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推出去,斬!

基隆港裡的人早在幾天前就接到了李要來的消息,所以等船隊一進港,陸青已經帶着一幫人在碼頭上迎接魔導聯盟。只不過船上的人只要細心一點,就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陸青身後的人經緯分明的分成兩派。其中左邊的人穿隨意,大部分都是短衣打扮,甚至還有人坦露着胸口。而右邊的人則大都穿着嚴密的官服,雖然被熱的滿頭大汗,但是言行舉止都是極有風度,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族出身。

李看到陸青身後的那幫官員,一開始還有點迷糊,想不通這幫人是哪來的,好一會兒才忽然想起來,當初世家大族打壓工商業,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員也參與其中,後來李世民一怒之下,抓了一幫職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然後想殺雞儆猴,結果被李勸住,並把這些官員要了過去,然後全送到了流求島上,幫着陸青開發流求,想必這些人應該就是那些世家官員了。

“屬下陸青,參見各位殿下!”李惜他們一上岸,陸青立刻上前行禮,他身後的兩幫人也跟着一起參見,只不過右邊的那些文官動作雖然熟練,但看向李的目光時,卻大都有些不善,至於那幫短衣打扮的漢子,則是有些亂哄哄的,甚至還有人大膽的上下打量李惜等人。

李早就習慣了這種受人注目的生活,因此十分自然的笑道:“各位不用多禮,本王和幾個兄弟乘船十分辛苦,咱們找個地方喝口茶再談!”看到李1如此隨意親切,陸青也鬆了口氣,他本來還擔心身後的這兩幫人會讓李1和李恪不高興,現在看來倒是自己多心了。陸青心中想着,嘴上也沒有閒着急忙請李惜和李恪等人上了馬車,然後一行人向不遠處的基隆城中趕去。

所謂基隆城,其實就是原來陸青的海盜窩。

說起來陸青也真是一個人才,基隆港在陸上三面環山,地勢十分險要而且基隆港也分爲內港和外港,內港總體看來呈長條形,而在這個長條形的西岸邊,卻又忽然有一個凹進去的小港,這個小港名爲牛稠港。

在牛稠港與內港的交界處,剛好有一個尖角突出,將牛稠港的出口擋住小半,陸青的海盜窩就在建在這個尖角後面尖角上建有水寨,將整個牛稠港封閉,一些重要的船隻都是停泊在牛稠港內,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船隻的安全,而且陸上的人也可以隨時得到海面上的支持,一般人想要攻打陸青的話,那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

算起來陸青重返流求已經大中年的時間了基隆港的建設也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而牛稠港做爲整個港口的核心地帶,自然是第一批改建的地區,比如李1舊登陸的那個碼頭,已經全都用上了混凝土而碼頭通向基隆城的方向,也修建了一條筆直的水泥大道,馬車行走在上面絲毫不覺得顛簸超強重修全方閱讀。

隨着馬車的前進李1舊和李恪、李惲、李貞兄弟四人同乘一車,他們都是第一次來到流求,自然覺得十分新奇,因此將馬車的窗子全都打開,一邊吹着海風,一邊打量路兩邊的情形。

一開始的時候,兩邊的建築不多大都是一些軍隊的營房,因爲牛稠港裡停的都是戰船或其它重要船隻可以算是基隆港的軍事基地,所以這裡別說讓人居住了連進入都是不允許的。

直到過了幾道戒備森嚴的關卡後,李惜他們的的馬車纔算是出了牛稠港,開始進入基隆城的市區,而兩邊的民用建築慢慢也多了起來,一開始是些散落的小工廠、酒館之類的,慢慢的出現一些民宅,直到越過一道正在拆除的寨牆後,面前一下子熱鬧起來。

只見在剛修建的水泥大道兩邊,無數店鋪林立,衣着各異的人羣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時有人進到旁邊的店鋪買上幾樣東西,拉着人或貨物的車子也在人羣裡穿棱,只不過相比北方的馬車,流求這裡用的最多的卻是牛車,速度雖然慢了點,不過載重卻遠超馬車。

正在李1舊也被基隆的繁華晃花眼時,忽然李貞指着不遠處,一臉興奮的拍打着李1暗道:“六哥!快看快看!那邊好多崑崙奴啊!”李1目順着李貞的手指看去,卻發現在他們前方不遠,有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手持一根長繩,長繩上卻綁着一串的崑崙奴,不用問也知道,這肯定是個奴隸販子。其實大唐所謂的崑崙奴,非洲的黑人只佔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來自東南亞的土人,這些土人性格懦弱,十分容易調教,用起來也很聽話,所以深受大唐貴族的歡迎。比如李1眼前的注隊奴隸,明明前面只有一個奴隸販子牽着,可他們卻沒一個人敢逃跑。

“八弟,崑崙奴有什麼好看的,你快看那裡有好多怪獸!”還沒等李惜開口,一向沉默寡言的李惲似乎也被李貞的興奮傳染,指着另一個窗子外大聲喊道。

結果李貞一聽有怪獸,立刻扔下崑崙奴不管,湊到李惲那裡扒着窗子向外瞧,連看還邊興奮的怪叫。等李惜湊過去闔看,結果發現竟然是一羣服裝怪異的土人,帶着一羣熱帶動物招搖過市,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乘船來到流求?李1暗認得其中的大象、蜥蜴、嶄魚等動物,另外還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長的奇形怪狀什麼樣的都有,難道李惲稱它們是怪獸。

雖然基隆城中十分繁華,而且充滿了異域風情,讓李惜幾兄弟都是大飽眼福。不過李1暗也從街上看到一些問題,比如基隆城剛剛…對外開放不久,人氣還不是特別的高,同時街道兩邊的建築也十分隨意,甚至有些商鋪連路都給佔了一部分。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則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結果搞的街道上塵土飛揚,甚至因爲街道上缺少管理,有不少人可能因爲言語不和而動手,旁邊不但沒有人管,還有不少人圍觀叫好。

這些種種現象都說明,基隆港還處於髒亂差的初級階段。

李1這次來的人比較多,所以陸青準備了數十輛馬車,再加上李惜等人帶來的護衛,這一行數千人從街上經過,立刻把行人嚇的紛紛閃避,同時議論聲響成一片,都在討論這是哪位大人物來到了基隆?

馬車順着基隆城中間的這條大道一路前進,很快就到達了市中心,這裡本來是陸青他們做海盜時的議事大廳,現在被擴建成基隆的行政中心,各個衙門的官員都在這裡辦公。同時在議事大廳的正後方,又新起了一所龐大的府邸,做爲李惜他們的住所。

到了這裡之後,陸青則派人將一些無關的人安排好,李惜則將武媚娘和崔婁雪安置到內宅,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武媚娘心中很不喜歡崔夢雪,但是當時船上就她們兩個女眷,所以難免會遇到一起,而武媚娘也不知安的什麼心,表面上和崔夢雪相處的極好。

崔夢雪性子單純,雖然知道武媚娘是李身邊的女人,不過在大唐這個朝代,像李1舊這種身份,外出時身邊帶一兩個美姬可是再正常不過,比如李恪、李惲身邊都帶着女人,甚至連李貞這個還不到十三歲的傢伙也不例外。

也正是因爲如此,夢雪對武媚娘並沒有什麼敵意,再加上武媚娘又是個把握人心的高手,因此沒過幾天就把夢雪哄的真心相交,甚至比親姐妹還親。剛纔在安排院子時,夢雪還要求和武媚娘住相臨的院子,好方便她們來往。這讓李1目十分擔心,生怕武媚娘這個披着人皮的小狐狸把夢雪給拐出去賣了。

安排好了住處之後,李1暗又出去和陸青那些人見了一面,只不過這次他見到的,卻只有陸青和那些短衣打扮的漢子,至於那些官員,則全部以公事繁忙的原因離開了。

對此李1暗也不介意,他只是需要那些世家官員幫自己辦事,並不需要他們的忠心,至於他們想搗什麼鬼,那更是笑話,流求這裡是他的地盤,又是孤懸於海外,毫不客氣的說,他們的小命全都在李惜手裡捏着,借他們幾個膽子也沒人敢有其它的心思。

經過陸青的介紹,李1舊終於搞清楚剩下的這幫短衣漢子的來歷,原來他們都是近段時間歸降之人,以前也是島上各方勢力的首領,現在也都算是李1暗的手下,今天特意跑來參見李惜這個齊王殿下。

對於這些人,李1暗卻沒有一味的安撫,而是先示之以威,告誡他們一定要遵從大唐的律法,絕對不可再用島上以前的規矩行事,否則若是犯了事,那就別怪他這個齊王翻臉不認人!

歸降的這些人中雖然有一些只求自保的良家勢力,但大部分都是都是桀驁不馴的海盜,殺起人來連眼睛也不眨,運次要不是陸青的勢力比他們強,恐怕也不會投降,因此李惜纔會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不過在聽完李1暗的告誡後,雖然大部分人都表現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但也有極個別的人臉上閃過不服之色。看到這些人,李惜忽然冷冷一笑,厲聲吩咐道:“來人!把這幾人推出去,斬”(未完待續)

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43章 軍紀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614章 動物園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37章 女王薨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18章 搬遷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548章 女老師第58章 殺豬吃肉第428章 飛來器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143章 軍紀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712章 回長安第444章 歸來第133章 採訪(下)第36章 巧遇牛人第49章 鹽票法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316章 逃跑了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121章 崔氏女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61章 人人逐利第142章 搶銀行?第32章 兩軍相對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
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43章 軍紀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614章 動物園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37章 女王薨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18章 搬遷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548章 女老師第58章 殺豬吃肉第428章 飛來器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57章 斥候小隊(下)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360章 把李佑扔給李愔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143章 軍紀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712章 回長安第444章 歸來第133章 採訪(下)第36章 巧遇牛人第49章 鹽票法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316章 逃跑了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121章 崔氏女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61章 人人逐利第142章 搶銀行?第32章 兩軍相對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94章 李世民又神出鬼沒了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