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給你一定的生存空間,但這種空間卻是極地狹隘的,也許此後的幾百年甚至於上千人,

大和族可以繼續地生存下去,但卻將他們圈養在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北海道,其繁殖能力將會大大地降低,在這種環境之中,他們的族羣都必須要爲生存而戰。

給你一定的生存空間,但這種空間卻是極地狹隘的,也許此後的幾百年甚至於上千人,大和族都將掙扎在生存線上,將會完全地扼殺掉他們對外擴張的野心,能在北海道上苟延殘喘已經不錯了,就算想復辟倭國的全部領土,都會變得困難重重,至於將來試圖威脅到中原王朝的安全,那就更是癡人說夢了。

對於強遷倭人離開之後的本州島、筑紫島和伊予島,劉胤心中也有早已規劃好的藍圖。他已經向朝廷奏請在倭地三島設立桑州,取扶桑名中的那一個桑字,在本州島上設立三個郡,北部設津輕郡,中東部設扶桑郡,西南部設馬關郡,在筑紫島上設筑紫郡,在伊予島上設伊予郡,共設五郡。

同時在蝦夷島設護倭校尉部,管轄蝦夷島周邊海域及沿海十里範圍內的事務。護倭校尉是《馬關條約》協定之中的產物,它是負責管理倭人的日常機構,負責監督《馬關條約》的執行情況,在倭人糧食極度匱乏的時候,向其供應一些食物,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倭國除了割讓本州島、筑紫島、伊予島及周邊的所有小島之外,還需用向漢王朝賠付白銀兩億兩的戰爭賠款。

不過這就純屬於劉胤的惡趣味了,現在別說是倭國了,就是連中原王朝對白銀的開採和治煉都只是剛剛起步,現在天下通行的貨幣還是黃金和銅錢,倭國人壓根兒不知道白銀是何物。

不過劉胤無所謂,以後白銀大行於市的時候,這些倭國人才會真正的傻了眼,兩億兩白銀,那簡直就一個天文數字。不過倭人可以慢慢地還,反正劉胤也沒有設定還款期,倭人還上個兩千年,三千年,也總還是有希望還清的。

新設立的桑州不僅需要派駐官吏和軍隊進行管理,而且需要遷入大量的居民來接管倭人所遺留下來的土地,這些土地如果不耕種的話,一兩年之內就會重新地成爲荒地。

於是劉胤和高句麗、扶余人、三韓人進行協商,希望他們可以遷一些人到倭國去,並給予他們許多的優惠條件。

高句麗人最是贊成了,他們其實已是亡了國,投降之後跟隨着劉胤前來倭國打仗,在遼東已經沒有他們的立錐之地了,這回劉胤將他們安置在了伊予島,總算是給他們一個可以生存下去的空間了。

至於扶余人和三韓人,也是積極地響應劉胤的提議,畢竟漢軍的強大絕不是他們可以抗衡的,現在他們巴結劉胤還來不及,如何敢拂逆劉胤的意思。

更何況,這可是他們開疆拓土的好機會,漢軍打下了倭國,其實着實讓高句麗、扶余人、三韓人眼饞了,如今有機會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爲?

扶余人被安置在了筑紫島的南部,三韓人被安置在了本州島的北部,至於本州島的中部和西南部以及筑紫島的北部,劉胤則是準備安置漢人移民的。

想要真正地統治這片領土,移民是必須的,而且漢人必須成爲這一片土地上的主體民族,給你一定的生存空間,但這種空間卻是極地狹隘的,也許此後的幾百年甚至於上千人,這讓才能讓這片土地的統治權延續下去,那怕是中原王朝政權更迭,也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和變化。

當然移民的事情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將是一個浩繁而龐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劉胤給他們確立了一個起步的方向,接下來的具體操作,就需要桑州的官吏和朝廷進行配合來實施了。

嚴詢成爲了第一任的桑州刺史和護倭校尉,總攬桑州的軍政大權,而且朝廷還任命他爲三韓宣撫使,負責對三韓地區的馬韓、辰韓、弁韓這三個藩屬國的管轄。

朝廷將桑州和三韓地區的管轄權全部交給嚴詢,主要是方便他在樂浪郡和桑州之間,建立一條移民通道,可以讓來自幽州和青州移民源源不斷地前往桑州。

孫秀則成爲了遼海艦隊的都督,而遼海艦隊則成爲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劉胤表示,遼海艦隊的規模只是暫時的,將來將會建造更大的戰船,裝備更先進的武器,讓遼海艦隊盡情地馳騁於碧海波濤之中。

而遼海艦隊也將成爲獨立於桑州幽州這些地方政權的存在,它將直屬於朝廷管轄,而它活動範圍也將不限於渤海、黃海、韓海和倭海。

給你一定的生存空間,當然現階段,遼海艦隊的主要任務,還是在對馬海峽和馬關海峽,運送跨海的移民,讓他們快速而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劉胤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登上了倭國——不,現在叫桑州的土地,現在這片土地上除了漢軍的駐軍之外,幾乎看不到什麼人煙了,倭人撤離之時殘留下來的簡陋木屋和草屋,在最近的一次颱風之中被夷爲了平地,整個桑州早已變得滿目蒼夷,劉胤對嚴詢感嘆道:“拿下倭國來,我們是兵不血刃,但想要重建一個桑州,卻是任重而道遠。桑州孤懸海外,交通不便,如今是百廢待興,嚴刺史,你肩上的擔子,可是不輕啊!”

嚴詢鄭重地道:“雍王放心,卑職定當盡效肱股之力,不負雍王所託。”

劉胤巡視了一遍桑州,最後更是登臨蝦夷島,他戲稱蝦夷島就是一隻去了腿的大王蟹,倭人在此,將永世不會再掀起什麼風浪。

而後,劉胤返回了三韓,踏上了歸國之途。

時季漢興國五年三月十八日。。

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660章 蒲阪津第518章 青松歸來第412章 千軍萬馬獨木橋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214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04章 軍令如山第1050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325章 說客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們陪葬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1049章 偷渡第61章 放了她第819章 跳出去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1136章 動手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419章 清掃外圍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779章 左右戰局的山民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451章 始料未及第5章 北地王劉諶第1043章 賈充的末路(下)第1052章 情報第147章 激戰(上)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652章 圍而殲之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269章 兵臨城下第825章 一盤很大的棋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782章 處境維艱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127章 鴻門宴第56章 初識陳壽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84章 識破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40章 執金吾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572章 王元姬第1126章 以靜制動第531章 司馬孚第1357章 一杯鳩酒第840章 平衡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460章 武關之戰(上)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181章 爭議第546章 搶親?第267章 一心報仇的龐會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639章 靠山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12章 賭大一點如何第179章 武昌第409章 果然如是第683章 撤離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29章 羽林郎第1003章 落鳥嶺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558章 弒父第694章 上黨太守第517章 舞陽侯司馬攸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
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660章 蒲阪津第518章 青松歸來第412章 千軍萬馬獨木橋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214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04章 軍令如山第1050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325章 說客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們陪葬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1049章 偷渡第61章 放了她第819章 跳出去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1136章 動手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419章 清掃外圍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296章 食物不就在你們的身邊嗎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779章 左右戰局的山民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451章 始料未及第5章 北地王劉諶第1043章 賈充的末路(下)第1052章 情報第147章 激戰(上)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652章 圍而殲之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269章 兵臨城下第825章 一盤很大的棋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782章 處境維艱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127章 鴻門宴第56章 初識陳壽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84章 識破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40章 執金吾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572章 王元姬第1126章 以靜制動第531章 司馬孚第1357章 一杯鳩酒第840章 平衡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460章 武關之戰(上)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181章 爭議第546章 搶親?第267章 一心報仇的龐會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639章 靠山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12章 賭大一點如何第179章 武昌第409章 果然如是第683章 撤離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29章 羽林郎第1003章 落鳥嶺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558章 弒父第694章 上黨太守第517章 舞陽侯司馬攸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