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

女人隨着青春一年年地遠去,內心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人老珠黃”的不自信心理。伴隨孩子的長大,丈夫的事業有成,很多女性朋友就開始擔心自己在丈夫面前已經失去吸引力了,擔心丈夫會在外面被年輕漂亮的“狐狸精”誘惑,於是就開始用各種手段來調查丈夫。例如隨時調查丈夫的行蹤,調查丈夫在外面又結交了哪些異性朋友,丈夫晚上回來晚了就對其進行細緻地盤問,並經常對丈夫的手機信息進行查看,甚至有些女性會敏感到經常用鼻子來檢查丈夫衣服上的氣味,並以此來判斷丈夫是不是又在外面跟別的女人在一起了,或者爲了一件捕風捉影的事情就跑到丈夫單位去大鬧一場。這些極端的做法雖然是出於對家庭的維護,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弄得丈夫在外面顏面失盡,沒法做人,以至於最後導致家庭破裂,這些不能不說是由於女性多疑給自己的家庭釀成的苦果。

女性對外界事物的感受相對男性而言要敏感,就是說,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再加上女性生理現象的改變導致的心理變化,所以隨着自己一年年的老去,女人多疑的心病就容易發作,從而導致原本和睦的家庭出現婚姻危機。

女性的多疑主要表現在懷疑丈夫出軌上,有的女性朋友恨不能對丈夫一天24小時進行監視,她們認爲只有這樣纔不會給丈夫創造單獨和別的女人在一起的機會,豈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做丈夫的感覺自己像是被監獄看管的犯人,感覺缺少個人自由和空間。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家庭大戰就會爆發,最後給家庭破裂創造了機會。

一味地去限制丈夫的個人自由只能讓丈夫對家庭產生反感,最終選擇離開。假如丈夫真的有出軌行爲,最明智的做法是以柔克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出軌的丈夫也會因爲對妻子的內疚而回歸家庭。當然,也有很多男人面對異性的誘惑無法自拔,那就隨他去好了,不知道珍惜的人最後只能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遺憾的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不會運用這個辦法。

引起妻子對丈夫產生懷疑的根源是妻子對自己丈夫的信任度下降,這裡面有3種原因:第一種是丈夫原來曾經有過女朋友,自己是費盡周折才“搶”到手的,這種男人通常都是事業有成,形象氣質俱佳,很有女人緣的男性;第二種是自己丈夫過去曾有拈花惹草的習慣;第三種就純粹是屬於“疑心生暗鬼”的無端懷疑了。

據調查,因夫妻一方懷疑另一方造成的感情破裂,其實大都是主觀臆斷,捕風捉影的無端懷疑。特別是女方因爲不冷靜分析而導致雙方矛盾惡化的情況佔大多數,所以女性朋友在沒有確鑿證據時千萬不要隨意懷疑丈夫。

無端懷疑丈夫有外遇的女性朋友需要提高自身修養,提升自信,因爲在充滿自信的心田裡是不會生長出多疑的毒草的。女性朋友應當認識到,女人一生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美,少女有少女的青春美,中年有中年的成熟美,且不可因爲自己年華老去而無謂地傷神。

女性朋友的心胸也要開闊一點兒,自己在外面工作也不可能不和異往,那就不能要求自己的丈夫不和異性打交道。在工作中接觸異性是工作需要,你要是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最後只能是自尋煩惱。

女性朋友還要增加對丈夫的信任度,遇事多與丈夫進行溝通,溝通是化解疑慮的良藥。夫妻間的信任不但是建立感情的基礎,也是相互尊重的基礎,更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信任是靠夫妻雙方共同營造的,想要做到對對方少疑和不疑,那就要夫妻雙方都向對方敞開心扉,不讓多疑有生存的土壤。

女性朋友還應該明白的一點是,在你們和丈夫同牀共枕十幾年後,當初如火的愛情早已化作了離不開的親情,早已沒了熱戀時那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牽掛,所以,當丈夫不在自己身邊又沒有給自己打電話時,千萬不要毫無根據地胡亂猜測。

從丈夫這一方來說,作爲一個男人,誰都想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但是切記,溫暖幸福是要靠努力來換取的,雖然一個家是由夫妻雙方共同來維護的,但作爲一個男人應該擔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假如作爲一個丈夫,沒有盡到丈夫的職責,甚至經常夜不歸宿,那麼時間久了,再通情達理、溫柔賢惠的妻子也會在心裡聚積起憤懣不滿,甚至是不安的情緒,這些情緒會在任何時候發作。所以做丈夫的應該對妻子多多從心理上進行安撫,對妻子更加溫柔體貼,多幹些家務活,讓妻子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丈夫的愛,同時耐心地向妻子指出多疑對家庭的危害。同時,做丈夫的也應該明白,要想得到妻子的信任,首先要遵守倫理道德的約束,要給晚輩做一個好榜樣,對其他異性不能有非分之想,只要自己品行端正,就一定能打消妻子多疑的顧慮。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條規則不但適用於職場,也適用於家庭,畢竟夫妻雙方在成長環境、生活習慣、脾氣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會存在差異,一方認爲無關緊要的事情,對方可能無法接受,所以最好各自在不影響彼此感情的情況下爲對方留出一塊“自留地”。這種相互都保留一點兒空間的寬容是婚姻愛情長久保鮮的潤滑劑,也由此證明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Part5多疑性格產生的因素

多疑心理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它跟人的生活環境、成長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的長期影響有關,這些因素也是性格培養的基礎。家庭是我們的第一個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假如父母雙方或一方有多疑的心理問題,那麼孩子很可能從小就會受到感染,並在成人走上社會後“發病”。

誘發多疑心理問題的因素有很多,有很多人可能會爲自己沒有多疑的心理問題而慶幸,且慢高興,我們前面說過,雖然多疑心理的形成與個人的自卑情結、成長環境、生活環境等有關。可是假如你工作的小環境裡宗派林立,人事關係複雜,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爾虞我詐的話,那麼時間久了,多疑的心理問題也很可能就會找上你,因爲這種不健康的環境正是滋生多疑心理的溫牀。

多疑心理的誘發因素還與個人的私慾有關,私慾越膨脹,疑心就會越大,雖然“心底無私天地寬”,但利己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種本能。一個人必須要懂得,凡事都要有個度,私慾越膨脹,利己的特徵就越大,當利己完全佔據了心靈的空間時,行爲就會帶有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特點。這時候就會對外界關於自己的評價格外關注,生怕自己的不道德行爲被人發現,於是多疑就會來“關照”你了。

多疑心理的產生還和消極的心理暗示有關係,而一旦消極的心理暗示在一個人的心中形成思維定勢後,多疑的習慣相對來說就很難改變,而且多疑心理也是導致偏執性格的溫牀。

多疑心理的背後是自卑感在作怪,因自卑而敏感,因敏感而多疑。同時,自私、膽小怕事、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都會有多疑的心理表現。

Part6多疑的危害

多疑不僅僅是孤立自己,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上剛一起步就遭遇慘敗。因爲多疑的人沒有可以藉助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多疑者似乎也不願意藉助外力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們喜歡孤軍奮戰,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讓自己在工作中處處碰壁,讓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俗話說:“疑心不除,受損不止。”

多疑既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現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人與人之間都講合作雙贏。只有合作才能雙贏,不合作就沒有贏家,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礎,而合作纔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證。“人合百羣”是現代人的社會交往需求,老話說:“不走的路要走三遍,不過的橋要過三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是如此,過去人們推崇的那種“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人際交往模式只能讓你陷入孤家寡人、四面楚歌的人際交往困境。

你想成功嗎?那就放下你的偏見,解除你的疑慮,敞開你的心扉。

多疑不僅僅是心理健康的問題,如果一個人長期陷入多疑的不健康心理狀態中也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Part7多疑心理的自我治療

1.擺脫錯誤的思維方式。多疑者總是喜歡猜測別人的心理活動,假如對方與自己有工作上的聯繫,他們就時刻擔心對方會不會因爲自己說得不合適的話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印象,這種先入爲主的思維方式是多疑者的一大特點。擺脫這種思維方式的辦法是,自己假如對某人有言行失當處,那就立刻先向對方道歉,並說明自己是無意的,但這種錯誤最好少犯,因爲犯多了別人會真的認爲你是有意的了。

2.增強自信心,凡事往好處想。不要對他人總抱有敵意和懷疑心態,不願意相信別人恰恰是由於對自己的不信任,因爲缺乏自信所以在面對任何人或事時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戒備心理,因此建立自信是消除多疑心理的方法。

3.溝通能增加心靈的透明度。多疑者是在自己心頭加了一把鎖,假如你懷疑有人故意與你過不去,你可以當面心平氣和地向對方坦陳自己的疑慮。只有交流才能溝通,溝通是在兩個充滿隔閡的心靈間架起一座橋樑。當你向對方解釋時,也許對方會向你解釋你的誤會,這樣你的心裡就會豁然敞亮。如果對方真的因爲某件事對你產生了不好的看法,那當你向對方敞開心扉開誠佈公時,面對你的真誠和坦白,我相信任何人都會諒解你的。

4.開闊心胸。我們常說“心底無私天地寬”“退一步海闊天空”“比大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心”。人生一世,誰人人後不說人?誰人人後不被人說?別人議論你,你阻擋不住,也沒必要去阻擋。只要你不把那些話放在心上,那些議論就不會對你具有殺傷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是何等大氣的胸懷,假如你做不到這樣,那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待別人善意的批評,我們必須要善意地去對待,當然對待別人惡意的攻擊,那我們也必須要學會用智慧來反擊。

5.用理智戰勝衝動。最常見的多疑現象發生在辦公室裡,當別人用多疑者聽不見的聲音在悄悄議論什麼時,多疑者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是不是在議論我?”多疑者總覺得別人是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有的多疑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會經常不分青紅皁白就衝上去質問別人,結果弄得自己碰一鼻子灰。建議多疑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先立即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冷靜思考一下自己上前質問的兩個後果:第一,假如你不分青紅皁白衝上去質問,而別人根本不是在議論你,那你該如何收場?第二,假如他們就是在議論你,你去質問不是正好給對方造成羣起而攻擊你一人的局面嗎?你一定要考慮清楚這兩個後果後,再決定該如何應對。其實,即便其他人就是在議論你,你也大可不必如此神經過敏,大家也可能只是因爲你做了一件無傷大雅的事情隨便閒聊,並沒有特意要傷害你的意思。假如其他人真是因爲你某些事情做得不合適而心生不滿,從而對你進行非議,這種事情你只要自己心裡明白,並向大家誠意地做出解釋就行了,面對你的誠實謙虛,相信不會有人對你不依不饒。

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免會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引起別人的非議,這很正常,大可不必斤斤計較,有時候在一些事情上不妨糊塗一點,不必爲此煩惱,對自己說:“誰人背後不說人?”用精神勝利法來解脫自己,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沒有了煩惱也就沒有了多疑心理。

還有一種面對他人非議的應對方法,那就是,當你聽到別人在議論你時,你可以假裝輕鬆愉快地加入大家的談話:“聊什麼呢?讓我聽聽。”據此你就能判斷出大家是不是在非議你。假如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議論你,那你裝出來的輕鬆愉快就會變成真的輕鬆愉快了。假如別人真的是在說你,那你也先彆着急生氣,可以當面心平氣和地說:“我的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我不知道你們還有在背後搬弄別人是非的習慣呀?這很不好!”這樣你就能化被動爲主動,化尷尬爲從容。事後也儘量不要把這種事情放在心上,儘量給自己多找一些不去計較的理由。

Test:你的疑心重嗎?

多疑心理既害己又害人,我們可以根據下面的小測驗來自我檢測一下自己有沒有多疑的心理問題。請你找一個安靜的空間,在沒有人打擾的情況下開始回答下面的問題。

1.當別人聚在一起說話時,你會不會認爲他們是在議論你?是否

2.最近一個月你想約一個好久未見的朋友一起坐坐,但朋友對你說有事來不了,你是否會覺得朋友是在故意疏遠你?是否

3.最近你的一本還沒看完的書不見了,你會認爲是某人故意拿走的嗎?是否

4.領導一個月前不點名批評人,你會認爲領導是在批評你嗎?是否

5.最近一個月你的愛人對你明顯冷淡,你是不是覺得愛人有外遇了?是否

6.最近一個月你經常看見一位男同事常跟一位女同事在一起,你會認爲他們的關係不正常嗎?是否

7.最近一個月你總感覺身體不舒服,你是否會覺得你可能得了重病?是否

8.上個月你看見同事進了領導家的門,你是否會覺得同事是去給領導送禮的?是否

上述問題,如果你的回答超過3個以上(包括3個)“是”的話,說明你已經有了多疑心理,應該及時調節,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
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29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0章 心病四 恐懼 (3)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章 前言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8章 心病十三 偏執與狹隘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5章 心病六 悲觀 (3)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4章 心病二 焦慮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12章 心病五 狂躁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7章 心病三 多疑 (2)第22章 心病十 自負 (1)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2章 心病一 抑鬱 (1)第5章 心病二 焦慮 (2)第26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4章 心病十一 自戀 (1)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25章 心病十一 自戀 (2)第35章 心病十六 敏感 (2)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11章 心病五 狂躁 (1)第14章 心病六 悲觀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17章 心病七 妒忌 (2)第20章 心病 九自卑 (1)第16章 心病七 妒忌 (1)第18章 心病八 虛榮 (1)第34章 心病十六 敏感 (1)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7章 心病十二 高自尊和低自尊 (2)第36章 心病十六 敏感 (3)第13章 心病六 悲觀 (1)第23章 心病十 自負 (2)第8章 心病四 恐懼 (1)第32章 心病十五 強迫 (1)第30章 心病十四 浮躁 (1)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第3章 心病一 抑鬱 (2)第31章 心病十四 浮躁 (2)第33章 心病十五 強迫 (2)第9章 心病四 恐懼 (2)第19章 心病八 虛榮 (2)第21章 心病 九自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