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關東顯貴

元封二年,風調雨順,關中大收,得慄米以百千萬石計。

公卿上告:“戾帝所禍亂的,大致是關東之地,關中得到了您的垂憐,於是恢復過來。

關東還未曾恢復啊,這一年來屢次遭遇災禍,百姓還有未曾歸家的,民衆還有躲藏在山中的,土地還有荒蕪的。

這難道是因爲關東的官吏不努力嗎?

是因爲郡縣的府庫空空蕩蕩,不能撥付物資給百姓生活,臣等恭敬的懇求您撥下慄米,使關東百姓活命。”

朝堂之上的公卿一半以上都是關東之人,對自己的老家自然是比較關心,關東的確是比較慘,戾帝劉旦之前就瘋狂的折騰關東,導致流民百萬計,關中的流民極少。

然後靖難諸侯起兵,徹底掏空了關東最後一點積蓄,畢竟稍微想想數十萬口的吃穿用度,就知道一定是個天文數字,經歷了這樣連番殘酷的打擊,關東之所以還能被平定下來,是因爲承諾和希望。

靖難諸侯保證一定會督促朝廷儘快徵調全國之力,恢復青州、冀州、徐州、兗州、豫州的數十個郡國。

現在造反鬧事,我們諸侯手裡的刀劍可是很鋒利的,但只要大家等一等,勒緊褲腰帶堅持一下,一定能吃飽肚子。

靖難諸侯的政治承諾很管用,畢竟數遍整個朝廷,沒有比靖難諸侯更勢大的了。

誅殺了劉旦之後,天下都開始休養生息,沒有遭受太多破壞的關中一躍而起,再加上帝京的重要地位,可以籌集全國的資源,僅僅一次大豐收就有了往日的繁華。

“戾帝禍亂之後,我等商議關中乃是天下之根本,關中有流民則社稷不振,應當集天下之力恢復關中,以使朝廷安穩,使陛下安居,然後再以關中之力,援及關東諸郡國,現在關中稍復,關東父老翹首以盼朝廷恩典,臣等請求陛下降恩。”

丞相衛平是如今關中靖難功臣的領袖,關東八大列侯之中,有衛氏、霍氏和安陽侯韓林留在長安。

但是安陽侯韓林一向低調,留在長安是爲了觀察朝廷的動向,所以在禁軍之中一言不發。

霍氏被遷回南陽郡冠軍縣,沒有時間顧及這裡,而且他是個小輩,所以靖難功臣以衛平爲首。

在第一封上書沒有得到迴應的情況下,自然開始第二次上書。

結果這封本來是十拿九穩的上書,出現了意外,以丞相之尊,這封上書竟然根本呈不上去!

這就不得不說,在密摺制度出現以前,奏章都是公對公,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

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種,一個大臣懷裡揣着奏章,見到皇帝之後往皇帝懷裡一塞,“皇帝,我給你上奏章了,你看看吧。”

原因竟然是“罔顧事實,胡言亂語”、“奸邪的言語,怎麼能夠呈交給陛下呢?”

這一下就把丞相等人惹毛了,再一看阻止的那些人,全都是出身關中的,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丞相衛平怒道:“誰給你的膽子來欺誨我關東英豪,我等靖難誅除獨夫之時,伱又在何處?

如今還能顯赫富貴,在我等面前狺狺狂吠,就該叩謝我等恩典。”

聽聞衛平所言,卻絲毫不怒,反而眼底出現了一絲笑意,面色嘲諷道:“什麼關東英豪?本官只知道天下一人乃是皇帝陛下!

關中尚且不安穩,哪裡有力量能支援關東,倘若關中因爲災禍而缺糧,導致流民四起,衝撞了長安帝京,誰來負責?”

衛平怒道:“沒有你這樣的奸邪之人,怎麼可能突然生出災禍!

靖難之初,關東百姓士民泣淚以獻,恢復關中,我等鼎力支持,難道朝廷現在要食言嗎?

難道朝廷現在要眼睜睜的看着關東的千萬黎庶和朝廷離心離德嗎?”

“丞相言重了,朝廷從來沒有答應過關東士民任何東西,誰欠下的債誰來償還,誰許下的承諾誰去完成,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對這無恥至極的一番話,不僅僅是衛平,他身旁的其他人同樣無法忍受,直接污言穢語起來。

這場爭吵最終以雙方大打出手而結束,一直到此時,皇帝依舊是一言不發,就好像不知道這件事一樣,詭異的感覺讓某些敏感的人已經有些頭皮發麻了,此時一個人來到了丞相的府中。

是洛盛。

“公子可有要事?”

丞相望着眼前的洛盛很是鄭重,靖難之役,洛氏出了大力。

雖然昭城洛氏主家沒有下場,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英侯國就是昭城的馬甲,那些敢戰士和資源可不是英侯國能拿出來的。

“丞相可是上書請求賑濟關東卻沒有成功?甚至上書都沒有到達皇帝手中?我正是爲此而來!”

丞相嚯的一下站起,髮絲根根豎起,膽寒道:“公子,昭城距離長安千里之遙,這才區區幾天,怎麼可能?”

洛盛淡淡說道:“因爲我們選了一個傑出的皇帝,這就是註定的事情,難道您真的以爲皇帝不知道這件事嗎?”

心底最恐懼的事情被直接道出,丞相有些茫然道:“陛下爲什麼不願意援救關東,這明明是重振朝廷威望的好事。”

洛盛沉聲道:“陛下不是不願意,而是在猶豫,關東太遠,關中太近,在他心中自然是穩固關中的秩序第一,畢竟關中任何的暴亂都可能危及他的皇位。

我們選擇了一個傑出的君王,這樣的君王總是會權衡利弊的,承擔傑出君王帶來的後果是當初選擇的時候就註定的,現在就是這個後果顯現的時候了。”

洛盛說的這麼明白,再是蠢人也該明白了,何況衛平雖然沒有做丞相的能力,但智商還是在線的,他臉色有些蒼白的說道:“這對我們不公平,陛下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

對靖難功臣不公平!

衛平又想起了那個奸賊所說的,“誰答應的關東士民誰去做,朝廷沒有答應過。”

洛盛勸慰道:“丞相可以往好的地方想一想,大漢的社稷的確興盛起來,我們這些附着在大漢之上的王侯不用擔心社稷傾覆時爲大漢陪葬,這已經足夠了。

一時的權力富貴又算得了什麼呢?

況且皇帝並沒有卸磨殺驢的意思。”

洛盛說了兩句就說不下去了,這的確不算是卸磨殺驢,但皇帝在害怕,在恐懼,這些話說出來就更讓人難受了。

“公子,當初靖難時,我所恐懼的就是這樣,誅獨夫,誅獨夫,天下人縱然讚揚我們,但我們自己難道不知道嗎?

這實際上就是弒君啊!

邦周千年,無數列國,弒君的人哪個不是篡權奪位才能保存富貴?

我們弒殺了君主,卻做忠臣,這本就是悖逆之道!

但是出於天下的公義和大漢的恩典,我們不能坐視大漢的社稷傾覆,我們不能坐視天下毀在劉旦的手中。

於是摒棄了心中的恐懼,和諸侯合力東向。

三年過去了,現在的煊赫讓我忘記了,我的手中沾染了一個皇帝的血!

我竟然忘記了!

還敢堂而皇之的站在長安之中!”

衛平低聲的述說着,平靜之中隱含着恐懼,顫顫巍巍道:“原來只有我纔是那個愚蠢的人,今日如果公子您不來點醒我,恐怕我死無葬身之地時,才能知道這些道理了。”

洛盛作揖躬身道:“您爲天下所做的功績和犧牲,天下人會永遠記得,昭昭史冊會記得。

太史令有古之令史的豪氣和膽氣,是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您可以相信他。”

衛平強行剋制住內心之中的恐懼,深深躬身拜道:“公子,我想要回關東了,但我不能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

如果我回到關東告訴關東的百姓和子民,朝廷不管你們,讓你們自尋活路,那剛剛安定的社稷就要再次動亂,關中現在強勢,關東一定會流血。

這怎麼對的起關東父老?

而且,我等靖難諸侯就成了言而無信之人!

我們列侯的勢力本就侷限於侯國之中,一旦失去百姓的信賴,就是砧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

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要再次上書!

哪怕拼上我這條命,我也必須讓朝廷把存糧運到關東去!”

洛盛點點頭,這也是他來到這裡的緣由之一,不論你皇帝有多少的顧慮,這一次他必須履行承諾,關東人不是給關中人當耗材來用的。

關中人吃飽飯了就想要把關東人一把甩開,還要嫌棄關東,那是做夢。

洛盛躬身道:“丞相高義,盛願助之。”

————

元封二年,六月。

平率百官公卿進曰:“關東大禍,饑民甚衆,不可不察也。

伏惟陛下慈仁愛民,臣等冒死進諫,請開常平倉,賑濟關東。”

上曰:“常平重大,非社稷之禍,不可妄動。”

平脫冠去服,伏於長樂,又進曰:“臣請之,若有禍,請殺臣以謝天下,關東流離,臣再拜請濟。”

上嘆曰:“丞相正矣,朕當從之,以成佳話。”

遂開常平,給糧關東。——《漢書·長平侯世家》

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24章 念想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95章 妖氛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180章 秦人來了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313章 長安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71章 孔子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收集意見貼第54章 合諸侯第122章 素王歷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642章 回家嘍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31章 諡號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133章 衛鞅第81章 《洛宮春秋》第429章 新皇第714章 四神醫第343章 聖諭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451章 獻闕!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29章 褒姒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35章 鎬京大戰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54章 合諸侯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37章 結算第369章 天崩矣!第428章 劉旦第226章 雙方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369章 天崩矣!第21章 四姓公卿第48章 管呂之交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428章 劉旦第69章 公室求書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374章 危機來臨
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24章 念想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95章 妖氛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180章 秦人來了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313章 長安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71章 孔子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收集意見貼第54章 合諸侯第122章 素王歷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642章 回家嘍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31章 諡號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133章 衛鞅第81章 《洛宮春秋》第429章 新皇第714章 四神醫第343章 聖諭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451章 獻闕!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29章 褒姒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35章 鎬京大戰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514章 驚天之變!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54章 合諸侯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37章 結算第369章 天崩矣!第428章 劉旦第226章 雙方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369章 天崩矣!第21章 四姓公卿第48章 管呂之交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428章 劉旦第69章 公室求書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676章 第一次大戰的轉折點!第374章 危機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