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

馮石介將自己發現的金礦上報給馬尼拉後,立刻引起燕北的重視,畢竟這是呂宋私人發現的第一座金礦,而且估計儲量也不小,這剛好與當初李愔制定發展呂宋的計劃相配合,所以燕北不但親自接見了馮石介,而且還讓各個衙門給於馮石介方便,儘快將松樹高原的金礦開採出來。

說起來呂宋雖然被打下來了,但是經濟發展和人口都是大問題,臺灣那邊雖然一直在移民,而且移民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在一兩年內,臺灣的人口恐怕還達不到飽和,而臺灣的人口不飽和,就不會有人願意跑到呂宋去。呂宋的人口上不去,不但對當地的統治不利,而且經濟也沒辦法發展,畢竟人口才是一切的基礎。

也正是考慮這些,李愔纔想出這麼一個辦法,那就是以呂宋的礦藏爲誘餌,鼓勵民間探礦,只要找到了礦藏,特別是像黃金、銅之類的礦產,絕對可以吸引不少人蔘與投資,而只要有人開礦,那麼就會吸引大批的人遷來呂宋,只要有了人口,一切都不是問題。

馮石介辦理好手續後,然後立刻帶着人回到臺灣,以馬尼拉官府出具的文書做憑證,向已經遷到臺灣的大唐銀行總部貸款,然後用這些貸款購買各種開採金礦的設備,同時又招募了一批管理人員,至於開礦所需要的礦工,呂宋那邊就是奴隸產地,雖然現在捕奴業不景氣,但是購買奴隸還是比臺灣容易的多。

另外馮石介在考慮到松樹高原距離海邊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想要在陸地上修理出一條路的話,實在是件費時費力的辦法,另外以呂宋那種多雨的天氣,一般的路很容易被沖毀。若是修建水泥路的話,前期的投入又太大,所以最後馮石介一咬牙,買了一條小型的蒸汽船。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馮石介記得,那條克庫河水面寬闊,而且又沒有什麼太大的障礙物,只可惜從松樹高原流下來時,水流太過湍急。一般的船根本就上不去,所以他才決定買條蒸汽船,這種船雖然貴,而且燒石炭,但是動力卻是極大。足夠逆流而上,只要多走幾趟,就能把採礦設備和人員都送到松樹高原上,節約大量的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後,馮石介又租了幾條大船,將各種設備和人員全都送到呂宋,不過他們卻沒有去馬尼拉。而是直接在克庫河口停泊下來。不過當他們趕到這裡時,燕北已經派人到達這裡,正在這個河口處修建一座小港口,而且還駐紮了一支漢人與三韓人混編的軍隊。人數雖然只有三百人,但也足以保護金礦和人員的安全。

隨行的人員暫時在克庫河口駐紮下來,然後由那條小蒸汽船進入河道,經過十幾天不停的運輸。終於將所有設備和人員都送到了松樹高原上,另外馮石介還派林哥他們到馬尼拉購買了一批奴隸。也在隨後運到高原上。

隨着人員與設備的到位,被馮石介命名爲松樹金礦正式進行開採,前期主要還是淘金,無數奴隸進入那條河谷裡,將河底的金沙淘出來。另外馮石介還託人從大唐請來一位地師。所謂地師,其實就是幫人看陰陽宅院的風水,這種行爲起源很早,在晉朝時就已經十分流行了,而到了隋唐之時,更是盛行無比。

這些地師們成年行走在野外,幫人勘探風水,積累了大量關於地質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最早的一批地質學家,對於各種礦藏也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在以前時,偶而也會幫人探礦脈,後來隨着工商業的發展,大唐對各種礦藏的需求直線上升,這也使得尋礦探脈的活越來越多,看到這種情況,有不少地師乾脆專門研究起探礦的學問,將原來的副業變成了主業。

馮石介請的就是一位專門幫人探礦的地師,畢竟他只發現這條滿是金沙的河谷,但是對於確切的礦脈,卻還沒有找到。不過在這位專業的地師到來之後,立刻十分震驚的發現,這片松樹高原的礦脈竟然不止一條,周圍很可能還存在着其它的金礦。

得到這個消息的馮石介十分的震驚,當下他出了重金讓那位地師保密,然後又請對方幫着尋找礦脈,準備將松樹高原附近的金礦全都納入自己的手中。然而很可惜的是,就在那位地師尋找到第三個礦脈時,一不小心摔斷了腿,當地又沒有什麼好大夫,所以馮石介只得將他送到馬尼拉診治,誰知這個地師剛養好傷後,又在馬尼拉遇到一個同行,兩人喝了點酒聊天,結果這傢伙的口風不嚴,竟然把這個消息給泄露了出去。

這下可真的捅了馬蜂窩了,眨眼之間,幾乎整個馬尼拉都知道在松樹高原上,到處都是金礦,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被勘探出來。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幾乎全都瘋了,大部分人都是連夜準備好各種工具,然後揹着大包就向松樹高原趕去。而當馮石介知道消息泄露時,已經來不及挽回了,整個松樹高原上全都是尋找金礦的人。

看到這種情況,馮石介一邊咒罵着那個沒有職業道德的地師,一邊無奈的將原來探明的金礦搶先到馬尼拉註冊,畢竟現在消息已經泄露出去了,他只能先把探明的金礦保住在再,至於其它的,只能與那些起來的尋礦人公平競爭了。

而當松樹平原發現金礦羣的消息傳到李愔的耳中時,正在聽醜醜背誦論語的他是大笑不止,以前他只知道南洋金礦,沒想到呂宋那裡就有一個金礦羣,而且現在消息傳到臺灣後,也吸引了不少人從臺灣趕到呂宋去尋找金礦,雖然機會十分渺茫,但萬一能找到一片金礦的話,那麼就可以一夜暴富,這可是無數人做夢都想遇到的事,所以哪怕機會再小,卻也禁不住有人想去碰碰運氣。

說起來松樹高原周圍的確是一片巨大的黃金礦羣,就在那些尋礦人到達松樹高原後,很快就陸續傳出有人發現新礦的消息,這也更加刺激了那些尋礦人的神經,有些人甚至隻身一人就敢在羣山中鑽來鑽去,爲的就是比別人早一步尋找到黃金。

呂宋的淘金熱很快從臺灣傳到了大唐內陸,甚至連長安的報紙都對這件事做了報道,結果引起不少大商家的興趣,特別是一些以採礦爲業的富豪,他們更是將呂宋視爲一塊寶地,畢竟能發現這麼大的黃金礦羣,那麼肯定還有其它的伴生礦。

也正是因爲如此,這些實力雄厚的礦業巨頭也開始行動起來,組織人手到達呂宋探礦。他們可比那些單幹的探礦人專業多了,甚至隊伍中還有專門的地師,而且各種裝備也都是十分精良。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們的收穫也比一般人強的多。

有了這些專業探礦隊伍的加入,松樹高原周圍的金礦很快就被勘探清楚,各個金礦都已經有了主人,其中馮石介佔了先機,成爲那裡最大的黃金礦主,另外還有幾家從臺灣和大唐來的大礦業主,他們佔據了剩下的大部分礦藏,至於其它的小總共金礦,則被一些私人尋礦者找到,同時他們也是一夜暴富的典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松樹高原附近的金礦被勘探完畢後,一些探礦隊並沒有因此而停歇,呂宋現在對礦業大力扶持,有不少的優惠政策,再加上這裡的奴隸充足,離臺灣又不算遠,所以不少人都準備在這裡大幹一場。特別是一些從大唐來的礦業主們,他們感覺無論是臺灣還是呂宋,都比大唐國內的環境要寬鬆多了,對礦業的管制並不是很多,同時也給了他們更大的利潤空間,所以他們在來到呂宋後,甚至都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感覺。

那些探礦隊在背後的礦業主支持下,開始對呂宋進行大規模的探礦。呂宋多山,山路的礦藏十分豐富,所以很快就有一些其它礦產被發現,甚至還有一些零星的金礦,只可惜都無法與松樹高原的金礦羣相比。除了金礦之外,很快就有人發現,呂宋的銅礦也不在少數,而且大多都是一些富礦,比大唐境內的銅礦要強多了。

金銅兩種貴重礦產的發現,使得呂宋的經濟終於有了一個起飛點,在採礦業的帶動下,不少臺灣和大唐的百姓到呂宋做生意或做工,這使得在短時間內,呂宋的漢人數量很快就從不足萬人,一直增長到十萬人左右,而且隨着日後採礦業的發展,人口的數量只會增長的更快。另外臺灣和呂宋的各個城市之間,也開始開設蒸汽船運輸,使得兩地聯繫的更加緊密,除非是遇到大的颱風,一般兩地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到達。

而就在呂宋的發展走上正軌,李愔剛想鬆口氣時,卻又被另外一件事纏上了身,這件事可比發展呂宋重要多了,所以必須他親自去處理。

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614章 動物園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5章 “神棍”西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96章 回登州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262章 聯姻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3章 捕奴船隊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44章 歸來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98章 無花果樹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2章 敷面膜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498章 錫蘭島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6章 大唐備戰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
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614章 動物園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5章 “神棍”西來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222章 震動朝堂的鯨魚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424章 呂大神棍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734章 長樂公主的託付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96章 回登州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262章 聯姻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92章 驚現阿芙蓉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85章 華服美人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3章 捕奴船隊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44章 歸來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98章 無花果樹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2章 敷面膜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498章 錫蘭島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07章 迎接李承乾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6章 大唐備戰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