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

對於一個一政治爲主體的學校來說,只要上層人物們都不反對產學研,想要在全校推廣,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尤其是產學研這個東西,還對中下層的人,有非常切實好處的時候,除了腦子有些犯抽的人之外,其他人,都百分百的歡迎產學研計劃的實施。

在王副校長說服了水木大學高層以後,他就開始主動出擊,拿出了十二萬分的努力,開始在水木當中,推廣起產學研來。當然,這次的推廣,不可能是立馬就要立項,然後就開始研究,至少,應該是先吹一下風。畢竟,就算是環亞這邊,現在都還沒有理清頭緒,到底讓水木的人,研究哪方面的技術。

王副校長的吹風,在水木廣大教職工面前,是卓有成效的。以至於最近一段時間,相熟的老師們之間的聊天,都不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產學研。

“華教授,恭喜你啊,要是我們學校真的搞產學研,你老人家可就賺大了,誰不知道您老人家在機械動力方面的卓越研究。要是那個環亞公司的人上門搞產學研,您第一個就能拿到實惠。”一個四十多歲的水木大學教授,帶着羨慕的語氣對着五十多歲的華教授說到。

而聽到這個教授話的華教授,依舊略帶矜持的說到:“這事兒啊,誰能說得清呢?我在機械動力上面是有一些研究,但那個環亞公司需不需要這方面的研究,還是未知數。我看吶,還是小廖你那邊可能性大一些,你們搞的可是金融。聽張校長說,這個環亞國際在國外的金融市場上,可是一條不小的鱷魚,如果要搞產學研,他們肯定會加大對這方面的研究力度,你到時候肯定會得到一定的鍛鍊。”

“哪裡哪裡,這個環亞我最近也研究了一下,由於資料方面比較欠缺,所以我還是霧裡看花,看不太明白。但從他們這麼有魄力的直接拿出二十億美元在國內投資,想來他們在國外的實力非同一般。不是我說喪氣話,我們國內搞金融的,哪裡比得上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實戰來得有經驗?而且他們在國內可是做的實業,聽說二十億美元的投資,可是全拿來搞研究和建工廠的,反而沒聽他們說過搞金融的。所以,要算起來,華教授你們的可能性,反而會高很多。搞工業,可離不開你們這些搞機械動力的。只要真把這產學研搞起來了,華教授你們也不用像現在這樣緊巴巴的了。”姓廖的教授,一副知道底細的樣子說到。

“誰知道呢?萬一他們搞產學研,就是搞個架子,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我這歲數了,也不貪圖他們給什麼好處。最主要的就是啊,有了他們的投入,我們帶的那些學生,也就有了實踐的可能性,以後面向社會,生存能力也強一些。不要像現在這樣,從大學畢業以後,進了企業,還得學習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既浪費時間,又顯得我們教學沒有水平,白白的砸了我們水木大學的招牌。”華教授心情有些沉重的說到。

越是一線的研究工作者,就越是知道。工業這類的學科,需要的不僅僅是隻有書本上的學習,更加需要的就是實踐的東西。單單是書本,哪裡教育得出最好的學生呢?可惜現在國家有困難,拉不出資金來,也就只有那樣辦了。

原本他以爲這樣的情況起碼要等到國家經濟好轉以後纔會出現轉機,但沒想到這個叫做環亞的外資企業,卻要在華夏大陸,搞什麼產學研。雖然華教授到現在都還沒有搞明白,這產學研具體的運作模式。

但從王校長在學校裡面吹風的話中,就能聽得出來。要是搞了產學研,他們不但會得到一筆用於科研的資金,還會進行實踐性的教育。不但讓教授專家們的技術水平不至於落後世界,就連那些教育出來的學生,也能得到良好的鍛鍊。不至於從學校出去以後,對於自己搞的這個行業,印象還僅僅停留在書本上面。

這個年月的教授專家,還不是二十年後的叫獸磚家。尤其是在水木大學這樣的全國範圍內,都算是頂尖的大學當中,就更不可能有那種混吃等死的人。這裡面一個普通的教授,那最少都得是在全國範圍內,都有一定名氣的人,才能在這水木裡面,成爲教授專家。

並且,這類型的專家教授,在水木大學當中的比例雖然高,但還有更加牛氣的教授專家在他們的頭上,那就是獲得過國家認證的,甚至在中科院裡面都掛號的國寶級人物,都有不少在水木裡面授課。

可想而知,這些人的能力,又豈是那些磚家叫獸能夠比擬的。無論是教學水平,還是道德情操,都要甩那一類的磚家叫獸不知道多遠。所以,他們這一類人,看重的不會是自己的收益,更加看重的,是學術的傳承。他們不會像古代的那些工匠一樣,在教自己徒弟的時候,還要留一手,不讓自己的徒弟搶了自己的飯碗。他們更加樂於看到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局面,所以,這一批專家教授,是值得讚揚和讚美的。

華教授和廖教授之間的談話,僅僅是水木大學當中,龐大的討論羣之中的一小部分。而水木大學當中,有更多的教授和專家,樂於討論這樣的情況。

在現代社會當中,任何的事物,都不可能僅僅由一個人,或者是少數人來完成的。任何一個龐大的計劃,都要依託於龐大的基數,才能夠獲得成功。

而王副校長在水木大學當中的動作,就是讓更爲龐大的人羣,來認同產學研這個課題,抑或者以這個課題,延伸出來的更加龐大的計劃。越多的人蔘與,就代表着越少的人反對。在針對不同人羣採用不同的措施以後,產學研這個東西,在水木當中的影響力變得大了起來。

對於水木的高層來說,王副校長拿出的是名利,正如他在討論會裡面說的那樣,如果因爲缺少研究經費,而導致一羣天才的學生,在大學當中卻沒有學到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識,那麼這樣的情況就是犯罪,是在砸了水木大學的招牌。水木大學的招牌要是被砸了,他們這些水木的高層,又豈能沒有損失?

而對水木大學的中層,抑或者說是那些產學研的實際參與者來說,王副校長拿出的就是利益和他們對學科的熱愛。不可否認,水木大學這樣的高檔學府裡面,有很多憂國憂民的專家教授,他們對於教學的認真性,是誰都不能否認的。

產學研要是弄成了,會在實際意義當中,幫助他們完善對現代化科技的研究儲備,也會實際的鍛煉出一批水平很高的學員。而且,產學研的研究,更加能夠補貼那些因爲國家經費緊張,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專家教授。在沒有任何害處的時候,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只要是腦子不抽的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至於剩下的,那些龐大的學生團體,王副校長也沒有落下。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還有什麼比學到真正的知識更加有價值的東西麼?沒有,完全沒有。做爲一個學生,他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只要學習好了,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

而產學研帶給他們的,就是一個實踐學習的機會。沒有誰會喜歡,在學校學習了四年以後,出了社會,再進了企業,還要學習之前在學校沒有學習到的東西,那樣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而現在,產學研這個課題,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個問題。不管他以後是想要走研究路子,還是想要走一線工人的路子,對於實踐工作來說,他們都是需要的。產學研,完全可以滿足他們對於實踐的需求。雖然對於企業來說,讓這麼一些學生參與到產學研的範疇當中,那是相當於拉了一羣廉價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高素質人才。

在後世,那些學校的專家教授,可沒少幹這樣的事情。劉東他們好歹還打算拿出一些實際意義上的補貼。而後世那些學校的學霸,可沒有那麼好的心情。別人拿過來的課題,直接丟給自己的學生,然後拿到一筆豐厚的報酬,卻吝嗇得都捨不得請自己的學生吃一頓飯的人,可大有人在。

在一個星期以後,水木大學裡面,無論是最高層的學校領導,還是中層的將會參與到實際的產學研當中的專家教授,抑或者是將會成爲廉價勞動力的高素質大學生人才,對於產學研這個來自於國外的新興項目,都有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大部分人都在討論,水木大學這邊,到底該什麼時候產於到這麼一個前景遠大的計劃當中去。

當然,在這龐大的需求人數下,也不是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至少,現在還霸着學校副校長高位的傅教授,曾經不止一起的在公開場合對那些師生們說,這是外國勢力的糖衣炮彈,目的就是要拿金錢來讓國家的力量爲他們私人服務。這是一種挖社會主義牆角的行爲,是應該受到廣大人民羣衆批判的事物。

雖然傅教授在水木當中大唱反調,但真正贊同他這觀點的人,在水木當中僅僅只有少數,並且這個少數,還在不斷的減少人數,進而變成擁護產學研的鐵桿。

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594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4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51章 獨斷專行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592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2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50章 屈服第217章 細節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51章 獨斷專行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15章 天坑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93章 舞會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4章 公司成立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50章 屈服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671章 前奏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99章 兄與弟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625章 爭論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79章 階段佈局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
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479章 打機工部的主意第267章 啓動礦業計劃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594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4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44章 東方工業公司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431章 鐵都之旅(下)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374章 摧枯拉朽的姿態第51章 獨斷專行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604章 被嚇到的羅伯特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592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2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340章 美國諜影第1章 劉家叛逆子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659章 做生意都做到家裡面來了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50章 屈服第217章 細節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277章 劉東的投資計劃第508章 四週年慶典背後的孤獨人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51章 獨斷專行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325章 損失慘重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613章 蘇聯版的衣錦還鄉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90章 遠方的蘇聯第603章 分頭行動第408章 拉更多的人進來第214章 殺手鐗(下)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71章 要的是實惠第422章 需要考慮國情的貸款業務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463章 利益和政績之間的矛盾第215章 天坑第606章 擋不住的誘惑第93章 舞會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4章 公司成立第657章 閒聊不閒3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656章 閒聊不閒2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50章 屈服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671章 前奏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99章 兄與弟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625章 爭論第356章 一百萬就能買標王的時代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85章 你太高調了第79章 階段佈局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