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

平穩的船艙內,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緩緩的將手中的橫刀抽出,這把刀已經陪伴了他十年,自從三十歲那年從主人那裡得到這把刀後,他就再也沒有換過刀。而這把刀也的確是把好刀,當初他就是用這把刀,跟隨主人遠征大漠,死在他刀下的突厥人不計其數,也許是那一戰太過慘烈,這把刀也飲了太多的鮮血,所以使得刀柄上的縫隙中還帶着一縷暗紅,那是敵人乾涸的鮮血,怎麼也清洗不掉。

中年人名叫李士,是衛國公李靖的家將,從十幾歲時就跟隨李靖,可以說只要是李靖參與的戰爭,他也都一場不落的參與了,特別是在十年前那場滅突厥之戰,他隨着衛公一舉攻破頡利可汗的老窩定襄,將李愔的外婆,也就是蕭皇后一家給迎回大唐。也下是在那一戰中,李士身先士卒,死在他手中的突厥人不計其數,而且還爲衛公李靖擋了三箭,自己卻差點身隕,可謂是戰功赫赫。

戰後論功行賞,本來李靖是想讓李士在軍中爲將,也好爲自己謀個封妻廕子的出身,不過李士卻拒絕了主人的好意,而是表示自己無心爲將,只願呆在府上做一名家將,世世代代守護衛國公府。對於如此忠義的李士,李靖也頗受感動,所以李士雖然名爲府上的家將,但是李靖卻早已經將他當成自己的子侄看待,府上的所有家將、部曲也全都歸李士節制。

只見李士緩緩的將橫刀抽出來後,拿起身邊的酒壺,自己先喝了三大口。然後將剩下的烈酒慢慢的倒在刀身上,最後又拿起旁邊的一塊柔軟的棉布。輕輕的將刀身上的酒液擦淨。同時口中喃喃自語道:“老夥計,十年沒有飲血。想必你已經餓壞了,此次主人終於再次派我帶兵,雖然對手只是一個小小的倭國,但總算可以讓你再次飽飲鮮血了!”

李士的話音剛落,船艙的大門忽然被人推開,一個個頭不高,但卻極爲壯實的傢伙闖了進來,看到李士又在保養橫刀,當下撇了撇嘴道:“李哥。雖說這海上潮溼,但你也沒必要每天三遍的保養自己的刀吧?”

來人名叫徐德,年紀比李士小一點,是船上除了李士之外,唯一的一名家將,他們船上除了船工之外,一共搭乘着四百零二人,其中除了李士和徐德兩名家將外,另外還有四百名的部曲。兩人分別統領着兩百人。另外除了他們這支船,周圍還有不少其它的船,船上坐的也都是長安各家豪門貴族的家將和部曲,人數多少不定。他們都是應李愔之邀,前來泗沘準備幫李愔攻打倭國的。

李士是衛國公李靖的家將,手下帶着兩百部曲。另外旁邊的一艘小船上,還有三名衛國公府的家將。分別帶着一百人,也就是說。這次衛國公府出了五百人的部曲。而剛剛闖進李士船艙的徐德,則是英國公李績的家將,當年同樣也參加了滅突厥之戰,所以和李士乃是舊識,兩人經常在一起喝酒,關係十分不錯。

看到從來不懂得敲門的徐德,李士也懶的再說這個老兄弟,只是細心的將手足的橫刀又擦了一遍,然後這纔將刀入鞘開口道:“咱們已經出海,馬上就要到泗沘見到齊王殿下了,只是不知殿下是否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英武聰慧?”

只見徐德走到李士身邊,提起剛纔的酒壺大喝了幾口,然後這才大笑道:“齊王殿下是不是真的英武聰慧我不知道,不過能讓國公大人和小公爺都十分佩服的人,定然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徐德口中的國公大人和小公爺是指李績和李敬業,李敬業在李績的所有兒孫之中最爲出色,幾乎繼承了他大部分的兵法武藝,所以早就被定爲下一任的英國公,所以徐德這些家將都是以小公爺相稱。

李士聽後也點了點頭,當初他在長安時,一直沒機會見過李愔,所以只能從傳說中領略一下這位齊王殿下的風采,不過想到衛公平時提到這位齊王時,都時間露出讚賞之色,以衛公的識人之能,能得到他讚賞的人,自然不會像長安城的那幾位皇子一般,只知道圍着皇位爭來爭去。

李士他們的船帆吃滿了風,船隊的速度很快,不幾日就到了泗沘城的外海,不過也就是在這時,他們發現有一支船隊與他們並行,而且也是一支運人的船隊。

李士和徐德分別是衛國公和英國公的家將頭領,他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出了船艙,走到船舷邊向船隊右側的那支船隊看去,結果發現對方的船隊規模比他們還要大,船隻的甲板上同樣有人,只是距離太遠,根本看不清對方都是些什麼人?

“李哥,對方是齊王府的船隊,上面有王府的旗幟!”徐德是個神射手,眼睛比一般人敏銳的多,所以一眼就看到了那支船隊上的船都插着齊王府的旗幟。

李士聽後點了點頭,同時伸手將懷中的望遠鏡拿出來,這是他離開長安時,衛公李靖送給他的,現在望遠鏡雖然不算什麼稀罕物件,但一般只有軍隊將領和海船的船長才能擁有。

藉助望遠鏡的功能,李士終於看清對方船上的人,只不過讓他驚訝的是,那支船隊上的不少船的甲板上,竟然都有不少的小孩在戲鬧,而且這些孩子面色紅黑,身上穿着羊皮麻布做成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草原人。

這時旁邊的徐德也用自己的望遠鏡看清了無處甲板上的人,結果他也奇怪的自語道:“怎麼都是些草原胡人,難不成是抓捕的草原奴隸運來賣的?”

對於徐德的猜測,李士卻不以爲然的搖了搖頭,開口分析道:“草原的胡人奴隸一般都只要壯年男人,當然漂亮的年輕女子也有一些,但是對方的船上不但有小孩,另外我還見到幾個老人和婦人,這些人根本沒有販賣的價值,想必不會有人抓他們做奴隸!”

李士不但勇猛,而且做爲兵法大家,衛國公李靖的家將,他也學了不少主人的本事,頭腦十分冷靜,分析的也十分有道理,徐德聽後也是點了點頭,只是心中更加疑惑,猜不透這支裝滿草原人的船隊有什麼目的?

李士旁邊的其它船隻也對旁邊的那支船隊十分感興趣,爲此李士還將所有船上的家將召集起來,大家討論了一下,可最後也沒能討論出什麼結果,只是有人提供一個情報,那就是在黃河河道上時,好像這支船隊就離他們不遠,只是當時河道上的船太多,沒有人注意罷了。

兩支船隊幾乎同時到達了泗沘,而泗沘城中的李愔也接到消息,立刻趕到港口邊迎接,當然了,他可不是去迎接草原人,畢竟那些胡人註定只會成爲他的一個工具,根本不值得他親自去迎接。而李士這些家將則不同,雖然家將也算是主人的私產,比良人的政治地位要低一些,但是在外卻能代表着自家主人,以李愔和各個豪門貴族之間的關係,去親自迎接一下也顯出自己的誠意。

這批來的家將和部曲之中,以衛國公和英國公府中來的家將和部曲最多,再加上李士和徐德當初也是極爲有名的猛將,各府的家將也都服氣,所以李士和徐德自然成爲這次的帶隊之人。

當李士和徐德以及各府的家將下船之時,立刻看到一位身材頎長的華服青年站港口之上,身邊擁簇着不少當地的官員。李士和徐德立刻猜到這位青年應該就是齊王殿下,當下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幾步參見,而李愔也是笑呵呵的讓衆人不必多禮。

在港口上與李士衆人寒喧了幾句,等到所有部曲全都下船之後,李愔立刻讓人安排這些部曲們去早已經準備好的軍營,而且那裡也準備好了酒肉,爲大家接風洗塵,至於李士和徐德這些家將們,則由李愔親自在王宮之中招待,以此來顯示對他們的重視。

李士這些人都是粗人,看到大名鼎鼎的齊王殿下如此熱情,他們自然也都放開胸懷暢飲,再加上李愔又安排了虎力、周龍等一幫武將坐陪,所以這一頓接風宴倒是十分熱鬧,而李愔也藉此機會,對李士他們這次來的人進行了一次瞭解。

按李士所說,長安的豪門貴族爲了這次攻打倭國的行動,各家都出了不少人,加在一起一共有六千四百人,雖然看起來人數不算多,但卻都是各家最精銳的家將部曲,不少人都隨着主家上過戰場,戰力比大唐一般的正規軍要強的多,所以哪怕對方有十倍之敵,他們也有膽量與其一決生死。

對於李士的話,李愔倒沒有懷疑對方吹牛,因爲他也知道,大唐的將軍在上戰場時,身邊的親兵都是由這些家將和部曲擔任的,所以爲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這些部曲的戰力的確比一般的士兵要強,再加上部曲們又都是世代爲兵,平時被主家養起來,男子到了年齡就要參加訓練,可以說他們就是大唐的職業軍人,所以戰鬥力強一些也很正常。

宴會結束後,李愔剛把李士這次喝的大醉的傢伙送到軍營中,卻忽然又接到安置胡人部落的官員傳來的消息,那邊出大事了!(未完待續)

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2章 獻壽禮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64章 援軍到了!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366章 風議郎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84章 奴港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52章 希臘火第71章 推廣酒精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61章 人人逐利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66章 蕭家來人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04章 慶功宴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43章 軍紀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63章 下南洋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
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72章 獻壽禮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97章 漏氣的蒸汽機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64章 援軍到了!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366章 風議郎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574章 三個任務第384章 奴港第271章 抱着思唐進宮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652章 希臘火第71章 推廣酒精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387章 你說你該不該打?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61章 人人逐利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66章 蕭家來人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204章 慶功宴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43章 軍紀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563章 下南洋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