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關於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議謹慎訂閱的那些事兒》

說道歷史上貢獻不符合名氣的科學家,很多人的腦海中可能同時冒出一個名字:

特斯拉。

但實際上。

特斯拉雖然能力很強,但遠遠沒有傳聞中接近神明那麼離譜。

比如“愛因斯坦代表了人類的上限,而特斯拉則是神明下限”這種話,完全就是沒有任何根據的yy。

如今的特斯拉,其實是被高度黏貼、神話甚至妖魔化過的。

通俗點說就是被造成了神。

特斯拉第一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應該要歸結於科教頻道在2009年的一部紀錄片:

《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

這部紀錄片堪稱後來的萬惡之源,以嚴肅的口吻爲特斯拉的各種謠言背書,給很多人留下一個固有的刻板現象。

然後15年這部片的導演、編劇和製片都移民了。

到了現在……

這些謠言已經多到咱們都沒法闢謠的程度。

這種情況已經遠遠超過了‘智商稅’可以描述的程度,部分注意是部分對特斯拉的描述,甚至可以算是反智的程度。

這樣說吧。

如今與特斯拉有關的百度詞條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謠言。

比如傳聞在1912年(另一說是1915年),由於特斯拉和愛迪生在電力方面的貢獻,兩人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是兩人都拒絕領獎。

理由是無法忍受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一榮譽。

一些營銷號以這個傳聞爲模板,宣稱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創立開始的頭三十年間,特斯拉一個人就被評選獲獎九次,又與愛迪生一起二次。

而他則把這十一次的諾貝爾獎全部讓賢,神明看不上凡人的殊榮。

但實際上別說後面的那十一次了,連最開始的那詞都是虛構的:

19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的是尼爾斯·古斯塔夫·達倫,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縱觀特斯拉一生。

他只在193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提名,並且沒有獲獎,更別提拒接了。

類似的謠言多如牛毛,數都數不清楚。

完全是憑空捏造的虛假消息,或者就是把別人的貢獻扣到了特斯拉的身上。

奈何由於信息壁壘的問題,這種縫合說法被很多不明就裡的人相信了, 並且持續到了現在。

另一個特斯拉被神化的原因則在於愛迪生,因爲這位大發明家曾經幹過兩件很沒節操的事兒:

第一是用交流電電死了一頭大象, 還用自己發明的攝像機拍成影片到處播放炫耀, 這段視頻到今天依然能在網上找到。

第二則專門發明了用交流電驅動的電椅, 並且說服政府用電椅作爲執行死刑的工具。

這玩意兒殺人過程極其殘酷,就是把人渾身上下綁上線圈, 然後活生生用電噼裡啪啦劈死。

有這兩個洗不掉的污點在,所以對特斯拉的反向宣傳效果非常不錯。

客觀來說。

特斯拉算不上一個頂級的基礎科學家,但可以算一個頂級應用科學家或工程師。

基礎科學家與應用科學家的最大區別, 就是基礎科學發現的是宇宙自然規律,是最原創的發現和研究成果。

也是一切發明創造的基礎,比如小牛,愛因斯坦,現在的楊老都是這類人。

應用科學家或工程師, 則是把基礎科學理論變成實用的技術。

他們的目的是發明創造出新的工具或提升生產水平, 用於社會生產和生活。

總而言之。

特斯拉在人類物理學史上的地位不能忽視, 把他貶低的一文不值的言論倒也沒啥必要, 擱在現代獲得一兩個諾獎肯定是綽綽有餘的。

但也絕不應該把他塑造成一個神, 這對很多真正有貢獻的先賢來說是不公平的,對科研圈也是有害的。

而比起特斯拉。

有一個人其實更適合‘被埋沒’這三個字的定義。

這人便是

卡文迪許。

卡文迪許,這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但又有些陌生的人物。

很多時候。

動漫《海賊王》同名角色的傳播度,都要比這位現實人物高得多。

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一般只停留在他用扭秤測出了引力常量, 甚至一些鮮爲人同學早就忘了這事兒。

但事實上呢。

這位神人隱藏之深遠超所有人想象。

且問一個問題:

如果你有機會發現歐姆定律、庫侖定律等能載入史冊的成果,你會怎麼做?

想必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將他們公佈, 享受這個盛名一直到身死吧。

但卡文迪許卻不一樣,他的做法是

讓這些理論爛在了手稿裡,至死都未曾發表,這你敢信?

實話實說。

哪怕是徐雲自己在讀博士那會兒知道這事情的時候,心中都產生過一絲懷疑。

奈何爲這事兒作證的人來頭實在太大太大了, 大到堪稱人類歷史上最最頂尖的大佬之一:

他叫做麥克斯韋。

也就是那個寫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奠定了現在電磁場理論基礎、沒有他甚至可以說不會有手機, 同時私德也堪稱模範的究極大佬。

19世紀末。

麥克斯韋應邀興建卡文迪許實驗室時, 他本人親自在卡文迪許留下的箱子裡, 發現了20捆塵封的神秘手稿。

當然了。

後世有些人爲了添加神秘色彩,把箱子描述成了一個需要解開某些題目才能開啓的密碼箱。

在卡文迪許死後的幾十年裡, 只有麥克斯韋能解開這個謎團。

不過遺憾的是。

麥克斯韋的開啓方式並沒那麼玄乎,只是用了一些物理手段罷了:

用斧頭砸斷了箱鎖。

這些手稿現存在大不列顛博物館的珀西瓦爾·大衛德收藏館6號陳列室裡,盧浮宮早些年甚至還爲此和不列顛博物館撕過逼。

當時盧浮宮認爲這是麥克斯韋發現的手稿, 因此應該由盧浮宮收藏。

大不列顛博物館則表示,你個搞文藝的博物館看得懂個戟巴物理手稿,拒絕了這個要求。

而根據手稿記錄。

在1772-1773年間。

卡文迪許作了一個名叫雙層同心球的實驗。

這個實驗第一次精確測出電作用力與距離的關係,指數偏差不超過0.02。

後來法國人庫倫通過實驗驗證了他的發現,從此關於電荷間的受力規律被稱作庫倫定律。

而與庫倫的扭秤實驗相比,卡文迪許的同心球實驗不但更早,而且還要更精確。

雖然說後世的測量精度已經到了10的-16次方量級,但用的也依然是卡文迪許的實驗原理。

如果他把這個成果發表的話,我們今天見到的庫倫定律可能就要換名字了。

另外。

卡文迪許還第一個提出了電勢的概念,指出了電勢與電流的正比關係。

由於當時沒有測定電流的儀器,卡文迪許就把自己的身體當做了實驗儀器。

根據身體的麻木感覺來估計電流的強弱,發現了導體兩端的電勢(差)與通過它的電流成正比。

這也就是我們物理課本電學章節中的歐姆定律。

同時卡文迪許與法拉第共同主張:

電容器的電容會隨其介質不同而改變,與插入平板中的物質有關。

他也據此提出了介電常數的概念。

並且因爲做了太多的電學實驗,他還提出每個帶電梯的周圍都有“電氣”,這與電場理論是很接近的。

夠牛叉了不?

這還沒完呢:

在一次偶爾的實驗中,卡文迪許意外發現了一個情況:

一些金屬與酸反應,會產生一種“可燃空氣”。

這種“可燃空氣”,就是氫氣。

只是當時對於這種反應生成的氣體還沒有普遍的認識,羅伯特·波義耳統一稱所有的生成氣體爲“人工空氣”。

但卡文迪許卻不認同。

他堅持認爲這就是一種新的物質。

於是他便用現在最常用的排水集氣法,收集到了一些氫氣。

經過乾燥和純化處理後,他成功測定了氫氣的密度。

當然了。

這個實驗最重要的並不是測定氫氣密度,而是發現兩種氣體混合竟生成了水。

這在當時可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因爲化學界普遍地認爲,水是組成萬物的元素之一:

當時的“四元素說”,包括水、土、氣、火,認爲水已經沒法再分解了。

卡文迪許甚至因此被剝奪了部分爵位,年收入頓時驟減到了相當於現在的五六千萬。

嗯,五六千萬。

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卡文迪許出生在一個大家族,由於站隊選對了的緣故,基本上和財閥無異,所以卡文迪許才能做那麼多的實驗。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卡文迪許還發現空氣中約有1/120的氣體幾乎不發生反應,這也就是稀有惰性氣體。

而惰性氣體是啥時候真正被發現的呢?

答案是卡文迪許嗝屁一百多年後:

1895,拉姆塞用釔鈾礦發現了氬氣,並證實了卡文迪許當年的天才推測。

而除了以上諸多貢獻之外。

卡文迪許最出名的便剩下了扭秤實驗。

不過說來比較有意思。

反倒是卡文迪許最著名的這個扭秤實驗,偏偏被世人誤解了。

他用的扭秤實際上是米歇爾設計的,也就是先前提過的米歇爾神父,卡文迪許並不是真正的發明人。

米歇爾去世後,裝置幾經易手,方纔送到卡文迪許手中。

接着卡文迪許將裝置進行了幾番精細的改造,纔開始了進行長達25年的測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他用扭秤測量的也不是什麼引力常數。

他其實是打算爲當時熱門的天文學研究去測定地球的密度和質量,同時驗證引力存在罷了。

這個實驗的操作方式並不複雜:

首先在靜止狀態下用光線照射小鏡子,光便會被反射到一個很遠的地方。

這時立馬標記光被反射後出現光斑的位置。

隨後物體之間有引力,因此只要在扭秤邊上的兩個鐵球A、B附近,再放置兩個質量一樣的鐵球C和D。

那麼A就會和C之間產生引力F1,B和D之間便會產生引力F2。

兩股引力的大小不同,有些類似後世的拔河。

所以此時的扭秤便會微微偏轉,反射的遠點也會移動較大的距離。

根據卡文迪許的實驗記錄。

他測算出的地球密度爲水密度的5.481倍,也就是5.481克每立方厘米。

這與現今21世紀的數據相比,僅有0.65%的誤差。

至於萬有引力常數G,卡文迪許其實並沒有計算出來,畢竟那時候的認知體系依舊沒有完全健全。

但他的實驗記錄中,計算G的數據已經相當齊全了,卻是隻是一個概念認知而已。

就算是現在的高中生,都能輕易地就能夠算出引力常數,而且相當精準。

所以後世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最終還是決定將測出引力常數G的頭銜授予了卡文迪許。

其實以卡文迪許的才學,如果他選擇將成果公佈,他的名氣肯定比現在要大得多。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話。

大概是因爲上帝在描繪他的智慧上花費了過多的筆墨,以至於無法給他繪出更美好的性格吧。

比如他雖腰纏萬貫,卻常年只穿着一件褪色的天鵝絨大衣,戴着過時的三角帽。

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他,幾乎不敢與陌生人和異性交談。

就連與自己聘來的管家溝通,他也只通過傳紙條等方式來避免尷尬。

他是倫敦銀行最大的儲戶,但他對財產卻完全不管不問。

幾十年間,都只讓投資顧問購買同一種股票,至死不變。

僕人的父母發燒,他直接給了相當於後世三十萬的醫藥費。

並且他還不止一次的在與友人的信件中吐槽過錢太多,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花。

其實類似卡文迪許的大佬歷史上也並不少,例如高斯也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高斯死後留下一堆手稿沒發表,此後的50年,誰能解釋他的手稿誰就是大牛。

視線再回歸原處。

整個卡文迪許扭秤實驗的核心,說白了就兩個字:

放大。

卡文迪許在實驗中一共使用了三次放大:

一是變力爲力矩,放大了力。

二是利用幾何光學中,平面鏡轉動θ,反射光線轉動二倍θ這一定律,放大了角度。

三是利用變角位移爲線位移,用尺子測出反射光照射點的位移,計算轉動角,放大了宏觀位移。

這三次放大就是這個實驗的創新之處。

誠然。

以徐雲目前能找到的工具而言,在北宋搞扭秤實驗可能存在較大誤差。

但別忘了。

他和卡文迪許的目標也是有差距的:

卡文迪許搞扭秤實驗首先是爲了驗證萬有引力,其次則是通過數據計算地球的密度和質量,收集的信息同時也能推導出引力常量。

而眼下的徐雲只需要將現象給還原出來、證明物體之間有引力就行了,並不需要計算具體數值。

至於實驗所需的細長光線也不難:

後世一些營銷號在介紹卡文迪許實驗的時候說他用的是激光,看起來好像沒啥問題。

但只要你對科技史有所瞭解就會知道:

激光的原理是愛因斯坦在1916年才發明的。

因此卡文迪許真正的操作,是先將設備轉移到一間陰暗的房間裡,固定好位置。

然後用w0X2θ0=w0'X2θ0'=2λ/π的發散角與光斑半徑反比關係爲設計基礎,簡單製作一個玻璃透鏡就能搞定。

一刻鐘後。

整套設備被調試完畢。

徐雲讓謝老都管站在屋外,身邊的地面上插着一跟類似自拍杆的器具。

器具頂部則固定着透鏡,透鏡可以簡單的進行轉動。

又過了幾分鐘,徐雲說道:

“老都管,可以開始了。”

謝老都管點點頭,也沒對徐雲指揮自己有啥意見:

“明白。”

隨後他按照徐雲之前的囑咐,緩慢的轉動透鏡,開始校正起了光線。

徐雲的目光則停留在了鏡子上,緊緊盯着光線的變動。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道:

“停!就是這個位置!”

謝老都管連忙停止了轉動。

接着徐雲轉過身,又對小趙說道:

“簡王殿下,麻煩你去牆上用粉筆標註一下光斑的位置。”

小趙乖乖拿起粉筆,走到牆邊。

在反射光斑的位置上劃了個拇指大小的白點:

“王公子,這樣可以嗎?”

徐雲朝他點了點頭,隨後對老蘇道:

“老爺,輪到咱們了。”

老蘇見說擼起袖子,從桌上拿起了一個鐵球,靠近了扭秤左邊的小鐵球附近。

徐雲則拿起另一個鐵球,靠近了右邊的大鐵球。

而隨着鐵球的靠近,某些肉眼不可見的改變發生了。

片刻不到。

牆邊的小趙頓時瞳孔一縮,驚詫道:

“少師公,光斑移動了!”

老蘇聞言一愣,轉身對邊上的小李一招手:

“清照,你替我拿着這顆球。”

簡單將球交接給小李後,老蘇快步趕到了牆邊,仔細查看起了光斑。

只見此時此刻。

光斑已經從被粉筆標註的位置下方消失,轉而挪動到了

大概一尺長的另一側!

老蘇的心頭頓時狠狠一抽。

在實驗開始前,他曾經親自檢查過那四個鐵球。

他可以保證,鐵球之間不存在任何的磁極吸引,屋子裡也沒有哪怕一丁點兒的風。

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徐雲和他也沒有觸碰到扭稱。

因此理論上來說。

整個扭秤組合始終都處於一個平衡靜止的狀態,不可能會因着鐵球的靠近而產生形變。

也就是說

經過某種技巧性的放大後,他們切實見證了物體之間存在的

引力!

這個概念對於老蘇的衝擊,要遠高於重力的解釋畢竟老蘇或者說不少先賢早就對物體會落下的情況產生過好奇,並且提出過猜想。

雖然提出的猜測與重力有些出入,但這種力的本質還是相近的。

只不過地心最深處,不存在某種真實的特殊土壤靠着磁力在吸引物體罷了。

因此重力的釋義雖然和老蘇的認知有些衝突,但也沒到三觀崩滅的地步。

而眼下這個實驗,證明的卻是地面上任意兩個物體之間可能是人和人,可能是物和物,也可能是人和物,彼此之間都存在一股微弱但切實存在的吸引力!

這是一個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人提及過的設想!

重力的概念就好比在後世,你和網戀對象在今天的情人節奔現了,並且打算在朋友圈秀波恩愛。

結果見面後你發現對方是p圖怪,顏值和照片相差了十萬百千里,三圍都是120,身高160體重160。

這種精神衝擊雖然有些大,但無論如何不至於讓你瘋到抓狂。

而引力的概念卻不一樣。

它自己不是p圖怪的範圍了,相當於你奔現後發現自己老婆是個6米高的骷髏!

這種級數的精神衝擊,一般人估計很容易發生三觀崩塌,甚至活生生被嚇死。

但另一方面。

這也是明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實,哪怕你真被嚇死了,也沒法改變它確實存在的性質。

想到這兒。

老蘇不由擡起頭,看向了屋外的光源。

此時此刻。

這個細微的光源猶如一道入口,微微將世界的真相敞開了一個缺角

那是一個他過去數十年裡,都未曾想到與觸及的領域

隨後他強迫自己平復了一番心緒,沒去管同樣震撼的小李和小趙,轉而對徐雲問道:

“小王,若是老夫所記不錯,你此前似乎說過

我們腳下的大地與世間星辰,盡皆都是圓形?”

徐雲點了點頭,答道:

“沒錯。”

聽到這番話,老蘇的眼中頓時泛起了一陣光芒。

他的語氣中甚至帶上了一絲期許:

“既然引力都可靠實物證明,那麼小王,星辰爲圓心的說法,你可有實據佐證?”

徐雲沉默片刻,依舊點了點頭:

“有。”

注:

很久沒寫這種正經的科普章節了,其實寫的還挺累的,畢竟要爲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能胡亂去編造或者黑人

科普章節上本書寫過幾次,反響還不錯,新讀者可以放心,這種大篇幅科普章節出現的次數不會很多,大概間隔十幾萬章纔會出現一次。

超級大章,求點月票吧

第523章 艱難踏出的第一步四月加更規則第三章 在現場,我就是那顆蘋果(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手(明天高考的考生加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炮架兮轟他娘!(7.4K)第728章 袁國糧:要好好吃飯哦第737章 直播核爆的決定!(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胸中血未涼(7.8K)第三百一十七章 德國佬拯救世界 (7.4K)第二百二十八章 斧頭的一百種吃法第八十一章 華夏之盾!第48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感謝凌破天大第711章 立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走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見證奇蹟吧!(下)第512章 他不能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代第一例靜脈注射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熱搜第667章 厲不厲害你雞哥(感謝“死跑龍套的第529章 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穿越者震撼(第580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零一章 歷史:我咋就飛起來了呢?第452章 盤古,不止是神話第七十五章 危機與機會!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85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十三章 威廉·艾斯庫第426章 神仙聚會(上)第724章 鄧稼先的疑問(上)第556章 沒高達,但有通天代第四十四章 田良偉第505章 時隔456年重見天日的曠世著作(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買魚要找釣魚佬第585章 可樂試飲會第三百九十章 華夏傳統藝能第二百四十二章 歸類世界線(感謝代號黑大佬打賞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推演結算(6.6K)第三百二十三章 似乎有些不正常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見證奇蹟吧!(下)第八十一章 華夏之盾!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橋,揮了揮衣袖,招來一朵烏雲(下)第642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輝煌的人們(下)(5.6K)第785章 搏命!!第三十三章 賺錢的大殺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見了,1850!(二)(還是萬字!!!)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老賈第595章 可樂大賣!第三百六十章 永樂大典的消息(上)第734章 還來不及爲洲際導彈感到驚訝,下一第四十章 迴歸現實(求追讀!!!)第十六章 徐雲的懲戒。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清代表團(6.8K)第622章 千呼萬喚始到來!第431章 大孝女與發佈會開幕第七十九章 轉機!(還債章)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三百二十章 玩的可真特麼大(下)(萬字更新!!!)七月加更規則,玩個更大的!上架感言第679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下)第590章 簡單埋個伏筆(萬字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 驚變之始(下)95.8k)第429章 當代物理界的兩座最高峰!第一百二十章 蒸餾的弊端。(感謝神鳥阿飛和王韋火華大佬的盟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做了個違背祖宗的決定(10200字!!!)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手(明天高考的考生加油!!!!!)第四十五章 把蟑螂消滅成保護動物吧!第三十六章 意向達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第480章 真·螺旋昇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呼叫外援第567章 59真要上天啦!!第一百章 這次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了第657章 解決核輻射的方法!第663章 第一次小型核試驗(上)第475章 目標,永樂大典!第五章 夭壽啦,牛頓搶劫啦!第464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第481章 喵~第741章 公開基地真相(上)第四百章 驢兄:開後宮咯!(萬字更新奉上,求月票!!!)第666章 奇怪的收穫(月底求月票)第727章 一刻也不容歇息第二百九十一章 歷史的車輪可能變慢,但絕不可能停止(9.8k)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後一環任務(6.6K)第三百八十九章 都是生意第三十章 格蘭瑟姆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鴨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項目組成立第二章 辣個男人!!!第十一章 小牛的兩個生日(上)第八十三章 志同道合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779章 槍神無敵!第八十七章 更高層的目光(第三更!)第406章 徐雲的選擇
第523章 艱難踏出的第一步四月加更規則第三章 在現場,我就是那顆蘋果(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手(明天高考的考生加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炮架兮轟他娘!(7.4K)第728章 袁國糧:要好好吃飯哦第737章 直播核爆的決定!(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胸中血未涼(7.8K)第三百一十七章 德國佬拯救世界 (7.4K)第二百二十八章 斧頭的一百種吃法第八十一章 華夏之盾!第48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感謝凌破天大第711章 立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走向第二百五十九章 見證奇蹟吧!(下)第512章 他不能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代第一例靜脈注射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熱搜第667章 厲不厲害你雞哥(感謝“死跑龍套的第529章 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穿越者震撼(第580章 意外的發現第三百零一章 歷史:我咋就飛起來了呢?第452章 盤古,不止是神話第七十五章 危機與機會!第551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685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十三章 威廉·艾斯庫第426章 神仙聚會(上)第724章 鄧稼先的疑問(上)第556章 沒高達,但有通天代第四十四章 田良偉第505章 時隔456年重見天日的曠世著作(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買魚要找釣魚佬第585章 可樂試飲會第三百九十章 華夏傳統藝能第二百四十二章 歸類世界線(感謝代號黑大佬打賞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推演結算(6.6K)第三百二十三章 似乎有些不正常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見證奇蹟吧!(下)第八十一章 華夏之盾!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橋,揮了揮衣袖,招來一朵烏雲(下)第642章 原子彈理論完成!(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致以輝煌的人們(下)(5.6K)第785章 搏命!!第三十三章 賺錢的大殺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見了,1850!(二)(還是萬字!!!)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老賈第595章 可樂大賣!第三百六十章 永樂大典的消息(上)第734章 還來不及爲洲際導彈感到驚訝,下一第四十章 迴歸現實(求追讀!!!)第十六章 徐雲的懲戒。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清代表團(6.8K)第622章 千呼萬喚始到來!第431章 大孝女與發佈會開幕第七十九章 轉機!(還債章)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三百二十章 玩的可真特麼大(下)(萬字更新!!!)七月加更規則,玩個更大的!上架感言第679章 迴歸祖國的方法!(下)第590章 簡單埋個伏筆(萬字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二 驚變之始(下)95.8k)第429章 當代物理界的兩座最高峰!第一百二十章 蒸餾的弊端。(感謝神鳥阿飛和王韋火華大佬的盟主!!)第二百六十九章 做了個違背祖宗的決定(10200字!!!)第二百四十四章 後手(明天高考的考生加油!!!!!)第四十五章 把蟑螂消滅成保護動物吧!第三十六章 意向達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第480章 真·螺旋昇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呼叫外援第567章 59真要上天啦!!第一百章 這次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了第657章 解決核輻射的方法!第663章 第一次小型核試驗(上)第475章 目標,永樂大典!第五章 夭壽啦,牛頓搶劫啦!第464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第481章 喵~第741章 公開基地真相(上)第四百章 驢兄:開後宮咯!(萬字更新奉上,求月票!!!)第666章 奇怪的收穫(月底求月票)第727章 一刻也不容歇息第二百九十一章 歷史的車輪可能變慢,但絕不可能停止(9.8k)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後一環任務(6.6K)第三百八十九章 都是生意第三十章 格蘭瑟姆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鴨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項目組成立第二章 辣個男人!!!第十一章 小牛的兩個生日(上)第八十三章 志同道合之人!第三百零八章 提前爆發的那場戰爭!(7.2K)第779章 槍神無敵!第八十七章 更高層的目光(第三更!)第406章 徐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