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囊中之物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

姜維在正中安坐,白鬚冷麪,不怒而威,寧隨、蔣斌、王舍、柳隱等諸將立於左右,個個威風凜凜,見夏侯鹹進來,一道道逼人的寒光射了過來,落在了夏侯鹹的身上,讓夏侯鹹有如芒刺在背。

對於夏侯鹹來說,這些蜀將無一不熟,都是打了多少年的仗的老對手了,在戰場上,雙方都是以命相搏,拼個你死我活,那種恨意,完全是浸透入骨的,此時見面,雖然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仍不免白眼相對,神色之間,滿是不善。

夏侯鹹緊走兩步,上前對着姜維大禮參拜,道:“魏興王麾下特使夏侯鹹參見漢大將軍。”

姜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夏侯將軍不在襄陽自在,到我漢中來所爲何事?”

夏侯鹹道:“在下奉魏興王之命,特來拜見大將軍,知大將軍駕臨漢中,魏興王特備薄禮,欲同大將軍結爲莫逆之好。”說着,夏侯鹹將禮單呈上去。

周圍的諸將不禁是冷笑連連,這鐘會看來真是喪了膽,剛聽說姜維到了漢中,有東進之意,便立刻派人來送禮,試圖交好於姜維,難不成鍾會真以爲送些金銀財物,就能動搖姜維東征的念頭?真是可笑之極。

顯然姜維對鍾會的禮單不感興趣,不過做爲蜀軍的主帥,還是保持着一份應有的矜持,看一眼的禮貌還是應該有的。

姜維打開禮單,原本以爲禮單上會長長地羅列出一堆金銀珠寶奇珍異物,到了姜維如今的身份地位,這些物質的東西早已是失去了興趣,那怕是再貴重再珍奇的東西,都打動不了姜維的心。

姜維在打開這份禮單地時候,顯得興趣索然,正準備瞄上一眼便作罷了,不過當他打開的一瞬間,目光立刻是凝固住了。

衆將看到姜維的神情,不禁也是十分地好奇,難不成鍾會還真的尋覓到了足以打動姜維的奇珍異寶了,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呀,沒聽說姜維有什麼嗜好呀,能打動姜維心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寶物啊?

姜維的目光在那份禮單上停留了片刻,擡起頭,將那份禮單反轉過來,對夏侯鹹道:“鍾士季這是何意?”

衆將這纔看清楚了,原來這份禮單上面並沒有羅列任何的財物清單,而是一幅地圖,這送禮送地圖,看來這鐘會也是夠奇葩的。

夏侯鹹躬身行了一禮,不緊不慢地道:“魏興王聞大將軍前來,特進獻上庸三郡於大將軍,區區薄禮,還望大將軍笑納。”

衆將這纔看清楚這幅地圖所繪的,是上庸、魏興、新城三郡的地形區域,原來夏侯鹹口中的薄禮,並不是什麼奇珍異寶,而是上庸三郡。

衆將不禁是紛紛咋舌,三郡之地,居然被鍾會拿來送禮,這手筆,還真不是一般的大,衆將之前對這份禮單多有猜測,但任誰想破腦袋,也不敢想居然會是上庸三郡這一份大禮,這份大禮豈止是大,簡直就是超大大大大的一份厚禮,大得令人匪夷所思,大得令人瞠目結舌。

姜維內心之中也是波瀾起伏,上庸三郡,那可是蜀軍多少年來夢寐以求想要收復的故土,自從孟達叛魏之後,上庸三郡便失守了,幾十年來一直都未曾奪得回來,而如今,卻是不費吹灰力,唾手可得,這無疑讓姜維狠狠地激動了一把。

不過姜維清楚,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鍾會既然肯將上庸三郡拱手送人,必定是別有所圖,鍾會這個人姜維太清楚了,精明強悍,腹有良謀,何時做過賠本的買賣?如果把鍾會視爲一個商人的話,那麼他付出一文錢,必定會要謀求十文錢的回報,而他現在付出上庸三郡的代價,那麼他所求的,必定要比上庸三個郡更大才是。

姜維不動神色,古井無波地道:“無功不受祿,鍾士委這份大禮,委實也太厚了一些,姜某如何敢受?還請夏侯將軍回稟鍾鎮西,如此大禮,姜某愧不敢當,上庸三郡,還請收回,將來姜維若是真有所圖的話,自會自己取之,不敢勞動鍾鎮西饋贈。”

姜維很有風度地一口婉拒,無功不受祿,我姜維又豈能白白地拿你的上庸三郡,當然,此行我目的也自然就是上庸三郡,到時候自然會用武力奪之,不用你鍾會費心相送,別有所圖。

夏侯鹹不禁微微地一怔,送金錢送美女的,或許會遭到拒絕,但恐怕沒有會拒絕三郡之地的誘惑,姜維居然絲毫也沒有動心,這讓夏侯鹹不禁是感慨萬分,姜維果然是姜維,絕非是尋常人可比的,能在如此巨大的誘惑面前保持一如既往的冷靜,真非常人也。

“魏興王與大將軍神交已久,此番進獻上庸三郡,別無所圖,還請大將軍不要推辭。”

姜維冷笑一聲,道:“鍾士季端得是好算計,現在羊祜大軍壓境,襄陽危在旦夕,尚且不保,何況上庸三郡?與其上庸三郡爲羊祜所得,倒不如拿來送人。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姜某若是得了你們的上庸三郡,恐怕還真不好意思不發兵相救,鍾士季以將要失之的三郡之地來換一份人情,倒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夏侯鹹被姜維一語道破心機,臉不禁一紅,訕訕地道:“魏興王據守襄陽,叛晉自立,並無半份心思與季漢爲敵,平生唯一之敵便是司馬晉國,而漢晉亦爲仇敵,如果被羊祜盡得襄陽上庸,其必會覦覷漢中,脣亡齒寒,想必大將軍也深有體會,魏興王獻上庸,雖然有搬請大將軍出兵之意,但如果大將軍無意襄陽,魏興王也絕不強求,請大將軍放心。”。

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1013章 被俘第162章 鄧艾的條件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926章 解圍第690章 投名狀第278章 屯田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507章 初至洛陽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155章 機會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780章 血染白石溝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854章 團聚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56章 初識陳壽第952章 激戰葦澤關(上)第1125章 先發制人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1118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29章 羽林郎第350章 嚮導官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581章 恩惠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932章 選擇打司馬駿的理由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31章 諸葛瞻第1299章 晚來一步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787章 有功無過第398章 圍攻陳倉第471章 撤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1167章 冷處理第15章 百步穿竹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758章 驍勇無雙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02章 陽安關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561章 出兵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683章 撤離第413章 荀愷第552章 底線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960章 策反胡烈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708章 渭水之戰(上)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556章 遺言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136章 靖軍山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1101章 遁入空門第245章 貪婪成性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41章 議事第205章 遺體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224章 攻陷
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1013章 被俘第162章 鄧艾的條件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926章 解圍第690章 投名狀第278章 屯田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507章 初至洛陽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155章 機會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780章 血染白石溝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854章 團聚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56章 初識陳壽第952章 激戰葦澤關(上)第1125章 先發制人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1118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29章 羽林郎第350章 嚮導官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581章 恩惠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932章 選擇打司馬駿的理由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20章 絕處逢生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31章 諸葛瞻第1299章 晚來一步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787章 有功無過第398章 圍攻陳倉第471章 撤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1167章 冷處理第15章 百步穿竹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758章 驍勇無雙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02章 陽安關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561章 出兵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683章 撤離第413章 荀愷第552章 底線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960章 策反胡烈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第708章 渭水之戰(上)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371章 庸才還是蠢才第556章 遺言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136章 靖軍山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1101章 遁入空門第245章 貪婪成性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41章 議事第205章 遺體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224章 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