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

小齊總是成爲別人取笑的對象,例如吃飯點菜時,他剛點了一道菜就會有人不滿意:“你會不會點菜?這點的是什麼

呀?”通常這種時候,小齊都會訕訕地放下菜譜。小齊想學開車,但立刻就遭到了同事的揶揄:“就你?你能學會開車?你要能學會開車連狗都能學會!”小齊聽見這話也不反駁只是紅着臉默默走開。不管別人怎麼搶白和諷刺小齊,小齊從來都不生氣,因此大家都說他是老好人。但這個老好人卻幹了一件讓人反感的事情,有一天,小齊走在路上看見一隻流浪狗,於是他就慢慢走過去乖狗不備一腳把這隻小流浪狗踢得飛了起來,小狗重重地摔在路上爬不起來嗚咽着。這一幕恰巧被過路的同事看見,在遭到路人的指責後,小齊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單位。同事們很快都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就更不拿小齊當回事了。

任何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有低自尊心理,但心理學告訴我們,低自尊存在於每個人的心底最隱秘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人對自己的低自尊感覺不是很強烈,如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小齊。

低自尊並不是沒有自尊,只是自尊心被壓抑,他們也想找到發泄的渠道,於是他們就會把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泄在比自己弱勢的對象身上。

對於低自尊的人,我們應該本着和善的態度對待他們,不要隨便嘲笑和打擊他們。一般人會把取笑別人當做消遣,當自己被人取笑時也會以自嘲來給自己解圍,但低自尊者則不會,因爲他們大都缺少幽默和自嘲的精神,他們被別人取笑後從不爭辯也不反駁,只會自己憋在心裡悶悶不樂。

低自尊並不是沒有自尊,更遠遠不是寡廉鮮恥的同義詞。

大部分低自尊者都性格偏內向,其實性格外向的人裡也有不少低自尊者。性格內向的低自尊者不論你對他怎麼批評或者在公衆場合拿他當做開心取樂的笑料,他也僅僅會紅着臉一笑而過,既不會反駁更不會跟人翻臉,但是這會進一步促使低自尊者降低自信。性格外向的低自尊者通常不承認自己是低自尊,假如有人指出他是低自尊,他一定會立即反駁對方。

與高自尊者一樣,低自尊者也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低自尊者的自尊心通常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之上,假如他個人主觀認爲他人評價過低,他也會認爲自己一無是處,假如他感覺他人評價稍高一些,那麼他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高一些。低自尊的人對自己沒有一個一而貫之的穩定的自我評價。

低自尊者的這種倚賴他人評價來建立自尊的方式,嚴重損害了其自主性和個性。其實,低自尊者也很想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好以便提升自己的自我評價。

低自尊或自尊心不強的人,在面對機會時,通常會爲自己找尋很多退卻的理由,這是由於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在作祟,從而使他們認爲自己不行。低自尊的人經常會放棄到手的機會,他們永遠不會嘗試去做自己不熟悉或沒有把握的事情,這是低自尊者低自信的表現。

低自尊者的低自尊來自於早期成長的經驗,特別是不良的家庭生活環境是造成一個人低自尊的原因。如果一個人年幼的時候,經常被父母或別的家庭成員貶低斥罵,他就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很差勁。

低自尊者常對別人心存過高的期望,但他們又不容易對他人產生信任感。在遇到必須有事要求人時,他首先做好了期望落空的心理準備。在必須要與他人合作時,他們通常不會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低自尊者一般不會像高自尊者那樣對遭遇不幸的人富有同情心,他們對外界的感覺不是特別靈敏。

還有一種低自尊者值得注意,由於這類低自尊者往往性格內向,他們與外界不會有太多的接觸,所以這類低自尊者大都勤奮好學,而且能有所成就,但這類人大都性格孤僻偏執,對傷害過自己的人會記恨在心,一旦有機會他們就會不計後果地向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施以報復。

當低自尊者不斷地接受“無能”、“真笨”這一類消極暗示或明示時,即使事實上他未必如此“無能”和“笨”,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施加給他這種消極暗示或明示者還強一些的時候,他也很容易接受他人的這種消極暗示或明示,並相信自己真的就是很無能,很笨,真的就是很失敗。

低自尊者也常常會成爲別人的出氣筒,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低自尊者,他們通常比較膽小,因此容易被人欺負。但也有性格膽小內向的低自尊者會在不適當的時候對侮辱自己的人採取強硬的攻擊或反擊。

低自尊者通常會有兩種表現行爲,一種是自暴自棄和自輕自賤,一種是徹底以自我爲中心,這種極度地以自我爲中心會使低自尊者做出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爲,這種行爲有時候很可能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

與自信一樣,自尊心高的人對自己有着更多的自信,在從事某項工作時也更能堅持自己的觀點,而自尊心低的人自信心也低,他們在工作中往往瞻前顧後、優柔寡斷,我們常看見有人工作拖拉,其實他不一定是故意拖拉,很可能是他害怕自己的工作出現差錯而遭到批評,所以放不開手腳去幹工作。低自尊者也會在工作還沒有開始之前就先設想自己將會受到他人或上級的批評。假如在工作中出現失誤,自尊心高的人常會千方百計地爲自己尋找出一些藉口推託自己的責任,而低自尊者一般則會立即作出自我檢討,這往往讓人覺得他們大度。

有人認爲低自尊者就是自尊心低的人,這類人就是被他人肆意羞辱也不會做出激烈反應。其實還不完全是這樣。有人脾氣火暴,乍一看似乎個性挺強,人們常把個性強看做是自尊心高的表現,其實,有時候個性強也恰恰是低自尊的表現,個性強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強勢,知道以牙還牙,睚眥必報,自尊心似乎很強,其實這也正好暴露了他們低自尊的本質,他們這種自尊被國際自尊心理學協會執行理事長布蘭登稱之爲“假自尊”。因爲自信是自尊的基礎,真正自信的人是心態平和,寵辱不驚的。什麼叫寵辱不驚?就是說一個人不論受到他人欣賞,還是遭到他人羞辱,都不爲所動。能做到寵辱不驚的人才是具有真正有自信的人,因爲他們知道,任何羞辱都傷不到自己。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低自尊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看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不是優柔寡斷。優柔寡斷的人往往在從事某一項工作前畏首畏尾,沒有主心骨,必須要他人爲其拿主意,這類人最愛問的一句話是:“這樣行不行?”

低自尊會妨礙一個人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最佳能力,因爲低自尊者沒有信心去獲得任何成就,他們不敢去嘗試。這樣就會使其逐漸邊緣化。

Part6愛情中的低自尊

低自尊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表現出來。低自尊的人不僅僅在工作和社會交往上處於被動狀態,在愛情方面也一樣。低自尊者在愛情生活中會一味地隱忍、委曲求全和無原則的寬容。有些人覺得這是因爲愛,其實這跟愛沒有關係。心理健康的人會在任何情況下做到自愛,並認爲自己是值得別人愛的。而低自尊者的愛則是病態的癡情和依賴,他們爲討對方的歡心可以放棄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們還會爲了自己的面子去維持一段感情,表現的如同愛情乞丐。他們把無條件的一味付出認爲是愛情,他們甚至認爲對方對他們的傷害也是對方愛自己的一種表現。他們常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耐心和善良,但這種善良和耐心往往是一種假象,在這些假象背後隱藏的是軟弱,膽小,怕事,得過且過的意識。他們常常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當遭受到巨大打擊時往往會破罐子破摔,怨天尤人,這種人一般是沒有擔當的。爲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在面臨抉擇時他們一般會選擇逃避現實來安慰自己,嚴重時他們會把自己的憤懣情緒向自己所愛的人身上發泄,從而釀成家庭悲劇。

Part7名人論自尊

羅素說:“自尊,迄今爲止一直是少數人所必備的一種德性。凡是在權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從於其他人統治的那些人身上找到。”

伊·謝·科恩說:“自尊心強的人不是認爲自己比別人優越,而只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

柯林斯說:“雖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數美德的雙親。”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麼首要的一點就是你先要尊敬你自己,只有這樣,只有自我尊敬,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Part8從6個方面改變低自尊

1.接受自己。低自尊者必須明白,任何人的性格中都有不足和缺陷,每個人都必須接納自己的缺陷,欣賞自己的優點。同時,家人也應該對低自尊者進行鼓勵,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這樣他就會漸漸地找到自信。

2.從改變心態做起。低自尊的人之所以不容易成功是因爲他們往往過度自卑,而在解決問題時的退縮又進一步導致他們無法獲得他人的較高評價。所以低自尊者要想獲得他人的認可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平和了,自信心自然也就得到提升了。

3.客觀看待他人評價。低自尊者必須要學會客觀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要相信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4.改善客觀條件。雖然低自尊者無法獲得外界的較高評價,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想獲得,而是他們的能力達不到獲得他人較高評價的要求。建議低自尊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學業與事業中去,培養自己的能力。低自尊者必須明白,只有先提升了學識和能力,才能取得事業上的進步,同時,當一個人具備了學識和能力後,其自信心就會上升,自信心提升了,就會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樣,就自然會得到比過去較高的外部評價,從而逐步改善低自尊。

5.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自己融入社會是改善低自尊的好方法。但是由於低自尊的人對自己缺乏自信心,而且人際關係的建立也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所以這對於低自尊者來說有些困難。建議低自尊者首先在小事上儘量表現出善良和樂於助人的品格,因爲任何人都會對善良和樂於助人的人抱有好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提升自信心很有幫助,同時也能幫助一個人獲得他人的較高評價。

6.關注自我形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當一個人慵懶地、含胸駝背坐着時,就會感到他沒有精神,這是因爲這種坐姿會給人的大腦一個全身放鬆的信號,而全身放鬆又會讓人的精神鬆弛下來。習武的人常說:“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睡如弓”。坐姿端正,行姿昂揚可以有效提高一個人的自信,建議低自尊的朋友走路時挺胸擡頭,邁步時步幅要寬,中速行走,這時你就會發現自信似乎又回到了你的身上了。自信心提高了,自尊心當然就會跟着提高。

Test:高自尊測試

下列問題,請回答是或否。

1.你喜歡自己在鏡中的模樣嗎?是否

2.大多數時候你對自己感到滿意嗎?是否

3.你享受成功的感覺嗎?是否

4.你把失敗看做是學習的機會嗎?是否

5.你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嗎?是否

6.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看法,你也會聽從他人所說的嗎?是否

7.你會優雅地接受讚揚嗎?是否

8.你會信任別人嗎?是否

9.你對自己的要求現實嗎?是否

10.你會慷慨地付出和接受感情嗎?是否

以上問題,如果你回答“是”超過7次,那你就是高自尊。

低自尊測試

下列問題,請回答是或否。

1.你避免照鏡子嗎?是否

2.你大多數時候對自己不滿意嗎?是否

3.你過分自誇嗎?是否

4.你會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嗎?是否

5.你會保留自己的觀點嗎?是否

6.你試圖說服別人相信你的觀點嗎?是否

7.你拒絕被表揚,或證明自己值得被表揚嗎?是否

8.你妒忌別人並用諷刺和流言羞辱他們嗎?是否

9.你對自己要求過多或過少嗎?是否

10.你會由於害怕受到傷害而剋制自己的感情嗎?是否

以上問題,如果你回答“是”超過7次,那你就是低自尊。

如果你的自尊不高,請參考以下建議:

1.努力像高自尊的表現那樣去做,因爲行動會帶來心境的改變。

2.認識並接受自己,包括自身的不足。

3.你用來評價自己的標準和期望,即你的理想自我是否合理。完美主義者經常會用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評估自己,這會不斷削弱他們的自尊。

4.能客觀地看待他人的評價,並且相信你對自己的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低自尊和高自尊對照表

低自尊

高自尊

我想要被愛

我正被自己和他人所愛

應對姿態:不一致的

我將做任何事情(討好)

應對姿態:一致的

我會做最適合的事情

我要讓你感到內疚(責備)

我要從現實中分離出來(超理智)

我要否定現實(打岔)

我尊重我們的差異性

你我都是整體當中的一部分

我接納所處的環境

僵化的

評判性的

確證的

充分的

自信的

消極反應

積極響應

有家庭規則和“應該”所驅使

能夠意識到多種選擇和責任

通過外部定義

防禦

壓抑感受

停留在熟悉的環境中

接納自我和他人

信任

誠實

接納我們的感受、完整性和人性

願意爲不熟悉的事物冒險

關注過去,希望維持現狀關注現在,願意改變

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章 前言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
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章 前言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6章 心病三 多疑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