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

陣陣春風拂過,長安的郊外漸漸開始變綠,然後下了一場陰雨,雨點有些密集,帶着不屬於春天的森寒。

洛宜站在窗前,望着這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只覺絲絲寒意浸入骨髓然後向着四肢百脈而去。

“家主,廳堂之中快要坐滿公卿王侯了。”

洛宜面上沒有什麼表情,腦海之中不由自主的回憶起,就在昨天,天子劉陽崩殂。

因爲巫蠱之事傷透了心的天子,並不想見到任何所謂的親戚和近臣。

羣臣在殿外聽命,劉陽只說遺詔已經交給了昭公,是關於皇位繼承的,就直接讓衆人返回。

羣臣再想要問皇帝已經昏迷,洛宜沉着臉,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讓衆人有些躊躇,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片刻之後,天子崩殂,沒再醒來。

洛宜沉悶的指揮着宮中的內侍收斂劉陽的屍身,先停靈幾日再下葬帝陵。

好在龍卿的屍身已經在劉陽的堅持下,先行下葬帝陵。

否則即便是洛宜,也找不到理由將龍卿和劉陽合葬。

想到這裡,一直負手望着窗外的洛宜,彷彿一具沉睡千年的石像突然甦醒過來,生機從他的身上顯現,轉身向着廳堂之中而去。

進到堂中,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不像是前來拜訪,倒像是上朝一樣,見到洛宜出現,一行人瞬間正襟危坐起來,互相之間沒什麼感情的見禮之後。

“大丞相,大行皇帝崩殂,身後事的主持,除了您再也沒有其他人有資格了。

您手中還有遺詔如今在座的都是國朝大臣,還請您示下吧。”

洛宜的聲音沒什麼波動,伸手取出一卷詔書,淡淡說道:“詔書就在這裡。

國朝大臣都在這裡,先討論陛下的諡號吧。”

廟號肯定是沒有,但是諡號同樣不容易給。

因爲劉陽太複雜了,他繼位的前幾年相當荒唐,“吝於賜與曰愛”、“儉吝無德曰褊”、“淫溺喪志曰惑”、“忘德敗禮曰縱”,這一類有批評,但不是很強烈的惡諡都可以給他安上。

但是從昭公洛宜進長安開始,劉陽就振作起來,有了不斐的功績,尤其是有洛宜在這裡,上惡諡等於否定劉陽的一生,那變法算是什麼呢?

“大丞相,下臣以爲,‘悼’或許是符合大行皇帝的,中年早夭曰悼。”

諡號分三等,美諡、中諡、惡諡,悼是典型的中諡,中諡的典型特點就是有貶有裹,‘悼’共有四個解釋,中年早夭就是偏褒義的,表達了一種惋惜、同情。

一般給予這個諡號是在表達“如果君王能多活一段時間,國家一定會強盛起來”的意思。

現在變法剛剛開始展現一些效果,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是已經見到了天邊的破曉晨光,結果卻直接崩殂,這怎麼能不讓人感到惋惜呢?

衆人微微點頭,“孝悼皇帝,大概是可以的。”

“不妥。”

突然一道聲音響起,打斷了衆人的話,洛宜等人一看,竟然是宗正,見到衆人都望過來,宗正面無表情的說道:“諡號首在公正,大行皇帝功過吾不多言,但是孝字不可上。

他專寵龍卿,不澤及後宮,以至於無嗣而崩,又不從宗家之中過繼宗子,致使儲位不明,這難道是對得起祖宗的嗎?

吾乃是劉氏宗正,大行皇帝不可上孝字,若是諸位公卿今日爲大行皇帝上孝字,吾不多言,唯有去冠而走罷了。”

轟!

宗正這番話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大漢上一個沒有孝字還是戾帝劉旦,當即就有人說道:“孝鼎皇帝同樣無子,爲何可上孝字呢?”

宗正平靜道:“吾說了,大行皇帝專寵龍卿,不澤及後宮,以至於無嗣,非不能也,實不爲也!”

ωwш★ тt kān★ ¢O

語氣平靜但是表達的意思卻不平靜,甚至簡直是在怒罵,能生兒子卻不生,能做卻不去做,這就是劉陽的過錯!

這一下衆人都沉默了,就連洛宜也沒有說話。

在大漢朝,王侯公卿死後,會有種種身後事,諸如追封、陪葬,皇帝有廟號,皆有悼詞,但其中只有諡號是最被看重的。

因爲諡號首在公正!

這是上呈素王上皇天的東西,是唯一不敢掩飾的。

現在宗正所講的就是公正,爲了這個公正,他甚至願意摘去九卿之首,宗正的官職。

洛宜環視一週,見到衆人神情,於是便道:“就按照宗正所言,只爲大行皇帝上‘悼’字即可。”

大丞相一錘定音,屋內的氣氛頓時有些緊張起來,衆人互相望幾眼,然後將目光都放在了遺詔上面。

洛宜在衆人的目光之中將遺詔緩緩展開,“上諭:朕將死,皇帝誰坐?

衆卿大概會效仿孝鼎皇帝舊事吧,從朕的兄弟之中迎立一位諸侯王作爲皇帝。

朕不同意!

朕的父皇子嗣衆多,朕以嫡子的身份繼承了大位,對待諸位兄弟算得上是親近了。

雖然不能全部封王,但該有的賞賜從未少過,但朕所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是無恥的背叛!

朕在想,朕的兄弟們之中,還有多少盼望着朕死去呢?

朕不知道。

但裡面一定還有,朕的皇位很可能落到一個盼望着朕死去的人身上。

唉。

既然如此,那皇帝便不從其中選擇了。

從宗家之中過繼一個卓越的年輕人做朕的兒子,把皇位交給他。

由大丞相來確定最後的人選,選擇一個孝順有禮的,這是朕賜予他的禮物。”

一道非常口語化的聖旨,卻讓屋中衆人大驚失色,因爲擔心詛咒他不得好死的兄弟上位,於是就直接斷絕所有的兄弟上位機會。

真是狠啊!

聰明人卻從中看出了另外的意味,劉陽這是看的太明白了。

後續上位的皇帝根本就不知道會是什麼人,萬一把龍卿從陵墓之中挖出來怎麼辦?

萬一抹黑他怎麼辦?

他想要的是一個勢單力孤的宗家子嗣,而且是那種沒有父母的孤兒。

這樣新皇就只能依仗於劉陽的遺澤,依仗劉陽這個爹,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身後之事。

這就是劉陽拜託洛宜的事情,他知道洛宜無所謂皇帝是誰,是不是按照血緣親近選擇的更是無所謂。

洛宜望着衆人震驚的表情,淡淡道:“大行皇帝的遺詔就是如此,想必諸位公卿剛剛都在心中思索恰當的人選吧。

現在可以重新開始選擇了。”

隨着洛宜的聲音衆人這纔回過神來,當即就有人大聲道:“昭公,這是亂命皇位怎麼能從疏遠的宗室之中選擇呢?

皇帝怎麼能不從孝成皇帝的子嗣之中選擇呢?

這不符合大漢的傳統啊!”

洛宜臉上淡漠的問道:“大漢的傳統?

兄終弟及是大漢的傳統嗎?

大行皇帝從宗家之中選擇一個宗子過繼,以大行皇帝兒子的身份繼承皇位,這難道不是大漢的傳統嗎?

父死子繼勝過兄終弟及,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難道不清楚嗎?”

道理的確是很簡單,但是不願意,所以纔會爭辯。

直到此刻,羣臣才明白爲什麼劉陽要將遺詔給洛宜,因爲這麼一道明顯離經叛道的遺詔,只有在洛宜這樣的人手中,才能保證它一定會被實施。

當洛宜認可這道遺詔的時候,屋中的衆人都明白了,這道遺詔被認可了,孝成皇帝的各個兒子們,那些大漢目前最顯赫的諸侯王和列侯們都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大丞相,大行皇帝既然有遺詔,又選擇了您作爲最終的選擇,那我等除了執行之外,難道還有其他話說嗎?

但大漢將近兩百年,宗支極多,又該從何處選擇宗支繼位呢?”

開口的是宗正,他負責管理整個劉氏宗族,對宗族之內的情況最是瞭解不過,得益於漢朝的分封,如今在整個天下,劉氏的族人都旺盛的很。

遺詔洛宜早就看過,同樣早就思索過這個問題,徑直說道:“便從孝宣皇帝的宗支選擇吧。”

聽到洛宜的話,屋中衆人不禁輕鬆一口氣,至少沒從高皇帝那裡的支脈開始順,若真是從那麼久遠開始選擇,天下都要動盪!

————

悼帝既崩,委大丞相以詔,曰:“大漢以忠孝治天下,宗親近支,妄圖弒君,巫蠱禍國,不可使奸賊得位,宜選宗支麟子,進爲皇子,再承社稷,此大漢興盛之所在。”

孝紹有能,卓然於宗支之間,遂有冠冕。——《漢書·孝紹本紀》

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212章 反抗第642章 回家嘍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431章 查商稅第257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212章 反抗第639章 看看人第139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章 姬昭攝政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12章 熊頓問鼎第21章 四姓公卿第646章 美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18章 攝政會議第298章 五年第16章 勤王之師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639章 看看人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28章 怒斥!第34章 諸侯同心第328章 流國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325章 激將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31章 大將死!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157章 試探第322章 孝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637章 又行了第72章 問道第21章 四姓公卿第558章 劉秀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7章 姬昭薨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85章 定計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
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第212章 反抗第642章 回家嘍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431章 查商稅第257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212章 反抗第639章 看看人第139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章 姬昭攝政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12章 熊頓問鼎第21章 四姓公卿第646章 美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223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18章 攝政會議第298章 五年第16章 勤王之師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639章 看看人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28章 怒斥!第34章 諸侯同心第328章 流國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325章 激將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193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52章 蒼翼之盟第731章 大將死!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157章 試探第322章 孝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637章 又行了第72章 問道第21章 四姓公卿第558章 劉秀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136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7章 姬昭薨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85章 定計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