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宋遼罷戰

丐幫吳長老拿出打狗棒來到蕭峰面前,想要請蕭峰重做丐幫幫主。卻被蕭峰以自身是契丹人爲理由而拒絕。

便在此時,聽得城內鼓聲響起,有大隊遼兵便要衝出。慕容燕叫道:“蕭兄、吳長老,有什麼話待會兒再說,咱們快走,遼兵勢大,一結成了陣勢,咱們可抵擋不住。”

蕭峰和吳長老也知道羣雄所以一時佔得上風,只不過攻了個對方個措手不及,倘若真和遼兵硬鬥,千百名江湖漢子,無論如何也不是數萬遼國精銳之師的敵手。便也不再相互推讓,連忙組織丐幫幫衆向西退去。

不久餘婆和烏老大也率領着靈鷲宮屬下諸女,以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異士,殺將過來與衆人會合。但但少林羣僧和中原羣豪卻始終未到。隱隱聽得南京城中殺聲大起。

蕭峰道:“少林派和中原豪傑在城中給截住了,咱們稍待片刻。”過了半晌,城中喊殺聲越來越響。慕容燕道:“蕭兄在此稍待,我去接應他們出來。”領着靈鷲宮下屬,迴向南京城。

慕容燕帶着部屬再次趕到南京城時,只見數千名鐵甲遼兵堵住了西門,少林諸僧和中原羣豪屢次向外衝都被擋了回去。慕容燕身先士卒,當先衝了過去,其屬下三山五嶽的好漢、靈鷲宮九部諸女也都跟着衝了過去。

只見慕容燕衝入遼軍陣中,隨手一指,便有遼兵倒地而死,隨手一掌,便有遼兵吐血而亡。一名遼兵揮舞着長刀砍向慕容燕,慕容燕伸手一抓,便奪下了他的長刀。慕容燕一手持刀柄,一手執刀尖,發力一折,便將刀崩碎。碎片在慕容燕內力的灌注下“嗚嗚”呼嘯着射出,將慕容燕面前的十幾名遼兵洞穿。

又有一名契丹武士持矛刺嚮慕容燕,慕容燕抓住長矛,擡腿一腳,將契丹武士踢飛,奪下了長矛。慕容燕持矛一掃,七八名契丹武士被掃中胸口,口噴鮮血,高高飛起。待那七八名契丹武士落到地上時,只見他們已被打得鎧甲碎裂,胸口塌陷,明顯是活不成了。

慕容燕在遼軍陣中,橫衝直撞,勢不可擋,不一會兒,就在遼軍陣中撕出了一道缺口。靈鷲宮部屬跟在慕容燕身後,從這道缺口涌入。片刻後,就與少林諸僧與中原羣雄順利會師。

此時,蕭峰也帶着丐幫幫衆趕了回來,遼兵已無法阻攔。當下慕容燕帶着靈鷲宮所部、少林諸僧及中原羣雄衝出來城門。剛出城門不久,就聽得鼓聲如雷,兩隊騎兵從南北殺來,每一隊都在萬人以上。此時衆人作戰已久,不是受傷,便已疲累,是萬萬擋不住這兩萬騎兵的。

值此危亡時刻,完顏阿骨打帶着女真部族人突然從遼軍背後衝出,將遼軍打得狼狽回城,解了中原羣雄之危。原來完顏阿骨打是得知蕭峰被遼帝囚禁之後,特地帶人來救。

完顏阿骨打見蕭峰已被救出,便帶着族人北返,蕭峰則和慕容燕及羣雄一起向西退往雁門。

十餘日後,衆人來到了雁門關外,眼看着就可擺脫遼兵的追擊,可守關的宋軍將領卻以衆人中可能有契丹人的奸細爲由,不讓衆人入關。此時,遼軍也追擊到了雁門關外,只見旌旗招展,不知有多少人馬。

蕭峰朗聲叫道:“衆位請各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動,待在下與遼帝分說。”單騎縱馬而出。他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箭,大聲叫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臣南院大王蕭峰有幾句話向你稟告,請你出來。”他這幾句話鼓足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遼軍十餘萬將士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人人變色。

過得半晌,猛聽得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名騎士執着迎風招展的八面金黃色大旗,馳出陣來。其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着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着耶律洪基出陣。

遼軍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四野,山谷鳴響。

耶律洪基右手寶刀高舉,遼軍立時肅靜,除了偶有戰馬嘶鳴,更無半點聲息。耶律洪基放下寶刀,大聲笑道:“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關門還不大開?”

此言一出,關上通譯便傳給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聽了。關上宋軍立時大噪,指着蕭峰指手畫腳地大罵。

蕭峰也不辯解,只是跳下馬來,走上幾步,說道:“陛下,臣蕭峰有負厚恩,重勞御駕親臨,死罪,死罪。”說着便跪倒在地。

突然一個人影從旁掠過,當真如閃電一般,猛向耶律洪基欺了過去,正是慕容燕。他見今日情勢,知唯有擒住遼帝作爲要脅,才能保持大夥周全,所以便趁耶律洪基出陣的機會搶了出去。

耶律洪基出陣之時,原已防到蕭峰重施當年在陣上擒殺楚王父子的故伎,早有戒備。親軍指揮使一聲吆喝,三百名盾牌手立時聚攏,三百面盾牌猶如一堵城牆,擋在遼帝面前。長矛手、刀斧手又密密層層地排在盾牌之前。

但這時慕容燕身兼二百餘年的功力,內力之強,已是震古鑠今,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

慕容燕東一晃、西一斜,便如游魚一般,從長矛手、刀斧手間相距不逾一尺的縫隙之中硬生生地擠了過去。衆遼兵挺長矛攢刺,因相互擠得太近,非但傷不到慕容燕,兵刃多半招呼在自己人身上。

兩員大將縱馬衝上,雙槍齊至,嚮慕容燕胸腹刺到。慕容燕忽然躍起,雙足分落二將槍頭。兩員遼將齊聲大喝,抖動槍桿,要將慕容燕身子震落。慕容燕乘着雙槍抖動之勢,飛身躍起,半空中便向耶律洪基頭頂撲落。

耶律洪基大驚,提起寶刀,疾向身在半空的慕容燕砍去。慕容燕左手手掌探,已搭住耶律洪基寶刀刀背,乘勢滑落,手掌翻處,抓住了他右腕。大喝一聲:“走吧!”將耶律洪基魁偉的身子從馬背上提落,轉身急奔。

四下裡遼將遼兵見皇帝落入敵手,大驚狂呼。幾十名親兵奮不顧身地撲上來想救皇帝,都給慕容燕飛足踢開。

慕容燕擒住遼帝,心中正喜,突見蕭峰飛身趕來,開口叫道:“蕭兄!”可蕭峰卻雙掌疾發,呼的一聲,襲嚮慕容燕。慕容燕見掌力襲來,只得鬆開耶律洪基舉掌擋架,砰的一聲,四掌相撞,掌風激盪,蕭峰向前一衝,已乘勢將耶律洪基拉了過去。

這時遼軍和中原羣豪分從南北涌上,一邊想搶回皇帝,一邊要做蕭峰、慕容燕兩人的接應。

蕭峰大聲叫道:“誰都別動,我自有話對大遼皇帝稟告。”遼軍和羣豪登時停了腳步,雙方只遠遠吶喊,不敢衝殺上來,更不敢放箭。

慕容燕也站到耶律洪基身後,防他逃回陣中,並阻契丹高手前來相救。梅蘭竹菊四姝站在慕容燕身後,各挺長劍,以擋敵人射來的冷箭。

這時耶律洪基臉上已是嚇得沒了半點血色,只聽蕭峰說道:“這位乃是靈鷲宮主人,姑蘇慕容氏的二公子,慕容燕。”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說道:“果然了得!”

蕭峰對慕容燕說道:“二公子,可否能將陛下交由蕭峰處置?”

慕容燕道:“蕭兄不必客氣,隨意處置便是。”

蕭峰道:“多謝二公子。”轉頭對耶律洪基道:“我們立時便請陛下回陣,只是想求陛下賞賜。”

耶律洪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登時滿面笑容,說道:“你們有何求懇,我無有不允。”他本來語音發顫,這兩句話中卻又有了皇帝的尊嚴。

蕭峰道:“陛下已是二公子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纔是。”

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問道:“要什麼?”

蕭峰道:“微臣斗膽代二公子開口,要陛下金口一諾。”

耶律洪基哈哈一笑,說道:“普天之下,我當真拿不出的物事卻也不多,你儘管獅子大開口便了。”

蕭峰朗聲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宋遼疆界。”

耶律洪基臉色甚是陰森,沉聲道:“你們膽敢脅迫於我?我若不允呢?”

蕭峰朗聲道:“那麼臣便和陛下同歸於盡。咱二人當年結義,也曾有過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耶律洪基一凜,隨即哈哈一笑,朗聲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換得宋遼兩國數十年平安。好兄弟,你可把我的性命瞧得挺貴重哪!”

蕭峰道:“陛下乃大遼之主。普天之下,豈有比陛下更貴重的?”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手下將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無論如何不能救自己脫險,權衡輕重,世上更無比性命更貴重的事物,當即從箭壺中抽出一枝鵰翎狼牙箭,雙手一彎,啪的一聲,折爲兩段,投在地下,說道:“答允你了。”

蕭峰躬身道:“多謝陛下。”

耶律洪基轉過身來,舉步欲行,卻見慕容燕雙目炯炯地瞧着自己,並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兩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遼軍中鼓聲擂起,一通鼓罷,立時止歇。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征之舉作罷。”他頓了頓,又大聲叫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右手拾起地下斷箭,高高舉起,運足內力,大聲說道:“我是遼國南院大王蕭峰,奉陛下聖旨宣示:陛下恩德天高地厚,折箭爲誓,下旨終生不準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他內力充沛,這一下提聲宣示,關上關下十餘萬兵將盡皆聽聞。他見耶律洪基並無不同言語,便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慕容燕往旁邊一讓,讓開了道路。

耶律洪基緩步從慕容燕身邊走過,向本陣而去。

遼軍中數十名親兵飛騎馳出,搶來迎接。耶律洪基初時腳步尚緩,但禁不住越走越快,不一會兒,便被迎入陣中。左右又爲他牽來坐騎,扶他上馬。

衆遼軍見皇帝無恙歸來,大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雁門關上的宋軍、關下的羣豪聽到遼帝下令退兵,並說終他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犯界,也是歡聲雷動。

ps:還有兩章天龍捲就要結束了,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求一下推薦、收藏

第一章 翠羽黃衫第四章 金盆洗手第四十三章 萬仙大會4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二章 仙人故居第十一章 太玄經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十一章 香香公主第四十一章 襄陽鏖戰3第六十三章 英雄大會2第五十五章 明王第七十章 趕赴西夏第二十六章 地牢第十二章 上華山第三十二章 絕情谷4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九章 定盟第十六章 鬥劍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十一章 香香公主第十八章 闖關第二十八章 脫困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四十四章 趕赴桃花島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七章 杭州風雲3第四十二章 萬仙大會3(求推薦、收藏)第三十四章 絕情谷6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十三章 變故2第三十二章 真假教主第三十九章 襄陽鏖戰第六十一章 入主靈鷲宮諮詢一個事兒(非常重要!)第十章 俠客島第二十六章 地牢第九章 臘八粥第一章 琅嬛玉洞第七十二章 大輪明王第七十八章 宋遼罷戰第三十九章 二敗丁春秋第二十五章 賭鬥2第三十二章 真假教主第八章 授藝第五十章 明教戰陣第四十五章 九陰真經第一章 玄鐵令第二十三章 除惡(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第二十三章 回返中原第十六章 下山第十章 奪譜第三十二章 擂鼓山棋局2(求推薦、收藏)第五十四章 誅滅陳友諒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英雄大會第四十六章 齊聚中原第三十七章 大都事了第十章 俠客島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六十七章 英雄大會6第十六章 鬥劍第七十七章 龍歸大海第三十章 絕情谷2第十章 洛陽第五章 好難取章節名第六十四章 英雄大會3第五十五章 明王第十八章 回疆戰亂5第五十章 冰庫中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四章 黃河夜戰2第十四章 罷鬥第九章 借閱第三十三章 絕情谷5第十二章 變故第六十六章 英雄大會5第二十四章 英雄大會5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十六章 神足經(求推薦、收藏)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四章 古墓生活第二十四章 賭鬥第三十九章 二敗丁春秋第八章 《笑傲江湖》第十七章 亂戰第三十章 乾隆之死2第九章 借閱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四十九章 天山折梅手第二十九章 阿朱2(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章節名好難取第十五章 回疆戰亂2第五十八章 縹緲峰之亂3第四十六章 齊聚中原第十三章 風波惡第三十章 重聚
第一章 翠羽黃衫第四章 金盆洗手第四十三章 萬仙大會4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四十三章 聖火令第二章 仙人故居第十一章 太玄經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十一章 香香公主第四十一章 襄陽鏖戰3第六十三章 英雄大會2第五十五章 明王第七十章 趕赴西夏第二十六章 地牢第十二章 上華山第三十二章 絕情谷4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九章 定盟第十六章 鬥劍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十一章 香香公主第十八章 闖關第二十八章 脫困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四十四章 趕赴桃花島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七章 杭州風雲3第四十二章 萬仙大會3(求推薦、收藏)第三十四章 絕情谷6第二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十三章 變故2第三十二章 真假教主第三十九章 襄陽鏖戰第六十一章 入主靈鷲宮諮詢一個事兒(非常重要!)第十章 俠客島第二十六章 地牢第九章 臘八粥第一章 琅嬛玉洞第七十二章 大輪明王第七十八章 宋遼罷戰第三十九章 二敗丁春秋第二十五章 賭鬥2第三十二章 真假教主第八章 授藝第五十章 明教戰陣第四十五章 九陰真經第一章 玄鐵令第二十三章 除惡(求推薦、收藏)第四十九章 再上少林第二十三章 回返中原第十六章 下山第十章 奪譜第三十二章 擂鼓山棋局2(求推薦、收藏)第五十四章 誅滅陳友諒第二十四章 威懾(求推薦、收藏)第二十章 英雄大會第四十六章 齊聚中原第三十七章 大都事了第十章 俠客島第十四章 大戰光明頂2第六十七章 英雄大會6第十六章 鬥劍第七十七章 龍歸大海第三十章 絕情谷2第十章 洛陽第五章 好難取章節名第六十四章 英雄大會3第五十五章 明王第十八章 回疆戰亂5第五十章 冰庫中第一章 漢水之畔第四章 黃河夜戰2第十四章 罷鬥第九章 借閱第三十三章 絕情谷5第十二章 變故第六十六章 英雄大會5第二十四章 英雄大會5第七十一章 再遇木婉清第二十六章 神足經(求推薦、收藏)第七十五章 名利盡煙消第四章 古墓生活第二十四章 賭鬥第三十九章 二敗丁春秋第八章 《笑傲江湖》第十七章 亂戰第三十章 乾隆之死2第九章 借閱第十三章 風清揚第四十九章 天山折梅手第二十九章 阿朱2(求推薦、收藏)第三章 章節名好難取第十五章 回疆戰亂2第五十八章 縹緲峰之亂3第四十六章 齊聚中原第十三章 風波惡第三十章 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