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永安水戰

蜀地雄奇險要,給吳國的細作往來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難度,讓吳國對益州的滲透和刺探很不全面,尤其是漢軍飲馬淮河兵臨荊襄之後,吳軍的主要防禦點面向了北方的漢軍,對於益州這邊的消息刺探,也就相應的滯後了許多,再加上王濬刻意地加強了消息的封鎖,以至於漢軍戰船出現在永安的江面上時,讓所有的吳人是措手不及。

西陵是東吳的防禦要塞,是整個西部邊境的防禦核心,陸抗在世之時,就對西陵的防禦極爲地重視,幾次向吳主孫皓提出建設性的建議,甚至在他臨終之前,對西陵的防禦還是念念不忘,推薦周處來擔任西陵都督兼荊州刺史,可見他對西陵的重視程度。

但孫皓顯然沒有聽從陸抗的建議,並沒有任用周處來擔任西陵都督,而是委派中常侍岑昏的弟弟岑安來任此職。

提起岑昏,吳國的都是恨得牙根直咬,大概也只有漢靈帝時期的張讓、蜀漢後主身邊黃皓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了,此人最爲擅長阿諛奉承,投機鑽營,深得孫皓之信任。

一個是昏君,一個是佞臣,這樣的君臣組合,堪稱是絕配,搞得吳國朝堂內外是烏煙瘴氣,但依着孫皓的暴脾氣,羣臣是敢怒不敢言,愈發讓岑昏是肆意猖狂起來。

岑昏得志之後,更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中兄弟多人,皆入朝爲官,竊居高位。其三弟岑安,粗通武略,岑昏便奏請孫皓讓他擔任西陵都督的要職。

孫皓任人爲親,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岑安能不能勝任此職,有岑昏的推薦,岑安很快就成爲了第一要塞的都督,而把陸抗舉存的周處派去當了無難都督。

岑安到任西陵之後,不修軍備,只知道貪圖享樂,在軍營中公然地飲酒取樂,又招來歌姬,爲其獻舞助興。當永安的急報傳到西陵之時,岑安喝得酒醉醺醺,摟着美女正興高采烈着。

漢軍的突然進攻讓岑安有一種發懵的感覺,手足無措,到是部將袁建向岑安建議道:“都督,永安乃蜀地之門戶,萬不可有失,應速速派水軍前往永安,退敵救援。”

岑安下令召集在西陵的水軍,立刻是溯江而上,與漢軍水師相遇於永安江面。

這個時候的長江三峽,激流險灘倒處都是,想要穿過三峽,進入到永安,其實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吳軍的大船尤其是樓船基本上不可能通過三峽水道,能到達永安附近的,只有中小型的戰船。

岑安雖然屬於庸碌之輩,但好歹在軍中也呆得比較長,原則上對軍事還是粗通的,看到江面上的漢軍船隻一字排開嚴陣以待,便立刻下令吳軍也排出戰陣,予以迎敵。

此刻王濬正在旗艦上安坐,對永安的進攻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永安的防禦之強王濬可是聽得耳雜都磨起繭子來了,他故意地在江面上佈置船陣,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欲在永安江面上和久負盛名的吳軍水軍較量一番。

不過讓王濬有些失望的是,吳軍此次派來的船隊規模有些小,光是氣勢上,就不能跟漢軍水師相提並論。不過既然來了,王濬便沒準備讓他們活着回到西陵去。

雙方的戰船乘風破浪,正飛快地接近着,袁建立於首艦之上,身先士卒,衝在最前列,倒是岑安縮頭畏尾,呆在船隊的末尾處不敢向前,戰戰兢兢。

吳軍排出的陣型是雁字型,中間略微的突前一點,兩翼如剪削般地齊整,戰船錯落有秩,次序井然,彰顯出東吳水軍的訓練有素。

吳軍所使用的戰船大多是蒙衝戰艦,這種戰船有着船體狹長,船速快,小型靈活的特點,在任何複雜航道上都可以使用的戰船,通過三峽時,也非蒙衝戰艦所不能。

袁建指揮水軍作戰多年,經驗豐富,這次他主動地請纓擔任先鋒,衝在最前線。袁建認爲,別看漢軍人多船多,但一支新成立的水軍,戰鬥能力肯定不會好的那兒,水上作戰不比陸上作戰,人多便是優勢,水戰有水戰的特點,袁建有把指揮水軍把人多勢衆的季漢水軍打一個落花流水。

果然,在第一波的接觸戰之中,吳軍的蒙衝戰艦充分地發揮了其靈活機動的特點,在漢軍的船陣之中穿梭自如,連繼地擊沉了漢軍的多艘戰船,而吳軍方面卻是一艘未沉,頓時吳人的士氣大漲,歡呼聲響徹江面之上。

初戰失利,王濬卻沒有灰心氣餒,通過實戰,他也確實地看到了季漢水軍和東吳水軍之間的差距,他也明白,東吳水軍可是發展了幾十年的一支老牌勁旅了,季漢水軍纔剛剛籌建,真指望訓練上兩年就能達到人家幾十年的水平,那完全是癡人說夢。

但王濬卻有着王濬的底氣,他之所以敢和東吳水軍正面相懟,就是因爲季漢水軍裝備了新式的武器,一種足以改變水戰格局的新武器。

在大型的樓船甲板上,都裝備着一些巨弩,這些巨弩跟步兵攻城時使用的踏蹶弩相類似,不過比踏蹶弩更大更長,這些巨弩是固定安裝在船舷兩側的,而且裝有活動底座,可以呈九十度進行移動,更長的弓臂更粗的弓弦,就意味着更遠的射程,這一部巨弩,往往需要五六名漢兵才能夠操縱。

如果你真以爲它就是一個弩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任何牀弩,裝配的都是弩箭,而這些戰船上的巨弩,裝備的卻不完全是弩箭,或者說是一種特殊的弩箭。

這種弩箭,通常是用粗大的竹子製成的,竹子中間填充有火藥,一截竹筒手雷的威力就相當地驚人了,而這一支弩箭,卻可以填充三到四倍的火藥,一旦命中目標之後就會爆炸,威力也至少是竹筒手雷的三倍以上,其射程,則是達到了一百步開外的距離,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遠程武器了。

第1097章 試探之意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1041章 賈充的末路(上)第169章 鍾會第24章 暴走的馬王妃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900章 鐵三角第490章 設計第971章 底線第690章 投名狀第486章 間諜赤鷹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93章 黃金城第1159章 大戰虎牢關(二)第234章 反包圍第88章 又見雪舞第1360章 尾聲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751章 又溜了第63章 二進宮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987章 楔形戰陣第260章 喬裝潛行第35章 中尉右丞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774章 戰婁煩第56章 初識陳壽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111章 跳出包圍圈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870章 功過相抵第530章 心事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956章 鍾會的逍遙日子第182章 一如劉備舊事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131章 千金懸賞第1045章 青松現身第351章 大小榆谷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726章 再祭法寶偏廂車第685章 設宴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571章 罄竹難書第634章 撤退的難題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46章 反襲營第1章 安平王府第1253章 美川王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490章 設計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828章 再戰寒山要塞(上)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882章 葦澤關第865章 強勢歸來的傅僉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78章 漢中佈防第851章 怒火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649章 大沙暴第692章 稱臣第145章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第682章 通風報信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1046章 羊祜歸漢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211章 沒瘋第532章 議儲第958章 新野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224章 攻陷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40章 執金吾
第1097章 試探之意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1041章 賈充的末路(上)第169章 鍾會第24章 暴走的馬王妃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900章 鐵三角第490章 設計第971章 底線第690章 投名狀第486章 間諜赤鷹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93章 黃金城第1159章 大戰虎牢關(二)第234章 反包圍第88章 又見雪舞第1360章 尾聲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751章 又溜了第63章 二進宮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987章 楔形戰陣第260章 喬裝潛行第35章 中尉右丞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774章 戰婁煩第56章 初識陳壽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111章 跳出包圍圈第396章 聲東擊西第870章 功過相抵第530章 心事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956章 鍾會的逍遙日子第182章 一如劉備舊事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131章 千金懸賞第1045章 青松現身第351章 大小榆谷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726章 再祭法寶偏廂車第685章 設宴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571章 罄竹難書第634章 撤退的難題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46章 反襲營第1章 安平王府第1253章 美川王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490章 設計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828章 再戰寒山要塞(上)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882章 葦澤關第865章 強勢歸來的傅僉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78章 漢中佈防第851章 怒火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649章 大沙暴第692章 稱臣第145章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第682章 通風報信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1046章 羊祜歸漢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211章 沒瘋第532章 議儲第958章 新野第1262章 白崖山伏擊戰(上)第224章 攻陷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40章 執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