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地王劉諶

劉胤勸說母親放棄變更安平王爵位的事顯然是不太成功,在這一點上馬王妃很固執,在她看來,劉胤是家中的嫡長子,繼承安平王的爵位是天經地義的事,何況當初劉胤就是安平王,只是由於意外才會讓王位旁落,做爲母親,馬王妃自然是要責無旁貸地替愛子討回他所擁有的一切。

當然這個事也不是馬王妃一個人能就能做得了主的,諸侯王的廢立,那得天子點頭才行,馬王妃第二天就急着趕往皇宮去求見劉禪,不過不巧的是,這兩日劉禪微恙並不上朝,馬王妃只得悻悻而返。

雖然沒見着劉禪,但劉胤甦醒的消息,倒是在蜀都很快地傳了開,許多和安平王府有交誼的豪門顯貴都派人前來探視,送來價值不菲的禮物。

北地王劉諶是第一個親自來探視的諸侯王。

蜀漢王朝只歷二帝,先主劉備只有三個兒子,後主劉禪也只生了七個,依漢制,異姓是不得封王的,功高如諸葛亮,爵位最高也不過至武鄉侯,真正能封王的,也只有劉備的兩個小兒子和劉禪的六個兒子(長子劉璿是太子,將來準備要繼承皇位的,不在諸侯王之列),所以蜀漢王朝的諸侯王加起來只有八個。

對於劉諶,劉胤是不陌生的,歷史記載之中,北地王劉諶自幼聰明,英敏過人,CD淪陷之時,朝內一片投降之聲,唯有劉諶挺身而出,直斥譙周,最後殺妻斬子,在祖廟之憤而自殺。雖然歷代以來對劉諶的行爲褒貶不一,但無人可以否認劉諶是蜀漢王朝最後一個有血性的漢子,在報國無門的情形下,劉諶不堪去做亡國之奴,用自殺的方式悍衛了做爲漢室子弟的尊嚴,比起那些屈膝投降心甘情願受階下之辱的人,他的氣節又何止高尚千百倍。

劉胤也早已在心底之中打定主意,傾盡全力力挽狂瀾,而想做到這一點,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那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志同道合的幫手,而劉諶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說曹操,曹操就到,劉胤還在琢磨如何去接近劉諶的時候,劉諶就已經是主動地送上門來了,如何不令劉胤喜出望外。

劉諶劍眉朗目,脣紅齒白,擱到後世,那就是典型的高富帥,一襲明黃色的錦衣,更是襯托出他儒雅不凡的氣質,見到劉胤,親切地不得了,上前就拉着他的手噓寒問暖。

“胤弟,這七年來你一直昏迷不醒,可把哥哥給急死了,哥哥這日思夜盼,就盼着你能醒過來,這上天憐見,總算是讓哥盼到了這一天。”

“多謝五哥掛懷。”劉胤含笑着道。劉諶行五,比劉胤大上三歲,今年二十有八,劉胤打小就是喚做五哥的。

劉諶一招手,令隨從將禮品呈上來,是一株碩大的遼東雪參。人蔘劉胤是認識的,但這麼大個的人蔘他還真沒見過,至少得有百年以上,遼東可是魏國的屬地,與西川遠隔萬里,這麼極品的人蔘絕對是價值不菲。

“文誠,你這禮物也太貴重了,這百年雪參可是價值連城。”馬王妃有些埋怨的口氣,不過她的眉目之間,滿含着笑意。文誠是劉諶的表字,劉胤也有表字,叫文宣。

“嬸孃,您就別客氣了,這雪參擱在我府上那也是浪費,胤弟大病初癒,正是要補身體的時候,最是用得着,我這也是借花獻佛。”劉諶面露微笑地道。

劉胤佯做不高興地道:“五哥,你也太把小弟看得不堪了吧,小弟這一拳下去,準保打翻一頭大牯牛。”劉胤揮了揮孔武有力的胳膊,這倒是不是他吹牛,劉胤明顯地感覺到體內充盈的力量。

劉諶看了一眼,劉胤的氣色很好,全然沒有那種大病初癒病懨懨弱不禁風的模樣,不禁也是暗暗稱奇。“那好啊,爲兄今日準備到青城山打獵,胤弟有興趣的話就陪我去如何?”

“好啊!”劉胤立刻是點頭應允,他早就想出府去瞧瞧了,穿越到三國來,他還沒有邁出過安平王府的大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馬王妃,不管劉胤如何說,馬王妃固執地認爲劉胤還沒有痊癒,需要在家休養。

果然一聽這話,馬王妃就緊蹙眉頭,去青城山打獵那得騎馬,而劉胤上次出事恰恰就是因爲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馬王妃一聽劉胤要騎馬出去,首先就反對道:“胤兒,你剛醒沒幾天,還是好好在家歇養吧。”

劉胤還沒開口,劉諶已經是呵呵一笑道:“嬸孃,我看胤弟精神很好,就讓他去逛逛吧,在家悶了這麼多年,估計他也受不了了。您就放心吧,有我照顧他呢。”

馬王妃自然不好駁了劉諶的面子,便點頭依允了。不過她依然有點不放心,衝着旁邊的陳管事道:“阿堅回來了沒有?”

陳管事忙躬身道:“回稟太夫人,阿堅去了漢中,尚未返回。”

馬王妃隱隱有些失望之意,不過她很快就釋懷了,雖然說身懷絕技武藝高超的護衛阿堅不在,但青城山畢竟是在CD的近郊,何況劉諶出門,自然也是前呼後擁,護衛成羣,劉胤與他同行,安全上似乎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於是馬王妃對陳管事道:“陳管事,那就由你陪大王走一趟吧。”這個陳管事雖然武功稀鬆,但爲人卻是很精明,對CD及周邊的環境十分熟悉,人際關係也很不錯,由他給劉胤帶路,倒是很合適。

陳管事一臉歡喜的樣子,誠蒙馬王妃如此看重,他自然是很高興,趕忙拜領了差事,下去給劉胤準備行裝。

騎馬打獵自然得換騎服,那寬袍大袖的儒服肯定是不能穿的,劉諶和劉胤各自換了一身勁裝,自有下人將馬牽了過來。

劉胤看到馬具,心裡不免忍不住要吐槽幾句,與後世不同的是,三國時的戰馬沒有馬鞍,馬背上只有一個小小的布包,大概是爲了乘坐起來屁股底下舒適一點,左側有個單邊的馬鐙,很簡陋地用兩根細繩繫着一塊窄窄的木板,估計也是爲了上下馬方便一點而己。

這個時代的人大概還沒有意識到馬鞍馬鐙的重要性,高橋馬鞍兩端從平滑變爲高翹,限制了騎手的前後滑動,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而雙邊馬鐙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這就使得馬匹和騎手結合成一個整體,騎手的雙手被解放出來,無論是使用弓箭還是長兵器都可以在高速奔馳的馬背上來完成,可以大大提高了騎兵的作戰能力。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的全面應用是十六國時期的鮮卑人,正因爲如此,鮮卑人才在五胡亂戰中得以脫穎而出,建立了北魏王朝。

劉胤幾乎有一種立馬去改造馬具的想法,從技術難度上來講,這幾乎沒有什麼困難,僅僅是幾塊木頭和皮革,只有找幾個手藝嫺熟的工匠,提供一份樣圖,肯定能造得出來。

但劉胤轉念一想,這兩樣東西技術難度如此之低,一旦問世,便會被仿冒,衆所周知,蜀中多山,蜀漢的軍隊是以步兵爲主,騎兵幾乎是不成建制的,而魏國則擁有着大量的騎兵部隊,一旦讓他們掌握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這兩件利器,騎兵的戰鬥力至少可以提高三倍,對於蜀漢軍隊來說,無疑將是一個噩夢。

所以在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之前,還是把這兩件利器雪藏了吧。

單邊馬鐙的作用就是爲了輔助上馬的,騎手上馬之後,就不在踩踏馬鐙了,只能是依靠雙腿的力量緊緊地夾住馬腹。還好劉胤從小受過專業的騎馬訓練,這一點還是記憶深刻的。至於那一次的落馬受傷,純屬意外,純屬意外!雖然說淹死的可都是會水的,劉胤也不可能因噎廢食,一輩子不再去騎馬。

“五哥,怎麼會突然想起來去青城山打獵呢?”劉胤緊緊地拉着馬的繮繩,在路上問劉湛道。

“坦白告訴你吧,下個月父皇要到青城山禁苑春搜,不提前下點功行嗎?”劉諶嘿嘿一笑道。

古代天子往往都在四時舉行田獵,稱之爲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劉禪喜好聲色犬馬,熱衷於打獵倒一點也不稀奇,可北地王劉諶英明睿智,怎麼也喜歡搞這一套歪風邪氣,倒讓劉胤有些詫異,不過看劉諶笑容之中帶有一絲詭色,劉胤就知道一定是另有文章。

“不光是這麼簡單吧?”

劉諶到也沒有隱瞞,實話實說:“因爲東宮事件,宮內盛傳父皇有廢太子另立儲君的打算,所以此次春搜,各皇子都在暗中較勁。”

劉胤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看來劉諶也是很有野心的嘛,不過話說回來了,真要是讓劉諶當上皇帝,蜀漢還真不一定能這麼快地滅亡。

“看來五哥是志在必得了。”劉胤調侃道。

劉諶付之一笑:“六個皇子當中,父皇獨寵六弟,我可沒什麼希望,不過盡心而已。”

青城山就在不遠處,劉胤突然心生渴望,他到是對皇位沒有渴求,畢竟他是沒有資格來一爭長短的,他渴望的,是自己可以真正地融入這個時代。

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495章 全數盡墨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74章 漢中司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919章 黯然而別第146章 算計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995章 降兵可用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1136章 動手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181章 爭議第979章 堅守平陽(中)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763章 偷渡(上)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61章 放了她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696章 統一五部的計劃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532章 議儲第722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203章 救援第884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360章 馬超之後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56章 鍾會的逍遙日子第765章 以百敵千第489章 窩藏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1189章 喬裝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21章 夜宿山洞第251章 斬黃皓(上)第1144章 恩怨難了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344章 解圍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542章 景王妃羊徽瑜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16章 玉碎第755章 匈奴兇猛第1080章 扣押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1293章 乞降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085章 費禕舊事第11章 三石鐵胎弓第43章 第三工坊第721章 遲來的醒悟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189章 喬裝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138章 先登營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278章 屯田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509章 最大膽的計劃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069章 小平津失守第595章 走水路第885章 井陘口第251章 斬黃皓(上)
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495章 全數盡墨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74章 漢中司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919章 黯然而別第146章 算計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995章 降兵可用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1136章 動手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181章 爭議第979章 堅守平陽(中)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327章 隴西急報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763章 偷渡(上)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61章 放了她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696章 統一五部的計劃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532章 議儲第722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203章 救援第884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360章 馬超之後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56章 鍾會的逍遙日子第765章 以百敵千第489章 窩藏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1189章 喬裝第864章 兵圍晉陽城第21章 夜宿山洞第251章 斬黃皓(上)第1144章 恩怨難了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344章 解圍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542章 景王妃羊徽瑜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16章 玉碎第755章 匈奴兇猛第1080章 扣押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1293章 乞降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085章 費禕舊事第11章 三石鐵胎弓第43章 第三工坊第721章 遲來的醒悟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189章 喬裝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249章 草原殖民第138章 先登營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278章 屯田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509章 最大膽的計劃第1279章 徵倭準備第1069章 小平津失守第595章 走水路第885章 井陘口第251章 斬黃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