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

劉東之所以不要軍工業的人才,有多種方面的因數。一個因爲自身問題,在華夏,除了政府之外,不會有任何一個私人能夠得到開展軍工的機會,軍工這類關係到國家安全的東西,不會有任何向私人開放的可能。

既然不能在華夏開放,他劉東拿這些軍工專家有什麼用?別說拐回來然後交與國家,先不說這樣大公無私會使劉東損失多少,單單劉東沾手這些人,就足以引起國內無數人的暗中警惕。不論劉東最後是不是想要把這些人交給國家,這樣的事情都是很犯忌諱的。

所以,除非國家需要,並且找上劉東,那樣的情況下,劉東纔有可能會去收羅這類人才。要不然,就算這些人才餓死都不關他鳥事。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太過主動的,尤其是這軍工行業,更是如此。

這還僅僅是劉東這邊的問題,而列夫捷特那邊的問題就更多了。蘇聯的強大在於什麼?不就是在於軍工麼?正是因爲蘇聯的軍事實力強勁,才能和美國抗衡。在這樣一個重視軍工的國家當中,想要挖走他的軍工人才,實在是太惹眼了。一個處理不好,不但會給劉東帶來麻煩,就連列夫捷特也不一定能夠脫得了干係。要少少的挖幾個不重要的角色,也達不到需求,但要挖多了,那就容易出問題。

劉東的生意並沒有想要包含這一塊,就算挖來了也是吃力不討好。正是因爲多種原因,劉東第一個提出來的限制就是不要軍工業人才,那些人才,現在都是火藥桶,除了蘇聯自己能碰之外,誰碰誰都會捅到馬蜂窩。

“除了不要軍工業人才,我也不會要那些思想太過堅定的人員。你知道,那些人的腦子實在是太過僵硬,根本就不會明白我那想要拯救蘇聯人民的崇高理想,反而會對我們十分敵視。這樣的人我雖然欽佩,但卻不能夠爲我們工作。你說是麼?我的朋友。”劉東對着列夫捷特發問到。

“是的,那些人的腦袋一向不太好使,他們根本就不懂得審時度勢,而且他們也不懂得人際關係,是一羣根本就不需要拯救的人。”當劉東談起這個話題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觸動了列夫捷特一些比較傷心的回憶,所以列夫捷特對於劉東所說的那些人,一點好感都沒有,並且本能的厭惡他們。

“看來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些人實在不需要我們的幫助!當然,還有一些人也是我們所不能要的,那些在你們蘇聯很有名氣的科學家,我們也不能要。因爲他們都有着各自的社會關係,爲了不給我們自己找麻煩,這些人也不能要。有了這麼多的限制,列夫捷特,你覺得我們能挖到的人才還會很多麼?”劉東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列夫捷特再仔細想了想,纔開口說到:“是啊,有了這麼多的限制,我們能找到的人才的確會少很多。但是我的朋友,你對於我們蘇聯的教育體系還是非常不瞭解,即便是有了這麼多限制,能夠符合我們要求的人,依舊會有很多。我對你之前那個能要多少就要多少的提法,很懷疑。因爲從我們蘇聯的人口基數來計算,即便是有了無數的限制,我猜想依舊會有上百萬人能夠符合你的標準。”

當列夫捷特把這話說出來後,劉東沉默了。他之前貌似想得太過簡單了一些,一直因爲知道蘇聯用不了幾年就會解體,而對蘇聯本能的看輕了一些。可當列夫捷特這樣說了以後,劉東才發現,蘇聯能成爲兩極之一,並不是僥倖。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東才恍然記起,前世華夏接收蘇聯的人才並不算是最多的一個國家,最先動手的美國,還有貪婪的日本人,包括那些歐洲的國家,個個都在蘇聯解體的時候乘火打劫,不但搶佔蘇聯的資源,人才也沒少弄。華夏都算是動手比較慢的,但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下,華夏依靠那些蘇聯的專家,僅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很多科技領域當中,都發展成爲世界先進。

雖然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比如說華夏的科研經費逐年增加,對教育更加重視投入,華夏自身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沒有停歇下來。但是,無數的原因,都湮滅不了當年的蘇聯專家們的努力成果。

華夏當時還僅僅接收了一小部分人才,都有了這麼大的進步。可劉東現在,居然想要一口氣成爲一個大胖子,顯然蘇聯這道菜,如果真讓他一個人就這樣吃下去,絕對會爆體而亡。

想清楚了這一點後,劉東不由得對自己剛纔那翻話感到臉紅。還是沒有弄清楚具體的情況啊,經驗主義害死人,還好這件事情現在還僅僅是處於商量的階段,並沒有落實下去。

要不然,要是招聘廣告讓列夫捷特發出去,因爲失去生活物資來源的那些人才,能把劉東那還在規劃當中的新公司給撐爆掉。這時候,劉東想起了後世那些大型的招聘會,密密麻麻的大學生,把所有的招聘單位前臺給堆滿,一天下來,僅僅是簡歷都是以噸來計算的。

而現在的蘇聯,就算劉東剔除了很多類型,但剩下的,也應該不會很少,就算是要求再高,那各式各樣的人才,能形成的效果,應該也不比後世華夏那些大型人才招聘會弱多少。要真這樣做了,第二天克格勃的人就能找上門來。

光是想了想,劉東的頭皮都在發麻。於是,劉東很嚴肅的對列夫捷特說到:“我的朋友,我對我之前的那翻沒有經過實踐理論的話檢討,聽到你善意的提醒以後,我才發現,之前的想法實在是有很嚴重的錯誤。爲了避免這樣的錯誤繼續進行下去,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慢慢來比較好一些。等我好好的再考察一下蘇聯的實際情況,再作出一個比較明智的決定。”

蘇聯現在的情況,很類似於華夏後世,教授不如狗,大學生滿地走,隨便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一塊廣告牌砸下來,傷到十個人,其中七個是大學生,兩個是博士生,還有一個是滅絕師太一樣的人物,博士後。雖然這樣的學歷在實際工作當中是否有其相匹配的能力,還是個問號。但不能否認,他們是高學歷人才的事實。

劉東這兩年在國內,一直嘗夠了不夠人才的煩惱。看看他最開始組建班底的五個人,除了陳潔和黃三水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其他的,周青富沒在劉東手下之前,雖然在邊境當倒爺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實際受教育的水平,僅僅是個小學。

吳一平雖然以前是國有工廠的管理人員,並且有着相當深厚的實際管理經驗,但他的文憑雖然也是大學,但這個大學之前還得加上一個括號(工農兵)。好吧,只要知道那年月工農兵大學是什麼樣子的人,就會知道,在這樣的大學裡面能學到高層次知識經驗,純粹就是天方夜譚。

當然,還有陳志豪。雖然陳志豪現在的學歷是大學,但他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僅僅是個高中生。也就是在齊家做事的時候,因爲得到賞識,而自身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纔去香港大學再一次進修,拿到了大學的學歷。

五個人,現在都可以算得上是劉東的左膀右臂,可他們的學歷,是大學的僅僅只有三個,而且,這三個人當中,陳志豪這個大學的文憑,還是進修得來的。

可想而知,依靠這樣的根基打下現在這片江山的劉東,對於人才有多渴望!而正是因爲在華夏國內挖掘不到更多的人才後,劉東就以偏概全,認爲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和華夏一樣,高級人才都是稀缺的資源。

所以纔敢對着列夫捷特開口說,他有多少人才就能要多少人才。即便是他一直都知道,蘇聯的人才很多,而且還一直在爲了挖掘蘇聯的人才,孜孜不倦的努力。但這個很多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思維,對於現階段蘇聯實際能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挖掘,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等到列夫捷特說到這樣的人才,在蘇聯能有上百萬的時候,劉東才真正的明白了蘇聯的底蘊。雖然一百萬人在劉東的心目當中,也依舊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但他可以聯想,後世那些大型的人才招聘會就可以拿來借鑑。

再大型的人才招聘會,一次性能夠接待的人數頂天了也不會超過五萬人,而僅僅是五萬人,當攝像機拍下來那畫面後,都已經足夠震撼所有人。

那五萬至少再乘以二十倍,就會成爲現階段蘇聯能夠招聘到的人才。想想那個畫面,劉東的心就不由得不規律的抽搐起來。老天爺啊,劉東在國內累死累活的僅僅能招聘到三瓜兩棗充門面的人。可在蘇聯,個個都能當頂樑柱的人,卻有上百萬在等待救濟,這世道,說有多不公平就有多不公平!

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627章 保證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614章 列夫捷特放衛星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03章 蘇聯,蘇聯!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47章 新的動向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651章 躺着中槍的劉輝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585章 大話題第176章 捧殺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535章 安排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84章 二次回京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36章 當務之急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25章 團隊初成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216章 屈服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
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627章 保證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678章 開啓大時代1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614章 列夫捷特放衛星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03章 蘇聯,蘇聯!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664章 不管紛擾只論錢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230章 聯衆超市(上)第685章 給英國佬挖坑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47章 新的動向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541章 給老爺子請安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651章 躺着中槍的劉輝第198章 未來的石油合作第538章 年末也有麻煩事兒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585章 大話題第176章 捧殺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535章 安排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539章 讓看戲的人,下臺唱戲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84章 二次回京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75章 廣場協定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544章 要粗大事了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36章 當務之急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175章 被戳到的軟肋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455章 走流程式的考察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25章 團隊初成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216章 屈服第182章 提醒老爺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