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決戰紫禁之巔

太平公主府,莫大先生滿臉愧疚地對太平公主道:“公主,這都是老朽的錯,老朽萬萬沒有想到天子聽說慧星之劫,竟然是這般反應,一時失察,竟然壞了公主殿下的大事,老朽實在是……”

太平公主頹然擺了擺手,對他苦笑道:“罷了,這事怨不得你,事先我也不曾料到,兄長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唉!我李家一向出奇葩,怪不得你,怪不得你呀……”

莫先生上前一步,道:“公主,三郎做太子時,就已佔了大義名份,如今他要登基稱帝,那就更是天下歸心了。公主現在應該慎重考慮一下今後的前程了……”

太平公主緩緩轉向他,臉色陰沉:“不知先生有何見教?”

莫先生道:“依老朽看來,三郎氣運所鍾,已然是不可抵擋。公主若是及時收手,交出手中一切權力,請太上皇出面從中斡旋,求得太子殿下的原諒,或可保得安然無憂,此所謂上策。”

太平公主的目光陡然一厲,隨即斂去凌厲的目光,聲音柔和下來,緩緩又問:“那麼下策又是什麼?”

莫先生道:“這下策麼,就得趁着三郎剛剛登基,還來不及清洗公主門下,發動政事堂的五位宰相、朝中大臣以及軍中交結的那些將領們,立即實施兵變,或也可爭得一線生機。否則的話,哪怕只要再拖延一年,這新皇的江山也就坐穩了。”

太平公主沉默半晌,凜然道:“我不認輸!”

太平公主霍然轉過身,聲音有些發顫:“我這一生,只向人低過兩次頭,第一次,誤了我一生!第二人,那人負了我!從今以後,我再不向任何人低頭,絕不!”

太平公主匆匆離開府邸,擺駕入宮,她明知已事不可爲,依舊決定要勸說李旦收回成命,李旦好不容易纔得到解脫,而且已經詔告天下的事哪肯反悔,他頭一次如此堅決地拒絕了妹妹的請求:“令月,傳位避災,我意已決,你就不必再勸了!”

太平公主眼見李旦心意堅決,於是退而求其次,又勸說李旦雖然遜位做太上皇,但是國家大事還是應該由他親自掌握,李旦依舊不肯,但是捱不住妹子一再解勸,最後只好退了一步,決定“三品以上官任命及重大刑案仍取決於上皇,餘皆決於皇帝。”

太平暗暗鬆了口氣,只要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依舊取決於皇兄,那麼就算李隆基做了皇帝,也依舊動不了宰相和六部尚書,如此一來,她的主要班底就不會受到影響,也就還有餘力一搏。

目的已達,太平也不多說,馬上告辭回去準備應變了。

三日之後,李旦正式下詔傳位於太子,又過了八天,各種儀典準備妥當,李隆基即位稱帝,尊父親李旦爲太上皇。太上皇自稱曰“朕”,所頒詔令曰“誥”,五日一受朝於太極殿,仍掌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皇帝則自稱“予”,所頒詔令曰“制”,每日擺駕於武德殿臨朝聽政。

對於太平公主的異動,李隆基一派的人並非沒有察覺,但是因爲太上皇寵愛太平,李隆基考慮到父親的感受,終是下不了決心對付姑母,靠擁戴李隆基上位的新任宰相劉幽求數次進諫不獲允許,便想誅太平、清君側,造成既定事實,諒來他是一心爲天子打算,事成之後天子也不會加罪於他。

於是劉幽求密會右羽林將軍張瑋,商議調動一支羽林軍殺入太平公主府,只要太平公主一死,太平黨自然瓦解。不料張瑋事機不密,居然於酒醉之後把計劃泄露給了侍御史鄧光賓知道,而這鄧光賓最近正與太平公主府走動密切,劉幽求聞訊大驚,倉惶之下只能求助於李隆基。

初爲天子的李隆基聽聞此事也是極爲恐慌,無奈之下只得去求見父親,將實情合盤托出。李旦聞訊大怒,一直以來,下位者爲了榮華富貴,挑唆皇族自相殘殺的事情太多了,令李旦深惡痛絕,不想這劉幽求竟也做出離間宗室骨肉的事來,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旦立即下令,捉拿劉幽求、張瑋等人下獄,所有參與者一律處死。李隆基不忍殺死劉幽求,又向李旦求情,列舉劉幽求誅殺韋后、立父親稱帝的諸般功勞,李旦考慮再三,才單獨赦免了劉幽求,將他流放到封州(廣東封開縣)去了。

李旦的果斷處置,使得太平公主沒有趁機發難,但太平公主聽聞此事後,也感受到了極大的危機感。今天有個劉幽求試圖發兵滅她滿門,焉知明天又冒出個趙幽求、孫幽求來重施故技?

太平公主立即秘密約見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幾位宰相,以及被她拉攏過來的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王晉、胡僧慧範等人共謀廢立。

崔湜雖然也是太平一黨,但此人阿附過多人,首鼠兩端,品性不可信任,是以太平對他一直是又疑又用,因而被摒除在外。

衆人一番商議,起初決定投毒鴆殺天子,如此可以在最小範圍的動亂中完成皇位的更迭,可是李隆身邊的人都是當初臨淄王府帶出來的,一時半晌沒有辦法使人滲透進去,而事態已經十分緊急,於是他們轉而決定動武。

大唐又一次政變即將開始了!

此時,對於太平公主的行動李隆基還一無所知,雖然他已經看出姑母對權位的戀棧,但是在他想來,姑母只是想扶持一個性情比較柔弱的天子以確保她的地位,他不曾想過姑母萌生了稱帝的野心,而且會悍然決定動武。

自從劉幽求事件發生後,李隆基一再嚴厲約束部下,對太平也是處處禮讓,不想激起姑母的怒火,發動太平黨人與他做對,使得他甫一登基,就弄得國家糜爛不堪。但是他的退讓並沒有換來和解,太平心意已定,世上又有何人能夠阻止?

這一日,中書侍郎王琚赴宴歸來,回到自己府邸,着人備了熱水正在沐浴,突然門扉叩了幾聲,王府管家老姚在門外稟報道:“阿郎,前院突然有人投書進來,書信上言明要由阿郎親啓,老奴不敢擅動。”

“哦?拿進來。”

王琚心中十分納罕,讓老管家將信送進來,只見那信皺皺巴巴的,想是先前裹過石頭,信封上寫着王侍郎親啓五個大字,王琚詫異地展開書信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騰”地一下就從浴桶中跳出來,腳下一滑,險險一跤跌倒。

管家慌忙上前將他扶住,驚訝地道:“阿郎,您這是怎麼了?”

王琚鐵色發青,話也不說,赤條條地拔腿就跑。管家在後面急叫道:“阿郎,你還沒穿衣服呢。”

“哦哦!”王琚突然驚醒過來,急急迴轉,道:“快些爲我更衣。”王琚當下也顧不得喚使女進來侍候了,就讓管家幫着他急急穿好衣服,也顧不得冠帶是否整齊,急急又道:“快快備馬!”

片刻之後,王琚騎着一匹駿馬,帶着四個隨從,自王府裡衝出去,一陣風般撲向皇宮。對面一條小巷裡,一位葛袍老者負着雙手,狀似正在閒遊,看到王琚急吼吼地離開府邸,這葛袍老者微微一笑,悄然消失了。

一封信平攤在李隆基的御案前,李隆基癡癡地看着那封皺巴巴的密信,忽然滿眼是淚。

一旁王琚驚道:“事情並非不可爲,陛下何以如此悲傷?”

李隆基滿腔憤懣地道:“我不明白,姑母爲何要這般對我?究竟爲什麼?父親只有這麼一個親妹妹了,我若對她不利,又恐父親傷心,我如今一味隱忍,她卻把屠刀架到了我的脖子上,我該如何是好!我該如何是好?”

說到這裡,李隆基恨恨地一拳捶在桌子上,震得一方硯臺飛起,跌到地上摔得粉碎。這時候,張說、崔日用、魏知古、王毛仲等一干親信大臣得到李隆基的傳喚業已紛紛趕來,李隆基將密信示之,衆人看罷,人人變色。

信上寫的是太平公主將於七月四日興兵作亂,屆時李元楷、李慈將率領羽林衛突入武德殿殺天子。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宰相則駕臨南衙,利用宰相的職權控制南衙諸衛舉兵響應,內容十分詳實。

張說驚問道:“陛下,這封信自何處來?是何人舉報,情況可屬實麼?”

王琚接口道:“張相公,這封信是有人投書於我府上的,實不知是何人所投,不過這封信上諸般計劃言之鑿鑿,實不容不信。而且明日就是四日,方纔陛下已經使人查過,明日本不是李元楷當值,他卻藉口過幾日有事要告假,已經和人換了值戍的時間,近兩日,諸位宰相也曾多次巡視南衙。”

張說動容道:“既然如此,事情急迫,陛下當早做決斷!”

李隆基依舊猶豫難決,崔日用勸說道:“太平公主已然謀反在即,陛下當初做太子時,就有大義在身,無人敢明目張擔加害於陛下,如今陛下榮登大寶,太平公主竟然生起反心。陛下只需下一道詔書,天下誰敢不從,何以如此猶豫呢?”

李隆基沮喪地道:“你們有所不知,上皇對太平感情極爲深厚,誅殺太平亂黨容易,我只擔心驚動了上皇,令上皇難過傷心。”

崔日用頓足道:“陛下糊塗啊!難道陛下被太平公主殺了,上皇就不難過麼?天子之孝在於安定四海,臣懇請陛下立即下詔,先控制北門禁軍,再收伏逆黨!”

李隆基遲疑半晌,道:“這個……,且再等等,速速把我四位兄弟請來,一同商議此事。”

李隆基在登基前,就已把兩位兄長接回了京師,現如今李成器四兄弟都在京城,老四老五掌管東宮衛率,李成器和李成義分別擔任左右衛的大將軍,都在南衙掌着兵權。

不多時四兄弟紛紛趕到,看過書信後,李隆基徬徨地道:“諸位兄弟,我三郎並非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的人,只是如今這意欲叛亂的人不是尋常人啊,我擔心若是對付姑母,會令父皇傷心難過,是以遲遲難下決心,你們以爲,我該如何是好?”

李成器冷笑道:“三郎,你不欲讓父皇傷心,待得太平發動,父皇終究難免傷心一場。太平做得,我們就做不得?難道你想讓則天故事重演於當朝,讓我等兄弟家破人亡,李唐宗室再遭一次劫難?”

李成義、李隆範等三人也是摩拳擦掌:“三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乃當世英雄,何故作此婦人之仁?動手吧,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眼見四兄弟異口同聲,李隆基遊移不定的心漸漸鎮定下來,眉宇間一片蕭殺:“好!你不仁,我不義,咱們這就動手!”

第671章 來少卿駕到第575章 橋上殺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285章 乾哥乾妹好作親第931章 王見王第1207章 失之交臂第212章 某非奴顏輩第744章 打盡埋伏第92章 堵個正着第221章 酒如血第1009章 興教寺風波第360章 有情人終成兄妹第732章 明修棧道第207章 七姑娘駕到!第1170章 東施效顰第756章 消息第1192章 狀況頻頻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1218章 雷雨第758章 遠征第934章 通天宮第803章 假假真真假第1135章 農夫與蛇第736章 前門狼未退,後門又進虎第238章 說也說不清楚第653章 拋餌第268章 阿奴的打算第1114章 擐甲執兵第579章 我的命,我作主!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868章 楊糾察第115章 情絲盪漾第407章 免費的午餐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21章 小婦人與小女僕第431章 三司之戰第650章 棋子第1078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788章 摘星第434章 堂中對第297章 月老第136章 問鼎第1183章 遺詔第1138章 出師不利第423章 坐視風波起第1118章 神龍再變第527章 一夫當關第920章 釜底抽薪第53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8章 大唐兒女驕第548章 斯文掃地第899章 入彀第1155章 步步爲營第811章 天魔第1026章 自取其辱第65章 賊喊抓賊第710章 反擊第349章 與子同仇第609章 窮途第1098章 漫長一日(10)第820章 夜宴第1200章 好事多磨第1080章 逼宮第219章 漫漫西行路第744章 打盡埋伏第329章 兩難第941章 順字門第939章 教子第888章 惡人先告狀第1174章 和事天子第1208章 飛蛾第957章 美人羞第540章 高山無語第87章 黑山老妖第128章 把你手兒牽第539章 投桃報李第245章 別有隱情第102章 請借阿奴一用第859章 大閱兵第735章 西峽之後又東峽第960章 開山立櫃第805章 引蛇第二步第249章 李代桃僵第1089章 漫長一日(1)第292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942章 以一當百第1100章 漫長一日(12)第543章 鬼域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815章 如簧第679章 男後的野望第609章 窮途第910章 張楊行第594章 沒空陪你和泥巴第547章 兄弟同心第1080章 逼宮第765章 家?情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959章 黑爺的黑
第671章 來少卿駕到第575章 橋上殺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285章 乾哥乾妹好作親第931章 王見王第1207章 失之交臂第212章 某非奴顏輩第744章 打盡埋伏第92章 堵個正着第221章 酒如血第1009章 興教寺風波第360章 有情人終成兄妹第732章 明修棧道第207章 七姑娘駕到!第1170章 東施效顰第756章 消息第1192章 狀況頻頻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1218章 雷雨第758章 遠征第934章 通天宮第803章 假假真真假第1135章 農夫與蛇第736章 前門狼未退,後門又進虎第238章 說也說不清楚第653章 拋餌第268章 阿奴的打算第1114章 擐甲執兵第579章 我的命,我作主!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868章 楊糾察第115章 情絲盪漾第407章 免費的午餐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21章 小婦人與小女僕第431章 三司之戰第650章 棋子第1078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788章 摘星第434章 堂中對第297章 月老第136章 問鼎第1183章 遺詔第1138章 出師不利第423章 坐視風波起第1118章 神龍再變第527章 一夫當關第920章 釜底抽薪第53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38章 大唐兒女驕第548章 斯文掃地第899章 入彀第1155章 步步爲營第811章 天魔第1026章 自取其辱第65章 賊喊抓賊第710章 反擊第349章 與子同仇第609章 窮途第1098章 漫長一日(10)第820章 夜宴第1200章 好事多磨第1080章 逼宮第219章 漫漫西行路第744章 打盡埋伏第329章 兩難第941章 順字門第939章 教子第888章 惡人先告狀第1174章 和事天子第1208章 飛蛾第957章 美人羞第540章 高山無語第87章 黑山老妖第128章 把你手兒牽第539章 投桃報李第245章 別有隱情第102章 請借阿奴一用第859章 大閱兵第735章 西峽之後又東峽第960章 開山立櫃第805章 引蛇第二步第249章 李代桃僵第1089章 漫長一日(1)第292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942章 以一當百第1100章 漫長一日(12)第543章 鬼域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815章 如簧第679章 男後的野望第609章 窮途第910章 張楊行第594章 沒空陪你和泥巴第547章 兄弟同心第1080章 逼宮第765章 家?情第265章 十項全能美少女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959章 黑爺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