學着大人的樣子跟自己說:“想也不可以哦。”
想到這。
看着拿着小鐮刀的三姐。
佛道兩家被打爲叛逆。
張恆不用背竹簍。
“三姐,我陪你去採野菜吧。”
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
因爲前年大旱,眼下剛開春,不好過的不只她們一家。
“朱二哥。”
現實卻是,山下村根本沒有獵戶。
шшш⊙t tkan⊙¢ 〇
張恆閉着眼睛,搜索着前身的記憶。
山頂之處有座廟宇。
他躺在二人中間,小胳膊小腿,看着也就七八歲的樣子。
日子不好過,但是從未想過偷奸耍滑,就連借了誰家的米,也在睡覺前再三唸叨。
張恆回頭看去,原來是三姐醒了。
“沒吃東西吧。”
情報太少。
吃了米糕。
“三姐.”
這裡的寺廟不供奉仙佛,而是供奉着各種妖魔。
要是他沒猜錯的話。
接濟僧道者,杖五十,全家流三千里。
三姐揹着大竹簍,領着張恆。
他答應過前身,會替他照顧三姐。
好吧。
“朝廷連妖魔都能安撫,卻要對佛道兩家趕盡殺絕。”
不是村子裡的人傻,不知道靠山吃山,而是山上的一切都屬於虎王廟,打獵就是找死。
由此可見。
張恆跟在三姐身後,聽着父母的叮囑。
“小弟,是不是餓了?”
再看看自己。
“只是很奇怪。”
張三姐有些茫然。
而躺在他身邊的兩個人,一個是他二哥,一個是他三姐。
孔雀東南飛。
張恆沒接。
於是她就有了名字,張三姐。
張恆笑了笑。
正想着。
“我去山下看過了,有片林子的野菜長得不錯,還有蘑菇呢。”
張三姐沒有名字。
身後傳來話語聲。
前身也叫張恆。
細細碎碎的說話時。
二哥遊手好閒。
前身因爲年紀太小。
是啊。
給虎王廟的王廟祝家裡當佃農。
結果兩天就回來了,說吃不了那份苦。
張恆會說話了,三姐,三姐的喊着。
隔壁說話的是前身的父母。
張恆心下嘆息,半是寬慰,半是允諾的想道:“我就是你,你也是我,我不會虧待她的。”
話說回來。
察覺到這一點。
五里一徘徊。
二人走到村口。
“又或者,妖魔也是朝廷一方的,與那儒武兩家一樣,在定鼎天下的過程中出過大力?”
由此可見。
可他終究不是前身,一開口,張三姐就愣了下。
他來,主要是跟三姐作伴。
往下。
在前身的記憶中,三姐在村裡有個青梅竹馬,叫朱二哥。
“想看姐姐出嫁.”
張恆明白,朱二哥確實是三姐的良配。
他之所以能降靈下來,就是因爲前身夜裡餓死了。
這些天。
張恆摸着肚子。
二人兩小無猜,朱二哥經常偷偷給三姐送吃的。
不出意外。
前身已經給餓死了,要是什麼也不做,恐怕三姐也會被餓死。
見張恆二人走來,少年小跑着迎上來,賊兮兮的從懷裡掏出兩塊米糕:“我媽做的,我偷了兩塊,特意給你留着呢。”
他們上面還有個大哥。
朱家是有田地的自耕農,日子比他們好過不少。
前兩年,說要出去闖蕩一番,自此一去不回,沒了音信。
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都是些餅子,米糕之類的,可三姐平時沒少偷偷給他吃,生怕把他給餓死了。
說不得。
蒐羅下小張恆的記憶。
分開後。
二人相視一眼,不說話,美滋滋的吃着,眼裡滿是彼此。
“謝謝三姐,我還不餓。”
張恆左右看看。
說起來。
朱二哥確實稱不上優秀,連斗大的字都不認識幾個。
“聽村東的魯木匠說,王廟祝家裡的糧食多的都快裝不下了,要是能借到,多給兩分利息也好呀。”
想法一起。
“類似於五代十國結束後的宋朝初期吧,剛結束連年征戰,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樣子。”
朱二哥跟三姐青梅竹馬,知道他們在家吃不飽,平日裡也沒少接濟他們姐弟。
按理說今年也不小了,十五六,可幹啥都叫苦。
有了張恆後。
“雖然達不到大千世界的標準,卻也比一般的中千世界更高。”
因爲這方世界很怪。
前身的父母。
張三姐也有十四歲了。
前身被告知,絕對不能上山,因爲山上供奉着山君老爺。
這隻吃人的猛虎,居然堂而皇之的住進了廟宇,被官方封爲了山神。
“嘿嘿.”
二人是虎王廟王廟祝家的佃農。
律法規定。
張恆往少女臉上看了看。
從隔壁房間傳來。
而且一個佃農家的孩子,哪會有這樣的禮貌。
不過張恆卻笑不出來。
說起來。
滅佛,滅道。
並不知道爲什麼要對佛道兩家趕盡殺絕。
天下初定,朝廷並不穩固,甚至沒有力量來清繳天下妖魔,只能以安撫爲主。
張三姐害羞歸害羞,卻也惦記着他這個弟弟。
爲什麼這麼說。
左邊睡着一個女孩,右邊則睡着個打鼾的少年。
撿野菜要早去。
說野獸。
他剛剛降靈下來,仙魂之力滋養自身,飢餓感反而沒有衆人那樣強。
張恆其實很清楚,危險不只是來自於野獸,還有那食人的山君。
三姐倒是還好。
朱二哥眉開眼笑,拿出一塊米糕遞給張恆:“快吃吧。”
八歲。
張三姐臉色微紅,拿手去捅張恆:“快叫朱二哥。”
“怎麼會這樣,難道說官府對佛道兩家的厭惡,還要超過這些妖魔不成?”
只是張恆不同。
所以天下一統之後,纔會對佛道兩家趕盡殺絕。
此山妖氣沖天,血光凝結。
他就是個電燈泡。
平日裡出來一趟,就是採到了野菜他也不要,都讓三姐帶回去。
老兩口找找藉藉,飯裡混着野菜糰子和榆樹葉子,這才勉強度日。
穿好衣服。
他們根本吃不飽,張三姐已經不記得,上次吃飽是什麼時候了。
甚至張恆出生前,她只有三這個稱呼。
儒道,武道支撐着的王朝。
出生於虎王鎮,山下村。
摸了摸抱着小張恆時,因爲沒有吃的給他,被他在手臂上留下的指甲抓痕,下意識的喃喃道:“怎麼會不餓呢。”
去年鬧蝗災,糧食欠收。
去年年底的時候,鎮上的鐵匠鋪招學徒,本想讓他去試試。
要是伱家出了和尚或者道士。
一家五口人,每個人都很餓。
撿野菜的人多,野菜就少,去晚了可沒人等你。
而在張恆的目光下。
只知道官府的宣傳口號是:一人讀書,全族光榮,一人習武,一村安寧。
“有靈氣,而且靈氣充裕。”
自己一半,又塞給朱二哥一半。
滅掉了佛門,道門支持的王朝。
可銘心自問。
“一定,一定不能上山,知道嘛。”
破屋偏逢連夜雨。
站在張恆的角度。
張恆發現他心心念念,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對他最好的姐姐。
與之相比的則是興武,興儒。
他看上去十五六的樣子,濃眉大眼,身體也比較壯實。
張恆也想不明白。
說起來。
他要是不來。
要是沒這些餅子和米糕,前身恐怕早就餓死了。
王朝逐鹿時,佛道兩家本就是作爲敵人而出現的。
大哥心氣高。
也就是朱家嫌棄張家窮,三姐也跟個毛丫頭一樣,身子骨沒有長開,不然這件事早成了。
張恆二人跟在後面。
看着走在前面,頻頻回頭看來的朱二哥。
張恆好似看到了夕陽下,那個日落餘輝灑在臉上,笑着問他的女孩:“張恆,你是不是喜歡我呀?”
哼。
誰還沒年輕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