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太學

賈誼從昭城返回長安,又匆匆帶着大批人和金銀珠玉以及奇珍異寶趕往昭城,雖然洛陵說不缺這些東西,但又怎麼能夠這的不帶呢?

普度衆生的佛祖傳下三藏大乘經書尚且需要香油錢。

昭公國這麼一個半獨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實體想要維繫生存,難道能僅僅憑藉一句簡簡單單的“素王在上”嗎?

當然是需要多方創收的。

劉恆和洛景站在高高的皇宮門樓上,遙遙望着前往昭城的龐大隊伍離開。

“又是這麼簡單就做成了一件事。”

劉恆突然說了一句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話。

然後走下宮門樓,沿着皇宮高高的,幾乎遮天蔽日的宮牆走着,望着牆角的幾處斑駁,那是歲月的痕跡。

他走到一個臺階處,上面有些塵土,毫不在意,直接一撩袍服,坐在臺階上面,靠在牆壁上,頭上的冠冕有些歪,直直的望着那片寬闊看起來卻又狹窄的湛藍的天空。

劉恆突然感慨的說道:“阿景,從朕親政以來,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讓朕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朕的存在到底有什麼價值呢?

朕一直按照姑父所培養的那樣,想要成爲一代聖君。

老者回想起昭城派人送來的信,當即笑道:“孟氏儒當然是威武不能屈的,君臣三論是永遠不會丟棄的,誅除獨夫也銘刻在典籍之中。

若是它一敗塗地,那就是昏庸的無能之君。

皇帝陛下要建立學宮,到昭城去求書,那就一定會答應昭公的條件。

朝廷要辦學的消息傳得人盡皆知,天下所有的學派聽聞消息都蜂擁向着長安而來,不僅僅是出仕的那三瓜兩棗,而是各個學派的首領都來到了長安。

這是關係到派系千秋的大事,而且洛氏一定會助我等一臂之力。

昔年周厲王所接手的基業難道比您差嗎?

從素王開始,數代賢王所積累,朝中還有先祖文公這樣賢能的臣子,最終卻使得國家社稷險些傾覆。

聖王得以流傳於世,是因爲文治和武功,您將鑄幣收回朝廷,徹底完成諸侯推恩,最重要的是建立學宮。

但守業之時,卻要面對內部的風霜雨雪,讓人防不勝防,無從下手。

高皇帝、高皇后、孝惠皇帝、臣父,四代皇帝、攝政使得大漢逐漸興盛,然後傳到了您的手中。

“太上學宮?太學。”

這是朕賜予它的名字,阿景你就作爲太上學宮的首任祭酒,爲朕好好的培養人才。”

難道您認爲大漢這顆太陽已經到了正中要偏移了嗎?

……

實在是太過兒戲了。”

創業之時或許艱難,但是卻有勃勃生機,有萬衆一心,千難萬險之中求得一線生機,再是艱難困苦,只要衆志成城總能度過。

太上學宮!

如今的漢廷太學同樣如此,來到長安並不是爲了在太學之中培養人才,而是將孟氏儒的經書,作爲太學的官學典籍之一!

一行儒生打扮的學子跟着一些老人來到了這裡,一位略微有些年輕的學生疑惑的問道:“老師,我們儒家在天下之中有數處私學,可以自由的教導弟子學問,爲什麼要來長安摻和漢廷的官學呢?

孟氏儒恐怕不會受到皇帝的喜歡,難道要爲了迎合皇室而改變我們的學說嗎?

弟子不願意!

即便不進入學宮,若是想要入仕,前往拜見洛氏君侯即可,弟子以爲摻和官學有些不智。”

太上,是最高,最上的意思,大漢要做古往今來最偉大的王朝,大漢的學宮自然要超越三代的官學。

洛景同樣坐在劉恆的身邊,輕聲道:“陛下如此的妄自菲薄,臣以爲是不對的。

尤其是素王之功,震古爍今,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洛氏子弟早就絕了要超越祖宗的心思。

如今倒也非常順利,但是午夜夢迴之際,總是有些迷茫和懷疑,這樣就能成爲一代聖君嗎?

洛景明白劉恆的情緒從何而來,畢竟這些年兩人如臨大敵的樁樁件件事情,總是輕而易舉的做成,就像是一條光明平坦的大道,沒有任何的坎坷和不平。

您想要做成一番功業,但是如今看來都是祖恩蔭庇得到的成就,於是有些懷疑自己呢?”

太陽到了日中,就會一直向着西,直到落入山中,這是日中則移的道理。

洛景越說劉恆眼中便越亮,說到最後劉恆直接一把將洛景脖子勾過來大聲笑道:“你小子,竟然還有這樣的見識。”

您現在所要建立的大漢學宮,或許就是您此生最偉大的功業之一,學宮中走出的賢能之士愈多,您的聲名所流傳的愈廣。

大漢是繼續向着更昌盛、更強大而去,還是如同那屋頂飛檐一般,轉而向下,這都掌握在您的手中!

這難道能說是無事可做,無功可爲嗎?”

臣以爲不是的。

臣有這一番見識,不過是因爲洛氏幾乎每一代子孫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那就是先祖的功業太過昌盛。

洛景喃喃了兩遍,然後朗聲笑道:“陛下您的意志就是臣的準則,爲國育才,大漢昌盛,這是臣的信條。”

館驛。

洛景只能掙脫出來,帶着些許無奈的語氣道:“景的智慧遠遠不如陛下您。

如果大漢就像是天上永恆的太陽和月亮。

伱瞭解這些,卻對天下局勢看的還是不夠清楚啊。

您看那遠處的飛檐屋頂,它一路向上,到了最高的地方,然後就向下走去。

若是錯過這一次,以孟氏的思想,再想要進入就千難萬難了。

昔年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就時常稱讚您而勉勵臣。

建立學宮本質上並不難,正如我們建立的私學,一些房舍,一些書籍,就足夠了。

孟氏儒很清楚自己學派的思想是不爲皇帝所喜的,但孟氏儒不能改變,其他學派對皇室卑躬屈膝就算了,孟氏儒是指向皇權的一把利劍,若是敢丟掉自己的底色,洛氏不會饒了他們。

劉恆站起身來,剛剛的一點傾頹一掃而空,振奮的說道:“朕要爲學宮起一個寓意深刻而又響亮的名字。

將這個盛世延續下去,甚至於讓它更加興盛,這就是聖明的君主!

難道您認爲大漢這顆月亮已經圓滿到了要虧損了嗎?

是孔聖和孟聖遊歷天下之後,在洛國學宮擔任祭酒之時,那時的洛國學宮由儒家主持,自然是偏向儒家的。

孟氏儒,乃是儒家正統嫡系之一,儒門聖賢無數,但洛孔二聖之後,首推孟聖,洛聖曰王,孔聖曰仁,孟聖曰義,道統落在孟儒身上,毋庸置疑,這是諸子聖殿所認可。

如果您的聖名不能夠流傳後世,難道還有其他人嗎?”

跟着兩人的宮人、宦者,甚至禁軍的將領士卒,都滿是豔羨的望着這一幕,真不愧是東阿侯啊,天下聖眷第一,無可比擬。

王朝的氣數難道就會有例外嗎?

臣以爲是不會的。

天上的明月到了圓滿的那一刻,就開始虧損,這是月滿則虧的道理。

於是直接笑道:“陛下是否覺得高皇后和臣的父親將這天下治理的太好,所以這些年做事才無往而不利。

如今是孟氏儒進入學宮的最好機會。

守業更比創業難啊。

什麼是聖明的君主呢?

這一番話帶着無數的反問,震的衆人半響說不出話來。

如果它稍有衰落,也算是守成之主。

您如今治理天下舉重若輕,難道僅僅是因爲前人的基礎嗎?

臣以爲不是的,千鈞之重交到您的手中,您能穩穩的拿住,還使它昌盛,這是您的智慧。

劉恆便隨意笑笑:“阿景你是懂朕的,就是這樣。”

吾父的功績雖然高,但還是正常人所能夠達到的,您若是能在位其間將大漢國力推向巔峰,後世之人難道會以爲您不如吾父嗎?

洛國有千年的歷史,無數代先祖都立下功業,但流傳到如今還爲人所知曉的,最偉大的便是洛國學宮!

陛下,這世上唯有文化是不可摧毀,唯有文明才能永遠流傳。

但是爲什麼邦周千年,只有洛國學宮興盛呢?

儒家的興起和巔峰都是什麼時候呢?

陛下您所面對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至少沒有不可逾越的高峰。

到那時,儒門別枝在漢廷昌盛,孟氏思想卻不登朝堂之高,難道要返回昭城,尋求洛氏庇護,再等待數十上百年的機會嗎?

若真是如此,難道不是我們的過錯嗎?”

這些的對話在長安城的各處都響起,這些蜂擁而來的學派首領,都是見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才趕來長安城。

失去這次機會,就是失去至少百年!

————

從三代教育和祭祀融爲一體的官學,到洛國剝離了祭祀的純粹研究學問的學宮,直到漢朝出現了按照經書分類的太學,甚至出現了專講某一經學的博士,古代的學院體系基本上在漢文帝時期形成,後續所有的官學以及私學,都沿襲了這一套體系,直到現在。

這是漢王朝承上啓下的又一大功績,是漢王朝走向鼎盛進程中的明珠。——《漢王朝興衰史》

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85章 定計第531章 雨幕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513章 孽子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298章 五年第1章 姬昭攝政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29章 褒姒第340章 奪權第39章 洛宴使楚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644章 陰詭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229章 拜將第30章 申戎入寇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628章 怒斥!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714章 四神醫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344章 洛陽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98章 五年第1章 姬昭攝政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43章 勸王殺子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647章 極於情!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360章 朝貢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172章 秦王政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338章 召回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515章 霍光!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343章 聖諭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224章 洛陵第20章 齊侯向西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
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85章 定計第531章 雨幕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513章 孽子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298章 五年第1章 姬昭攝政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29章 褒姒第340章 奪權第39章 洛宴使楚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644章 陰詭第686章 只有天知道!第229章 拜將第30章 申戎入寇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628章 怒斥!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714章 四神醫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344章 洛陽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98章 五年第1章 姬昭攝政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9章 姬完與熊頓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43章 勸王殺子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647章 極於情!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360章 朝貢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62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172章 秦王政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338章 召回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515章 霍光!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343章 聖諭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224章 洛陵第20章 齊侯向西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