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技術的選擇

現在還不到九十年代,日本人的鉗制還沒有多少人能夠看得出來,但到了兩千年以後,只要是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對華夏人下了多少功夫。

無論是命脈般的鋼鐵行業,還是高精尖方面的稀土行業,甚至是多數民生行業,日本人的觸手都不少。而這其中,三井財團聯合起日本其他財團,都沒少出力。

別人不知道的東西,對於劉東來說,卻沒有什麼難度。正是因爲知道很多內幕的東西,所以劉東對日本人的顧忌,是非常大的。但以劉東的實力,想要和那些財團打對臺戲,也沒有任何的勝算。因爲那些日本財團,背後都是站着日本的政府。有着政府的支持,劉東一個跑單幫的環亞國際,基本上就相當於打醬油的角色。

即便是以後環亞發展壯大以後,規劃當中的行業都成長起來。環亞依舊不會是那些日本人的對手,偶爾讓他們吃癟還可以,但想要單挑任何一家日本財團,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就連日本人的主子,美國佬也沒少吃日本人的虧。

底特律的衰退,不就是日本人的便宜汽車給弄垮的麼?甚至就算美國幕後兩大財團,摩根和洛克菲勒,也有吃虧的時候,洛克菲勒大廈,都被日本人給買了一部分。那麼牛的勢力,都在日本人面前吃癟,劉東就算再牛,在他們的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麻煩而已。

明白自己的地位,纔會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看不清形式的人,註定會被淘汰。而劉東自認不是什麼看不清形式的人,所以就更加不會妄自尊大,那樣只會讓別人笑話。

日本人的技術劉東是很眼饞,但現在的日本,還沒有被美國人進一步的削弱,所以那些技術,也就只有眼饞而已。至少現目前,劉東看不到任何不付出太大代價就能拿到技術的機會。所以,日本人的技術,劉東第一個就得放棄。

而英國人,好歹是老牌的海洋強國,日不落帝國如果沒有船舶業的支持,哪裡能到那樣的高度。雖然這些年來,英國人的國力在衰退,但底蘊依舊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比擬的。雖然英國本土面積不大,但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其實也不比美國差多少,甚至還要更強。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英國人的國名全稱叫什麼,但劉東知道。他的國名全稱叫做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如果這個名字僅僅代表英國本土的勢力,那麼另外一個英國名詞,纔是英國真正的底蘊,那就是英聯邦。

爲什麼直到現在,依舊有很多人稱呼英國人是日不落帝國,而英國人自己也對這個名詞沾沾自喜,並且還覺得名副其實?那是因爲英聯邦覆蓋的領域,能讓太陽在任何時候,都能照耀在英國人頭上。

在英聯邦的框架當中,屬於他們的勢力範圍內的國家整整有五十三個,佔據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四分之一。如果這些國家都是小國或者是小區域,那麼英聯邦可能會被人說是名不符實。

但實際上,這些英聯邦國家當中,並沒有大多數人認爲的軟弱,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加拿大,包括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這些國家,都不能算是弱小。而這些國家,其實都是英聯邦成員國。

真要比起勢力來,美國人都得靠邊站。之所以現在美國人那麼牛,那是因爲美國人的國力比英國人強,美國人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基本上把歐洲那些主要國家的庫存,都給掏空了。就這樣,那些之前的歐洲強國,還欠着美國佬一屁股債。

就是因爲這樣,即便是英聯邦這麼強橫的勢力,也不得不在美國人的面前屈服,現在國際上,可沒有什麼欠錢的是老子,借錢的人是孫子這樣的說法。真要說這個說法流行起來,還是在美國流氓手中實現的。

在美國把之前獲得的資金揮霍一空以後,爲了讓自己繼續獲得現在這樣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們才弄出一個欠錢的是大爺,借錢的是孫子這樣的把戲。當然,美國人也不傻,知道直接讓別人給自己錢花有些困難,於是直接開着航母在全世界收保護費。

別人沒有這個實力弄出美國人的搶錢套裝,防禦力和攻擊力都沒有那麼高的情況下,也就只有任由美國人在全世界收保護費。後世二十年的歷史,其實就相當於美國人用全世界的錢,來打造自己的搶錢裝備,然後用這個搶錢裝備,繼續搶錢,只要沒把大家都逼到門縫裡面,還給大家留一口氣,美國基本上就能算是安全的。

當然,這些東西都不是現在劉東需要考慮的,他要考慮的是,到底是選擇美國人的技術,還是選擇英國人的技術。英國人有底蘊,他們也能拿得出技術,但英國離着華夏又太遠,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走,英國人至少都要跨越兩大洲,兩大洋。

從陸路要跨越歐洲亞洲,從水路要跨越大西洋,印度洋,或者是大西洋,太平洋。雖然現代運輸行業發達,即便是這麼遠,也廢不了多少的功夫,但再不廢功夫,這距離也不近,再加上英國佬對於華夏的態度,甚至比美國佬都還傲慢,尤其是在工作當中,更是不那麼容易接觸。這就讓英國人在劉東的心中,沒多少的競爭力。

英國人因爲還沉浸在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當中,所以對於誰都比較傲慢,這點無論是上層還是平民,都有這樣的心態。也不管他們這個日不落帝國到了現在,其實也就是個破落戶的現狀。這樣的人,其實才最讓人不好接受的。

英國人的傲慢自大,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雖然英國人不會像日本人那樣,對於掌控華夏很感興趣,並且還用很大精力,付出行動。但即便是合作,他們肯定要比日本人還要可惡。至少日本人會把華夏人當對手,但大多數英國人那是直接無視,即便劉東給錢,他們也不一定會真心的教環亞船業功夫。

而美國人原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很是霸道,但美國人對於民用船舶技術,其實也並不怎麼在意。只要劉東不是想要弄他們的軍艦技術,在有足夠利益的前提下,美國那些見錢眼開的商人,還是會給環亞留一個好印象。

如果劉東不知道歷史也就算了,但知道歷史的劉東,明白華夏和美國的蜜月期,馬上就要結束了。從明年開始,美國人對待華夏的態度,又會轉變成另外一副模樣,而這緊張的氣氛,還要實行好幾年,浪費這麼寶貴的幾年時間,就爲了等美國人的技術,美國人等得起,劉東等不起。

所以,算來算去,無論是日本人,還是英國人,甚至是美國人,在劉東的心裡,都不會是什麼好的合作伙伴。日本人想要控制力,英國人十分傲嬌,美國人有錢能辦事,可惜政府不答應。三個造成行業當中的大拿國家,都不是什麼良好的選擇。讓劉東即便是想要弄到先進的船舶工業技術,也找不到門路。

至於說蘇聯人那邊,如果劉東想要,那應該是沒多大的問題。就算現在和蘇聯某些人關係緊張,但是等到葉利欽上臺以後,這些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要說蘇聯人的船舶技術,那也算是不錯,至少要比華夏現在的要好很多。但是蘇聯做爲一個陸地強國,他們的海洋發展,也就只有呵呵呵。看起來是不錯,但實際上,那些東西不過是他們強盛的國力堆積起來的,要論到商業化效果,劉東也就只有呵呵呵。蘇聯人的海軍,向來都是被人稱之爲存在艦隊,這稱呼可不是那麼好聽。

軍用的東西都尚且如此,就更別說他們的民用東西,無論是在之前,還是在二十年後,劉東就壓根沒聽說過,跑大海的那些勢力當中,有多少是俄國人。當然,也不是全都沒有,但那些俄國人,跑海上貨運,更多的是販賣軍火或者是其他灰色地帶的東西,至於他們本身的船舶行業,甚至比華夏都還要薄弱。

偶爾弄點他們某些先進的技術還可以,但要全盤引進他們的技術,那基本上就是讓環亞船業走一個岔路,並且還是非常沒有前途的岔路。

正是因爲這樣,從一開始,劉東就沒有把蘇聯那邊的技術看在眼裡,海洋上的東西,不是北極熊的傳統勢力啊。就算到時候能用白菜價買到很多東西,但那些東西對於環亞船業來說,基本上就等於廢物,而劉東也從來都沒有當廢品回收員的志向。

於是,想了想之前張亞平說的三個國家,劉東頭疼的搖了搖頭:“不論是日本,還是英國,抑或者是美國。對於我們環亞船業來說,都不是什麼好選擇。所以真要引進技術,這三個國家可以直接忽略。”

聽到劉東這話,張亞平詫異的說到:“怎麼不是好選擇了?這三個國家在船舶製造行業當中,實力都能算是前三強。雖然日本人被限制了很多,但他們的壞水也不少,鑽了太多的空子,真要說到民用船舶實力,甚至比美國人都還強。如果老闆你不選擇這三個國家的技術,那我們環亞船業,憑什麼追上世界先進水平?”

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86章 又驚動老爺子了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7章 小鎮第640章 放手去幹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671章 前奏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549章 逼宮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627章 保證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647章 折服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222章 見公婆?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206章 考察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518章 陽謀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246章 增強供應商實力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56章 分公司計劃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682章 開啓大時代5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78章 脫手套現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
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86章 又驚動老爺子了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2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207章 小鎮第640章 放手去幹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21章 辦公會上的討論第671章 前奏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273章 葉利欽惹來的麻煩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549章 逼宮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627章 保證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647章 折服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91章 私人的力量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388章 新的級別劃分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222章 見公婆?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206章 考察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513章 地產行業也能弄一條龍服務第518章 陽謀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246章 增強供應商實力第348章 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體第372章 初步建立起的產學研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123章 科技資料的分別第645章 真不是開玩笑?(下)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56章 分公司計劃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381章 國外旅遊不熱門?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216章 掉坑裡了第682章 開啓大時代5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174章 王家的一石二鳥計第78章 脫手套現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139章 必須改革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154章 到底誰尷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