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

隨着這一道昭告,本就在洛國之中的儒墨道法子弟自然是歡欣鼓舞,那些散落在列國之中的其餘著書之人,同時帶着自己的書籍往洛國之中趕來。

但凡是眼光稍微長遠一些的人,都能夠看到,洛國的這一舉動會大大提高他們這些治學之人的社會地位和歷史地位。

在過往的千百年之中,不論你多麼的有才華,若是不能得到貴族的賞識,終究要泯然衆人,不能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

只有少數如孔子、墨子這種弟子門徒衆多的聖賢才能留下無數的軼事典故,但是這種私人寫就的,從先天上就差了一些。

所以諸夏列國之中的治學之人,都在孜孜不倦謀求出仕,想要立下實實在在的功勳。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立言是非常忽視的,只將其視爲躍升階層的敲門磚。

百家學說,囊括宇宙,包容萬物,那些深奧的道理流於表面,若是能組織一批人深入研究,定然能不斷地推陳出新,但是百家子弟只將其用來作爲出仕的工具,實在是可惜。

現在洛國公室就是要昭告天下士人,即便是沒能成爲王侯將相,只要著書立說,依舊能夠千年萬世,受到世人敬仰。

列國貴族對洛國的舉動見怪不怪,洛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這些典籍。

在過去的數百年之間,很多時候滅亡那些小國之時,這些國家都會特意將史料留存下來,拿到洛國之中去交換金銀、布帛、糧食等等實用的東西。

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洛國爲什麼要保存那些早已滅亡的諸侯國的歷史,又不是自己國家的史書。

爲了斷絕亡國之人復國的念想,這種沒用又笨重的東西,不都應該直接一把火燒掉嗎?

所以大多數人對這件事掃了一眼就略過,轉而開始琢磨增加國家土地和人口。

仰望星空、維繫文明,並不在這些統治者的目標之中,他們的目標只有維護自己的統治。

郢都。

雖然之前遭遇了大敗,但是現在已經漸漸地從失敗之中走了出來,楚國有豐富的戰敗經驗,還不至於因爲這一場失敗就徹底心灰意冷。

司馬項印戰死,這是楚國在戰場上死去的最高級別貴族,讓所有的楚國貴族都心生兔死狐悲之感。

項印的屍體被送回楚國時,身上連一塊完好的肉都沒有,從浸滿了鮮血的戰甲上,能見到到處都是刀槍箭矢射出的窟窿,渾身上下十餘處傷,最終血盡而亡,沒人能想象到他臨終之前受到了多麼大的痛苦。

郢都城外,楚王捧着浸滿鮮血的衣袍,失聲痛哭,衆人紛紛跟着流淚。

項氏的損失慘重,族人臉上滿是悲慼之色,但是他們還記得項印的囑咐,直接在郢都城門處,數十人齊刷刷的跪下。

項印的兒子項章上前執手泣聲道:“王上,三十萬楚軍卻被魏國三萬軍隊擊敗,這難道是楚人懦弱嗎?

臣的父親立下了多少的功勞,打贏了多少勝仗,難道會輸給魏國的小兒嗎?

楚國的失敗,是因爲魏國變法強軍,魏國武卒強橫,還能令出如山,不像我軍互相掣肘,不能全力,這纔是真正的原因。

王上,臣聽聞宋國之中有一人養羊,因爲羊圈破損於是被狼叼走了羊,他認爲羊已經丟了,再補羊圈已經晚了,於是任由破洞存在,結果再次丟了羊。

這一次楚國的失敗,是因爲魏國變法,而楚國未變,損失已經不可挽回。

但若是楚國依舊不變,等到齊國變法、秦國變法、趙魏韓吳紛紛變法,楚國又要如何穩固社稷呢?

臣叩首,請王上變法,興盛楚國,爲死於魏人之手的楚人復仇啊!”

項氏族人紛紛悲聲道:“請王上變法!”

楚王將項章從地上扶起,悲痛道:“項卿,寡人定會強盛楚國,爲司馬復仇。”

楚國貴族望着地上項印的屍身,再看看悲愴的楚王和項氏,沒找到理由反駁,紛紛閉上了嘴。

如同項印所預料的那樣,他用自己的命,暫時爲楚王爭取來了一個變法的絕好藉口。

更妙的是,魏侯卿的死去,讓魏國之中很多的人才都離開了魏國,因爲現在的魏國已經不再需要這麼多的人才了。

魏國的舊貴族和新貴族達成了利益的交換,那些不願意交換的,要麼在政治風波之中被殺死,要麼就拿着好處離開魏國。

反正法家弟子一身才學,到哪裡都有施展的地步。

變法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坐在王宮之中,提出幾條策略就能成功的,最重要的是一個能不折不扣執行的政治集團。

法家變法,通常都是由一個法家大佬在宮廷之中設計頂層架構,然後大批熟悉律法的法家弟子充當中層官僚,最終將這些政策執行下去。

魏國雖然實力並沒有遭受到特別大的破壞,畢竟最精銳的魏武卒都還在,但換了一個懦弱又年幼的君主,魏國短時間之內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爲。

韓侯成和趙侯用終於能夠緩一口氣,不用每日生活在時時刻刻擔心魏侯卿背刺的恐懼之中,同時兩國同時開始從魏國之中收攏人才。

天下再一次的回到了均勢之中。

戰爭就像是潮水一樣,永遠不會消失,只會默默地積蓄着力量,然後在合適的時間,掀起沖天的海嘯,毀滅一切。

楚王已經決意變法,然後滅吳,再也不會有任何事情能夠動搖他的戰略,秦國和楚國在蜀國平原之上的爭奪愈發激烈。

洛邑。

這座天下之中的城池,經歷了八百年的風風雨雨,現在還牢牢地掌握在周王室的手中。

周天子在這裡坐看諸侯潮起潮落,昔年魏國驕橫,六國伐楚,他不發一言。

魏侯卿被韓侯成和趙侯用殺死在王畿之中,這麼不給他面子,他還是不發一言。

現在他要死了。

他在位期間,由於王室資金的寬裕,對王宮進行了大量的修繕,恢復了昔年的氣勢,殿中的內飾全部重新裝弄,珍貴的布綢製作而成的垂幔從屋頂之上緩緩落下,將寬闊的大殿隔成一個個的空擋。

他現在就躺在十數重帷帳之後,面色蠟黃,沒有一絲天子威儀,在牀榻邊上跪坐着一排人,都是王室近支,光是王子就有足足七位。

“寡人要崩了。”

天子臉色還算是平靜,帶着些感慨的說道:“邦周到現在已經八百年了,遠遠超過了殷商的六百年。

寡人翻開史書一看,每次王室衰落都是因爲天子好戰,或者是王室內鬥,所以寡人這些年只是享受,不參與天下之事。

得益於諸夏大戰之後的贈土,現在王畿有千里的土地,這已經是三百年來,王室最富有和最強大的時候。

等到寡人崩殂,你們一定要延續寡人的做法,不要隨意的挑釁諸侯,邦周的天命不穩,無論做任何事,都有可能會遭遇不測。

若是有諸侯脅迫王畿,你們覺得不能抵擋,就將王畿的土地賜予洛國,這是寡人最後所能告誡伱們的。”

這一番話算是周天子的肺腑之言,他感覺到了邦周的天命已經快要消失了,與其亂折騰,還不如就這樣拖着,能過一天是一天,反正現在王畿還很是富裕,諸侯國不會閒着沒事幹來攻擊。

即便真的來了,還有求洛國救命這最後一招。

只可惜他的兒子不這樣想,王室現在有不斐的實力,鄭國的大部分和宋國的一部分,雖然由於作爲主要的戰場之一,人口銳減,但至少要比韓國強。

韓國都能在列國之中縱橫,王室還有天子的名義,憑什麼不行呢?

若是能夠吞韓並魏,王室就能成就昔年晉國的霸業,徹底恢復到八百年之前的煌煌時代。

王子們紛紛向着天子保證道:“父王,兒臣定謹遵您的命令,會守好先祖的社稷。”

那些天子卿士同樣向着天子保證一定會好好輔佐太子,絕不讓邦周的社稷墜落。

聽着很是誠懇,但天子卻從中聽到了敷衍。

他一眼望過去就知道自己的兒子和近臣們在想什麼,眼中浮現起一絲冷意,但想了想自己的身體,還是歇下了這份心。

他是個很悲觀的人,不禁想到:“王朝終末之時,總是有夏桀商紂這樣的君王,邦周難道會例外嗎?

若是王室真的再出幾個不肖子孫,大概就真的是上天要滅亡邦周了,我現在教導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只希望素王還能庇佑邦周。”

洛國之中,洛國公室開始編纂那些他們都未曾見過的典籍,這天下之間的賢人何其之多,其中的思想又哪裡是一個學宮就能夠囊括的。

若不是洛國要爲羣賢塑像,恐怕這其中不少人,終身都不會來到洛國。

時光匆匆如流水,天下的局勢同樣如同流水,列國之間的強弱隨着戰爭此起彼伏,變換不斷。

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大勢,佔據着有利地形的國家,漸漸地開始擁有更重的分量,位於四戰之地的國家,則開始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51章 非王即賊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731章 大將死!第301章 洛仲堪第647章 極於情!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123章 開整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7章 淮夷亂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28章 王畿弊政第643章 互斥!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4章 血色王畿第301章 洛仲堪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533章 大丞相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14章 漢水之戰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369章 天崩矣!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47章 回齊第670章 我周氏!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33章 衛鞅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76章 攻魏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670章 我周氏!第135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425章 驚變第49章 定策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3章 三監之亂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4章 洛水之戰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300章 相父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426章 迎立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538章 巫蠱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631章 諡號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650章 洛楚
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51章 非王即賊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731章 大將死!第301章 洛仲堪第647章 極於情!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123章 開整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7章 淮夷亂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28章 王畿弊政第643章 互斥!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4章 血色王畿第301章 洛仲堪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533章 大丞相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14章 漢水之戰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369章 天崩矣!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47章 回齊第670章 我周氏!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33章 衛鞅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76章 攻魏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670章 我周氏!第135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425章 驚變第49章 定策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3章 三監之亂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359章 突破!造紙術!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4章 洛水之戰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300章 相父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426章 迎立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538章 巫蠱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631章 諡號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650章 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