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

呂雉用雷霆手段收拾了長沙王之後,和下首的洛新對視,兩人微微點頭,眼底則是笑意。

實際上長沙王的舉動是兩人早已料到的,呂雉的那封詔令,明晃晃的就是要摸清各個王國的實力。

雖然不知道呂雉想要做什麼,但是把實力往低裡說,把實力藏起來一點總是沒錯的。

呂雉和洛新預判了他們的預判,於是挑了長沙王這麼一個軟柿子,然後長沙王果然上鉤,而且是非常離譜的上鉤。

呂雉本以爲長沙王會說是五萬戶的,畢竟現在的長沙國差不多應當有六七萬戶人口,隱藏一兩萬戶已經是極多了。

沒想到啊,竟然比受封之時還少了。

呂雉一點都不生氣,反而樂的想要直接笑出來,正愁沒理由收拾他呢,沒想到還自己遞刀子過來。

出乎衆人預料的,呂雉並沒有直接繼續追問劉氏諸侯王,而是向着洛新問道:“東阿侯,您的封國之中現在有多少戶口呢?”

洛新答道:“回稟太后,這些年陸陸續續有鄉人回到國中,現在大致有兩萬七千戶。”

嘶!

衆人聞言忍不住倒吸幾口冷氣,這些年隨着亡戶漸漸授田編戶,基本上戶口都有增加,但是這直接漲了一萬五千戶,這都夠封十五個千戶徹侯了。

三是洛陵往草原走了一遭,重創了匈奴,漢朝邊防壓力大減,不需要常年承擔巨大的軍費開支。

但是僅僅獲得天命十幾年就轟然倒塌,這難道僅僅是因爲胡亥和李斯趙高這樣的昏君和姦臣嗎?

朕下令天下各郡國休養生息,就是要讓你們善待黎民百姓,這樣百姓自然就會主動的歸納到朝廷的統治之中。

無數的黎民百姓不願意被納入朝廷的管控之中,這是朝廷的過錯。

衆人望着只穿着一件簡簡單單的朝服的洛新,唯一的配飾就是腰間的一枚玉,樸素到了極點。

不過朕有些憂慮啊,數千年來,未曾聽說過枝丫超過主幹而能茁壯成長的。

權力大,責任小,收稅多,支出少,這就是諸侯王國現狀。

連續兩件事終於讓衆人反應過來了,這是要合理稟報啊,十年了,人口沒有增長是說不過去的,而且增長的還不能太少,如果人口還減少了,那就是長沙王的下場。

洛新望着奸滑的劉氏諸王,心中漸漸升起了殺意,劉盈今年才二十多歲,還要經歷很長時間的執政。

他立刻就知道這些人還是在隱匿人口,從編戶齊民開始,豪族隱匿人口幾乎就是本能,實在是赤裸裸的利益不可能放手。

孕育了近三百年的大一統思想出現在了漢王朝統治者的面前,中央集權大一統成爲了漢王朝統治者所必然的選擇。

朕不相信。

自秦末亂世以來的疲弊之世漸漸恢復,一片欣欣向榮,諸國比關中還要繁盛。

這就是洛新要堅決打擊的,他精於計算,朝廷要承擔大部分的責任,救災,防務,官爵體系的成本,僅僅依靠現在的歲入是不夠的。

東阿侯,您掌管大漢錢糧,以爲朕應當如何做?”

等到最後一人說完,呂雉便直接開口道:“看來長沙王那樣的孽障終究是少數,朕很是欣慰啊。

夏王朝在建立四百多的時候纔有桀這樣的暴君,商王朝在建立六百年的時候遇到了紂這樣的暴君,搞得民怨沸騰,貴族們厭惡他,國人們怨恨他,奴隸們背叛他,於是禹王和湯王這樣的聖王所建立的國度也滅亡了。

未曾聽說過洪水灌進窄小的河道而不出現損毀的。

洛新自己年紀也漸漸大了,他擔心劉盈對付不了這些叔伯,要爲他掃除障礙。

連年戰亂導致戶口減少,但卻不是真的有那麼多的百姓死去。

史官快速的記下這一幕,“太后、帝與諸王飲宴,三巡,皆大悅。”

光是一萬五千戶的稅收就有多少?

恐怕在場的徹侯之中,能夠比這位豪富的只有酇侯、安陽侯、淮陰侯、英侯、呂侯等寥寥無幾的人了。

素王用禮法讓東夷,西戎,荊蠻,淮夷等天下之間的蠻夷,還有商人,周人等變成一體,禮法從上到下深入到家庭之中,天子就可以藉由禮法來控制天下,整部《洛宮春秋》的褒貶核心就是擴大化的周禮。

諸王侯紛紛調整自己心裡的數字,大殿之中一下子和諧了。

諸侯王們聞言紛紛心中暗罵,果然如此,就是變着花樣要從我們這裡收稅,但身在殿中,望着凶神惡煞的開國功臣,人在屋檐下,只能硬着頭皮道:“太后,您說的對,應該按照漢律向天子繳納賦稅。”

大一統的推行不是簡簡單單的法令下達,然後反饋就可以的,這是一件非常複雜耗時耗錢的事情,現在的朝廷沒有這個能力,去承擔改革的成本,所以洛新盯上了諸侯王和徹侯們。

東阿侯忠實的輔佐母后和朕,這樣的大功不重重賞賜是不足以彰顯功績的,兒子以爲應當賜予三千戶食邑,使東阿侯國成爲三萬戶的大國,國中一半子民是由皇室賜下,這樣美名恩賜,才能彰顯皇室對東阿侯的信重。”

儒家認爲現在朝廷所做的程度還不夠,對封國的掌控不夠,這就是大勢所趨。

四是洛辰雖然增加了官員數量,但總體來看,朝廷依舊屬於典型的黃老之學小政府,行政成本是比較低的。

皇帝你怎麼看?”

隨着諸侯王彙報完畢,大殿上的徹侯都有些坐立不安了,這些諸侯王動輒十萬戶,乃至於三十萬戶,五十萬戶,加起來的實力遠遠勝過關中,關鍵是賦稅該有多少,尤其是楚國吳國等地,本來就富裕,軍事壓力還小,怪不得吳王能揮金如土。

秦王朝橫掃六國的時候是多麼的強大啊,六國百萬的軍隊不能阻擋,層出不窮的謀士勇將不是對手。

呂雉沒想到劉盈竟然能夠說出這樣一番有見地的話來。

洛新在下面盤算着,對於各國人口和賦稅田畝的恢復程度,通過這些人的貿易,種種消耗,他心中大概是有一個數字的,和現在各諸侯王報出來的相比,預想的多了一些。

衆人不禁感慨,真是典型洛氏子,不以華貴爲美,只愛美玉。

素王善待百姓,與民同樂,於是國人和貴族就支持他,貪婪殘暴的君主,不顧及百姓的死活,百姓就厭惡他,甚至高喊着,‘太陽什麼時候滅亡啊,我們要跟你同歸於盡’。

這些年之所以能夠讓朝廷穩定運轉,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洛新加洛亦,能力真的很強,再加上洛辰改革官制,基本上保證了朝廷內部的穩定,在強人政治下,內耗極小。

但這不可持久,這些年儒家認爲時機已到,朝廷應當承擔更多的實務,提出了早在邦周時期就觸碰到的大一統思想。

現在的儒家和姬昭印象裡的已經很不一樣了。

諸國人口翻了一倍,土地翻了兩倍,但奉獻給天子的錢糧貢品卻不變,這是違反漢律的。

————

劉盈沒想到這種重要的場合竟然還有他說話的份,當即說道:“長沙王是宗親卻這樣對待劉氏的天下,這難道是忠臣所爲嗎?

二是從漢朝建立開始,沒有遇到大的天災,現在的朝廷不需要大額支出,財政狀況良好。

朕實在是厭惡他。

至於什麼漢律,他們不知道,劉邦分封的時候,雖然有必要的制衡措施,但諸侯王權力依舊極大,畢竟是爲了保證劉氏的江山存續而設置的諸侯王。

他們從《洛宮春秋》之中研究出了洛聖的思想核心,“王者禮,一天下。”

雖然賞賜有些實在大手筆,但至少方向是沒錯的,不禁有些對自己這個一向仁善到有些懦弱的兒子刮目相看了。

因爲當年洛孔二聖都閱讀過洛氏的史書,其中明確記載了,邦周早期天子以及各諸國行文是一致的,還有覲見天子的官話,但是經過數百年的亂世,漸漸分散了。

呂雉更是直接稱讚道:“朕這些年一共賞賜給東阿侯一萬兩千戶,但是現在東阿侯國中卻有兩萬七千戶,這就是東阿侯將朕的話放在心中所產生的成果。

這難道是難以做到的事情嗎?

儒生們認爲始皇帝的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就是對邦周早期制度的恢復。

東阿侯所爲深得朕心,臣子有功卻不賞賜,這不是君王該做的,朕今日便再賞東阿侯一千戶,作爲對東阿侯的賞賜。

在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中央朝廷終於開始插手各個諸侯王國的稅收事宜。

由於漢初功臣集團的強勢,以及諸侯王內部還未整合,漢廷得到了初步分稅的勝利。

這使得漢廷除了從直轄領土得到稅收之外,還獲得了一條至少在短時間之內穩定的稅收渠道,爲漢廷實力的膨脹奠定了極大的物質基礎。

同時也是中央再次插手地方的有力嘗試,從後續的執政策略來看,這是一整套大一統計劃的第一步。——《漢王朝興衰史》

月初求票捏

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2章 問道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314章 宮中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49章 定策第630章 過府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71章 孔子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31章 天命在誰?第346章 嘲諷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731章 大將死!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2章 熊頓問鼎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168章 秦異人第515章 霍光!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244章 驚變第36章 再幸洛邑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499章 制典第121章 洛墨第513章 孽子第626章 談崩了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442章 風暴第431章 查商稅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628章 怒斥!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226章 雙方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8章 吳越合一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44章 皆亡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427章 選帝!第157章 試探第431章 查商稅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43章 勸王殺子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340章 奪權後續可能的調整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72章 秦王政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60章 會師長安!
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2章 問道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314章 宮中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49章 定策第630章 過府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71章 孔子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31章 天命在誰?第346章 嘲諷第138章 還是得搶王室的土地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731章 大將死!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2章 熊頓問鼎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168章 秦異人第515章 霍光!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244章 驚變第36章 再幸洛邑第23章 改變的洛蘇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499章 制典第121章 洛墨第513章 孽子第626章 談崩了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442章 風暴第431章 查商稅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628章 怒斥!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226章 雙方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8章 吳越合一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544章 皆亡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427章 選帝!第157章 試探第431章 查商稅第694章 人書!鑑照英豪!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43章 勸王殺子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340章 奪權後續可能的調整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172章 秦王政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60章 會師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