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選定地址

後面下大力氣來弄這小玩意,雖然弄出來了,但是那個技術依舊不過關,雖然也能加工,但是打滑、斷裂等等一系列問題,還是困擾着華夏的工業人。

再後面雖然可以在國外進口刀具了,但那是要花外匯的,而且刀具還是消耗性產品,用完了又要用外匯買。外匯本就不富裕,哪裡還能多買這些東西?

所以,除了一部分必須要用外國刀具的機器加工,其他的還是用國產的,那個弄得是相當狼狽。如果劉東有新的技術,對於國內的機械局面,必定有所改觀。所以,老爺子也忍不住對劉東打包票,包推銷。

“技術那是肯定有的,爺爺,你可別忘了我的老本行是做什麼的?材料科學這塊,我好歹也算是人才,刀具需要的材料,我還是有些把握的。不但如此,我在日本挖的那些人裡面,就有一個團隊是專程做塗層的。這樣一來,我相信只要工廠開工,那弄出來的刀具質量是絕對沒有問題。比起國外的那些刀具,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劉東自信滿滿的說到。

聽到劉東的保證,老爺子笑了。雖然他現在是在中顧委,但他好歹是國內的老工業了,看到工業方面能有好發展,當然高興了。

“那你準備把這工廠弄到哪裡去?東北?還是華北?”老爺子開口問到。

東北作爲華夏的工業基地,基礎相當紮實。很多大型工業企業,都落戶到這裡,可以算是華夏的工業心臟。弄到東北去,劉東公司的產品,也可以就近銷售,而且擴大工廠規模的時候,那裡也有很好的條件。

至於老爺子爲什麼又說到華北,那是因爲工廠如果在華北,因爲海運方便,鐵路順暢,對於劉東產品推廣到全國,有着很大的好處。兩個地方的條件都好,所以老爺子也不知道劉東準備把工廠弄到哪裡。

對於老爺子的考量,劉東當然明白。但他早已經拿定主意,這兩個地方他都不會去,就準備在首都紮根。東北雖好,但現在還不是他進入的時機。等到過幾年,國企被推向市場,那個時候,纔是他進入的好機會,不但有現成的廠房,還有現成的機械,最重要的,就是有現成的工人。

那些在工業上做了一輩子的老人們,纔是最大的財富。現在去東北,國企的日子還紅火,劉東就算眼饞也挖不到手。還不如等到那些國企快要倒閉的時候,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那樣利益才能最大化,纔會有震撼的效果。不但會爲自己弄到足夠的人才,還會爲國家減輕負擔,賺了錢還有政治資本,可謂是一舉多得。

所以,東北那地方,劉東暫時不會去。至於華北,那地方劉東也沒有打算去。華北雖然是個好地方,但是對於劉東來說,沒有什麼必須去的理由。他現在要做的產品,本來就是小件,用不着海運。華北的便利條件,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誘惑力。

之所以選在首都,劉東是想招聘人才。首都人傑地靈,高校遍地,雖然現在這些大學生還很難被自己留用,但是,劉東卻看上了那些大學裡面的教授。

這年月的教授,那是真的教授,而不是後世的叫獸。能在華清和這些高校任教的老師,都是有着真本事。就連中科院的那些人,也有在這些名校教書的。所以,這豐厚的師資力量,足夠讓劉東眼饞。

搞工業,搞科學,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每一個項目,都需要很多人的參與,劉東雖然有着後世的經驗,但他也不是什麼都懂,就是材料科學這一塊,他不懂的東西都還很多。

劉東前世雖然也是材料科學方面的專家,但他的領域也僅僅限於金屬材料。對於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還有複合材料這些領域,他也是搞不懂。所以,別看劉東在材料科學方面有着多出這個時代二十多年的經驗,但是,他也不是全能的。

爲了以後公司快速的發展,和掌握必要的科技技術,劉東就必須要有無數個研究團隊。機械工業設計、材料科學、精密工程等等關係到工業發展的學科項目,他都必須要人才,大量的研究員和科學家,來從事科技革新的事業。

而這些人,劉東也不可能全都招攬得到。所以,他就必須要找到能和他合作的單位,或者個人。而學校,就是這麼一個臥虎藏龍的地域。後世所說的產學研爲一體,很大程度上,就是企業和這些學校進行聯合。

企業出資金,學校出勞力,不僅讓學校有了充足的經費支持,那些學校的老師們也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對於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有着一個良好的掌控。這樣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纔不至於學習到的都是過時的技術。而那些合作的企業,也因爲有了新的科研成果,從而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可謂是多贏的局面。

現在國內還沒有誰提出這項建議,劉東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要是把公司設立在首都,不但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從學校走出來,還會和那些學校打好關係,進而形成新的合作聯盟。

有了那些教授們的新型技術,劉東公司的產品就不會出現斷層,這樣一來,只要有着充分的資金,那劉東的公司就會源源不斷的獲得新的產品,在市場上,會有更加強勁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劉東一開始就打算在首都紮根。

現在還沒有誰想到打那些學校老師們,教授們的主意,劉東要是捷足先登,絕對會得到巨大的回報。要知道,這年月雖然這些教授老師們的學識那是響噹噹的,但是他們的收入和自己的知識絕對不成正比,生活比較富裕的老師很少見。

要劉東提出合作的事宜,絕對會得到那些學校的鼎力支持。畢竟,那些專家教授也是人,他們也需要生活。劉東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只要不是傻子,他們都會接受。而且,他們也不是白白的享受劉東給予的資源,他們也需要爲劉東服務,一些課題的研究,就需要他們這樣的高素質人才。

在首都紮根的好處劉東是早就想到了,現在既然老爺子問起,劉東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老爺子畢竟見多識廣,有些劉東沒有考慮到的問題,老爺子肯定會想得到。

聽到劉東說要在首都開廠,然後還想要和那些學校建立起合作的關係,老爺子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小東啊,你說的這事兒,還是有點問題啊。到目前爲止,好像還沒有人開這樣的先例。要是你這麼搞了,以後出現問題,打板子可就會打到你的身上。而且你要開的這個公司,明面上來講,還是個外資獨資的企業。對於這樣的企業,和學校的那些老師們關聯在一起,可能有些同志們會有意見的。”

老爺子說有些同志會有意見,這是必然的。因爲現在大學裡面的那些教授老師,不少人還參與了國家機密的那些工程建設。要這些人和外國人攪和在一起,難保不會泄露些什麼機密。對於國家安全來說,有着很大的隱患。只要某些同志認爲這事兒需要防範,那劉東的意思根本就行不通。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問題,誰敢馬虎?

聽到老爺子這麼一說,劉東纔想起來,這年月遠遠不像後世那樣開放。在後世,別說這樣的合作簡直就是小兒科,就是學校那些教授主動找外企,希望出售專利的事情,都是屢見不鮮。那個時候,可沒有人揪着國家安全問題說事兒。

但老爺子的擔心,劉東也沒有放在心上。因爲他馬上就想到了一個更加合適的提議。

“爺爺,既然對於外資那麼敏感,那如果是國內獨資的研究所呢?那就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反正我有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我就單獨出資一千萬美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物理研究所,然後我再用這個研究所,來和那些學校進行合作,這下,其他人應該就不會有意見了。”

劉東這樣做,也不失爲一種好辦法。因爲劉東這個研究所,本質上來說,他僅僅是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非盈利興致的。這樣的單位,不會碰觸到現行私企的雷區,就算劉東招收再多的人,別人也不會有意見。我這研究所是搞科學研究的,可不是搞盈利的,這樣就能堵住那些想要攻擊劉東的人的手段。

這樣的科學研究機構,再和學校進行合作,那是強強聯合的事情。學校有人力,也有能力做研究開發,但就是缺錢。而劉東沒有人力,也暫時沒有能力做研究開發,但就是錢多,相互綜合一下,那就是好事兒。要知道,國家對於高科技研究成果,那都是相當重視的,每一次的重大突破,相關人員都會受到嘉獎。

這樣的情況下,就不怕某些人不滿意。到時候研究成果出來後,如何進行分配,那就是再商量的問題。反正劉東絕對不會吃虧就是了。

有了這樣的好處,劉東當然要把公司建立在首都。所以,工廠選址的問題也就搞定了。

第303章 解惑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535章 安排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567章 秘密戰線的苗家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647章 折服第159章 展現實力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13章 搶錢計劃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306章 緣由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452章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奢侈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303章 解惑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59章 選定地址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14章 公司成立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97章 能葬送前程的地方第224章 堅持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
第303章 解惑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324章 單飛蘇聯第535章 安排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525章 自家人下的套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37章 林家兄弟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397章 約法三章第89章 近期目標 宏偉藍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490章 第一次吃虧的環亞第567章 秘密戰線的苗家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647章 折服第159章 展現實力第287章 徹底的綁上大船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13章 搶錢計劃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306章 緣由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115章 美金下的友誼第212章 解釋誤會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419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上)第128章 重返華夏第140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上)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452章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奢侈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589章 所謂強強聯合第521章 是否撤退?第165章 論十萬噸鋼材的必要性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303章 解惑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192章 需要解決的問題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59章 選定地址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364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14章 公司成立第561章 搶地盤不如弄技術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643章 登門遊說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447章 沒有環亞氛圍的金陵分部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97章 能葬送前程的地方第224章 堅持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443章 春風得意劉勝利第665章 有多少就能要多少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634章 飛機上的旖旎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