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潛伏

王興此時對四人身份已經盡知。

那老者名叫王森,書生叫王好賢,使棍青年叫徐鴻儒,加上於弘志,四人皆是“聞香教”中人。

王森是“聞香教”教主,河北薊州人士,王好賢是其次子,徐鴻儒是山東鄆城縣人,是他的大弟子,於弘志是他的二弟子,河北景縣人。

“聞香教”爲王森所創,自稱曾救一狐,狐自斷其尾贈之,有異香;以此號召徒衆,人多歸附,故稱“聞香教”,自號聞香教主,教徒遍及冀、魯等地。

“聞香教”教義源自於“白蓮教”,歷爲朝庭所不容。王森等人只好秘密傳教。

其子王好賢素有大志,見朝庭統治力日漸下降,早就有舉義之心,但徐鴻儒和於弘志覺得時機不成熟,一直與他意見相左,王森也是拿不定主意。

今年以來,山東、河北、河南等地一直大旱,百姓餓死者無數,王好賢覺得民怨沸騰,正是聞香教發展壯大的好時機。受他竄掇,王森來到山東傳教。

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往往容易對虛幻的神佛產生信賴,正如病急亂投醫一樣。

山東大旱,朝庭和官府救災無力,百姓在忍飢挨餓之際,在對官府的失望之餘,現實已經讓他們絕望,聞香教所宣揚的“真空家鄉,無生老母”,讓他們得到了心靈的慰藉和精神上的依託——這就讓聞香教的發展有了沃土。

王森等人來到山東以後,就到了梁山傳教,他們之所以選擇梁山,因爲這裡正是壽張、鄆城、汶上、東阿、東平、陽谷六縣結合部,向來治安混亂,盜賊多有出沒。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信衆就達到數千人,這讓王森欣喜不已,也讓王好賢的野心更加膨脹。

王好賢攛掇父親在此起事,而徐鴻儒和於弘志並不贊成,王森猶豫不決之時,就發生了漕船因避風雨而齊聚林秭河之事。

王好賢覺得這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時機,從搶漕米入手,煽動百姓造反,正好可成大事。王森覺得有理,立即聯繫教衆,準備搶了漕米後,給大家講清搶漕米的危害,讓大家明白官府一定會追究,已經沒有退路,以此來逼大家一齊造反。

不成想,那些教衆搶到米後,一鬨而散,各自歸家,王森等人再說什麼“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也是無用。

無奈之下,這四人帶着三十多個鐵桿信徒,來到蓮臺寺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方略。

這些情況,王興是如何得知的?其實都是王好賢告訴薛義,薛義又轉述給他的。

王好賢?對,就是王好賢,不過此王好賢已不是彼王好賢了。

原來,薛義跟洪林商量後,王興故意出言激怒王好賢,待王好賢一掌打來,早就掙脫了繩索捆綁(這點對於一個武林高手來說真不是什麼難事)的洪林藉着他的身子擋住衆人視線的機會,出指點在王好賢掌心的合谷穴,一股真氣入腹,立即要了他的性命。而且洪林用力巧妙,王好賢摔倒之時,頭部正好落在王興手邊,王興意念一動,手上出現一個小刀,刺破手指,一指按在王好賢的眉心處,薛義早就準備好的一個軍事專家魂魄就進入了王好賢的身體,王好賢起身之際,一撫額頭,順勢把王興點在眉心處的血拭乾淨,於是借屍還魂的好戲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完成了。

……

卻說王興的話說完,立即引起了徐鴻儒、於弘志的贊同,他們心想,這番話分析得鞭辟入裡,自己心裡有,怎麼就說不這麼有條理呢?

兩人雖然心裡贊同,卻礙於王好賢的面子,沒有出聲稱讚。

“父親,這小書生的話分析得很對,看來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令徐鴻儒、於弘志想不到的是,王好賢聽了王興的話,稍作猶豫就承認了自己之前的錯誤判斷,心裡不禁對王好賢的虛心納諫稱讚有加。

“嗯,的確如此。不僅是朝庭大勢,他對信衆的判斷也猶如親見,這位小書生的確不凡啊。”王森也捻着鬍鬚點頭稱讚。

“這位小哥,不知貴姓高名,仙鄉何處啊?”王森問道,他的語氣裡已經帶了三分尊敬。

“小可姓郭,名興,南直隸人氏。”王興沒敢說自己真姓,而是用了真名加上母姓。他擔心,要是他們中有一人被抓,把自己曾經給他們分析過天下大勢的事說出去,難保不被朝庭惦記,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對於眼前這些人的最後結局,王興還是知道的。王森應是今年就被朝庭捉住,明年死於獄中。其後,王好賢、徐鴻儒等人繼續傳教,並於天啓二年在鉅野縣起事,最終被山東巡撫所滅。

王好賢既然成了自己的人,王興肯定不能讓他死,至於以後如何辦,還得再說,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借他之手脫險。

……

“老朽姓王,乃是聞香教教主。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王森問道。

“原來是王教主當面,有話請儘管說。”王興說道。

“如今朝庭腐敗,貪官污吏橫徵暴斂,以至於民不聊生。我觀大明氣數將盡,大丈夫正當趁勢而起,建立不朽功業。郭小哥見識不凡,老朽甚是佩服。不知郭小哥能否襄助本教成就大事?如蒙答應,將來老朽定不負郭小哥。”王森說道。

一聽此言,王好賢、徐鴻儒、於弘志都用希冀的目光看着王興,尤其是王好賢,他非常希望主人能答應下來,跟主人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薛義看出他的想法,立即出言警告:“王好賢,你別想好事,主人不會投靠聞香教,我一直在努力讓他中興大明,我們這些鬼才也要爲此目標奮鬥,不能生別的心思,不然的話,小心讓你魂飛魄散!你先安生在教裡呆着,發展自己的力量,以待時機。”

王好賢聽了薛義警告,無奈地說道:“那好吧。你們可以跟在主人身邊,偏生讓我跟着什麼破教東躲西藏。這是讓我學餘則成潛伏麼?”

“忍耐一些吧,會給你親自爲主人效勞的機會的。”薛義勸慰道。

王興不知道薛義和王好賢的對話,他心說:“我靠,這老傢伙竟然因爲我一句話就要拉我入夥。他沒有給我講什麼聞香教教義,反而以功名利祿相誘,看來,他也看出我不會被他妖言所惑了。”

第六十五章 丫環漂亮小姐就一定漂亮?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死不退第三十二章 難以拿捏的時機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三十九章 校場點兵(六)第七章 決不依附任何一黨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四章 賢婦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十四章 撩美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五章 施恩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五十七章 歸家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二十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
第六十五章 丫環漂亮小姐就一定漂亮?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死不退第三十二章 難以拿捏的時機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賑饑平亂(二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三十九章 校場點兵(六)第七章 決不依附任何一黨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四章 賢婦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九十三章 手弩和地雷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十四章 撩美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五章 施恩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五十七章 歸家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七十九章 女諸葛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二十章 提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