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

當李恪趕到臺灣的時候,時間已經進入貞觀二十三年的冬季,而且讓李恪意外的是,李愔並沒有呆在臺灣,而是在前段時間帶着全家去倭州了,而且連他的妻子兒女,以及清河和高陽也帶着孩子們去了,聽說是要去玩滑雪。這讓李恪無奈之下,只得乘着蒸汽船北上,幾天之後終於到達了倭州本州島的北部,

因爲李愔自身對倭州報有相當的看法,所以在征服這裡後,一直沒有引起他的重視。而且倭州本身也是資源貧乏,除了有些金銀礦和硫磺礦外,其它幾乎沒什麼可用的礦產。至於農業方面,雖然盛產水稻,但因耕地面積有限,所以產量也不是很高,倒是漁業十分豐富,但因爲臺灣和南洋等地也都是漁業豐富的地區,所以這裡也並不是十分起眼。

正是因爲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在佔領倭州後,李愔一直將這裡當成一個勞力提供地,最強壯的倭州男子被編入軍隊,成爲李愔軍中的炮灰部隊,次一等的男子成爲勞工,地位比奴隸高一點,進入種植園或工地工作,最次一等的呆在倭州,除了種地挖礦外,還要負責生兒育女,提供下一代勞工。

相比之下,倭州女人則多了一種選擇,就是那些有幾分姿色的女人,可以去奴港旁邊的香城,至於是做什麼的,估計是個男人就能猜到。值得一提的是,香城不但在倭州打響了名氣,甚至連南洋和大唐內陸也都知道香城這個銷金窟,而且經過幾年的發展,這裡已經從單純的嫖,發展成吃喝嫖賭一條龍服務,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來。

特別是在前兩年。呂萬發現了通向美洲的第二條航線,而且這條航線剛好以倭州的東海岸爲起點,這讓倭州東海岸的港口一下子熱鬧起來,其中奴港不但位置好,而且設施也最爲完備,再加上旁邊又有香城的幫助,使得奴港很快就成爲倭州的第一大港。

這也剛好印證了當初李愔的目光,當初他修建奴港時,曾引來不少的爭議。認爲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但是現在看來,奴港的規模卻還不夠大,甚至當地的官員已經在計劃擴建港口了。

李恪趕到奴港的時候,剛好李愔他們也從倭州北方滑雪回來。甚至他們還偷空去了趟蝦夷島,帶着特製的獵槍去獵熊。還真別說,有了火槍之後,打獵就變得簡單多了,甚至連清河和高陽等幾個女人也獵到兩頭熊。

只可惜清河她們的槍法還有待提高,兩張熊皮被打的到處都是槍眼,連王府裡的御用裁縫也拿它們沒辦法。最後只好做了幾對熊皮手套,幾個女人各自拿了一副做紀念。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讓她們十分興奮,畢竟相比獵殺那些小動物。還是獵熊更有成就感。

奴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一個繁華的港口城市,城中的漢人佔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大多是當地的倭人。另外也有一些少數的三韓人、草原胡人或西域人,甚至還有波斯和天竺人。他們主要是來這裡經商,也有些人是想要去美洲,暫時在奴港停留一下。

李愔在奴港郊外選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然後建了一座別院,並在別院中種滿了櫻花,說起來櫻花還是他從泗沘城移植過來的,現在已經在倭州流傳出去,估計再過上幾十年,倭州的櫻花也能成爲一處名勝,這也算是李愔爲倭州未來的旅遊業做出的一點貢獻。

可惜現在是冬天,奴港不比基隆,這裡的冬天可是相當的寒冷,樹上連葉子都掉光了,更別說鮮花了。剛巧李恪剛到奴港,就遇到一場大雪,雖然這場雪給城中的交通帶來一些麻煩,不過對於這幾年一直居住在臺灣的李愔等人來說,卻也是一件讓人值得高興的事。

別院後花園的一座暖閣中,李恪和李愔相對而坐,兩人面前的石桌上,擺放着一個不大的炭爐,爐子上面放着一個砂鍋,砂鍋裡燉的是狗肉,現在正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陣陣白色的蒸汽漂浮在爐子上空,整個暖閣中都是狗肉的香氣。

“在這種大冷的天氣裡,最適合吃狗肉,三哥你快嚐嚐,燉狗肉的時候我讓人加了一些黿肉同燉,這樣做出來的狗肉才最好吃,據說當年劉邦就最喜歡吃這種狗肉。”李愔抄着筷子,一臉饞相的對李恪介紹道。

昨天李恪來到奴港時已經很晚了,再加上李恪和妻子楊氏也是分離許久,小別勝新婚之下,李愔做弟弟的,也不好拉着李恪秉燭夜談。不過在下了一夜的大雪後,今天早上天氣忽然晴朗起來,所以李恪和李愔被一幫孩子拉到後花園,現在孩子們正在暖閣外面的枯草地上打雪仗,他們兩個則偷懶躲到這裡吃喝。

李恪早上也沒來的及吃早飯,而且昨天晚上他和妻子久別重逢,自然是激情無限,現在正需要進補一下,狗肉雖然上不了檯面,但卻有壯陽補腎的效果,正適合他現在吃,說起來這也是李愔的一番心意了。

只見李恪挾起一塊鮮嫩的狗肉放到嘴裡嚼了嚼,感覺醇香味美,肉爛而不膩,更難得的是沒有一絲的土腥氣,因此也是大讚道:“不錯不錯,去了一趟羅馬,也品嚐了不少美食,其中有不少都十分稀有,不過與這鍋狗肉比起來,在味道上卻還差着幾分!”

李愔聽到李恪的誇獎也是得意的大笑起來,雖然狗肉好吃,但一般不會用來款待客人,不過李恪和李愔是親兄弟,根本不是外人,再加上外面雪鋪滿地,正是吃狗肉的好時機,因此李愔才讓人做了一鍋與李恪一起品嚐。

李愔兩人吃着狗肉,開始閒聊了幾句,很快李愔就開始問起李恪爲什麼會這麼快回來?若是他去美洲的話,最少也要再過半年才能回來。

李恪聽後露出一個微笑,然後緩緩的將自己在到達羅馬後的事情講了出來,特別點明自己想要在伊比利亞半島立足,並以此爲基礎向外擴張的計劃。

李愔開始還對李恪在羅馬的豔福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對方竟然勾引到羅馬皇后,這讓李愔是羨慕嫉妒恨,早知道羅馬皇后如此美豔,自己就該比三哥早一步去羅馬轉一圈,說不定能把羅馬皇后給拐帶回來。

不過當李恪開始講地中海的形勢時,李愔就已經猜到了幾分,畢竟以他對李恪的瞭解,若是易地相處的話,恐怕他也會萌發同樣的想法。而當他聽到在直布羅陀海峽時,那個西哥特將軍自己撞上來送死,更讓李愔是撫掌大笑,同時對李恪後來的報復行動是讚歎不已。

“三哥你這一招實在是太妙了,炮擊西哥特人的港口不但爲自己揚名,而且也能震懾西哥特軍隊,日後三哥你帶着大軍登陸伊比利亞半島,遇到的抵抗也就小多了。”李愔在聽完李恪的經歷,最後開口讚歎道。

“呵呵,其實那些哥特人的情報我也收集了一些,特別是在軍事方面,這些哥特人除了作戰勇猛外,其它方面幾乎一無是處,甚至將領連最基本的排兵佈陣也不懂,當初若不是西羅馬人自己貪圖享受,僱傭了太多的蠻族軍隊,也不至於被這種野蠻人滅國。”李恪有些不屑的道。

李愔聽後也是一笑道:“三哥對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真是一針見血,無論時代怎麼變化,一國之軍權絕對不能落入到異族手中,就好像是我的大齊,真正的主力軍隊永遠是漢人,那些異族軍隊最多隻能做爲陪襯,永遠也不能成爲主力,這點我已經準備寫入憲法,讓所有後世子孫都不能違背!”

說到這裡時,李愔停頓了一下接着又道:“至於那些蠻族的戰鬥力,雖然我沒有親眼見過,但是聽三哥你的分析,想必也強不到哪去,不過三哥你最好也不要大意,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但是在戰術上,卻一定要重視對手,獅子搏兔也需要用盡全力。”

李恪聽後點了點頭,沉思了一下道道:“倒是爲兄有些大意了,之前我就有些看不起那些蠻族,後來更是用四艘軍艦打敗了整個西哥特王國的海軍,心中對還真升出幾分輕敵之意,幸好六哥你提醒,否則日後真的可能吃大虧。”

李愔也露出幾分微笑,之前他就發現李恪的話裡話外,都有些輕敵對手,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因此這纔出言提醒,幸好李恪不愧是皇子之中最像李世民的人,果然能夠聽取別人提出的意見。

緊接着李愔又想到李恪現在面臨的困難,當下開口道:“三哥,你選擇在地中海發展自己的勢力,這點我沒有異議,那裡的文明程度比較高,發展起來也比較容易,再加上那裡雖然勢力繁多,但卻都十分弱小,因此你在那裡立足並不是很困難,只是卻有兩個前提需要解決!”

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87章 搶人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288章 風癱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619章 莫力城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14章 王傅第290章 解剖學第31章 提升威望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201章 慘勝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194章 黑馬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704章 政變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42章 搶銀行?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72章 獻壽禮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
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14章 賺錢大計第687章 搶人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288章 風癱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619章 莫力城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114章 王傅第290章 解剖學第31章 提升威望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201章 慘勝第467章 下一個移民地第194章 黑馬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696章 殺與被殺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704章 政變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82章 李貞的野心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349章 真正的熱武器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673章 再臨丁吉斯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42章 搶銀行?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72章 獻壽禮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