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

洛國使者已經很多年不在外面走動,對於列國之中的戰事也不怎麼關注,洛國公室不前往王畿,每年的朝貢也都是使者送去。

現在突然來到了燕國之中,就像是仙俠小說之中,隱世不出的天下第一宗突然向整個世界派出了自己的天下行走,這自然讓整個燕國的貴族側目。

紛紛私下議論着,到底是什麼事情,能夠讓現在的洛國出面。

洛國的使者到了燕國之後,自然受到極大的禮遇,使者直接來到了燕國宮中。

對燕侯說道:“燕侯,外臣尊奉國君的命令來到燕國之中。

您有着廣袤的土地,但是燕國之中的人口卻並不多。

在薊城之北的千里林原之上,還生活着數不清的戎人和胡人。

八百年前,您的先祖在鎬京城中接受素王的分封,天下列國都在康王和素王的面前立下誓言,要清剿蠻夷。

您現在對齊國用兵,燕國之中必然會空虛,恐怕戎人和胡人會入侵燕國了。

燕國的子民是諸夏貴種,卻遭受夷狄的侵害,這是素王所不允許的。

諸夏之間的戰爭,最終卻讓夷狄獲利,這是上天會降下懲罰的,國君希望您能夠慎重的考慮。

難道您忘記了先祖的誓言嗎?”

洛使越說,燕侯臉上的神情就越冷,“貴使,雖然不如洛氏尊貴,但燕氏同樣是姬姓貴胄,您不應該如此無禮的對一位諸侯說話。

八百年來,戎人和胡人都沒有攻破燕國,這是因爲燕國的強大,孤的臣子和軍隊有能力在進攻齊國之時,保持對戎人和胡人的勝利。

想必洛侯是多慮了,還請貴使回到昭城之中,告知洛侯,在洛國和晉國之後,燕國將會承擔起扛邦周王鼎的重任。”

洛國使者沒想到燕侯竟然會義正言辭的說出這麼一番話來,燕國這麼多年沒有覆亡,難道不是齊國和洛國的支持嗎?

燕國兩千裡的國土,其中一千里都是齊國贈送的,怎麼就成了燕國的功勞了。

現在主要的大國之中,秦國、楚國、趙國邊境都有夷狄,但只有燕國面對夷狄還處於戰略守勢,難道就沒有想過原因嗎?

燕國君主的教育是怎麼進行的?

燕侯話中的槽點實在是太多了,洛國使者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終只能起身拱手道:“您是諸侯,您的意志,燕國無人能夠違背,外臣這便返回國中了。”

這一場談話很快就流傳了出去,然後引起了一些騷動。

燕國之中同樣存在着各種勢力,燕侯能夠殺死國相,但是卻不能阻止這些人的主張。

這些人反對燕國征討齊國,國相只是代表,現在見到就連洛國都勸不住,這些人已經心生絕望。

有人悲嘆道:“愚蠢的君主,會將國家帶到傾覆的道路上,難道燕國的社稷就要這樣滅亡嗎?”

在這個時代,貴族是非常有主人翁意識的,國君與貴族共天下,這不是宣言,而是道理。

很快就有人想出了激進的手段,狠聲道:“燕國不是他一人的。

公室、宗族外戚和這麼多的貴族,有太多的人對他不滿了,他想要毀滅燕國,我們絕不答應,誅殺他!

想必歷代先君也會爲我們祝賀。”

殺死國君!

面對他這種激進的想法,衆人先是一震,然後立刻眼中就開始放光。

弒君,這是打破政治僵局的好辦法,經歷了數百年的混亂之後,弒君並不是多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做得足夠隱秘,將責任推到暴亂之上,就沒有人需要爲這件事負責。

這些卿大夫很快就真的開始物色合適的武士和嚴密的行動,弒君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經歷了這麼多弒君之事後,現在防備刺殺的手段已經比較豐富。

很多時候大臣進入宮廷甚至都要解下佩劍,大臣和君主之間的坐席,也要保持足夠護衛反應的時間。

先前提議弒君的人悄無聲息的深藏功與名,挑動燕國之中的矛盾,最好是製造一場混亂,才能將所有的手腳都處理乾淨。

洛國不希望自己的行動被發現,燕國貴族則不願意背上弒君的罪名,這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之前洛國殺死天子姬擺的時候,也是暗中動手,最後安上了一個生病暴斃的名頭。

燕侯拒絕了洛國的請求,那麼殺死他的計劃正式提上了日程,同時還要到燕國國中聯絡北方的貴族,防止胡人的入寇。

昭城之外三十里,有一座山丘,這一座山丘包括周圍數十里都是公室的獵場,在獵場之中有一處竹林,依山傍水,風景很是秀麗,一向不準外人入內。

這裡是洛國公室暗麪人員的練兵場之一。

“喝!”

陽光照射在大地上,一道道大喝之聲在林中響起,在竹林之中有一片空地,很多裸露着上半身的壯漢在這裡練劍。

汗水從他們的肌肉線條上流下,然後滴滴落在地上,利劍揮舞之間,甚至能夠聽到破空的聲音。

任何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一羣個人武力值極高的人。

這就是洛國暗面武士之中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洛氏從小培養的子弟,這些人裡面甚至有洛國公室的子弟。

昔年一箭射殺齊侯呂無咎的洛連射就是暗面的佼佼者之一。

這些人對洛國公室的作用極大,暗殺雖然是一種恐怖的政治行動,但不得不說,在政治氛圍詭異的情況之下是有奇效的。

尤其是對付呂無咎、魏侯卿和燕侯這種人,本就有無數的人想要殺死他,這個時候暗面直接解決掉,就不需要在垃圾的身上付出血的代價。

一封信被送到了這裡,“家主的任務到了,燕侯進攻齊國,導致林胡入侵,爲了野心,忘了夷夏大防,家主需要我們前往燕國之中,殺死燕侯。”

瞬間就有不少人眼中亮起了光,洛國暗面主要是搞情報和保護公室,真正的暗殺並沒有過多少次,畢竟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即便是針對卿大夫的暗殺都極少,更不要說針對一位國君,現在有了這個機會,衆人頓時有些蠢蠢欲動。

最終四位最擅長暗殺的人被挑選出來,這四人中有一人擅長用毒,當初的姬擺就是死在他的手中,負責爲武器淬毒。

四人全部精通潛伏隱藏,還都是神射手,畢竟相較於需要近身的刺客,遠遠地利用弓弩一擊必殺才是成功率高,生還率也高的刺殺手法。

這四人被派往燕國之中,沿途會有接應他們的人,臨走之前,首領告誡道:“殺死一位諸侯,這不是簡單的事情。

若是事不成就回來,等待下次機會,千萬不要白白將性命留在燕國之中,那不值得。

不過好消息是,燕國國中同樣有暗流涌動,燕國貴族同樣對燕侯不滿,很有可能薊城之中會產生一場暴亂,這是你們動手的好機會。

強弓會拆解開爲你們帶到燕國之中,勿要擔心。

素王會庇佑你們!”

四人和兄弟們道別之後,就隨着一支洛國前往燕國的商隊,來到了燕國之中。

這時的燕國軍隊已經和齊國開始交戰,齊國主力在外,不是燕國的對手,加上燕國軍隊偷襲,齊國軍隊還沒有反應過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丟了十座城池。

隨着燕國軍隊深入齊國之中,加上齊國漸漸地回過神來,開始徵召農夫守城,這大大的延緩了燕國的進軍速度,燕國之中對於糧食的需求一下子大了起來。

薊城之中,聽到燕軍高歌猛進,燕侯興奮極了,大聲笑道:“孤就知道,齊國衰微,燕國常年與戎胡作戰,士卒強盛。

只要進攻齊國,它定然不能阻擋,等到將齊國一半的國土攻下,燕國就能成爲天下之中有數的大國。”

從將國相殺死,又貶斥了一幫大臣之後,燕侯身邊就只剩下了一些諂媚惑主的小人,聞聽燕侯之言,於是紛紛奉承起來。

燕侯興奮之下便想要娛樂一下,一直以來都待在宮中實在是無趣極了,卻沒想到聽到這個消息,他的近侍護衛之一,眼中閃過了驚喜的光。

燕國貴族很快就得到了燕侯要出宮的消息,少數制定計劃的人滿臉興奮道:“機會來了,驅趕國人,製造混亂。

然後僞裝成暴徒,殺死昏君之後立刻離開,迎立新君,撤回軍隊,將罪責拋到昏君頭上。

齊國和楚國作戰定然有損傷,不會和我們硬拼。

然後再爲新君迎娶齊國貴女,修復兩國之間的關係,燕國就能高枕無憂了。”

不得不說,這些貴族敢想敢做,還有善後的手段,真不是燕侯所能比的,洛國的情報同樣極快,在燕國之中的人脈強的很。

四人早早地就佔據了有利的地形,居高臨下,能夠俯瞰整條街道,加上他們手中的強弓,燕侯絕無幸理。

等到燕侯出現,剛剛走到街道中央,突然有人大喊着火,緊接着就見到路邊的攤上同時冒出了火焰和濃煙,在濃煙的刺激下,馬匹瞬間受到了驚嚇。

街道上微微混亂起來,緊接着就是“昏君,今日必殺伱”的大喝之聲,很多道身影從四處顯現,甚至就連燕侯的衛兵之中同樣有抽刀之人。

當先就是一波弓弩互射,刷刷刷倒下幾人,燕侯已經傻了,被他的寵臣一把拉下車,就要在護衛的保護之下逃走。

洛國四人一見現場情況,明白機會到了,當即彎弓搭箭,使用的還是燕國軍中的制式箭矢,四人齊齊射箭,一箭射到燕侯腿上,另外一箭則直接從腹部貫穿,直接就是一個血窟窿。

燕侯嘴中不停的噴涌出鮮血,眼見就是活不成了。

“走!”

明白燕侯必死的四人,立刻離開了現場,深藏功與名,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以爲燕侯死在燕國貴族手中吧。

“國君!”

隨着一聲淒厲的哀嚎,衆人紛紛將目光投射過來,這才見到燕侯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

————

厲公二十三年,伐齊,戎、胡入寇。

洛使曰:諸夏相伐,夷狄獲利,素王不豫也。

公曰:燕強,伐齊拒胡,足矣。

及至戎胡入寇,失三百里山河,棄二十萬子民,國人怨之。

秋,弒公於薊。——《史記·燕世家》

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226章 雙方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369章 天崩矣!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70章 我周氏!第296章 廢王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259章 諫楚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36章 再幸洛邑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427章 選帝!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698章 昭城中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12章 熊頓問鼎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428章 劉旦第451章 獻闕!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200章 項羽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342章 我言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24章 洛蘇薨第260章 洛採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731章 大將死!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626章 談崩了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31章 天命在誰?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
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226章 雙方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369章 天崩矣!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670章 我周氏!第296章 廢王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259章 諫楚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36章 再幸洛邑第112章 我全都要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427章 選帝!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214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698章 昭城中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12章 熊頓問鼎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428章 劉旦第451章 獻闕!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200章 項羽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41章 諸夏破徐淮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89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342章 我言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24章 洛蘇薨第260章 洛採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731章 大將死!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626章 談崩了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31章 天命在誰?第280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688章 素王與你同在!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