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朝廷急詔

這道聖旨來得非常地突兀,按照以前劉胤征戰的慣例,朝廷是很少予以干涉的,劉胤何時徵進,何時回師,採用何種策略進行作戰,基本都是由劉胤來做決斷的,季漢朝廷上自陛下,下至朝臣,一直以來都沒有過什麼異議。

但這一次朝廷突然地降詔召他回京而且沒有闡明任何原因,不禁讓劉胤產生了一絲的不安,難道說在這道聖旨的背後,有着不可告人的什麼目的嗎?

多年以來,劉胤和劉諶的關係相當地融洽,雖然他們只是堂兄弟並不是親兄弟,但卻比親兄弟關係還更親密,這完全是基於十幾來他們風雨同舟攜手並肩的戰鬥友情,十幾年來,劉胤在前方作戰,劉諶在後方搞後勤,兩個人配合無間,平定天下的這份功勳,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但自從劉諶繼承帝位之後,劉胤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兄弟之間有一些疏遠了,本來劉胤倒沒有在意,畢竟劉諶當了皇帝,他們之間有了地位差,君臣有別,他們之間也就再不可能回到以前那種親密無間的地步了。

可是這一次出征吳國之前發生的西陵之戰,卻讓劉胤有了一些隱憂。劉諶執意地起用胡濟,似乎是別有用意的。雖然說當時劉胤在丁憂,無法統帥軍隊,但畢竟劉胤的麾下,仍有傅僉、羅憲這樣的中堅大將,論能力一點也不比胡濟差,另外朝中還有羊祜這樣謀略高深的重臣,完全可以堪當此任。

可劉諶沒有選擇親劉胤這一系的將領,而且選擇了和劉胤關係疏遠的胡濟,結果事實證明,劉諶的選擇錯誤,胡濟是一敗塗地,若非劉胤奪情起復擔當滅吳統帥,恐怕伐吳大業還不知道要推遲到何年。

如今伐吳剛剛功成,朝廷就急詔召他回師,這其中究竟藏了多少的貓膩?

諸將對朝廷的這道聖旨也是頗有微詞,現在伐吳大功告成,也該是他們這些征戰多年的將士放鬆一下的時候了,朝廷卻要他們緊急回師,這不是要人的好看嗎?

張樂第一個表示不滿:“剛剛打完仗,還沒來得及休整,朝廷就來催命,真是煩死了!”

張樂可是和當朝天子有着表兄弟的關係,唯獨他敢當面發牢騷,其他諸將則在欽差面前謹言慎行,倘若欽差回去在陛下面前參上一本,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其他諸將也就是背後嘀咕一樣。

送走了欽差,傅僉略帶憂慮地對劉胤道:“文宣,陛下的這一道聖旨,含義頗深,你切不可等閒視之,你長年不在朝中,洛陽那邊是何狀況,也不甚瞭然,周公尚有恐具流言之日,你建如此不世之功,難免會遭到小人嫉妒,此番也定然有人會在陛下面前進過讒言,不可不防。”

劉胤點點頭,道:“不管怎樣,先奉詔回京吧,回京之後,便可以水落石出。”

接下來的幾日,劉胤都在準備行程之中,陸玄被任命爲丹陽太守,坐鎮江東,顧家、王家、張家等幾大世家,也分別獲得了武昌郡、廣陵郡和廬江郡的太守之位,這也是劉胤曾經許諾給幾大世家的好處,至於揚州刺史和荊州刺史,按例還得由洛陽朝廷來升命,現在只能是暫是空缺。

至於孫壾及孫氏宗族,則一律要遷往洛陽的,此次劉胤回京,正好同行。至於東吳隨駕到洛陽的朝臣,初步擬定有陸機、陸雲、胡衝、薛瑩、何植、孫宴等人。

安排妥當之後,劉胤是率師北渡長江,回師洛陽。龍驤將軍王濬則擔任鎮南都督一職,率領水軍,駐守長江,畢竟水軍不同於陸軍,須得有水道纔可通行,劉胤留王濬鎮守長江,也有監理江東之意,其餘步騎人馬,劉胤則是盡帶回京。

這一路行來,劉胤倒也是走得不急不徐,同時,劉胤派人早飛騎回京,打探消息。

劉胤行至汝南,便得了回報,畢竟在洛陽,劉胤的眼線衆多,雍王府,安平王府,中尉府,張家,都可以說是他的內應,洛陽有什麼消息變故,想要瞞得過劉胤,還真是很難。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劉諶身邊的近侍之臣董宏說起,董宏乃尚書令董允之孫,爲人志大才疏,籍着祖上的餘蔭,一直擔朝中擔任秘書郎,後劉諶繼位,董宏和劉諶的關係不錯,想借此機會提升做度支尚書。但劉胤認爲其才識不足以擔此重任,故而建議劉諶改任他人,劉諶聽從了劉胤的建議,任用了董宏做了射聲校尉。

相比起油水豐厚的度支尚書來,早已不屬於軍職的射身校尉只不過是一個虛職,清水官職,董宏由此對劉胤是懷恨在心。倒是劉諶感念其兒時的友誼,將董宏提撥爲散騎常侍,成爲了他的近侍之臣。

此次劉胤伐吳功成,季漢上下舉國歡慶之時,董宏卻向劉諶進諫道:“臣聞雍王在江東招降納叛,任用降臣,收買人心,恐或有割據江東自立之心,陛下不可不防呀。”

劉諶起初不信,道:“朕與雍王親如手足,他如何能背朕行事?”

董宏道:“陛下認爲雍王是兄弟,雍王未必如此認爲,如今雍王建此大功,恃功自傲,任意行事,又何曾將陛下放在眼中,何曾向陛下請過旨意?陛下何不傳詔將其召回,如即刻回師,可見其並無反心,倘若推諉不回,定然是心懷二志,陛下一試,可辨忠佞。”

劉諶經不住董宏的再三慫恿,便下旨一道,急傳劉胤回京。

劉胤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不禁是嗟然長嘆,他這麼多年來一直忙於征戰,對劉諶身邊之人,疏於管理,沒想到竟然出了象董宏這等奸佞之臣,也算是劉胤伐吳打得及時,劉諶的這道聖旨是在吳亡之後纔到的,如果正趕上伐吳的關鍵之時,你說劉胤該不該奉詔行事?

看來是該清理一下劉諶身邊的這些小人佞臣了,否則劉諶還真要被他們給帶壞了,黃皓可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呀。。

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393章 虛實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1040章 魚兒上鉤了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1107章 劉恂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627章 最終決定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08章 叛亂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209章 地震?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211章 沒瘋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56章 初識陳壽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1046章 羊祜歸漢第551章 挾持人質第984章 決戰高梁邑(上)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545章 攤牌第498章 再議遷都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234章 反包圍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229章 證據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83章 戰火蔓延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724章 缺衣少食的氐人第538章 萬全之計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788章 形勢逼人第981章 火速馳援第413章 荀愷第191章 難堪第343章 堅守襄武城第805章 拿下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435章 分兵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162章 免開尊口第919章 黯然而別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1081章 密謀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777章 無當飛軍的戰術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955章 出手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1352章 天牢第291章 無當營第234章 反包圍第33章 那一抹刀光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298章 跨越雪峰(三)第682章 通風報信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1253章 美川王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521章 於無聲處第169章 鍾會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637章 斬草除根
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393章 虛實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1040章 魚兒上鉤了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1107章 劉恂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627章 最終決定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08章 叛亂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209章 地震?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211章 沒瘋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56章 初識陳壽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1046章 羊祜歸漢第551章 挾持人質第984章 決戰高梁邑(上)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545章 攤牌第498章 再議遷都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234章 反包圍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229章 證據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83章 戰火蔓延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724章 缺衣少食的氐人第538章 萬全之計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788章 形勢逼人第981章 火速馳援第413章 荀愷第191章 難堪第343章 堅守襄武城第805章 拿下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435章 分兵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162章 免開尊口第919章 黯然而別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1081章 密謀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777章 無當飛軍的戰術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955章 出手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1352章 天牢第291章 無當營第234章 反包圍第33章 那一抹刀光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298章 跨越雪峰(三)第682章 通風報信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1253章 美川王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521章 於無聲處第169章 鍾會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637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