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章 寧我負人

陰雨綿綿已如細絲,不復前幾天瓢潑,但天色愈是陰沉,不知幾時才能天開日朗。嬴翌從朱仙鎮擦身而過,茫茫朦朧之中,一片蒼涼。

入目處,朱仙鎮內外,樹林下、石山中、坑洞裡,只要稍稍可以避雨的地方,無不是落湯雞一樣的流賊附從。

一些乾枯如柴的屍體就這樣曝露在泥濘裡,被泥水淹沒面孔。老弱的婦孺的,被強壯的兇狠的欺辱,一個個不是面孔猙獰如獸,就是麻木如行屍走肉。

偶爾爆發出爭執,殺人者屢見不鮮。

吃人已是常態——一些新鮮的白骨,泥濘裡堆砌着。

人命在這裡最不值錢。

嬴翌看到這些,甚至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這些人還有拯救的必要嗎?

但三十萬啊!

他心中嘆息。

老祖宗用‘禮’來規範道德行爲,根本的目的是在於弘揚人性,消弭獸性。人之爲人,而非爲獸。人性大於獸性。

然而歷來王朝將末的時代,道德淪喪,人性爲獸性所壓抑,發生種種不可思議的事。

李闖之罪,雖有緣由,蓋因朝廷腐朽,官法敗壞。但其率獸食人,罪不容恕。

這裡三十萬,嬴翌嘆息過後,並未改變主意。雖說食人者不容恕,但其中並非沒有人性閃光之處。

也看到一些青壯扶持老弱,也看到一些老弱愛護幼童。

這便是值得拯救的地方。

“便是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鰥寡黎庶皆有所養...”嬴翌心中孕育着悸動。

朱仙鎮三十萬人,是一個龐大的羣體,要怎樣梳理、安置,並非一件小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甄選良善,懲處惡略,無論糧食也好,住宿也罷,都需要精心的計劃。不過嬴翌作爲一方之首,並不親自操持。

也算是對麾下文武的一種磨礪吧。眼下三十萬,日後統治的可不止這點,三百萬,三千萬,三萬萬...

蒼茫神州,炎黃苗裔,嬴翌說:“敢爲天下先,這族長,我當定了!”

擦過朱仙鎮,嬴翌心中仍有些沉甸甸的。

曹孟德說過一句話:寧我負人,勿人負我。嬴翌多有體會。負,或可爲背叛,但也可爲揹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我來當這炎黃族長,揹負這一切,當仁不讓!

過朱仙鎮,不遠便是開封。開封爲中原重城,北宋時爲都,歷來人口衆多,經濟繁榮。開封雖非大明之都,但也是數一數二的城市。城裡城外,有戶百萬,人口數百萬。

流賊荼毒中原,開封將官以堅壁清野,將城外百姓遷入城中。惜遭圍困,不能溝通內外,一潭死水,使得城中日漸匱乏。

眼下已臨近緊要關頭。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闖賊還會圍困一段時間,令城中糧草盡絕,百姓衣食無憑,隨後決堤放水,將這滿城百姓盡數淹死!

如今還好,還能堅持。

嬴翌遠遠的望了開封一眼,城外泥濘,往日裡戰火留下的痕跡,還清晰可見,雨水並未全數洗刷。偌大一座城市,在煙雨中臥伏,好像一頭奄奄一息的巨獸,在嬴翌眼中,顯現出一種頹敗、死亡的氣息,沒有半點活力。

嬴翌嘆了口氣,轉身而走。

闖賊在嬴翌眼中已不足爲懼,若要擊之,易如反掌。但讓嬴翌掛心的,不是闖賊,而是這滿城的百姓。

百萬戶,數百萬人啊!

南陽三縣,收攏的也不過十餘萬。而開封一城就有數百萬。加上朱仙鎮三十萬,這巨大的負擔,讓嬴翌沉默。

雖然他早已命令孫秀才通過鄭氏商行不計量的收購糧食,但幾百萬人的口糧,絕非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決。

好在嬴翌心中有底——這開封城,多少豪富勳貴,都是嬴翌的目標。

大明朝末期的豪富勳貴,自此時往前數,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可以比得上——節操無下限。

開封本是重城,其中豪富勳貴,比不上南北京師,也在前五之列。其中豪富勳貴不可計數。但都是些有進無出的蠢貨。

他們寧願把糧食埋在地窖裡發黴,也不願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拿出一些做點善事。寧願把金銀做成冬瓜埋的嚴嚴實實的,也不願爲國家多繳一丁點稅收。

嬴翌有理由相信,就算滿城百姓都餓死,也還能從城中勳貴的地窖裡掏出大量的金銀糧食!

是的,開封能堅持到現在,周王功不可沒。他拿出了大量的金銀糧食供給軍隊,鼓舞士氣。但周王不會去兼顧滿城的百姓。

大明朝老朱家的宗室,也是歷朝歷代的奇葩。朱洪武爲了預防諸王之亂,爲了保證核心正統,將宗室養起來,除了不能做官,不能從軍,其他的都可以做。

因此宗室往往是大商人、大地主。有錢有糧食。

當然,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人以爲,大明朝到了後期,有幾十萬上百萬宗室要養,每年國家會給多少多少俸祿,拖累了國家財政。

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是拖累了國家財政。但實際上,能夠拿到俸祿的,沒有那麼多人。

一般而言,除了主脈,只有三代。譬如周王這一脈,最初的周王的子嗣除了可以繼承王爵的那一個,其他的子嗣一代代降爵,基本上三代以後,爵位就會降低到拿不到朝廷俸祿的地步,如果不能持家,生活與百姓無異。

各地的王爵的確都是土霸王,而他們實際上也看不上朝廷的那點俸祿。比如周王府,歷代的周王積攢了好大的家業,無論是商鋪還是土地,都是開封之冠,就算是收租子,也比朝廷的那點俸祿要多無數倍。

然而也就這些王爵被當官的看在眼裡,王爵以下的宗室,文官們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翻遍史書,除了幾個王爵時不時跳出來留個名字,王爵以下的連個名字都沒有。

自從文官勢大之後,大明朝的武將、宗室,都被壓制的厲害。真正與國家爭奪利益大頭的,不是他們,文官地主與商人勾結起來的集團才最厲害。

說了這麼多,只一句話,開封的百萬戶百姓,嬴翌有把握能養得起。開封城中,肥豬多的是,殺一批取肉,怎麼也能堅持下去。

二八七章 不相信第九章 超凡二十九章 一拳打死後患多五十三章 暗流三一八章 土雞瓦狗八十六章 是師非師徒非徒十五章 時移世易變化多四十章 啓程二九八章 對陣十四章 太上忘情謂之道十八章 聖人將至威赫赫四十章 駭牧首危言相與 欲權柄分庭抗禮第二章 考驗一四五章 殺戮三九二章 乾坤儀八四章 元會之爭第五章 夜色三零三章 北塘敵蹤三十九章 你自強來我自橫五十五章 停駐三六零章 朝會第六章 請求三十八章 太上無極 扁拐青兕七十七章 開啓一一二章 再見韓樹一八零章 天地爲爐二十章 枯木子細說緣由九十五章 銀子二七八章 收穫四十九章 心慕逍遙 意向自在五十章 天一道君十七章 鐘山嶽樂於助人 入正軌教門修行三十八章 破碎次元二十五章 其一二六三章 奪宮三零三章 北塘敵蹤三一七章 最高效的殺戮二十六章 託尼不在 噬靈魔功八十六章 玄陽祖師七十三章 便作道祖也考量一二九章 都是名人十一章 仙四十九章 雷雲二十九章 和尚不慎落彀中八十八章 英倫王室有底蘊 法師騎士突現身五十五章 李夫人一二八章 烏龍三九四章 九二九五六十九章 一尊聖位作畫餅四十八章 現世三十三章 見聞十一章 天仙旨在混沌光二八八章 軍隊過境六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六十九章 一尊聖位作畫餅二十六章 王中官三十六章 獨山一五四章 等候第八章 明路十四章 胖娃娃二八二章 好奴才七十五章 功虧一簣影隨行二十三章 王太守四一二章 抗議五十七章 雙掌之間煉魔神二十四章 有緣人一百二十四章 五色神光破魔神 呼風喚雨大神通二十九章 不相犯贈與真經 見魔尊論述弟子二二八章 領悟五十四章 箕谷九十四章 好魔尊證就化神 衆教徒齊聚倫敦六十章 建設九十三章 欲取必予算梅林 魔尊將欲證化神十八章 只把皇帝當誘餌一百二十三章 老魔頭妖言惑衆 大擒拿就要動手三五九章 意義十四章 講道聽道第十章 術數化六十章 應對一四三章 千秋萬代六十八章 思忖五十九章 頒詔二四九章 意欲全殲二八一章 假降二三二 滅門二十一章 守孝三月事未盡第一章 序五十九章 滅霸教主誅劍仙一九一章 祭奠二八六章 戰前大豐收七十四章 不自在毋寧死七十四章 利誘不成則威逼 滅殺神魂有手段第九章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二十一章 神盾評估 朝氣少年一五七章 國號紀年一四三章 梟雄第六章 攔路二五零章 喜峰青山口第四章 果真一個童子二一九章 以攻代守
二八七章 不相信第九章 超凡二十九章 一拳打死後患多五十三章 暗流三一八章 土雞瓦狗八十六章 是師非師徒非徒十五章 時移世易變化多四十章 啓程二九八章 對陣十四章 太上忘情謂之道十八章 聖人將至威赫赫四十章 駭牧首危言相與 欲權柄分庭抗禮第二章 考驗一四五章 殺戮三九二章 乾坤儀八四章 元會之爭第五章 夜色三零三章 北塘敵蹤三十九章 你自強來我自橫五十五章 停駐三六零章 朝會第六章 請求三十八章 太上無極 扁拐青兕七十七章 開啓一一二章 再見韓樹一八零章 天地爲爐二十章 枯木子細說緣由九十五章 銀子二七八章 收穫四十九章 心慕逍遙 意向自在五十章 天一道君十七章 鐘山嶽樂於助人 入正軌教門修行三十八章 破碎次元二十五章 其一二六三章 奪宮三零三章 北塘敵蹤三一七章 最高效的殺戮二十六章 託尼不在 噬靈魔功八十六章 玄陽祖師七十三章 便作道祖也考量一二九章 都是名人十一章 仙四十九章 雷雲二十九章 和尚不慎落彀中八十八章 英倫王室有底蘊 法師騎士突現身五十五章 李夫人一二八章 烏龍三九四章 九二九五六十九章 一尊聖位作畫餅四十八章 現世三十三章 見聞十一章 天仙旨在混沌光二八八章 軍隊過境六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六十九章 一尊聖位作畫餅二十六章 王中官三十六章 獨山一五四章 等候第八章 明路十四章 胖娃娃二八二章 好奴才七十五章 功虧一簣影隨行二十三章 王太守四一二章 抗議五十七章 雙掌之間煉魔神二十四章 有緣人一百二十四章 五色神光破魔神 呼風喚雨大神通二十九章 不相犯贈與真經 見魔尊論述弟子二二八章 領悟五十四章 箕谷九十四章 好魔尊證就化神 衆教徒齊聚倫敦六十章 建設九十三章 欲取必予算梅林 魔尊將欲證化神十八章 只把皇帝當誘餌一百二十三章 老魔頭妖言惑衆 大擒拿就要動手三五九章 意義十四章 講道聽道第十章 術數化六十章 應對一四三章 千秋萬代六十八章 思忖五十九章 頒詔二四九章 意欲全殲二八一章 假降二三二 滅門二十一章 守孝三月事未盡第一章 序五十九章 滅霸教主誅劍仙一九一章 祭奠二八六章 戰前大豐收七十四章 不自在毋寧死七十四章 利誘不成則威逼 滅殺神魂有手段第九章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二十一章 神盾評估 朝氣少年一五七章 國號紀年一四三章 梟雄第六章 攔路二五零章 喜峰青山口第四章 果真一個童子二一九章 以攻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