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

江戶灣西南部的伊豆國,這裡是北條早雲的勢力範圍,北條早雲這個人在日本戰國史上聲名不顯,但是他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條氏綱。現在北條早雲已經進入暮年,但北條氏綱卻纔剛剛三十歲,若是按照原來的歷史上,北條早雲會把家督之位傳給兒子北條氏綱,然後北條氏綱纔將北條氏發揚光大,甚至一舉佔據了整個關東地區。

不過隨着之前大明軍隊佔據了江戶灣後,北條氏的擴張過程卻是完全被打斷,先是大明佔據了武藏和相模,阻擋住了北條氏的向外擴張之路,然後大明的海軍開始頻繁往來於江戶灣附近的海域,伊豆很不幸的剛好在這條航線上,有時就會有一些大明的船隻前來停泊,雖然這些大明的船隻給伊豆帶來了不少新鮮事物,但卻也引起了不少摩擦。

本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畢竟大明與倭國的風俗習慣不同,在交易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只要經過雙方的調解,再花上一些時間磨合,這些問題總會得到解決的。但可惜大明人在海上一向強勢慣了,特別是大明的海軍又十分護短,所以只要出現摩擦,不管有理沒理,大明都要求北條氏維護大明人的利益,否則大明就會用大炮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對於大明這種蠻橫的行爲,北條父子剛開始還能忍受,但是次次都是哪些,這讓他們父子二人都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所以爲了他們家族的榮譽,同時也爲了日後不再受到大明的欺壓。於是北條氏綱趁着北條早雲被氣病的機會。帶領軍隊起兵反對大明。甚至還打出把大明人趕出倭國的口號。

但是很可惜的是,北條氏綱雖然也算是倭國的一代梟雄,但是他畢竟還是有些年輕了,做事也有些衝動,他這次不顧一切的反對大明,其實就相當於宣判了自己的死期,畢竟在絕對的力量之下,任何謀略都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北條氏綱的軍隊先是在相模國被留守江戶灣的李安良帶領倭國僕從軍打的大敗。然後江戶灣的大明海軍也開始出動,頻繁的攻擊伊豆國的沿海地區,結果短短兩個月內,伊豆國就已經被大明軍隊攻陷了大半,沿海地區更是完全失守,原本生機勃勃的北條氏也變打的半死,整個伊豆完全被戰火所吞噬。

北條早雲本來都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也不像年輕時那樣好,結果當他聽到兒子趁着自己生病時起兵反明時,差點直接被氣死。後來北條氏綱兵敗,他辛苦了一輩子才積累下來的基業眼看着就要被大明軍隊完全摧毀。結果北條早雲一口氣沒上來,直接死在了牀上,這也算是他的命令比較好,沒有看到北條氏的滅亡。

正德十二年三月,李安良帶領的五萬僕從軍從伊豆半島的東西兩個方向登陸,然後雙向夾擊,最後終於在北條氏的老巢匪山城下匯合,並且將整個匪山城團團圍住,北條氏綱與他最後的軍隊都被困在這座城池中。

匪山城是當年北條早雲剛剛打下伊豆國時,就開始準備的老巢,他們能夠從伊豆打到相模,也全都多虧了匪山城的支持,可以說這座城池不但高大堅固,而且城中存儲着大量的糧食物資,就算是被圍困,北條氏綱也可以憑藉城中的物資堅守年餘。

但是對於大明的將領而言,這世上根本沒有攻不破的城池,一切都要看你手中的火藥數量是否足夠?李安良坐鎮倭國的江戶灣,雖然這裡現在還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但這裡卻是日後大明進入美洲的橋頭堡,所以大明對這裡也十分的重視,不但派駐了大量的軍隊,同時各種軍事物資也十分豐足,火藥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李安良在圍困匪山城的半個月後,他就讓人從地下挖了一條通往城牆下方的地道,然後塞入火藥並且引爆,結果匪山城堅固的城牆被震塌了一大段,畢竟城牆的堅固與否也是相對的,對於倭人來說已經十分堅固的城牆,但對於這個世上最擅長築城的大明人來說,卻根本不堪一擊。

匪山城破,李安良手下的倭人僕從軍一個個發出野獸般的嚎叫,悍不畏死的向城牆的缺口衝去,哪怕身上連中數箭,但這些僕從軍卻沒有任何人後退,甚至就算是爬,他們也要爬進匪山城再死,因爲僕從軍的獎勵與衆不同,攻城時死在城外和死在城內的撫卹完全是兩個級別,所以就造成了每當攻城時,越是受傷重的人,衝鋒的就越是兇猛,畢竟他們的父母妻子都還生活在江戶城,想要在那裡幸福的生活,就需要他們用自己的命去爭取。

站在後方的李安良看着手下這羣勇猛無比的倭人僕從軍,嘴角也帶上了一絲滿意之色,對於這支僕從軍,他可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所有僕從軍都是挑選那些有家庭的倭人男子,然後將他們的家庭遷到江戶城生活,這樣一來,即可以解決僕從軍士兵的後顧之憂,同時也可以保持這些士兵的忠誠,畢竟除了極少數人,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完全不顧自己的家人而反叛。

另外在僕從軍組成之後,李安良就一直帶着這支軍隊在倭國東征西討,其實有些戰爭根本就沒有什麼意思,只是李安良想要組建一支強軍,而且周重也只給了他幾年時間,光靠訓練肯定不行,所以他只能以戰代練,用戰爭把一支軍隊打磨成百戰的精銳之師。

李安良現在看着自己眼前的這支僕從軍,雖然他們的裝備只是大明軍隊的制式裝備,在大明的軍隊中算不上最好,但整個軍隊的軍魂卻已經被他打磨了出來,僕從軍現在就像是一柄殺氣騰騰的利劍,只要出劍就必會見血,任何擋在他們前進路上的敵人,都會被這支軍隊碾的粉碎,而且無論敵人是什麼人,只要統帥的命令下達,他們就會化身成毫無人性的野獸,哪怕是敵人是婦女和兒童,他們也同樣不會留情。

隨着匪山城牆的炸塌,最先衝進去的是一支僕從軍中的精銳,他們從缺口殺進城中後,立刻就地固守,等到後方的大軍衝進來後,這纔開始向城中推進。這些僕從軍經過幾年的征戰,第一批的僕從軍士卒已經淘汰了大半,但是弱者被淘汰之後,立刻就會有更強者補充進來,再加上僕從軍戰死的撫卹優厚,因此軍中的士兵向來都是悍不畏死。

相比之下,北條氏綱這段時間卻是連連敗退,軍隊的士氣已經降到谷底,自然不能與士氣高昂的大明僕從軍相比,剛開始時他們還能仗着對地形的熟悉抵抗僕從軍,但是隨着越來越多的僕從軍衝進城中,再加上這些僕從軍悍不畏死的打法,使得北條氏的軍隊連連退敗,最後終於形成潰散之勢,最後連北條氏的家宅也被攻破,北條氏綱兵敗之下,最後也自殺而死,臨死之前他還放了一把大火,把整個北條氏的內宅全都給燒燬了。

等到僕從軍徹底的消滅了北條氏在匪山城中的殘餘力量後,李安良這才帶着一幫大明的將官進入城中,不過他們並沒有從正門進入,而是從那個城牆上炸開的缺口進入,因爲李安良要親眼看一看僕從軍的進攻路線,以此來尋找一下軍隊在進攻時的不足,以便於下一次的改進。

這時匪山城中還沒有來的及打掃,遍地都是戰死的士兵,其中有僕從軍的士兵,但更多的卻是北條氏的士兵,這些死去的士兵姿勢千奇百怪,缺頭少胳膊的更是十分普遍,內臟與鮮血也是遍地都是,再加上火藥的硫磺味,使得匪山城中的味道十分古怪,讓人聞之慾嘔。

不過李安良卻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戰場上的味道,特別是在戰勝之後,他不但不覺得這種味道難聞,反而還十分享受這種味道,甚至他有時也在想,若是這種味道不是出現在倭國,而是出現在大明的遼東,那將是何等的迷人?

陶醉在這種勝利的快感中,李安良在匪山城中走的十分緩慢,等到來到北條氏的家宅外時,發現這裡僕從軍的屍體比例明顯增加,顯然他們在這裡遇到了頑強的抵抗,所以纔會有這麼多的僕從軍戰死,而且有許多僕從軍都是抱着對方同歸於盡,另外戰死的北條氏士兵的裝備也明顯精良許多,想必這些士兵應該是北條氏最爲精銳的士兵,同時也是他們最一的抵抗力量。

“這裡戰死的士兵全都額外提升一級,另外撫卹增加三成!”李安良看了看地面上的僕從軍屍體,頭也不回的對身後的軍官吩咐道。爲了增強僕從軍內部的競爭性,所有僕從軍分爲十級,想要提升等級的話,就只能通過戰功,而且各個等級的士兵戰死後,所得的撫卹也相差很大,所以僕從軍人人都想將自己等級提升上去,戰場上自然也就人人爭先。(未完待續。。)

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510章 挫折第4章 再無瓜葛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34章 甕人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91章 晉商(下)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332章 安東衛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269章 立威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57章 遊泰山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65章 欺人太甚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130章 送行(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322章 炫耀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50章 金瓶梅第205章 瓦倫船第10章 少女靈芸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381章 樸靈珠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69章 拐賣人口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510章 挫折第4章 再無瓜葛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34章 甕人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91章 晉商(下)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332章 安東衛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269章 立威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57章 遊泰山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65章 欺人太甚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130章 送行(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322章 炫耀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50章 金瓶梅第205章 瓦倫船第10章 少女靈芸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381章 樸靈珠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69章 拐賣人口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