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流國

戰爭從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朝廷砍瓜切菜一樣的平定了淮南王和吳王的叛亂,但是後續秩序的重新構建纔是關鍵。

第一件就是要對陰謀組織反漢廷的不法分子進行殘酷的政治清算和律令定性。

劉恆在這件事情前後所表現出來的政治素養,讓洛新覺得是時候開始真正讓劉恆接觸政事了,這恰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數十年的盤踞真是盤根錯節啊,朕真是想不到,在諸侯國中竟然有這麼龐大的反對朝廷的集團。

姑父,這些人應該怎麼處置?”

“依照漢律,首惡者誅殺,餘者全部流放嶺南。”

聽到洛新所言,劉恆一愣,這可是足足三萬多人啊,全部流放嶺南嗎?

“陛下,流放嶺南是一舉多得的妙計,日後您親政也一定要堅持下去。

嶺南最缺的就是漢人,嶺南王趙佗給朝廷上書很多次,希望能夠多遷徙漢人到嶺南去。

劉恆聞言猛然擡起頭,他從這番話中聽出了額外的意思,政治鬥爭操作起來也是能有好處的。

一旦君王認爲宗親的血緣不再親近,就會開始着手收回封國。

上一篇章中,筆者談到東阿侯洛新沒有徹底消滅地方諸侯王勢力,而是在平定叛亂的土地上實行了一種流國的制度,在這一篇章中,筆者將詳細的講述這個影響甚遠的制度。

劉恆聽到洛新的誇獎很是興奮,在他眼裡姑父是天下最厲害的人,那得到姑父稱讚的自己就是第二厲害的,他笑着問道:“姑父,剛剛朕說的那些您認爲怎麼樣呢?”

不過現在好了,這麼多的罪人,甚至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朝廷不殺他們已經是恩典,正好趕去嶺南開荒。

得到肯定的答覆,劉恆很是興奮,洛新攝政這些年自然是有些不知從何而來的風言風語。

這很正常,畢竟當年素王都被自己的兄弟中傷過,洛新同樣不能免俗。

“那就只剩下最後一件事了,關於這一次平亂功臣的賞賜。”

您還記得臣爲您講述諸國變法時說過的話嗎?

秦國的變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國變法,楚國的變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國的變法,諸國變法大同小異,變法的內容就在那裡放着。

諸侯王、徹侯和郡守縣令的選擇都很重要,諸侯王和徹侯若是沆瀣一氣,這項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縣令若是無能,甚至攀附權貴,就會唯諸侯王與徹侯馬首是瞻。

最麻煩的是那些徹侯,這些人就是要去混軍功的,因爲二三代徹侯和皇室的關係越拉越遠,這讓一些人感到憂心,他們甚至不需要加封國的戶數,而是要重返長安最核心的圈子。

罪人的處置之事了結之後,就到了更關鍵的淮南國和吳國這兩個諸侯國該怎麼處理。

這樣既保留了諸侯王的一定實力,可以有效的震懾朝廷中妄圖篡位的人,又通過徹侯遏制了諸侯王。

這些人心向朝廷,那朝廷就穩如泰山,陛下您可以爲他們賜下財貨、糧食、金銀、布帛,以及從中簡拔新的勇士到宮中來。”

至於設置郡縣,正是您講述的當初在羋姓楚國實行的政策,比如將吳國劃爲三個郡,這樣越國和楚國之間就失去了聯繫,不至於讓王國都連在一起。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唯一的辦法就是遠支的宗親轉而成爲軍功集團中的一員,經歷從諸侯王到徹侯的轉變,這遠遠比普通人成爲徹侯更加艱難。

政鬥可以藉機清洗那些沒用的貴族官僚,以達到階層流動的效果。

說起這件事,洛新和劉恆面容之上的神情都有些奇怪起來,洛新沉吟道:“首先是禁衛以及關中子弟,這些人都要好好的賞賜,這是彰顯朝廷恩典的大好時機。

這一次的淮南國和吳國叛亂之中,膠東王最是安靜,因爲直接被齊呂的十三徹侯堵住了。

————

這一樁樁一件件。

劉恆點點頭,這些都是例行的賞賜,這一次洛新的意思是多給一點,士卒的賞賜簡單,大將軍韓信同樣簡單,反正戶數都那麼多了,加一點也沒事。

說洛新完全獨攬大權,不願意放權給皇帝,皇帝漸漸長大,洛新恐怕是不想還政之類的話。

於是溫聲道:“陛下您的建議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可以落實下去的,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王國、侯國、郡縣的選址,怎麼讓他們犬牙交錯起來,怎麼讓他們保持平衡,而不是直接一方吃掉一方。

朕記得三月之前,您爲朕講解諸國變法,說過在楚國之中實行了郡國並行,犬牙交錯的方式。

您說過的,徹侯這些軍事貴族是依賴於皇權而生存的,一旦沒有戰爭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很快就會衰落成爲普通的封地貴族。

朕想要看一看一項政策從提出到最終的實現到底會遇到哪些問題。”

洛新正看着他,見到劉恆果然聰慧,竟然能夠聽出話中的深意,滿意的笑了笑,劉恆明白自己沒猜錯,幼小的心靈之中掀起了驚濤駭浪,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然後眼神陡然變得興奮起來,他感覺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比起姑父來說,自己還差的很遠。

無罪而流放那不是朝廷該做的。

天下之間總有懷才不遇的人才,這些人如果得不到重用就會生事,但恰恰高位被權貴所把持,這些人是得不到的晉升和重用的。

劉恆沉吟了一番然後說道:“姑父您曾經爲朕講過分封和郡縣的好處與壞處,這二者之間沒有高低上下之分。

但嶺南那片土地,現在還不是非常適宜人大量居住,現在大量遷徙漢人過去就是殘民、虐民,形同流放。

“陛下,功臣集團是想要官位。”

最關鍵的是他能夠舉一反三,通過洛新爲他講述的各種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方針政策,而自己根據現實組合起來,這是一種很不尋常的能力。

劉恆聞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說道:“姑父,您推行這項政策時,朕可以在旁邊跟進嗎?

其中的差距在哪裡呢?

就在於執行!

現在同樣如此,您天馬行空的規劃,需要貴族、官吏、豪強,乃至於百姓去落實,這些人才是決定政策成敗的關鍵。”

而且這麼大批的權貴商賈一起遷徙,還能空出大片的位置來,那些懷有大才卻不得施展的,就能夠乘風而起。”

淮南王和吳國反叛失敗,王國自然是要除國的,洛新望向劉恆決定考一考劉恆,於是問道:“陛下,您說淮南國和吳國應該怎麼辦?

是繼續從宗室中挑選合適的人選封王,還是收爲朝廷直轄的郡縣呢?”

朕有了一些想法。

這樣朝廷官吏、諸侯王、徹侯就能夠達成一種平衡。”

“陛下,您真是聰慧異常,是上天賜予大漢最珍貴的禮物。”

洛新聞言實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不論劉恆的想法能不能成行,在他的這個年僅能夠說出這番話,已經非常不得了了。

是否能夠在廣袤的山東之地,分封王國,然後在王國的關鍵縣城中分封徹侯,爲諸侯王和徹侯保留掌軍的權力,但是收取政務權力,然後再在連片的王國和侯國之中設置一些直轄的郡縣。

這項制度的本質是宗親通過和君王親近的血緣,功臣通過對君王的忠誠,以及對王朝的功勞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權。

洛新笑道:“您是諸夏的天子,大漢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當然可以跟進這項政策,這正是臣想要帶您做的。”

不過劉恆自己生活在宮中倒是沒感覺過洛新給自己帶來壓力,而且他能感受到洛新真的在很認真的教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皇帝。

您不止一次的說過,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會完全變樣,一定要時不時的關注,才能保證政策的完整實現。

所以他不用面對權臣的態度去面對洛新,而是敢於主動去承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大丞相洛新果然如同他預料的那樣,很願意自己參與其中,而且欣喜於自己的成就。

這項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一種能上能下的軍功爵制,君王通過爲宗親和功臣賜下土地來保證低成本的治理地方,但是與先秦時期的賜土迥異。

劉恆第一次在這種涉及整個天下的政策上提出自己的意見,洛新深諳教育要經常鼓勵孩子,他當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打擊劉恆,最多就是之後在落實上修修補補,多費點勁而已。

至於徹侯同樣如此,封國並不是一勞永逸。

任何一個徹侯面前都只有兩條路,第一是留在長安城成爲君主的近臣,進而持續得到君主的信任,以維持封國的存在,第二則是要竭盡全力的在王朝戰爭之中取得勝利,通過功績來維持封國的存在。

當然。

在漢王朝,昭公國是特殊的存在,它不受到這項制度的影響,或者說它不受到任何制度的影響,它是脫離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漢王朝興衰史》

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531章 雨幕第630章 過府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12章 熊頓問鼎第155章 白起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564章 劉秀!第133章 衛鞅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534章 進長安第574章 洛霄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339章 對比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531章 雨幕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627章 進宮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713章 災!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658章 後事!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52章 趙飛燕!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216章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513章 孽子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14章 漢水之戰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1章 姬昭攝政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270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450章 神廟軍!第643章 互斥!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655章 殺!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353章 太學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426章 迎立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154章 終入洛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
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531章 雨幕第630章 過府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12章 熊頓問鼎第155章 白起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564章 劉秀!第133章 衛鞅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534章 進長安第574章 洛霄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339章 對比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531章 雨幕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109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627章 進宮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713章 災!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658章 後事!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52章 趙飛燕!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216章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513章 孽子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14章 漢水之戰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1章 姬昭攝政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270章 劉邦,你看姬姜聯盟拳頭大不大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450章 神廟軍!第643章 互斥!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655章 殺!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353章 太學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426章 迎立第132章 洛國:韓侯,不會說話可以閉嘴,就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154章 終入洛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