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我周氏!

魯肅在家僕的指引之下走進外堂之中,然後便見到了正在等待着他的周瑜。

無論何時見到周瑜,魯肅都有一種驚歎的感覺,風流倜儻,瀟灑俊逸,他數遍江左沒有可以比擬的人。

現在或許有了,那位端坐在吳郡的洛氏公子楚,據說縱然在洛氏中容貌也是佼佼者之一。

魯肅每每覺得周瑜眉心若是篆刻上一枚聖痕,那就和他的氣質相當般配了。

周瑜見到魯肅臉上忍不住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魯肅這個人以才華而論,是周瑜生平所僅見的。

周瑜自認文武雙全,尤其是統兵之能,數遍江東無出其右,他的目標是傳說中的韓武穆。

但見到魯肅之後,他就有些動搖了,單以統兵而論,魯肅自然是不如他的。

但是魯肅在謀略上有大才,而且擅自合縱連橫,總是能穩妥的處理各方關係,眼光長遠,極其擅長大勢規劃,這是周瑜在江東甚少見到的。

才華僅僅是一方面的,真正讓周瑜和魯肅一見如故的原因是魯肅的人品。

二人年紀相差不大,魯肅只比周瑜大三歲而已,但周瑜卻認爲魯肅是一位真正的敦厚長者。

若是魯肅所說的話,縱然再是荒誕,周瑜都願意相信,這就是魯肅的人品德行魅力所在。

“子敬兄。”

“公瑾。”

二人笑着把臂一同坐在席中,周瑜親自爲魯肅斟酒,“子敬兄,還請飲酒。”

魯肅與周瑜端酒相碰隨後一飲而盡,魯肅這纔開口道:“公瑾,我來此所爲何事想必你大致是清楚的。”

周瑜點頭道:“是爲了公子楚的招賢令,兄長是想要前去投效,還是不願意前去呢?”

魯肅盯着周瑜說道:“公瑾,你知道我是徐州人,只不過在廬江有家業罷了。

公子楚的招賢令很重要,我是要前去效力一番的,但僅僅是效力一番而已,我是不希望孫堅入主江東的。

但公子楚來到江東之後的種種矛盾行爲,證明他依舊在貫徹着洛氏不王的政治原則底線。

那他日後如果真的成爲了江東之主,這江東之地就是自保的局面,我心中有爭雄天下的想法。

等到擊潰孫堅,我就向公子楚獻上江東爭雄天下的規劃。

若是公子楚願意接受,那我便留在江東輔佐,若是公子楚不願意我就以衛翼江東的功勞,請公子楚爲我寫下介紹信,前往投奔其他的諸侯。

洛氏公子皆是愛惜人才之人,定然不會拒絕我。”

周瑜對魯肅的這一番話並不意外,他們二人志趣相投,自然都有清平天下的志向。

兩人還曾經在對酒賞月半醉半醒時,開玩笑的說,以後周瑜做統帥負責統率大軍,魯肅作爲隨軍軍師和糧草官,二人合璧,定然無所不克。

周瑜心中有了一些明悟,但還是開口問道:“子敬兄前來可是勸說瑜一起前往吳郡的嗎?”

魯肅點點頭沉聲道:“我知道公瑾你和孫堅的兒子孫策交好,擔心伱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行爲,所以來到這裡勸說你。

我知道你定然猶豫,且聽我一言,最後如何去做,那皆由你。

公瑾你出身世家大族,祖輩和父輩都有高居三公的人。

袁紹袁本初四世三公於是門楣高貴,周氏雖然沒有汝南袁氏那樣門生故吏遍天下的煊赫聲勢,但兩代三公的家世數遍大漢十三州又有幾家能及得上呢?

我知道你因爲這樣的緣故所以不願意前往吳郡。”

周瑜臉上神色不動,但是微微顫動的眼瞼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情緒,這是誰都不曾提起的,但是卻一直都藏在周瑜心中的。

廬江周氏是真正的大豪門,連續出過兩代三公。

但是在江東這片土地上,最高貴的門楣卻是吳郡六姓,這讓周瑜怎麼服氣?

吳郡六姓擔任太守級別官員的都很少,大多數擔任的都是別駕從事這種刺史佐僚。

百年後漢,吳郡六姓沒有出過三公級別的官員,讓周瑜這樣的貴公子前往投效,他怎麼能放得下身段呢?

反倒是襄助孫氏攻下吳郡,騎在吳郡六姓的頭上,告訴整個江東,誰纔是江東真正的主人,更符合周瑜的心思。

知道周瑜這種想法的人幾乎沒有,畢竟周瑜是個寬宏雅量的人,但是魯肅卻更瞭解周瑜,知道周瑜內心深處的驕傲。

魯肅接着說道:“公瑾,你看公子楚的招賢令,他正是知道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顧慮,於是以自己的名義發佈這封招賢令啊。

洛氏公子親自招攬這想必是不委屈你的家世門楣了,吳郡六姓不過是公子楚手下的另外一股勢力而已,你不是投效吳郡六姓,而是投效未來的江東之主。 以你的家世門楣只要到了吳郡,公子楚定然會特意接見你,公子楚只要見到你,又怎麼會不看重你呢?”

魯肅這番話讓周瑜頗爲動容,將其中的利害關係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周瑜終於緩緩說道:“子敬兄所言,瑜明白了。”

見到周瑜聽了進去,魯肅頗爲振奮,趁熱打鐵說道:“公瑾。

孫氏本就是吳郡的寒門,一旦孫氏崛起,吳郡作爲祖宗之地,孫氏定然是要在吳郡之中擴展勢力,但是一山不容二虎,那定然是要將吳郡士族在本郡之中的利益侵奪大半的。

所以孫氏若是入主江東,必然會打壓吳郡士族,重用你這樣的非吳郡士族以及我這種流寓士人。

這或許是你想要襄助孫氏的其中一個原因,能夠一展自己的才華,能夠在政治上得到重用。

這件事對我這種流寓士人同樣是有利的,我本該襄助孫氏進入江東的,但問題就在這裡。

一旦孫氏進入江東,所帶來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呢?

一定是激烈的爭鬥!

吳郡士族怎麼可能甘心在政治上失勢呢?

他們勢必是要反撲的,我們這些人都不要想做事了,整日陷在爭權奪利之中就是必然的結局。

這種政治的鬥爭,從來都不會有勝利者,一定是東風壓過西風,過一段時間西風壓倒東風,無論是吳郡士族,還是我們這些流寓士人,都會在一輪輪的鬥爭之中逐漸被消耗殆盡。

這就是所謂的制衡之道,犧牲了一切進取之心來換取穩定,這不是我想要的。

這難道是你想要的嗎?

廬江周氏不在戰陣之上彰顯威風,卻在一輪輪的政治鬥爭之中,流乾自己的鮮血嗎?”

這一次對周瑜造成的震動比之前還要大,他似乎已經能夠看到魯肅所描述的那個未來了,那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他是想要率領着數十萬大軍一路北上,定鼎中原的。

周瑜到底是聰明人,他立刻就反應過來,“子敬兄,您是說公子楚主導江東就不會有這樣的局面出現?”

魯肅一拍手朗聲笑道:“當然不會,公子楚是橋氏的女婿,他本就是吳郡六姓的背景靠山,和孫堅那種註定和吳郡六姓起衝突的諸侯完全不一樣。

他現在發下招賢令這就是要求吳郡六姓和平出讓政治權力,他再用這些政治權力來組建一個由我們這種賢才組成的班底,以用於維持江東的穩定。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公子楚同樣在制衡,但是公子楚的制衡不是要我們和吳郡士族爭鬥,而是讓我們互不干涉,互相配合,各自守住自己的圈層利益,不要越界!

只要沒有不開眼的人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去故意挑起爭鬥,完全可以和氣生財的走下去。

公子楚是個智慧高絕的人啊,對大勢和朝政的掌控實在是一絕,若是再有野心那就實在是太完美了。”

若是洛楚聽到魯肅的這一番分析,定然要對魯肅引爲知己了。

因爲魯肅實在是太懂他了,洛楚自己都有可能不如魯肅分析的好,很多巧妙的點

周瑜聽着魯肅的分析,忍不住感慨道:“子敬兄,你可真是天生的說客啊,對大勢和局面的分析如此的鞭辟入裡,瑜每每都會被說服。

倘若生在春秋戰國世,縱橫家之中豈能沒有子敬兄的一席之地呢?”

魯肅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知道周瑜從心裡已經同意自己的想法了。

能夠將周瑜勸回到正路上,這讓魯肅相當的興奮。

至於孫氏的問題,魯肅想起了孫策這個和周瑜同歲的年輕人,同時也是周瑜不願意前往吳郡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孫氏他還要好好思索一番,這是他準備送給公子楚的見面禮,是表現自身價值的關鍵所在。

孫堅是一方諸侯,而且不是屈居人下之輩,這肯定是不能留下來的。

孫堅麾下沒有什麼謀士,但是悍將卻真是不少,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些悍將都是目前江東所缺少的。

怎麼能夠不髒手的搞掉孫堅,以便接收孫堅麾下的那些悍將,這就是現在魯肅考慮的主要問題。

————

周瑜,字公瑾,廬江郡人,累世望族,從祖、從父皆列三公,父列洛陽令。

瑜少有姿容,及壯愈顯風流,素喜兵書策道,常手不釋卷,及加冠,江左皆喚周郎,豫章郡公時坐吳郡,魯肅奔而勸之,瑜遂奔吳郡,見豫章郡公,公見而異之,乃笑曰:“吾與周郎孰美?”

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14章 漢水之戰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176章 攻魏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36章 再幸洛邑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285章 擴大相權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647章 極於情!第332章 陰雲第332章 陰雲第643章 互斥!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195章 四海一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639章 看看人第429章 新皇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409章 建新郡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353章 太學第34章 諸侯同心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338章 召回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229章 拜將第35章 鎬京大戰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178章 再離間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還是發個單章吧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146章 孟子第146章 孟子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2章 熊頓問鼎第552章 趙飛燕!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71章 孔子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44章 皆亡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8章 商議勤王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51章 發文天下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311章 爲劉盈求一個身後名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229章 拜將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33章 姬涅崩第428章 劉旦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552章 趙飛燕!第646章 美第646章 美
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14章 漢水之戰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176章 攻魏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36章 再幸洛邑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285章 擴大相權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647章 極於情!第332章 陰雲第332章 陰雲第643章 互斥!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195章 四海一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639章 看看人第429章 新皇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409章 建新郡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353章 太學第34章 諸侯同心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338章 召回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229章 拜將第35章 鎬京大戰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178章 再離間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還是發個單章吧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146章 孟子第146章 孟子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2章 熊頓問鼎第552章 趙飛燕!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71章 孔子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44章 皆亡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8章 商議勤王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51章 發文天下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311章 爲劉盈求一個身後名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229章 拜將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33章 姬涅崩第428章 劉旦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552章 趙飛燕!第646章 美第646章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