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攝政會議

第18章 攝政會議

姬完被擁立衆臣定下“厲”的諡號,不允許他葬在祖宗王陵,而是另選荒野之地修建陵寢,可以說徹底被定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由於姬息還未加冠,不能理政,便以太后垂簾聽政,洛侯爲太師兼天官,宋公爽爲太傅兼秋官,齊侯爲太保兼夏官,晉侯爲春官,陳侯爲地官,邯侯爲冬官。

最滿意的就是晉侯,春官乃是禮官,能夠掌管一部分的宗族事務,雖然沒有大宗正那種直接的權威,但明白洛蘇態度的他,對於如今的安排已經很滿意。

陳侯現在深刻感受到了外戚的好處,從一個邊緣化的侯國,一下子掌握了王畿的土地、戶籍、稅負大權。

洛蘇自己則終於拿到了邦周最高的權力,天官的職權極大,帥其屬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國,實際上就是宰相。

太陽初升,東方魚白淺露,王太后齊姜與天子息的車輦在宮內前行,宮殿頂部飛揚的鳳凰銅像,悠悠揚揚。

齊姜回想起姬完這些年的荒唐,又看了看自己身邊的天子,輕聲道:“天子之宮,合該聖王而坐,息兒切記,絕不要做厲王那樣的禍國之人,死後無顏面見列祖列宗。”

天子息重重點頭,擲地有聲道:“母后放心,兒臣定引以爲戒,好生同老師學習,興盛邦周。”

宮殿之中,洛蘇等六人正在此恭立等候,見到天子的鑾駕走來,紛紛上前來迎接,鑾駕停下,天子息當先跳下車來,視線遊弋,然後直奔洛蘇而來,喜道:“老師。”

王太后下得車來,洛蘇等人便齊齊行禮,王太后與天子息回禮。

洛蘇望着眼前已經頗爲雄壯的天子息,彷彿看到了邦周的未來,厲王執政這些年對邦周的傷害太大,需要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洛蘇等人與王太后、天子登上議事大殿,王太后齊姜帶着天子息坐在上首,洛蘇作爲太師兼天官,負責組織這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諸公,熊頓之亂已經平定,之後便要興王事,素王曾經說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等六人以何面目執掌邦周,是當今的頭等大事。”

現在洛蘇憑藉平亂時的功勳,已經將王畿的事權全部攫取到手中,但由於他們權力的來源是代替天子息攝政的王太后,所以非常不穩定,這是六人所不能允許的,在這一點上,齊侯也只能站在洛蘇一方。

由洛蘇提出這個要求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是其他的諸侯提出來,恐怕會被有心人暗地裡中傷。

但洛侯是不同的,始祖素王當年便代行王事,之後三代洛侯,盡忠王事,將王室的利益置於洛國的利益之上,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王室對洛侯的政治信任已經提升到了極點。

王太后齊姜正聲道:“在座的都是邦國的重臣,太師有話直言便可,總能商議出一個章程。”

見到王太后表態,洛蘇便道:“周初之時,素王受先王遺詔,擔任攝政王,代行王事,是最名正言順的。

但先厲王乍然山崩,天子還未加冠,不能理事,按照禮制由王太后暫時攝政,此乃王室權柄,不可輕縱。

臣提議,設立攝政會議,總攬一切軍國重事,以我七人爲攝政會議諸侯。

凡需天子用印之事,便交由會議而決,待天子加冠,會議便直接解散。”

洛蘇所言,便是爲他們執政的六人,加攝政銜,權力實際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地位卻是截然不同。

稱得上是巍然不可動,所謂攝政,便是代替天子行使權力。

就連天子收回攝政的權力,也在攝政手中,即使有人彈劾,也能堂而皇之說一聲。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這會議之中,大部分都是洛蘇的盟友,通過會議可以在不擔任攝政的情況下,掌握攝政的權力。

其餘幾人心中都各有所想,王太后是個有智慧的人,她心中清楚自己通過身份攫取的攝政權力,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的。

況且齊侯與洛侯都是她的靠山,有這一文一武在,社稷穩固。

想到這裡,王太后齊姜便旗幟鮮明的站到了洛蘇這邊道:“本宮覺得太師所說有理。

爲諸位公侯加上‘攝政會議諸侯’銜,可以減少有心之人的覬覦,使王畿公卿、畿外諸侯國主收起不必要的心思,如今王畿虧空,興治王畿纔是大事。”

既然王太后都同意,其他幾人自然沒有意見。

洛蘇這個提議,大概率是不想王畿陷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之中,他自己威望卓絕,擔任太師都沒有多少人反對,這個攝政會議諸侯的銜對他的提升也不是那麼大。

洛蘇做事雷厲風行,最重要的事情定下,立刻就要用印,將此事頒行王畿、列國。

【洛氏的族長擔任攝政會議首席,你的家族再次有了攝政的光輝歷史,你的家族影響力再次提升了,你的氣運點數大幅增加。】

突然而來的系統提示將姬昭的目光吸引過來,望着意氣風發的洛蘇,姬昭搖搖頭,攝政哪裡是那麼好當的。

等到侍者將詔書帶出去,衆人便商量起第二件事,封邦建國的大事。

“一日敕封四位侯爵,真是國朝盛事,不知太師心中可有人選?”

洛蘇聞言啞然笑道:“諸公莫要玩笑,敕封諸侯乃是王道重事,我不過天子管家之人,庸庸碌碌按章辦事的臣子罷了。

何人可以敕封諸侯,周禮上寫的明明白白,或者是功勳卓絕的臣子,或者是血統高貴的宗親,只此而已。”

洛蘇一說,衆人便懂了,將目光放到了王太后齊姜身上,血統高貴的宗親,哪裡有比當今天子的兄弟血統更高貴的呢?

齊姜聞言,眉頭陡然皺起,她的一個兒子做了天子,另外一個兒子自然是要分封的,但她可從來沒有想過將兒子分封到南方那種偏遠之地。

在如今的邦周,同樣國土的封國,有四個級別,第一個級別就是封在洛邑的王畿周邊,這樣人口衆多、土地肥沃、商業繁榮、文化昌盛,是上天眷顧之地。

第二等的則是從晉國直至鎬京王畿這一塊土地,是邦周宗廟所在。

第三等則是洛國、齊國等在東方開拓的土地,這些土地上諸夏的文化已經非常昌盛,東夷部落已經越來越少,很是富庶。

至於最差的就是北面、南面、西面,窮、戰亂、蠻夷衆多。

即使是侯爵,齊姜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去那種地方。

於是皺眉道:“先王嫡次子不過是一個稚童,哪裡能承擔起防禦楚國的重擔呢?先王有庶子三人,都已加冠,封在王畿之中,爵不過伯子男。

息兒即位,普天同慶,理應給兄長加封,以彰顯仁德,便將三人爵位升至侯爵,侯國遷轉至唐隨等地罷。”

三言兩語之間就將幾個王子安排的明明白白,在座的幾人也不禁佩服乾脆果斷,絲毫不擔心那幾個王子的外戚不滿。

幾人便直接同意,開始草詔。

洛蘇說道:“申呂之地最爲緊要,隨厲王親征的將領之中,餘伯修有功勞,將其升爲申侯,將申呂兩座城池都賜給他,封給他兩百里的土地,彰顯天子的恩德。”

如今邦周大擴,便是伯國之地也有百里,但賜土時,依舊按照周禮舊制。

餘伯乃是諸姬之一,現在將餘伯的封國遷徙,自然要多多賜土,還要有其他的賞賜,才能不落下苛待宗室的名聲。

“自素王攝政起,如今王畿官制龐雜,臣規整了一遍,三公大多以尊銜賜予德高望重的宗長,大多不涉政事,既然如此,不若便爲定製,作天子之伯。

至於王佐官制,便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爲上卿,大宗正掌姬姓諸侯之事,少宗伯掌外姓諸侯之事,再設大鴻臚掌公侯之事,少鴻臚掌伯子男之事。

四鎮諸侯八年一遷,都由立有功勳的諸侯擔任,天子亦可與宗親貴戚多多親近。”

洛蘇爲了加強天子和血緣日漸遠離的諸侯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煞費苦心,若是強大的諸侯一生都未曾見過天子,那又從何談起所謂忠誠呢?

……

天官官署。

毫無疑問,這是如今整個天下的權力中心,整個王畿的事務、整個邦周的事務,都要經過天官決斷。

春官晉侯與地官陳侯臉上喜氣洋洋,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巔峰。

洛蘇爲三人斟滿酒,笑道:“晉侯、陳侯,還請飲酒。”

兩人便齊齊謝禮道:“怎敢勞煩太師。”

溫酒飲罷,陳侯便開口問道:“不知太師有何要事召我二人前來?”

洛蘇沒回答,而是轉頭問晉侯:“晉侯之祖,乃是武王之弟,到如今已經四代,與天子的血緣關係已經很是淡薄了。”

這話一出,晉侯與陳侯的表情立刻就嚴肅起來。

“不過四代便已經如此,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之後呢?後世的子孫還能拱衛天子嗎?孤很是懷疑啊。

自素王時起,大宗正便在洛氏一脈流轉,到了孤這裡,這個問題已經很嚴重,故不能置之不理,便想出一個辦法。

晉侯如今爲春官,有掌宗族之權,陳侯任少宗伯,可以協調異性的諸侯,所以這件事情要交予二位去做。”

晉侯與陳侯對視一眼,齊聲道:“太師儘可言,我等定竭盡全力。”

“王畿之中,有天下諸侯的譜系流傳,二位將其中諸侯家中適齡男女備錄在案,尤其是那些有兄弟姐妹的。

天子息娶了陳侯的嫡女,滕妾制度下,陳侯恐怕要將女子全部塞進天子的後宮了。

依孤所見,不必如此,留一二嫡女、宗女嫁入其他姬姓諸侯之家,比如晉侯之子。

同姓不婚不可破,便以異性之血,使天子與諸侯親近起來,邦周的社稷能微微安穩一點。”

聽到洛蘇所說,晉侯與陳侯臉上都浮現出笑容,此事並不難,而且對兩人很有好處,當即便答應下來。

望着晉侯與陳侯遠去的身影,洛蘇沉思片刻,這個方法應該能將諸侯與天子之間的離心,稍微拉回一點,但是隨着諸侯實力進一步膨脹,天子也必須增強自己的實力。

老祖宗話中的意思,我邦周的天命,起碼不能比殷商低,老祖宗爲邦周打下了百年的基業,我能不能做到呢?

無數繁雜的思緒落在他的心頭,侍從進來通報申侯前來拜訪。

申侯修一進來便是大禮參拜,恭敬道:“修拜見太師。”

洛蘇對申侯是有大恩的,因爲申侯真正的身份只是一個孽生子,連庶子都算不上,在這個時代,他的地位卑賤如奴僕。

一件非常灰色幽默的事情就是,姬昭制定了宗法制加分封制,創造了等級制度嚴苛、血緣關係幾乎決定一切的時代。

但他本人以及在他暗中影響下的歷代洛侯,卻並不在乎什麼血統。

這也是洛蘇爲什麼會毫不猶豫拋棄姬完,所有的規則只是單純的維護統治的工具。

在洛蘇的暗中幫助下,申侯才能從一個孽生子,最終做到諸侯的位置。

他的生母也被追封成了夫人,再也沒有人敢當面嘲諷他的出身,這種恩情,簡直比父母生養還要高。

現在,洛蘇再次出手,讓他從一個統領,一躍成爲鎮南諸侯,位同天子上卿,而且敕封爲侯爵,成爲一脈先祖,他的子孫從此就能以申爲氏,對於一個貴族來說,超越祖先是最榮耀的事情。

申侯怎麼可能不對洛蘇深深叩首,效犬馬之勞呢?

洛蘇將他扶起笑道:“申侯不必如此,你是宗家俊秀,此次南征也是表現不凡,如今是執掌方兩百里國土的侯爵,可以另立宗廟,誇耀子孫,孤倒是要恭喜你。”

申侯這纔在洛蘇對面跪坐下,“全賴太師提攜,修愧不敢當,南征之事,唉,不能衛護天子,是臣失職。”

“申侯不必妄自菲薄,厲王天怒人怨,輔佐這等君主,能做到如此已經很不容易,此次前往申地建國,不必太過着急,你這一生,建好申國即可。

孤在洛邑一日,熊頓便不會提兵北上,你到申地之後,向西征討拓展實力,還要注意與另外三國要保持聯絡,你們都是姬姓,不能結成姻親,那最好結成連襟。

熊頓此次回國,孤也猜不到楚國之內的人心變化,但等他薨後,定然還要做過一場,孤希望那個時候申國已經堪爲大任了。”

洛蘇對申侯修講述自己的要求,他現在已經不僅僅在意自己執政時的政策問題,他已經開始對下一代進行佈置,這就是爲什麼他明知熊頓有生之年不會北上,還是要將餘伯修改封到申地的原因。

“修,孤有一言,你且一聽。

七十多年來,多少分封的國家都已經滅亡,其中原因複雜,但是究其根本,不過是君主荒嬉,國政廢弛,所以國家的存續,在於繼承人的選擇。

申國,乃是面對楚國的第一線,你務必要慎重,孤聽說你的嫡次子年僅十歲,能默素王全書,如果你願意,孤可以收他做學生,爲他尋一個宋國的貴女婚配。”

申侯修面上瞬間狂喜,給當朝第一人當學生,還能取到公爵族中的貴女,誰能拒絕?

當下毫不猶豫道:“臣願意,待回去之後就將犬子送到太師府上。”

見到申侯果斷,洛蘇很是滿意,兩人便談笑起來,洛蘇又對申侯提出了申國到時候需要揹負的任務,便將申侯放走。

申侯修離開天官官署,滿是歡喜的臉上微微露出一絲嘆息,先前洛蘇話中的意思,他心中清楚。

自己的嫡長子頑劣不堪,而且蠢笨異常,在洛氏的公族之中也是有名的,只是沒想到傳到了洛蘇的耳中。

如今自己要鎮守申國,扼制楚國發展,這是邦周的百年大計,申國是最重要的棋子,洛蘇對他的繼承人不滿,又提醒要收嫡次子做學生,還要配宋國貴女,這便是提醒他一下,讓他自己處理,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

申侯修感激於洛蘇的恩德,稍稍平復心情,便決定讓嫡長子出些意外,失去繼承權。

……

康王曰:王叔攝政,天下賓服,何爲攝也?

素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攝政據此二者,王不可輕授。——《王道後篇》

兄弟們看一下啊,作者君這本書是架空歷史,架空歷史,開頭第一章也說了,以歷史爲藍本,結合民間野史、精怪誌異、傳奇故事做出來的一款遊戲,遊戲啊。

(本章完)

第28章 王畿弊政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20章 齊侯向西第322章 孝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324章 念想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323章 驚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283章 洛辰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1章 姬昭攝政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8章 商議勤王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224章 洛陵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416章 戰報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176章 攻魏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11章 祁巖之盟第737章 袁紹死!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442章 風暴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16章 勤王之師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30章 過府第37章 淮夷亂還是發個單章吧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429章 新皇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244章 驚變第30章 申戎入寇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513章 孽子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348章 結束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35章 鎬京大戰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44章 血色王畿卷末感言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20章 齊侯向西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650章 洛楚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47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37章 又行了第212章 反抗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691章 公子楚!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06章 薨!第564章 劉秀!
第28章 王畿弊政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20章 齊侯向西第322章 孝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324章 念想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323章 驚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283章 洛辰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1章 姬昭攝政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8章 商議勤王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224章 洛陵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416章 戰報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176章 攻魏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11章 祁巖之盟第737章 袁紹死!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181章 且先戰一場第442章 風暴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16章 勤王之師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30章 過府第37章 淮夷亂還是發個單章吧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429章 新皇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244章 驚變第30章 申戎入寇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513章 孽子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348章 結束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35章 鎬京大戰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44章 血色王畿卷末感言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20章 齊侯向西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650章 洛楚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47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37章 又行了第212章 反抗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691章 公子楚!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06章 薨!第564章 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