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

本來環亞之前就有過一次關於這樣的議題,並且還做出了成績。如果依照普通企業的發展速度來看,完全可以撐到自己公司能夠造血的時候。

可環亞不一樣,不但賺錢迅速,上項目的速度也不慢,以前的那些方法放到這個時候,已經是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了。必須要另闢蹊徑,纔能有所作爲。

但另闢蹊徑又何其困難,如果事情真那麼容易解決,環亞也不至於成現在這幅模樣。陳志豪連着提了幾個建議,都被大家一口否決。要麼他的建議不太對題,要麼這個建議只能適合於長期,想要短期解決這個問題,並不行。

弄了半天,陳志豪泄氣的說到:“要不這樣吧,我們去登廣告,讓看到廣告的人給我們想辦法。我就不信,喏大個華夏,就沒有能夠想出怎麼招人的辦法來!”

陳志豪這負氣的話一出口,劉東就好似找到了什麼點子,但一時間也沒什麼頭緒,連忙問道:“陳哥,你剛纔說什麼?再說一遍。”

“我說廣告啊,我們想不出辦法來,就讓別人給我們想辦法。三個臭皮匠,不也能賽過諸葛亮麼?說不定就有人能夠想到好的方法。爲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我們還可以來個有獎徵集,在各大報紙上面打廣告,就不怕沒有人能夠想出辦法來。”陳志豪回答到。

陳志豪這話,算是徹底的把劉東點醒了,劉東立馬激動的說到:“對啊!廣告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我們可以直接打廣告啊,這問題就能立馬解決!”

聽到劉東對自己這負氣的話敢興趣,陳志豪自己都有些懷疑的問道:“這事兒真能成?老闆,你覺得讓他們想辦法,這事兒可行?”

聽到陳志豪這話,劉東恨鐵不成鋼的說到:“陳哥,你怎麼還想着讓別人給我們公司想辦法這事兒呢?我們既然登廣告,那我們又何必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呢?直接登廣告招人不就行了麼?哪裡還用得着讓別人想辦法?”

劉東這麼一說,陳志豪纔算是明白了過來,他剛纔思維走進了誤區,就想着用廣告讓別人給想辦法。卻沒有想到直接打廣告招人豈不是更加合適,這段時間連續不停的工作,把腦子都給弄糊塗了。

而陳潔這個時候也插嘴道:“對啊,我們打廣告招人。把工資福利待遇一說,肯定會有很多人來。一下就能解決我們現在人手短缺的問題,華夏人口上十億,從這麼多人當中挑選幾個合適的人出來,實在是太簡單了。我們之前怎麼就沒有想到這麼好的方法呢?”說完,一臉懊惱,好似犯了十分嚴重的錯誤一樣。

別說陳潔懊惱了,就是劉東自己,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覺得自己是個棒槌。就想着在外面挖人了,卻忘了要說到人才,華夏的人才其實並不少,無論是什麼行業,那都是有人才的。

雖然在華夏整體十億人當中,人才的比例非常少。但要想想華夏的人口基數,這人才再少,也不可能是一兩家企業能夠全部吃下的。之前劉東只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那些學校裡面出來的青苗,卻忘了華夏除了這些青苗之外,還有一個成熟的人才市場體系,那就是那些工作多年的人。

要知道,在華夏之前的幾十年裡面,由於某些原因,學歷這玩意,其中一代人壓根就不可能有。僅僅是以學歷來選拔人才,那未免太過片面。

這些人,可能文化程度並不高,小學能力強的都大有人在。但如果不把這學歷問題當成重點來看,看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比起才從大學出來的那些應屆生,絕對要高很多。之前劉東壓根就把這個人羣給忘了,現在想起來,心疼得腸子都青了。

如果不是陳志豪突然說到廣告,然後讓看到廣告的人給公司想辦法,劉東壓根就沒有聯想到華夏人才市場當中,還有一個龐大的體系他根本就沒有重視到。

這個體系,在華夏建國以來,爲新的華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再加上政策的原因,現在這個體系已經開始逐漸凋零,國企這個問題,無論是誰在華夏做企業,都繞不開這個話題。

以前劉東對國企的概念就是,國企擁有着完備的工人體系,劉東眼饞的,也就是這個體系,包括二十億美金的投資,劉東都想到了要讓南巡首長給他找這麼一羣人來幹活。但是劉東卻偏偏忽視了,在國企中的高管,其實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當然,忽視這麼一羣人,有着很多的客觀原因。就比如說中小型國企,甚至某些大型國企,因爲社會的改革,都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而這麼一看,劉東就對這些國企原本擁有的那些高管,評價不高,認爲這些人壓根就不頂用。

但現在一想,這些人如果真的都是酒囊飯袋,他們又憑什麼從茫茫的工人大軍裡面,脫穎而出?這些人才的埋沒,有自身的原因,但也有政策的原因。如果以偏概全的認爲這些人都是能力不行,那實在是有眼無珠。

陳志豪和陳潔自然不知道,自己剛纔那番話,讓劉東在聯想之餘,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浪。看到劉東聽完自己的話以後就開始沉默,陳潔有些擔心的問道:“阿東,怎麼了?難道這個方法不行麼?你發什麼呆啊?”

陳潔這話,把正在沉思的劉東給驚醒了,看到陳潔和陳志豪關心的眼神,劉東咧嘴一笑,說到:“我真是個白癡,放着那麼好的資源不去利用,卻偏偏要從更窄的地方想辦法。我們之前,真是太不應該了!”

“什麼跟什麼啊?老闆。你又想到了什麼東西?”陳志豪聽到劉東莫名其妙的話以後,不解的問道。

“我是說,我們之前招收人才的門路,是走錯了方向。放着大批現成的人才不用,卻偏偏要去培養自己的人才,不但浪費時間,還跟不上我們公司的發展步伐。弄成現在這幅模樣,實在不應該。陳哥,我給你說,我現在已經徹底的把人才的短缺問題給解決了,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們公司從此以後,就絕對不會因爲人才的問題而煩惱。”劉東興奮的說到。

“真的?老闆,你想到了什麼方法,說出來讓大家聽一聽。”陳志豪十分感興趣的問道。

“陳哥,不知道你是否瞭解,吳一平當年是做什麼的?”劉東並沒有一下就說出心中的答案,反而是考校起陳志豪來。

“吳一平?我記得他最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在國企裡面做事吧?後面老闆你看上了他的能力,然後從國企裡面把他給挖了過來。現在我們公司工廠這一塊,基本上都是由他來負責的,能力很強。”聽到劉東忽然問起自己的同僚,陳志豪不知道爲什麼,但依舊很客觀的評價起吳一平的能力來。

“對啊,吳一平是我當年從國企裡面挖過來的。而我們現在缺人,不也應該從這個方面入手麼?之前我們看那些國企,僅僅是看到他們的普通成熟工人,但是卻忽略了國企當中的高管。吳一平的能力,放到整個國企當中,並不是那種獨一無二的。而就是這樣的人,現在都能把我們公司工廠這一塊的業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如果我們從國企高管方面入手,豈不是就相當於有了源源不斷的高管人才?那時候,我們還怕什麼人才缺乏的問題?要知道,國內國企這一塊,可是有太多人可以挑的。分給我們公司九牛一毛,就足夠改變我們公司目前的劣勢。”劉東越說越興奮,開始憧憬起美好的未來了。

聽到劉東這麼一說,陳志豪算是徹底的明白過來,劉東居然把目光看向了國企,很擔憂的問道:“要是一個兩個人,我們挖過來也沒什麼,但我們的缺口很大。要大批的挖人,是不是有些麻煩?”

“完全沒有任何麻煩。陳哥,我給你說,這兩年的國企,可不像以前了。以前國企紅火,想要挖人很難。但現在嘛,很多的國企都面臨着倒閉的風險。我們就算不從那些在職的國企高管挖人,那些不在職的國企高管,都足夠我們用的了。這樣,我們不但不會和那些國企起衝突,還會爲那些過不下去的國企減輕負擔,完全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劉東雖然不混國企,並且這兩年來很少關心國內的事情,但是依照大勢,現在很多國企的日子都不是那麼好過。

只要劉東付得起價錢,現在那些已經開始生活困難的高管們,絕對是能挖多少挖多少,完全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劉東他們現在缺乏的是管理型的人才,按照一個國企就有至少一個的標準來看。就算是真挖過來兩百個管理型的人才,也不過是跑了兩百家國企而已。但以國內國企的數目上來看,兩百家,完全是九牛一毛。

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260章 崩盤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625章 爭論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585章 大話題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535章 安排第80章 小小算盤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77章 着手拿地皮第11章 首長召見第670章 隱憂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5章 僵持的局面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108章 蘇聯的機械也不全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16章 屈服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215章 天坑第31章 準備工作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70章 隱憂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583章 午宴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216章 屈服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25章 團隊初成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454章 車中定論
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345章 北瓦里耶甘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58章 老爺子的吃驚第605章 跨國電話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260章 崩盤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625章 爭論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152章 鬧劇還在繼續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585章 大話題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535章 安排第80章 小小算盤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8章 莫名其妙的女人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77章 着手拿地皮第11章 首長召見第670章 隱憂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5章 僵持的局面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108章 蘇聯的機械也不全第299章 投資VS規則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36章 工程進度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8章 背後的妥協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216章 屈服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668章 好大的野心第215章 天坑第31章 準備工作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70章 隱憂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217章 被動與主動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113章 考察工廠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583章 午宴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216章 屈服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25章 團隊初成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第454章 車中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