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黃粱美夢

正月初一,立春夜宴,紫霄殿上一派輝煌燈火,珍味繁雜,舞袖如雲。

趙颺穿着一身黑色錦緞,上繡金紋團龍,伴有日月五色錦雲,頭戴青玉包金九冕高冠,英姿束髮,劍眉入鬢,嘴角含笑的坐在帝位下的左手第一席,款待着滿朝的文武百官。

今日,是大夏的春宴。

儘管外面寒冬料峭,大雪繽紛,西北戰事尚未停歇,東北又有異族鬧着要自立門戶,糧食歉收,河水氾濫,朝野中文武大臣攻訐暗鬥,但是仍不減表面上的奢靡繁華,琉璃錦繡,珍饈佳餚,美人容顏如玉,細腰婉婉如柳,酒鼎倒傾,漿香如蜜,上千盞白牛皮燈盞照的大殿燈火通明。白芷、西遼、朝戈、姚省、北海、東金等各大兵區首領,以及藩鎮藩王、戍守將帥、朝野文武、世家家主,無不濟濟一堂,在這個歷來太平奢華的節日裡,同慶巍巍大夏“風調雨順”的又一春。

今日無人會提及那些敗興的戰事和朝野的角逐,酒到憨處,平日的死敵們都勾肩搭背的坐在一起,飲酒作樂調戲懷中如花似玉的美人,大殿上一派歌舞昇平。帝國的權貴們不時的舉起酒杯轉頭看向王位,但卻並不是主位,而是遙敬那位年少掌權的十四皇子。

如果是在三年前,也許沒有人會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即便是向來以眼睛毒辣著稱的魏家老狐狸魏光也沒有料到,短短的三年之間,就能讓一個昔日在泥水中掙扎打滾的年輕人,一步登天的坐上這個位置。

但是,如今大夏皇室凋零,趙齊趙珏已死,趙徹被貶,趙嵩斷臂殘疾,唯剩下這十四皇子獨撐大廈,故而即便是以魏閥之尊,也不得不拜倒在這位皇子的門下,全心輔佐起他的上位。

趙颺坐在高殿上,朝戈的將領上前來敬酒,他淡淡的舉杯點頭,酒入咽喉,朝戈的將領大表一番對趙颺的敬仰和忠心,終於在他略略點頭的動作下,大喜的退下臺去。

光影瀰漫,一羣歌姬走上殿來,雲袖高舉,裸*露的腰肢柔軟的像是一條條水蛇,頓時就吸引去了衆人的注意。

趙颺於暗影中,略略勾起嘴角,牽出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冷笑。

他還記得那個將軍,不過是四年前,也是在這間大殿上,他因爲地位低下,被安排在下面的席位,那位將軍在向趙齊敬酒的路上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袍子,杯酒傾灑,倒了他滿身,那時的將軍卻只是皺着眉看着他,然後不屑的冷哼一聲晦氣,就甩手離去。

不過是四年之間,這位將軍就已經出落的這般彬彬有禮,客氣待人了。

人性的更迭,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趙颺微微轉頭,眼角輕輕瞥向那座隱沒在重重暗影之中的王位,他看了許久,燈影照在他的臉上,一時間神色顯出幾縷朦朧,如今他坐在這裡,眼睛所見滿朝一片華蓋,雙耳所聽無不是歌功頌德之昇平,他突然覺得,那曾經在他看來如此遙遠的距離,如今已是這般的觸手可及了。

歌舞停歇的最後那一刻,他果斷的轉過頭來,繼續方纔的表情和舉止。外面的月光穿透了大殿的門扉,伴着輕輕的風,掀起了一角輕柔的紗簾,謹慎的侍衛微微抽了抽鼻子,對着一旁的侍衛小聲的說道:“怎麼有煙燻味?”

那侍衛也聞了聞,卻茫然的搖了搖頭:“你聞錯了吧。”

“錯了嗎?”

侍衛不敢出聲,這是皇家內院,正殿春宴,誰敢在附近點火呢?

月光穿過大殿,一路隨風飄進了深深宮門,經年緊鎖的承光祖廟卻燃起了一片菸灰,塵土嗆人,舊年殘餘的厚重香灰如一匹蒼白的綢緞,寒風乍一起,就被撕扯成零散的碎片。

在昏暗的大殿深處,帝座上累累的寶石明珠如同暗夜裡的流光,尖銳的驅散了一地的死寂,可是那些飄飄蕩蕩的灰塵,卻如同一條條不願散去的冤魂一般,在周圍凌亂的盤旋着。

本該坐在紫霄殿上的正德皇帝,此刻卻獨自一人坐在空曠冷寂的承光祖廟上,在他的對面,是一座高大到宏偉的靈堂,上面密密麻麻擺滿了幽幽的靈位,那麼高,那麼密,一直聳立到房頂,像是一雙雙幽幽的眼睛,靜靜的凝視着他。歲月從歸墟而來,一路帶着黃泉的風,穿過靈位,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是低低的沉吟。

“啪”的一聲脆響陡然驚散了大殿的死寂,皇帝手中的一隻琉璃盞掉在地上,碎裂成七八半,裡面呈着的鮮紅色葡萄酒漿傾灑在地面上,有着奇異的香,順着香灰的紋路,一路蜿蜒的流去。

倚着椅子熟睡的皇帝被驚醒,他朦朧的睜開眼睛,嘴邊溢出一抹蒼老的微笑,帶着輕快的語氣,輕聲的說:“又來跟朕胡鬧。”

聲音暖容,甚至還帶着一絲笑意,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聽來,卻顯得是那樣的詭異和森冷。守門的小太監微微打顫,斜着眼睛小心的往裡瞅,卻砰的一下被老太監狠狠的踹了一腳。

“外面呆着去。”

老太監不急不緩的說了一聲,小太監連忙跪在地上,嚇得大氣也不敢喘,不一會,就倒退着爬了出去。

老太監端起一旁的水酒,緩緩的走上前去,放在王位旁的几上,又爲皇帝滿了一杯,太監特有的陰柔嗓音說道:“皇上,皇后娘娘又和您鬧着玩了?”

“是啊。”皇帝笑呵呵的轉過頭來說:“你知道,她就是愛胡鬧,性子也出挑,哪裡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老太監也不笑,只是以他一貫的聲音回道:“皇上這樣說,讓皇后娘娘聽了,又要和您惱了。”

皇帝呵呵笑着,搖了搖頭,然後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寬大的龍椅上,輕輕說:“我去看看她惱沒惱。”

然後,就閉上了眼睛。

這幾年宮廷更迭變換,穆合皇后早已去世,後位空懸,而在穆合皇后之前,皇帝也冊封了幾名皇后,也不知他此時的這一聲“她”,叫的又是哪一位。

老太監低着頭,地上破碎的琉璃也不去撿,只是撿起酒漿之中一根細小的草莖,小心的放進一隻黃金的盒子裡,然後退在一旁的暗影裡站着,玄青色的衣袍融入了殯葬的黑夜之中,好似淪入無邊的黑海,就此消失不見了。

春宴的吉時就要到了,掌燈的宮人們穿過宮門,一盞一盞的將燈火全部點燃,剔透的光華衝破了寂寞的深宮,將這座金碧輝煌的樓宇宮廷裝點的更加炫目,如同一顆閃爍的明珠。熱鬧的歡聲笑語從前殿傳來,如一重一重沉重的海浪,給皇帝拜賀的聲音刺透了夜的寧靜,鐘聲敲響,萬千文武潮水般拜下去,從紫霄殿上,到連綿的雲道,蔓延了整座皇庭,山呼萬壽無疆的聲音震動了真煌的夜晚,有夜行的烏鴉從上空飛過,年輕的侍衛不知就裡,仰頭叫道“烏鴉”,卻登時被一旁的侍衛長踢了一腳。

“你知道什麼?那是喜鵲!”

那一天,真煌城裡又下起了連綿的大雪,關山如鐵,皇帝於睡夢中微微皺了皺眉,輕聲喚道:“安福,外面誰在吵,讓他們小聲點。”

老太監於暗影中答應了一聲,輕聲說道:“皇上,那是大臣們在紫霄殿上給您請安呢。”

“給父皇請安?”

皇帝似是喝醉了,喃喃的說:“告訴世城,待會散席了等我一會。”

老太監點了點頭:“是。”

那是很多年以前了,具體多少年,皇帝也忘了。

皇帝當年還不是皇帝,只是一個不受寵的皇子,他的母親是青丘送來的美人,可是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她似乎就被她的丈夫給忘了,他和母親在皇宮裡靜悄悄的活着,像是一隻溫順的貓一樣,無人理會的自生自滅,以至於他的父親甚至忘記了給他賜名字。

直到他七歲入學的時候,皇家才終於想起他的存在,他還記得那一天主事太監報給父皇的時候,父皇正在當時風頭最勁的華妃的寢宮之中午睡,他和母妃就只能跪在冰涼涼的金石地上,一直跪了兩個多鐘頭,纔等來了父皇的轉醒。父皇躺在華妃娘娘如玉的皓雪臂彎裡,微微皺了皺眉,透過門簾看着外面陌生的母子,似乎在努力回想着他們的樣子,終於還是輕笑一聲道:“就叫煦吧。”

出了門後,小太監不斷的對母親賀喜道:煦通旭,乃朝陽之意,看來聖上對殿下甚是喜愛啊。

母親開心的掉了眼淚,拿出自己微薄的銀錢打賞一衆貪婪的宮人。他卻在靜靜的想,煦通徐,徐徐意爲緩,父皇是不是說,他是個遲來的兒子呢?

他一直很安靜的長大,直到九歲那年,母親終於還是在一個雨夜去世了,她一邊咳嗽着一邊捂着嘴,生怕聲音太大了會打擾外面的嬤嬤睡覺,在宮裡,常年無寵又沒有身家後臺的妃子等同於路邊的泥土,誰人都可以踩上兩腳,而在這座皇子繁盛的宮中,他的地位也不見得高出幾分,這幾天,他們母子已經因爲這個捱罵幾次了。

母親還是死了,第二天一早被發現的時候,身子已經硬了。他穿着單衣站在花廊下,看着母親被一單白布蒙着就擡了出去,清晨的風有些冷,吹開了母親額頭的一角白布,佈下的臉慘白慘白的,像是一卷上好的宣紙。

他回過頭去,眼淚順着小小的臉落下來,流進脖頸裡,他趕緊將眼淚擦了,母親雖然生了他,可是因爲身份低下,是沒有份位的,也就不算是他的母,皇室名冊上,他的母親是昭陽宮的皇后,一個沒有份位的女人死了,他是不能傷心的。

他隨後被領去了昭陽宮,皇后的三個兒子都長大出宮建府了,母親死了,他就有機會被皇后撫養了。以前瞧不起他的太監宮女們都忙着恭喜他,說早就看出殿下乃是人中之龍,大富大貴之象,如今時來運轉了,真是大喜,太值得高興了。

他在衆人的恭喜聲中跪在昭陽宮的鳳鳴殿上,很認真的磕頭,他想,母親死了,這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然後他就笑了,笑的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嘴巴里苦苦的。

皇后皺着眉看了他一會,沉聲說快帶他下去吧,以後無事也不必天天來請安了,這孩子笑的看着難受。

那天下午,他就遇到了世城,他是二皇叔燕北王的孩子,那時候的燕北王還不姓燕,還是姓趙的,只是封地在燕北而已。世城看到他,開心的跳上來,大叫道:我還吃過舒和美人的奶呢!

那天之後,世城就整日的煩着他,無論吃飯睡覺都跟在他後面,誰敢給他臉色,世城就跟人家摔跤,他年紀雖然小,但是很有勁,連皇兄布庫裡的摔跤王都被他摔了個大馬趴,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敢惹九皇子了。

可是他仍舊覺得他很煩,他不喜歡他臉上那種笑,他覺得那種笑太假了,不像是宮裡的人,是淡淡的,即便是笑着,也能讓你感覺到那笑容裡面的寒意。可是世城笑的時候,太純粹了,他看不見一點陰暗,他跟自己說,這個人太狡猾了,需要離得遠遠的。

有一次,他被纏的煩了,就騙他說,晚上在冰窟見面,不見不散,世城開心的拍着胸脯,說燕北的漢子不說謊,還要灑血爲誓,被他攔了,他不是心疼他,只是身爲皇子,自傷身體也是要受罰的。

結果第二天,世城真的不見了。燕北世子在皇宮內失蹤了,整個皇宮都發了瘋,大家翻箱倒櫃的找,幾乎要將每一寸土都挖起來,連皇后和父皇都被驚動了,侍衛們在偌大的皇宮裡跑了一整天,噼裡啪啦的腳步聲像是隆隆的鼓,催命的,一步一步的靠近了他。

他怕極了,他知道世城在哪,可是他不敢說。在冰窖裡被凍了一天一夜,想必早就死了,可是他也害怕,害怕他還活着,如果別人知道是他誆世城去的,那他就大禍臨頭了。

當天晚上,終於有取冰的宮女發現了被凍成一團的燕世子,太醫們進進出出,一直說燕世子怕是不好了,快通知燕王殿下吧。

他當時就躲在大殿的柱子後面,悄悄的想:快死吧快死吧,千萬不要活過來啊。

但是世城還是沒死,一個多月後,他終於大好了。燕王知道了之後大笑着說,燕北氣候寒冷,世城從極小的時候就能在雪水裡泡上一個時辰,這點寒冷還是受得了的。

那段日子他怕極了,他每天都被惡夢嚇醒,害怕會像母親那樣,一張白布卷着就被擡出了宮。

可是世城好了之後卻悄悄地來找他,瞪着眼睛問:你那天出什麼事了?怎麼沒來呢?

他當時就愣了,其實本來想好了那麼多天衣無縫的藉口和理由,可是那一刻,他卻大腦一片空白一個字也想不出,他支支吾吾了許久,才低聲說:我給忘了。

世城哈哈笑,說我就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說完之後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來,連忙壓低聲音悄悄說千萬別讓別人知道,不然你就大禍臨頭啦。

那時候世城才七歲,像是個西北的小牛犢,眼睛亮晶晶的,踮起腳來才能夠到他的耳朵。

很多年之後,他問世城,你難道不生氣嗎?沒懷疑過我嗎?

已經是少年的燕世城奇怪的看着他,皺着眉說我爲什麼要懷疑煦哥,我們是吃着一個母親的奶水長大的啊!

是的,世城當年是在京城生下來的,燕王妃的奶水不夠,正好他母親舒和美人的第二胎生下來是個死胎,他就被抱給舒和美人養了幾日,不過,也僅僅是幾日而已。

歲月那般急促,他們像是兩棵比肩生長的白楊,見風就長,一轉眼,他們都長成的精壯的小夥子。日子開始變得鮮亮起來,他們一同習武,一同騎馬,一同射箭,一同推演兵法,一同戎馬從軍,兩人形影不離,他的性子也漸漸開朗,偶爾還能同蒙闐等伴當插科打諢的玩笑兩句。直到那年隨着五皇叔南下,在崖山的青水一側,遇見了那個改變他們一生的人,命運才如同一條激流的河水,嗖的一下,就拐了一個大大的彎。

他至今還記得那一天,他和世城還有蒙闐,悄悄的離開了驛館,去當地的名勝遊玩。那天的天空瓦藍澄碧,天氣極好,日頭暖融融的掛在上面,少女撐着一隻烏篷船,一身湖綠色的衣衫,容顏秀麗,眼眸好似最璀璨的珠子,她赤着腳站在船頭,露出一小截白皙光滑的小腿,笑着衝着他們三個招手,聲音清脆的喊:“喂!你們三個大個子,要上船嗎?”

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很多時候,他以爲自己已經快要忘記了,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忘記了當年的容顏笑貌。可是那個聲音,卻是他永生永世都無法忘卻的,他看着少女款款靠近,手心緊張的冒汗,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想說什麼,卻張不開嘴。

這時就聽世城在一旁哈哈笑道:喂,小丫頭,你的船那麼小,能裝得下我們三個人嗎?

咚的一聲,歲月的長河被投了一塊石子,激起一星細小潔白的浪花,也許很多事情,在一開始就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戰事跌宕而起,他終於被逼上了生死的邊緣,他在那條路上一步一步艱難的走上去,有人阻擋他,死了,有人護衛他,也死了,有人手無寸鐵,什麼也沒做,可是也隨着戰刀的飛馳,通通死在了權利更迭的戰亂中。

世城帶着燕北軍,一路跟隨在他的身後,甚至直到現在,每當閉上眼,他還是能聽到少年年輕的聲音不斷的響在耳側:

煦哥,我來啦!

煦哥,咱們不怕他們,大不了同歸於盡。

煦哥,無論如何你要活着,只有你活着,才能爲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煦哥,大道之行在與民爲善,只要你記着這句話,我就算是死了也值了。

煦哥,誰敢不忠於你,我就砍了他!

煦哥,煦哥,煦哥……

如潮的人羣在他的面前跪拜下去,萬歲的王號終於響在耳側,他身上的明黃像是一湖金水,閃動着璀璨的光,那一天,他在承光祖廟接任了大夏的王位。而旁邊的後位之上,裹在鳳袍深衣裡的,僅是一方還沒來得及送出去的玉佩,那是母親的遺物,很是寒酸,一如他當年那份微薄的勇氣。

昏暗的大殿深處,有旋旋的風吹起,皇帝有些冷,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老太監從後面走上來,爲他披上一件披風,他卻孩子氣的扔在地上,皺着眉說:“燕洵那小子怎麼還不打來啊?”

老太監早已見怪不怪,說道:“皇上,燕王現在還在雁鳴關外呢。”

“真是不行,要是世城,早就攻破關口了。現在的孩子啊,真是不行。”

皇帝搖着頭站起身來,一副很是惋惜的樣子。

“阿笙不相信我沒殺那小子,得趕快叫他來給阿笙看看。”

皇帝的背微駝,輕聲的嘟囔着,小几上的杯盞空了,那紅色的葡萄酒裡有一種草,叫做黃粱,千金難求,相傳只要一點,就可以讓人神智恍惚,做一場黃粱美夢,只是太過貴重,爲了一夢而耗費如此巨資,便是當世權貴,也難以支付。可是這種草在這座皇宮之中,卻是日日可見的。

“安福,你說這個皇帝當着多累,他們怎麼還總是要搶?”

皇帝突然回頭問道,老太監默不作聲的低着頭,皇帝也沒想得到他的回答,轉身就遠遠的走了,鬢角一片華霜,在月光的反射下,灼灼的白。

皇上,那是因爲他們都沒做過,他們不知道,可是就算是您,黃粱過後,還不是一樣要保住這萬里江山嗎?

人生就像是棋盤,每個人都是上面的棋子,經緯縱橫之間,誰能跳出去呢?

外面的風吹起,颳起一地的清雪,那個身影漸漸遠了。

————分割線————

第55章 又見諸葛第144章 你怎麼了第82章 半路書生第70章 閻羅手段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169章 你會來嗎第4章 皇家圍獵第62章 拳打太子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46章 昔日兩小第40章 千古一恨第51章 穆合少主第18章 魏氏門閥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87章 情敵見面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50章 敗在何處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26章 誰比誰快第20章 學習騎馬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188章 燕兵狂潮第19章 誰無年少第81章 折道卞唐第99章 閨房畫眉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91章 天下取捨卞唐繁花上第87章 詹府揚威第103章 我看着你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173章 大唐狐變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92章 走馬上任第74章 燕北獨立第69章 獵場遇險第3章 爲國捐軀第54章 不知死活青海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2章 生存法則第95章 如此倒黴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4章 子虛烏有逆鱗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171章 再次重逢第22章 稍有疑竇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5章 深入虎穴第30章 身首異處第33章 禍福與共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103章 我看着你第84章 賢陽街頭玄墨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49章 十三皇子第93章 馬踏青泥第1章 軍事法庭第92章 走馬上任第71章 難下殺手第158章 青海之王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6章 關山似鐵第83章 再入奴籍第54章 不知死活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27章 心若靈狐名將弔祭第182章 故人重逢第180章 洞房花燭名將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20章 學習騎馬秋思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47章 有朋遠來第76章 御前悔婚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26章 金吾之巔秋思第7章 是去是留第156章 自由萬歲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67章 五龍爭姝第125章 並非酸儒
第55章 又見諸葛第144章 你怎麼了第82章 半路書生第70章 閻羅手段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169章 你會來嗎第4章 皇家圍獵第62章 拳打太子第121章 男爭女戰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46章 昔日兩小第40章 千古一恨第51章 穆合少主第18章 魏氏門閥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87章 情敵見面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50章 敗在何處第42章 零落成泥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26章 誰比誰快第20章 學習騎馬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188章 燕兵狂潮第19章 誰無年少第81章 折道卞唐第99章 閨房畫眉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91章 天下取捨卞唐繁花上第87章 詹府揚威第103章 我看着你第147章 你多保重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173章 大唐狐變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92章 走馬上任第74章 燕北獨立第69章 獵場遇險第3章 爲國捐軀第54章 不知死活青海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2章 生存法則第95章 如此倒黴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4章 子虛烏有逆鱗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171章 再次重逢第22章 稍有疑竇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5章 深入虎穴第30章 身首異處第33章 禍福與共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103章 我看着你第84章 賢陽街頭玄墨第159章 人海潮汐第49章 十三皇子第93章 馬踏青泥第1章 軍事法庭第92章 走馬上任第71章 難下殺手第158章 青海之王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6章 關山似鐵第83章 再入奴籍第54章 不知死活第108章 得見燕洵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27章 心若靈狐名將弔祭第182章 故人重逢第180章 洞房花燭名將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20章 學習騎馬秋思第107章 暴雨夜戰第47章 有朋遠來第76章 御前悔婚第17章 分道揚鑣第126章 金吾之巔秋思第7章 是去是留第156章 自由萬歲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67章 五龍爭姝第125章 並非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