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求新求變

洛景在望着劉徹,劉徹同樣在望着洛景。

劉徹是個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樑王的時候就銳意進取,敢於做事,所以劉恆一旦開始考慮換太子,根本就沒有思考過其他人,直接就將他召回了長安。

劉徹望着洛景眉間的聖痕開口道:“聖痕一向被世人認爲是洛氏天生高貴的象徵,似乎洛氏的興盛就是因爲聖痕的庇佑。

但在朕看來,這是何等的荒謬的言論啊。

真正讓洛氏高貴的,難道不是代代出賢能之人?

難道不是洛氏所堅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衆的能力嗎?

洛氏興盛千年之久,難道僅僅是憑藉素王的血緣嗎?

朕以爲不是這樣的。

上古時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貴,他們的直系後裔現在又在何方呢?

高皇帝受命於天,劉氏得到了天命,於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貴地位。

洛氏在大漢顯貴,是因爲昭公爲高皇帝加冕,英侯爲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於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攝政天下,這難道是因爲素王的庇佑嗎?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輔佐朕,想必是能夠繼續富貴了。”

洛景聞言笑了起來,覺得皇帝的這番話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資英斷,有識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盡力。”

這算是微微的拒絕,但是劉徹聞言卻微微的鬆了一口氣,笑道:“洛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啊。

朕剛剛承繼大位,只覺朝中紛亂,千頭萬緒,無法理清,正要向您問政。”

洛景端坐道:“還請陛下示下。”

劉徹便道:“朕授業之時,聽聞天子的古老是難以贅述的,君王接受了上天的旨意,於是統治天之下的一切。

如果君王不能統治,陰陽的位置就會翻轉,四時的順序就會打亂,高高的山巒就會崩塌,洶涌的大江大河就會枯竭,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不再是臣子,天下就在這種境地之中大亂了。

朕登基以來,每每思及朝中的千頭萬緒,就很是憂慮啊。

這大概是因爲朕不知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而導致的,所以想要問政於您。”

洛景敏銳的把握住了這番話的核心,那就是“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這八個字,是掌握着權力的人才該問的。

皇帝現在有權力嗎?

有,很大!

他能夠做很多事情嗎?

做不了,這是現實。

所以劉徹想要問洛景怎麼才能夠獲得做事的權力。

洛景聞言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陛下,您這是見到了什麼,才升起了這樣的想法呢?”

劉徹瞳孔一縮,他萬萬沒想到洛景竟然會問出這個問題。

洛景的話很委婉,但是其中的深意卻是,你是爲了什麼纔要權力?

這是劉徹難以想象的事情,皇帝想要權力,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嗎?

這天下的一切難道不都是皇帝的嗎?

皇帝至高無上,理所應當的擁有一切,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他的腦海之中迅速的開始回想有關於洛景和洛氏的一切,然後陡然之間將思緒定在“獨夫”這個字眼上。

這個詞語是素王帶到這個世間的,這個詞語幾乎說盡了洛氏對君主的態度。

這個傳承了千年之久的家族,從未曾忘記過這一點。

從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之所以洛氏出將入相,扶保大漢社稷,乃至於洛文王鞠躬盡瘁,是因爲大漢得到了天命,是因爲大漢代代明君,是因爲大漢的君主都體恤天下百姓。

現在東阿侯洛景問自己,就是想要知道,自己會是下一個體恤百姓的君主嗎?

做了天子,做了皇帝,是爲了諸夏的昌盛,爲了天下的福祉,還是單純的爲了自己的權力慾,單純的爲了騎在天下人的頭上耀武揚威呢?

劉徹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甚至響徹了整個大殿,他實在是喜歡這個問題。

劉徹這個人的性格,某種程度上是很怪的,你可以說他好大喜功,但決不能說他是不顧百姓死活。

很多昏君暴君是知道自己在做壞事,所以他不讓別人說,甚至搞出文字獄這種東西,這就是越害怕什麼,越反對什麼。

但是劉徹不一樣,那些批評他的,都被他當成笑話來看待。

因爲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批評他的人,他只認爲是眼光短淺,鼠目寸光之輩。

洛景好奇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我笑那……”

劉徹順嘴說道,然後陡然頓住,擺擺手朗聲道:“朕要讓大漢的東、南、西、北盡皆佈滿諸夏的列國。”

洛景眼中閃過了讚賞的目光,劉徹聽懂了他話中的深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一個從藩王短短時間之內驟然成爲皇帝的人,卻擁有這樣的政治嗅覺,只能說是天賦異稟。

洛景靜靜地聽着。

“朕要率領大漢的將士們,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朕要做素王以下,諸夏史上開疆拓土第一人,朕要帶着無上的功勳,在泰山之頂,向至高無上的素王祭告。”

說完就緊緊地盯着洛景,他的戰略目標可以說和前幾代執政非常不同,但劉徹現在剛剛當上皇帝,意氣風發,還沒有遭遇過任何的挫折,他秉持着一個驕傲的理念,真正的皇帝,不屑於隱藏自己的政治目標。

洛景微微作揖道:“您是諸夏的天子,大漢的皇帝,臣以爲王侯公卿都應當臣服於您,這是符合道理的。”

劉徹聞言滿眼都是振奮之色,只要洛景站在他這一邊,之後可以試探的餘地就大了許多。

只聽洛景又道:“治國首重才,先帝建立太學,又從山東遷徙那些家學淵源的豪強,都是爲了在關中聚攏人才。

您想要用什麼樣的人才呢?

您希望他們是什麼出身呢?

您希望他們有什麼樣的能力呢?

找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您就掌握了一切。

法家說君臣上下一日百戰,這是無能者的謬論,那些玩弄法術勢的國家都不得好死,您要謹記這一點。

臣有一些門徒,還有一些姻親,在長安乃至於山東的郡國還算是能說得上話,您將要什麼,臣願意爲您尋來。”

劉徹聽到洛景的三個問題若有所思,又聽到洛景後面的話,說道:“朕聽聞這世上沒有不變的法度,沒有不易的規則,先帝所行之道,從高皇后時起,到現在一甲子左右了,按照天道的規則,應該有所變化。

朕需要這方面的賢才,應該向天下有才能的人發佈詔書,尋求天下人的看法,只要是能夠提出見解的,縱然是一介布衣,也應當毫不吝嗇的賜予三公九卿之位,以此表達朕對賢才和新政的渴求之心。”

改制!

這彷彿是篆刻在每一任大漢皇帝血脈之中的基因,每一代皇帝登基之後都要改制。

這實際上正是歷史賦予大漢皇帝的宿命,秦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剛剛統一天下就崩殂,它對天下最大的貢獻,大概就是證明了郡縣制還不能作爲實實在在的制度存在於這片土地上,以及不能太過分的使用人力物力,那些終日種地的農民,一旦反抗起來,是足以摧毀一個帝國的根基的。

漢王朝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着要爲天下人尋找從封建時代到帝制時代道路的重任,直到現在,前面的幾代皇帝和攝政都做的很好,到了劉徹這一代,他自然有自己的歷史使命。

一個人吃飽了,就應該幹活了。

一個國家興盛起來了,它所應該揹負的責任就自然而然的降臨了。

……

洛景從長樂宮離開,今日他和劉徹在宮室之中談了許久,可以說是相談甚歡,但洛景還是能夠感受到兩人之間的那種隔閡,這種隔閡是生來就有的,兩人縱然是再君臣得宜,這也是改變不了的。

“想要改變這樣的盛世,要爲天下人尋找新的道路,那該是何等的帝王呢?”

洛景心中思索着,劉徹目前爲止的操作都是一個優秀的帝王,尤其是他面對先輩所創造的盛世,卻敢於求變,這是很難得的。

但效果如何,還要看他日後的表現,至少在現在,洛景非常願意將自己那些用不到的資源送給劉徹來掌控局勢。

“咚!”

隨着洛景踏出宮門,那扇沉重的門重重地落下。

————

漢王朝的偉大不需要筆者用繁華的文辭去贅述,只需要簡簡單單的一句——“在諸夏文明經歷數百年的戰亂之後,它成功的爲文明注入了新的動力,經歷了無數的改制,每一道改制都切實的改變了整個民族的底色。”

漢武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擁有着極少人才能夠擁有的罕見卓識,在他剛剛成爲這個龐大的王朝統治者後,面對着鼎盛的王朝,他並沒有沉迷於盛世的繁華之中,而是發起了一場深刻的求變之路,筆者將會盡可能的描述這個偉大帝王的一生。——《漢王朝興衰史》

包括武帝在內的之後四代人的大劇情基調我都已經定好了,影響不了大局,我就是單純的煩腦補怪(推理劇情和腦補怪不一樣),腦補怪屬於那種先認定自己推理的一定對,然後開始輸出情緒

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99章 制典第30章 申戎入寇第731章 大將死!第655章 殺!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631章 諡號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84章 洛瑜使齊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57章 試探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346章 嘲諷第340章 奪權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506章 薨!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457章 朕不允!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698章 昭城中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426章 迎立第21章 四姓公卿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154章 終入洛第213章 風來!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212章 反抗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731章 大將死!第123章 開整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382章 匈奴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26章 談崩了第29章 褒姒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498章 殷商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84章 洛瑜使齊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657章 死!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515章 霍光!第544章 皆亡
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99章 制典第30章 申戎入寇第731章 大將死!第655章 殺!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631章 諡號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84章 洛瑜使齊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57章 試探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346章 嘲諷第340章 奪權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506章 薨!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457章 朕不允!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698章 昭城中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426章 迎立第21章 四姓公卿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154章 終入洛第213章 風來!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212章 反抗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731章 大將死!第123章 開整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382章 匈奴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30章 申戎入寇第626章 談崩了第29章 褒姒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498章 殷商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84章 洛瑜使齊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657章 死!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515章 霍光!第544章 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