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

焦黃中也沒想到賽利姆竟然如此直接和自己談錢,要知道對方可是一位帝國的君王,地位與大明的皇帝一樣,若是放在大明,正德皇帝是絕對不會與一位它國的大使直接討價論價的,畢竟這實在太有失身份了。

“好吧,如果蘇丹對之前我提出的條件不滿意的話,那麼我們大明願意負擔一部分蘇伊士運河的修建費用,但是這個費用不能超過總費用的兩成,另外日後我們大明的商船通過蘇伊士運河時,只需要繳納兩成的稅收!”焦黃中再次開口道,不過他最後提出的條件可就有些獅子大開口了,畢竟日後大明的商船肯定是通過蘇伊士運河的主要船隻,若僅僅只交兩成的稅收,那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可就虧大了。

“不行,大明給出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若是大明願意承擔運河一半的修建費用,那麼日後通過運河的大明商船隻需要繳納八成的稅收,這已經是我可以做出的最大讓步,絕對不能再少了!”賽利姆也知道大明商船日後是運河收稅的主要對象之一,每讓一步都是一筆鉅額的財富,所以他對此也是十分的謹慎。

“尊敬的蘇丹,你要求我們大明出一半的費用,但是日後卻只肯免除我們商船兩成的稅收,難道您不覺得我們大明付出的太多了嗎?若是我答應了這個條件,恐怕根本無法向我們皇帝陛下交待,以我的權限,最多隻能同意我們出一半的費用,但是日後必須免除我們大明商船一半的稅收,這也是我的底限!”焦黃中在海外爲官多年,也知道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退縮,否則大明日後就會承受巨大的損失。

“免除一半的稅收太多了,我現在再退讓一步,日後你們大明商船隻需要繳納七成的稅收。如何?”其實剛纔賽利姆也同樣是漫天要價,現在看到焦黃中退了一步,於是他也同樣退了一步,畢竟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平等談判,不可能用命令的語氣讓對方屈服。

“六成,我們大明商船日後只需要繳納六成的稅收,若是蘇丹同意的話。那麼我們願意承擔運河一半的費用,但同時也要用我們的技術官員監督錢財的使用!”焦黃中看到對方退讓,他也再次退讓一步道。

“大明可以派官員監督錢財的使用,但是六成實在太低了,我絕對不會同意,最少也要七成。若是大明不願意的話,那這件事就不用再談了!”賽利姆一臉決然的道,他本質上是個軍人,十分不喜歡這種討價還價的交談方式,只是爲了帝國的利益,他也不得不親自與焦黃中爭論這件事。

“蘇丹,大明現在也正在與北方的韃靼人交戰。國庫同樣不是十分充足,要我們負擔運河一半的修建費用,對於大明國庫來說,也同樣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若是付出這麼多錢財卻只能免去三成的稅收,大明上下肯定也不會同意的!”焦黃中再次強調道,其實按照他來之前周重的交待,賽利姆同意的條件已經超過了大明的底線。他現在的堅持只是想要爲大明爭取更大的利益。

就在賽利姆與焦黃中各自堅持自己的要求,誰也不肯退讓之時,忽然旁邊的蘇萊曼開口道:“父親、焦大使,我覺得大家對運河利益上的分配有些問題,你們看這樣好不好,大明出一部分修建費用,但我們也不必再免除大明商船的稅收。畢竟這些免除的稅收也只會便宜那些商人,不能落到大明皇帝的手中。”

蘇萊曼說到這裡時,頓了一下接着又道:“既然如此,那麼不如等到運河修建完畢。我們可以讓大明在運河中佔有一定的股份,比如大明出一半的修建費用,我們也同樣出一半,但是我們卻要組織人力物力,而且蘇伊士運河本來就在我們國土上,所以我們要佔七成的股份,日後每年總稅收的三成則送給大明的皇帝陛下,您看這樣如何?”

蘇萊曼的話剛一出口,立刻引來賽利姆有些不悅的目光,而焦黃中也同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因爲他們都知道,蘇萊曼的這個提議看似不錯,但其實卻是在耍花招,因爲現在他雖然答應把運河的三成收益給大明,但是蘇伊士運河卻是在奧斯曼的領土上,收稅的官員也都是他們的官員,大明根本無法監管,再加上大明距離這裡實在太過遙遠,所以三成的稅收最後恐怕還是由奧斯曼帝國說了算,這對於大明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的保證,反而還不如讓奧斯曼免除過往商船的一部分稅收,這樣也更實用一些。

蘇萊曼看到父親與焦黃中兩的眼神,立刻明白自己的用心肯定被他們看穿了,甚至在他們看來,可能還是一種不入流的小把戲,這讓他也不禁有些尷尬,當下低下頭沒敢再說什麼。

“尊敬的蘇丹,既然我們對最後免除稅收的比例有些分歧,我看不如這樣,咱們今天的談話就到這裡,我們都回去好好的想一想,也許會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焦黃中最後再次開口提議道,他沒想到今天與賽利姆的談判會如此順利,這讓他對接下來的事情沒做好準備,所以才提出暫停談判。

“也好,只要大明提出讓我滿意的條件,我可以同意修建蘇伊士運河,現在我們雙方都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各自的條件!”賽利姆也知道這麼重大的事情,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決定的,特別是大明需要把錢先交給自己,對方肯定要考慮更多的東西。

商議完了正事之後,賽利姆讓人設下宴席招待焦黃中等人,只可惜賽利姆的宗教信仰不允許他喝酒,所以宴席雖然豐盛,但卻沒有酒,不過在宴會上,賽利姆卻是與焦黃中相談甚歡,雙方交換了各自國家的一些信息,這也增加了兩國之間的瞭解。

接下來的幾天裡,焦黃中與賽利姆幾乎每天都會爲了運河的事進行談判,就這樣一直等到十天之後,他們才終於談出一個確切的結果,其實這個結果與第一天談的差不多,大明可以承擔一半的修建運河費用,但是日後大明商船通過運河時,奧斯曼帝國只能收取七成的稅收,這點焦黃中退了一步,不過焦黃中卻爲大明爭取到在阿丹,也就是後世亞丁灣區域駐軍的權利,亞丁灣是印度洋與紅海的交界,大明控制了這裡,也相當於控制一部分蘇伊士運河的航行權。

不過做爲交換,大明雖然控制了亞丁灣,但卻要向奧斯曼帝國承諾,在沒有得到奧斯曼帝國同意的情況下,絕對不會派出海軍進入紅海,說起來奧斯曼帝國也保持着一支強大的海軍,只是他們的海軍主要活動在地中海,而且實力比之葡萄牙人也要差一些,自然更不是大明海軍的對手,所以他們必須爲自己在海上爭取一段緩衝區,現在紅海就成爲兩國海上的緩衝區。

達成了整體的協議之後,賽利姆又派出一部分官員與大明使團商議具體的細節,最後又經過一個月的商討,終於擬定了一下具體的修建運河方案,上面規定了雙方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使用漢語與阿拉伯語雙重書寫,最後分別由蘇萊曼與焦黃中分別代表奧斯曼帝國與大明在上面簽了字,這也算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盟約之一。

上面這個協議被稱爲蘇伊士運河條約,一共書寫了兩份,分別由大明和奧斯曼帝國保存。等到條約簽訂之後,焦黃中立刻啓程準備迴轉大明,畢竟條約上規定,大明不但要支援一部分技術官員,同時也要支付一半的運河修建費用,不過現在運河的修建總費用還無法確定,需要大明與奧斯曼共同派出技術官員進行測量與估計,最後纔會有一個大概的數字。

不過蘇伊士運河條約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奧斯曼帝國必須記得這場對馬穆魯克王朝的戰爭,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只不過以現在雙方的實力對比,哪怕是焦黃中這個對軍事不太瞭解的人,也能看出奧斯曼帝國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就在他們談判之時,賽利姆就已經開始準備進攻埃及的事情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在焦黃中他們離開之前,又得到賽利姆的單獨召見,這次對方十分興奮的告訴他,就在這兩天,奧斯曼的大軍剛剛準備進軍馬拉迪亞之時,馬穆魯克王朝各地的軍官竟然紛紛給他寫信,暗中向他表示了效忠,因爲這些軍官對馬穆魯克的上層貴族也十分不滿,現在看到奧斯曼帝國勢力強大,馬穆魯克王朝危在旦夕,自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背叛。

焦黃中聽到這個消息,當下也是大喜過望,雖然在戰前奧斯曼帝國佔據着絕對的優勢,但是戰爭的勝負卻會被一些偶然因素所影響,所以在戰爭結束之前,誰也不敢說自己有必勝的把握,現在馬穆魯克王朝的軍官竟然都向賽利姆暗中投降,這也讓奧斯曼帝國更多了一些得勝的把握。

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46章 搏虎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75章 反悔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73章 洞房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71章 一場戲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34章 望遠鏡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90章 鬧鬼第311章 祭拜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65章 欺人太甚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53章 石嘴崖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14章 買海蔘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89章 送大禮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2章 負債累累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46章 搏虎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271章 一場戲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4章 花巷別院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489章 晉商(上)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72章 舊港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
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446章 搏虎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75章 反悔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173章 洞房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71章 一場戲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234章 望遠鏡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90章 鬧鬼第311章 祭拜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6章 入侵草原計劃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65章 欺人太甚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53章 石嘴崖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14章 買海蔘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89章 送大禮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2章 負債累累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46章 搏虎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271章 一場戲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4章 花巷別院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489章 晉商(上)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372章 舊港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