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驚

“稟仁宗孝惠皇帝遺詔,代皇行事,攝政大丞相詔:

淮南王薨逝,乃宗家之大不幸,帝甚痛惜。

吾召見淮南王諸子,都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卻流落山東,不能爲朝廷所用。

淮南王臨終之前所悲嘆的,就是庶子不能得到朝廷的恩典,沒有安身立命之地。

朝廷憂,淮南王亦憂。

吾思及民間百姓家有餘財,縱然所分不同,但依舊是各有所得,又思及太子雖然承襲皇位,但諸皇子都能封王。

由此觀之,無論上下,貴賤,貧富,父母之愛子,皆是如此。

淮南王這樣的宗家長輩,讓他帶着遺憾而薨逝,不是孝順子嗣應當做的。

朝廷知道了這件事,卻不去彌補,是有錯誤的。

吾不禁要問,身爲大漢最尊貴的諸侯王,上不與皇室同行,下不如百姓仁孝,這難道是應該的嗎?

兄長貴爲大王,錦衣玉食,出入成行,諸兄弟卻卑微寒酸,如此這般,兄友弟恭難道不是笑話一般嗎?

人生在世上,德行在先,才能在後,宗家乃是國之柱石,若是德行不堪,難道不是國家的災難嗎?

吾受孝惠皇帝遺詔攝天下事,實在是憂慮啊。

吾深思,昔年齊王呂城自降爲公,高皇帝以齊地郡縣,大封呂氏十三徹侯,直到如今,呂氏諸徹侯親如一家,未生齟齬。

這是宗家應當學習效仿的典範啊。

以朝廷的名義,將淮南國平分給淮南王諸子,或許才能使淮南王遺願達成,他才能含笑九泉。

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恩典,不偏不私,才能使諸侯王國族中和睦,才能使宗家俊彥報效朝廷。

着文:

曉諭天下。

淮南王太子承襲淮南王爵位,國九江郡,淮南王三子爲衡山王、廬江王、豫章王,王國規制、王國臣子、王國禮樂,都如同原先一般。

四子各就其國,各安其位,衡山王、廬江王、豫章王,新做國主,此爲朝廷莫大恩典,務必要盡心爲天子守土,爲天下治民。

九江故郡,漢人稀少,土民衆多,諸王要深耕之,勤勉用力。

淮南王太子,陛下有感於淮南王國兄友弟恭之情,甚爲感動,賜下布百匹、錢一萬、玉三枚,以彰爾功。

悉知。”

詔令一出,天下皆驚。

朝廷想要做什麼,實在是太過於明顯了。

這些年朝廷一直以來以休養生息爲第一要務,實在是沒人想到洛新會做出這麼大的動作。

但仔細看一下現在的時間節點,的確算是近些年最好的時間了。

這是劉邦崩後,長安朝廷第二次對諸侯王進行大動作。

第一次是收稅,那一次朝廷兵強馬壯,開國功臣基本上都在,諸侯王對朝廷還比較忠心,於是事情還算是比較順利。

但是這一次呢?

朝廷自然是愈發的強大,而且大丞相洛新和大將軍韓信都還在世,英侯這位高皇帝時期的老臣雖然在政壇之中不怎麼說話,但卻是沒人能夠忽視的。

這道詔令自然先是在長安城傳開,然後信使向着四方傳去。

長安城的淮南國使團之人,臉都要綠了,萬萬沒想到僅僅進了一次長安,淮南國四分之三的國土就沒了。

“朝廷這是想要削藩!”

淮南國使團的正使憤怒的說道:“先王纔剛剛逝去,朝廷竟然就這般羞辱,簡直沒有將我淮南國放在眼裡。”

衆建諸侯以少其力。

想出這個主意並不是多難的事情,畢竟力合則強,力分則弱的道理,大家都懂。

推行這個政策的關鍵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擁有一份足以讓諸侯王忌憚的實力。

這份實力不需要超過所有諸侯王的總和,身爲第一強的勢力,只要能夠同時戰勝第二、第三就足夠了。

第二點就是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來推行。

這個理由不是那種硬扯的最終只會引起戰爭的理由,而是符合當前天下價值觀的、能夠讓朝廷處於道德至高點的、能夠爲朝廷爭取到大量支持的理由。

畢竟削藩是爲了統合力量,不是爲了打仗內耗。

“內使,可要回返國中,朝廷的使團已經在路上了,實在是不知道王太后和大王會如何應對啊。”

正使臉色陰沉,他是淮南王太子的舅舅,現在陡然聽到這個消息,怎麼能不心驚憤怒呢?

但是他還是強行忍住憤怒的情緒,想趕緊離開長安,若是王國不願意接受詔令,那淮南國和朝廷之間定然有一戰,留在長安城中就是找死,若是王國接受了詔令,那他留在長安之中也沒有價值了,“回淮南國,朝廷的詔令不是我們能夠質疑的,聽從王太后的命令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淮南國使團匆匆離開了長安城,同來時的喧囂相比,離開時卻非常的安靜。

與淮南國使團冰涼徹骨的心情相比,長安城的徹侯們開始躁動起來。

當初留侯被趕出長安城,其他各家雖然沒有大事,但還是感受到了皇室對功臣集團的疑慮。

這是非常致命的,他們都是皇帝的近臣,家族的權勢就是依靠和皇帝之間親近的關係,失去了這些,幾乎就失去了一切。

現在朝廷發出了一個響亮的信號。

這些人自然是想要奮勇向前,東阿侯府他們不敢去,但英侯府直接就被這些開國功臣的後裔踏破了。

“英侯,吾對陛下一片忠心耿耿,若有戰事,臣雖年老,還能披甲而戰。”

“……”

“英侯,大丞相但凡有詔令,吾萬死不辭,以報陛下啊。”

甚至還有人直接通過張嫣的關係找到了宮中,張嫣對洛新無奈笑道:“大丞相,您是要對諸侯王國動刀兵嗎?這些時日以來有太多勳臣人家來找予問您的意思。

予不掌管軍國重事,又怎麼能夠知道呢?

實在是煩不勝煩。”

洛新早就料到會是這個結局,這是他故意放縱的,那些留在長安城之中的諸侯王國使者,現在恐怕都已經非常緊張了。

只見他微微一笑道:“太后莫要擔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臣絕對不會妄動刀兵,尤其是和身爲國家支柱的宗親。

除非出現一些妄圖挑戰朝廷法度,挑釁皇帝陛下威嚴的悖逆之輩,那樣的話,臣再是和善,也只有以雷霆之怒收拾人間了。”

洛新的態度很快就從張嫣這裡傳到了勳臣耳中,然後諸侯王的使者都知道了,這算是洛新第一次明確的表態,這番話的意思還是挺明顯的。

那就是和平削藩,就像是昔年的齊國,還有現在的淮南國這樣,將跨郡連縣的大諸侯國分成小的諸侯國。

朝廷的使者到了淮南國中,宣佈了這件大事,淮南王自然是臉色鐵青,畢竟直接四分之三的土地都被划走了。

但分割土地哪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洛新要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劃分一些王國出來,他是要真正的讓各個王國之間,再也不能聚合起來,以達成一步步削減的想法。

現在削的是王國,以後削的就是郡國,再往後就是縣國,直到除國。

爲了達成這個目的,劉沉三人就國的過程中,洛新是給予了他們資源的。

尤其是劉沉這個新任的衡山王,洛新對他報以厚望,是否能夠徹底拆解掉淮南國,他是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劉沉自己也非常清楚,在離開長安之前,還特意前往長樂宮拜見洛新,言稱,“定不辜負大丞相之意,淮南四王國,絕不背叛朝廷。”

漢朝這麼多的諸侯王,性格自然是不同的,有的諸侯王比較狂傲,自詡是高皇帝的兄弟和侄子,是當今皇帝的叔叔,身份地位高貴。

這些人對於洛新的攝政本來就是不滿的,對於洛新意圖削藩的行爲,就更是怨恨,有的人甚至公開在國中怒斥洛新。

第496章 王文君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710章 曹洪死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713章 災!第244章 驚變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445章 收穫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340章 奪權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53章 太學第642章 回家嘍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53章 太學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21章 四姓公卿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3章 勸王殺子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499章 制典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21章 四姓公卿第574章 洛霄第178章 再離間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13章 災!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115章 墨翟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48章 管呂之交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538章 巫蠱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737章 袁紹死!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1章 四姓公卿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34章 還政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
第496章 王文君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710章 曹洪死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713章 災!第244章 驚變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445章 收穫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340章 奪權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53章 太學第642章 回家嘍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53章 太學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21章 四姓公卿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43章 勸王殺子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499章 制典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21章 四姓公卿第574章 洛霄第178章 再離間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13章 災!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115章 墨翟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143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48章 管呂之交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538章 巫蠱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737章 袁紹死!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1章 四姓公卿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334章 還政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