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屍骨無存

何況過了這麼久還沒找到,屍首早就面目全非了,更加不可能再有什麼結果。但天子還是特意叮囑郭仲霆早日找到蕭家父子的屍身,可想而知他是多麼爲難。

武元衡侍奉李純數年,對其性情可算了解,也能體諒郭仲霆的難處。他沉吟片刻,主動壓低聲音道:“你轉告郭郡守,凡事要懂得變通,天子既然要個安心,給他便是。”

裴行立旋即會意,笑回:“是,晚輩這就去告訴郭郡守,想必他定會對相爺感激涕零。”

武元衡哈哈大笑幾聲,朝他擺手:“快去吧,別誤了時辰。”

裴行立這才恭恭敬敬地告辭,在管家的引領下離開。

他走後,武元衡繼續在書架上翻找半晌,終於從一個半舊的錦盒中找到了一封書信。

這封信他讀過多次,內容早已倒背如流,今日找出來卻是要讓另一個人看看。眼見即將正午,武元衡不再耽擱,連忙喚來管家備車,當即入了大明宮。

紫宸殿後堂。

吐突承璀剛剛回稟過福王府的情況,天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一難,他與李成軒隔閡太深,他曾數度發難,如今再想修復這兄弟關係,實在是難以入手。

二難,他沒想到西嶺月纔是真正的康興殿下,也知她在此事上的確無辜,甚至自己能及時發現這個陰謀,還要多虧西嶺月的機敏。如今她主動回京認罪,按理他應該剷除後患,可他竟不忍心下手;再者,若西嶺月死了,李成軒大約就真的zào fǎn了。

這兩個難題,從西嶺月和李成軒回京認罪開始,便已在天子的腦海中盤旋,迄今仍未有個妥善之法。

天子正躊躇不決之時,內侍前來稟報,說武元衡在外求見。

天子聞聲大喜,連忙開口傳喚,想將心中難題相告。

其實他待武元衡很信任。這歸根到底,是因爲武元衡做過太子右庶子,在他剛當上太子時便侍奉左右,協助他監國處理朝政,這份感情自然不一般。因此他登基之後也將武元衡一路提拔,從戶部侍郎擢爲京兆尹,再到如今的一方大員,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爲宰相之職。

“臣武元衡參見聖上。”武元衡踏入紫宸殿後堂,下跪叩拜。

“老師快快平身,朕說過了,在外人面前你我行君臣之禮,無人時大可自便。”天子再次重申。

李純私下裡待武元衡很尊敬,從任太子時便一直尊稱他爲“老師”,但“自便”這個話卻是最近才提起的。武元衡心裡清楚是因爲蕭家父子,讓天子對他徹底放了心。

“聖上關懷微臣,臣卻不敢逾越。”武元衡謙虛回道。

李純很滿意他的態度,忙說賜座,主動提道:“老師來得正好,朕正巧有兩樁難事想聽聽你的意思。”

武元衡自然知道兩樁“難事”是什麼,卻不接話,只道:“聖上的難事,臣自當分憂。但在此之前,臣有一封書信想呈給您看看。”

“什麼信?”天子好奇地問。

武元衡遂從懷中將信取出,躬身奉至頭頂,同時開口:“是臣罷太子右庶子時,先帝寫給臣的信。”

“先帝的信……”天子神色複雜,竟遲疑着不敢接過。

武元衡保持着恭敬姿態,再道:“這信上說了臣被貶官的始末。臣該死,從前不知您與福王竟有誤會,若知此事,必定早些將信呈給您了。”

聽聞此言,李純彷彿猜到了信中的內容,抗拒的態度漸漸轉淡,終是默許內侍接過,展信閱讀。

這信並不長,字也寫得歪斜,可見是先帝在中風之後所寫。既然先帝當時已半身不遂,又爲何不找內侍代筆?由此可見這信的分量。

信上說的是一樁舊事。

四年前他的父皇——先帝順宗登基,改元永貞,當時大唐正一片瘡痍:外有突厥、回紇、吐蕃、党項虎視眈眈;內有強藩割據,不聽天子號令;朝廷上黨派鬥爭激烈,互相傾軋,百姓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先帝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對政事極有想法,當時雖拖着病體登基,但依然起用了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一大批文人,企圖大舉改革、勵精圖治。

李純必須承認,先帝的初衷是好的,這批文人也確實有想法,提出了諸如減免賦稅、打擊專權、剷除宦官勢力等一系列舉措。然而文人有文人的弱點和私心,他們妄圖在短短數月內革除弊病,卻不懂循序漸進,導致朝中上下惶恐,威脅了許多人的利益。

再者,他們恃寵而驕,任人唯親,急切拉攏親屬、好友佔據重要位置,而對不依附他們的官員則進行打擊報復,假公濟私。武元衡便是當時的受害者之一。

最讓李純無法忍受的是,他們竟對先帝進言,反對立他爲太子,而是擁護十六弟李成軒!原因是他與宦官走得極近,威脅到了改革計劃!

他當時得知此事大爲震驚,一怒之下便聯合宮內的宦官勢力,入紫宸殿逼宮,迫使先帝立他爲太子,實施監國。

倒也是天意助他,此後沒過多久,王叔文、王伾兩人先後丁憂、中風,離開了朝政核心。其他文人失去主心骨,內訌激烈,這便給了他機會一舉反擊,聯合宦官及藩鎮再次逼宮。當時先帝已久病失語,只得被迫傳位給他。

“臣不敢欺瞞聖上,當年臣得罪王叔文時,先帝曾想將臣平調外放,但因考慮到您年少氣盛,纔將臣貶爲太子右庶子,囑臣盡心輔佐。”武元衡回想起信中內容,迄今仍感唏噓,“先帝信中言道,王叔文等人權勢過大,新政已脫離他的掌控,他亦後悔輕信文人。

但您身邊僅有宦官勢力,並無朝中支持,故而先帝讓臣從中斡旋。先帝是愧將微臣貶官,纔不顧病體親自提筆解釋此事。

微臣接獲密信後當即進宮謝恩,先帝更對臣說起,您知恩念舊,登基之後必會擢拔微臣加以補償。”武元衡言辭懇切,“聖上,可見在先帝心中,您一直是儲君的唯一人選啊!”

第551章好東西第484章 奇貨可居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815章 回國第352章 不開心第526章 都想分享一杯第641章 規矩第492章 樂朋客舍第224章 賭局第604章 阿拉伯數字第503章 自相殘殺第429章 一面之詞第789章 製冰第815章 回國第670章回馬槍第635章 冊封大典第716章城破人亡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675章周攻打唐第665章唐軍危機第28章 繁華長安第348章 倒背如流第574章漢皇病重第653章 棉花第627章 羅成之仇第591章 幸運的秦二爺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80章 晚了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352章 不開心第546章 一槍斃命第680章明國亡第627章中計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785章 寧死不降第313章 替死鬼第381章 比丘尼第620章 填詞第822章 離間成功第634章出意外第730章 殺了第504章 大山洞穴塌方第840章 巴中城破第657章 捉姦第482章 李忘真被綁架了第725章生疑第175章 孫思邈的老虎第102章 無雙斷子絕孫技第368章 太后的手段第687章收復失地第833章 巴中之戰第535章招攬華佗第900章 潰逃第592章 霸氣啊第324章 六宮一局第326章 孃親?第774章 囂張的秦二世第663章挑撥第798章 羅成戰楚霸王第579章 放宮娥第557章大比開始第680章 震驚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690章投資招股第311章 護送生辰綱第649章謀呂布第398章 聶隱娘來尋第847章 會師韓信第606章戰事不利第419章 鎮海裴行立第259章 絕不輕饒第267章 有口難言第836章 出兵否第676章 詐營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696章事成第360章 醉酒第696章事成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30章滅唐第221章 春闈第525章李元霸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650章 魏徵第61章 王大錘講故事第660章兵臨金陵第925章 呂后的怒火第752章 逃第570章賑災第792章 攻打江夏城第578章活下來第343章 潛伏第91章 除夕之夜[1]第781章 楚國之謀第616章 不解風情第612章水軍第58章 佈局籌劃第227章 宮中軼事第194章 裝病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
第551章好東西第484章 奇貨可居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815章 回國第352章 不開心第526章 都想分享一杯第641章 規矩第492章 樂朋客舍第224章 賭局第604章 阿拉伯數字第503章 自相殘殺第429章 一面之詞第789章 製冰第815章 回國第670章回馬槍第635章 冊封大典第716章城破人亡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675章周攻打唐第665章唐軍危機第28章 繁華長安第348章 倒背如流第574章漢皇病重第653章 棉花第627章 羅成之仇第591章 幸運的秦二爺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80章 晚了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352章 不開心第546章 一槍斃命第680章明國亡第627章中計第130章 神探狄仁傑第785章 寧死不降第313章 替死鬼第381章 比丘尼第620章 填詞第822章 離間成功第634章出意外第730章 殺了第504章 大山洞穴塌方第840章 巴中城破第657章 捉姦第482章 李忘真被綁架了第725章生疑第175章 孫思邈的老虎第102章 無雙斷子絕孫技第368章 太后的手段第687章收復失地第833章 巴中之戰第535章招攬華佗第900章 潰逃第592章 霸氣啊第324章 六宮一局第326章 孃親?第774章 囂張的秦二世第663章挑撥第798章 羅成戰楚霸王第579章 放宮娥第557章大比開始第680章 震驚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690章投資招股第311章 護送生辰綱第649章謀呂布第398章 聶隱娘來尋第847章 會師韓信第606章戰事不利第419章 鎮海裴行立第259章 絕不輕饒第267章 有口難言第836章 出兵否第676章 詐營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696章事成第360章 醉酒第696章事成第472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730章滅唐第221章 春闈第525章李元霸第222章 考前放鬆第650章 魏徵第61章 王大錘講故事第660章兵臨金陵第925章 呂后的怒火第752章 逃第570章賑災第792章 攻打江夏城第578章活下來第343章 潛伏第91章 除夕之夜[1]第781章 楚國之謀第616章 不解風情第612章水軍第58章 佈局籌劃第227章 宮中軼事第194章 裝病第79章 從最簡單的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