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長安流言

五姓七望並非一個整體,七個大世族雖然聯繫緊密,但每個都是單獨的個體,彼此之間甚至也有排名,其中博陵崔氏力壓清河崔氏,排在第一位,而排在最末的,正是太原王氏,而且這些年太原王氏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實若是真的論起實力,可能還不如五姓七望之外的一些大世家,不過因爲習慣使然,人們依然認爲太原王氏爲七望之一。

可是太原王氏雖然名列五姓七望之一,但在七望內部,卻沒什麼地位,這點從聯姻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范陽盧氏與滎陽鄭氏;隴西李氏與范陽盧氏。

這些世家都是世代聯姻,可唯獨將太原王氏排除在外,雖然偶而也有聯姻,比如王安的妻子王夫人,就是出自清河崔氏,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太原王氏在七望之中,根本沒有固定的聯姻對像,有不少王氏女子都是外嫁給其它世族,比如文心那位名義上的母親,還有後來李治的那位王皇后,都是出自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之所以沒落到如此地步,並不是因爲族中人才凋零,相反,王氏是七望之中族人最多的氏族,甚至在大唐這個年代,王姓也是天下第一大姓,龐大的人口基數內,涌現出的人才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別的不說,光在大唐歷史上留下顯赫名字的,就有王勃、王維、王昌齡等人。當然了,現在這些人都還沒有出生,不過這也說明,太原王氏中人才輩出,不但不比其它任何士族差,甚至還要強上一些。

但是擁有如此多的人才,太原王氏卻爲什麼排在七望的最後一位呢?對於這個問題。李愔還特意請教過王安,而王安聽後卻是露出一個苦笑,看的出來。他對太原王氏還是有些相當的感情的。

經過王安的解說,李愔總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其實太原王氏之所以沒落。其實還是和族中人口有關,因爲太原王氏的族人實在太多了,雖然沒有經過確實的數字,但最少也有十幾萬,這還不算那些比較遠的旁支人口。

如此龐大的人口,只有宗族這種古老的管理方式,根本就沒辦法管理,因此太原王氏看似是個整體,但其實已經成爲一個十分鬆散的士族,除了王氏長房以及其它血緣近的支系外。對其它大部分王氏族人,根本沒有什麼約束力。如此一來,太原王氏能管理的族人其實十分有限,比七望的其它六家還要少。

另外在大唐立國後,李世民不遺餘力的對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進行打壓。其中就數太原王氏最倒黴,因爲太原是老李家的發家之地,在這裡的勢力也最雄厚,以李世民爲首的李氏皇族,對太原周圍的土地礦產等進行侵佔,使得這些原來屬於王氏的財產不停的流失。收入大爲減少,甚至使得財政都出現了問題,這纔不得不大力發展族中的工商業。

王況一手掌握着太原王氏族中的商業運作,對這個情況最清楚不過,而且據他這個內鬼說,現在太原王氏的財政收入中,光工商業就佔了六成多,而且大部分都和李愔搞出來的新興產業有關,比如石炭、水泥、罐頭等等,都在王氏產業中佔着大頭。

搞清楚了太原王氏族中的情況,再有王安這個謀士,自然很容易就想到拉攏分化太原王氏的計劃,先是王安主動示好,然後李愔又給了太原王氏一個承諾,其實這個承諾很虛幻,那就是隻要在這次打壓工商業的行動中,太原王氏隨時將最新的消息透露給李愔,那麼李愔以後就會大力支持王氏,只要他們王氏的人才,都會得到優先使用。

這個承諾看似好像對王氏沒什麼好處,畢竟李愔只是一個親王,手下再怎麼缺人,可也用不了多少。不過王通卻不這麼想,因爲在他看來,大唐所有的皇子之中,就屬李愔最有可能繼承皇位,若是等到他坐上皇位,然後優先錄用太原王氏的人才,到時王氏的勢力肯定大漲,就算比不上崔氏,但肯定也不會一直都是墊底的了。

當然了,只是這麼一個虛幻的承諾,還不足以打動王通,另外李愔還送給王氏不少的商業優惠,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利潤,雖然現在太原王氏的財政有所好轉,但還是處處都缺錢,對於李愔送來的利益,王通實在不忍心推出去,最後終於答應做李愔的內應,不過他只負責傳遞消息,其它任何實質幫助都不會做,而且他們該打壓工商業時,也絕對不會手軟,對此李愔也表示理解。

做完正事之後,李愔又在太原呆了幾天,陪着文心她們將周圍玩了個遍,直到李世民派人催他,這才啓程回去,當然了,在太原這幾天,他和太原王氏在表面上並沒有多少交往,只是依照禮數拜訪了一下,隨後再也沒有明面上的接觸。

帶着王安夫婦回到晉州,本來王況已經做好和族中決裂的準備,沒想以父親卻和族中和解,而且李愔又和王通達成協議,所以他依然留在族中,做爲雙方的聯絡人,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等到李愔從長安返回登州之時,王況就會帶着自己的勢力,和父親一起輔佐李愔,至於崔玉,則帶着貨物北上,到草原上賺那些胡人的錢去了。

到了晉州重新坐上船,一路倒十分的順利,到了蒲州地界時,李愔他們再次下船換馬車,沿着大唐第一條修建的水泥大道,也就是長安到洛陽的那條大路,一路飛奔向西,很快就到了長安城下。

夕陽西下,當李愔的看到着已經闊別一年多的長安城時,心中也是一陣激動,自己來到唐朝之後,正是在這裡,讓他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朋友,而且也是在這裡,讓自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能在登州發展的如此順利。一別年餘,今天總算是又回來了!

李愔他們從西城的通化門進到長安,這裡剛好離李愔的齊王府最近,而進了長安城之後,李愔也沒有絲毫停留,一路到了府邸之後,立刻緊閉大門,一路上沒有與任何人有過接觸。本來程懷亮他們還準備給李愔搞一個迎接儀式,不過卻也被他拒絕了。如此低調的進城,除了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外,甚至有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齊王李愔已經回到了長安。

李愔之所以如此低調的進城,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之前收到一個消息,那就是在李世民回到長安後,立刻就得知了李承乾和李泰在長安做的好事,結果大怒之下,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將兩個已經看看的兒子大罵一頓,絲毫沒有留任何的情面。

老子罵兒子,本來是件挺平常的事,特別是李世民這種不做當爹的人,罵兒子更是家常便飯,不過他這次罵的卻有些不一樣,罵李承乾和李泰這兩個兒子胡作非爲、不顧大局也就罷了,可最後卻又把李愔拉進來做了對比,將李愔在登州所做的功績一件件擺出來,將將兩個嫡出的兒子罵的是一無是處,最後甚至還指出,自己帶着李愔在高句麗的戰場上浴血奮戰,可是他們兩個卻在後方爭來鬥去,與李愔這個弟弟一比,他們哪裡有一點身爲哥哥的樣子?

李世民罵完之後倒是痛快了,不過他在大殿上罵的那些話,卻給李愔惹來無窮的麻煩,本來所有人都以爲,李愔和李泰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兩個皇子,可是經過這件事後,所有人都知道,原來當今皇帝陛下最寵愛的皇子是李愔,難怪在戰場上只讓他一人隨行。

雖然受寵並不代表着一定會繼位,但是李愔卻與李泰那個不通人情世故的小胖子不同,從他當初與河間王等人合辦釀酒廠開始,李愔就用利益爲自己編織了一張人脈大網,再加上他爲人謙和,見誰都是笑的一團和氣,才學更是沒得說,因此朝中無論文武,對他都有着極好的印象。因此若是李愔能坐上皇位,自然是衆望所歸。

如此一來,長安城中關於李愔的流言就開始流傳開來,版本雖然五花八門,不過大部分的傳言都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李世民這次特意讓李愔從登州回來,其實就是爲了找機會廢掉太子,然後將李愔扶上太子之位。雖說這只是傳言,但卻被不少人傳的有鼻子有眼,甚至在大唐高層之間,也都在討論這件事的可能性。

而當李愔得到這條消息時,卻是哭笑不得,他早知道自己這次回長安肯定麻煩纏身,但沒想到這還沒到長安呢,先是接到五姓七望準備打壓工商業的消息,然後在半路上又被人襲擊,好不容易快到長安城了,卻又遇到這麼一檔子事,難道老天還覺得事情不夠亂,非要把所有事情都攪成一團才感覺好玩?(未完待續)

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63章 夢碎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14章 魚吃人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6章 蕭家來人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302章 逃民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704章 政變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50章 好姐妹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316章 逃跑了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62章 敷面膜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37章 樑皇山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68章 虎頭軍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98章 錫蘭島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742章 駕崩第71章 推廣酒精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81章 碧玉指環第433章 鑄造銀幣
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63章 夢碎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14章 魚吃人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66章 蕭家來人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302章 逃民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704章 政變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550章 好姐妹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316章 逃跑了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613章 李恪的心事第62章 敷面膜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737章 樑皇山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68章 虎頭軍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498章 錫蘭島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15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742章 駕崩第71章 推廣酒精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81章 碧玉指環第433章 鑄造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