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起點號

1256年,六月廿二,黃海海面。

“那程從傑就是個無賴子啊!”

陳家商船上,陳一成拍着船舷,對旁邊的魏萬程、陸平、許嵩濤三人說。

這幾個月,陳一成帶着東海三人組在慶元府及周邊痛快地遊覽了一番,幾人的交情都加深了很多。前不久南風起了,他們在南方也呆膩了,所以早早就啓航北上了。

此時蒙宋雙方已經在江淮一帶打起來了,來往的商船卻絲毫不受影響,不論是北人在南還是南人在北,都來去自由,毫無限制,也是沒誰了。

眼看着快到膠州了,他們紛紛到甲板上打望起來。魏萬程趁機忍不住問了陳一成一個東海人都想知道的問題,那就是陳家和即墨知縣程從傑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

沒想到陳一成脫口就罵起程知縣來,絲毫不顧忌。

“那程從傑,還有他那師爺畢慶春,在乳山時就是遊手好閒的無賴之輩,後來投了姜房的隊伍,仗着和姜房有點親戚關係,更是橫行鄉里,肆無忌憚。

後來李恩府爲其兄長報仇,南下伐宋,姜房當時是李恩府手下大將,不得不也跟着出征。

但姜房藉口路途遙遠,遲遲不肯出兵,當時經營膠西的李應李公,不得不擠出船隻,載姜家軍南下應戰。我爹當時也在李公手下管着幾艘船,幫着運了一批,其中就有程從傑他們。

這羣姜家軍到了南邊,作戰時畏縮不前,禍害百姓倒是一把好手,我爹看不過去,勸止過他們,甚至還鬧得打起來過。

再後來李恩府作戰失利,北軍大潰,我爹去接引潰軍,又遇到了程從傑他們,他們搶了無數財物,定要全裝上船才肯走。當時宋軍已然接近,我爹爲了顧全大局,只能拋下他們帶着一部分潰兵先離開。

沒想到回到膠西,那程從傑居然惡人先告狀,說我爹臨陣脫逃,那姜房也偏信於他,李公沒法子,只能讓我爹解甲歸田。我爹惱怒異常,從此不過問兵事,在即墨定居下來,只做些海商的生意,到了我這一代,便連些海匪都對付不了了。

之後,姜房名義上歸益都李府君節制,但實際上聽命於蒙古人,蒙古人讓他做了萬戶,統領濰莒密膠寧海五州,其中最富裕的膠州本是李公在一直經營,封給姜房顯然是不安好心。

姜房在膠州與李公明爭暗鬥,又讓程從傑當了即墨知縣。程從傑一到任,就肆意刮取民脂民膏,要不是我爹帶着本地鄉紳與之相抗,即墨早已是民不聊生、流民四起了,哪能像現在這樣還有餘力吸納流民呢?”

聽着陳一成不斷爆着猛料,東海三人組都大張着嘴,心裡趕緊記下來,等回去報告給管委會。

他們現在乘坐的,是一艘今年才下水的中型福船,旁邊還有另一艘同樣型號的船,正在和他們並駕齊驅。

此次去南宋,陳一成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給東海商社買一條新船。明州造船業發達,隨時有現成或者接近完工的船隻出售,陳一成帶着東海三人組去船廠轉了一圈,很快相中了一艘四百料的福船。

這艘船長約二十米,杉木製造,兩頭高,前後三根桅杆,其中中間那根是主桅,高度達到了十五米,前面那根艏桅只有十米,向前斜插着,最後那根艉桅則相當小,只是配合尾舵轉向用的,屬於典型福船形制,只要兩千貫。陳一成看着有點眼熱,想想自家原來那條船也有點舊了,乾脆賣掉換新的吧,於是跟船廠一次訂了兩艘,還打了個九五折,划算極了。

東海三人在明州人生地不熟,在陳一成的幫忙下才把帶來的幾樣寶物出手,只賣了兩千四百多貫,又根據陳一成的建議,買了些南洋香料和檀木帶回去,總共也沒多少。剩下的貨艙全堆着陳家的貨物,算下來陳一成送了這條船,不但沒賠還賺了不少。

當然陳家出的力也是最多的,主要是人力。光憑東海三人肯定是沒法把船開回去的,他們在陳一成的指點下,去明州“人才市場”上僱傭了五個船工,這些人都只認錢不認僱主,只要給夠薪水,別說去北地,就是去日本高麗都沒問題。有了這五個船工,陳一成又把他那條船交給他家人操控,自己帶了三個自家船工過來幫忙,才順利把船開起來。

這時候中式帆船易操控的優點就體現出來了,個位數的船工就能成功操控一艘船,要是換了同級別的西式軟帆船肯定是做不到的。

兩艘船乘着南風一路前行,經過海州的時候,這裡相比去年又大變樣了,不少因戰事而流離失所的流民聚集在此,陸平和許嵩濤挑了十二個懂操船的和會點手藝的,讓他們洗乾淨上船一起走。

之後順利到達了膠州,陳一成指揮船隊在大沽河東岸的碼頭上停下來,碼頭上的稅吏看到陳家的旗號,笑盈盈地迎過來。陳一成也很上道,就算是熟人也照樣塞紅包,然後讓人把早已準備好的貨物交給稅吏帶走。膠州這邊入關也是收的實物稅,而且並沒有像南宋那樣還要裝模作樣“和買”一下,稅吏大部分還算好說話,抽稅比例並不高。

這時候東海人才知道膠州碼頭居然也是分勢力的,西岸碼頭由姜思明家經營,東岸碼頭由李應家經營。按理說這種多頭管理會造成管理混亂,但實際上兩家相互競爭,不斷降低入口關稅,卻在事實上促進了膠州海貿的發展。要知道,當年李應之父李福壟斷經營膠西縣的時候,可是對入口貨物徵收高達50%的實物稅呢,現在卻降到了10%的水平,可以說非常優惠了,像陳家這樣跟李應關係深厚的,更是象徵性交一點就行了。

幫陳家卸完貨物之後,歸心似箭的東海三人組直接拔錨啓航,繞過青島區域向東海駛去。

路上,他們“恰巧”遇到了正在周圍巡邏兼打漁的海軍組訓一號。

實際上並非恰巧,海洋部估摸着他們就快回來了,這段時間裡一直派遣訓一號在必經之路上等待着。到了今天,果然見到了一艘新船駛來,用望遠鏡仔細一看,桅杆頂上掛着的正是熟悉的辣椒土豆旗——能在船上掛出這種獨特旗幟的,也只有去年南下的陸平他們了。

在日常訓練的同時,訓一號也做好了迎接的準備,現在確認故人歸來,當即在虎蹲炮裡塞了一小點火藥和一堆廢布條,放了一發禮炮。

伴隨着硝煙和巨響,布條漫天飛舞起來,倒真是有了點隆重的樣子。

“這羣混蛋,都搞出火炮了啊……”

見到了久別的同志們,三人立刻就淚眼朦朧起來,趕緊指揮船工開過去,又喊又叫,有了些勝利會師的感覺。

訓一號放了個小船下來,自己跑回去報信了。小船上是張船長和韓鬆,划過來爬到了福船上,一見面就給了他們一個狠狠的擁抱,然後把他們引領到了東山南一處小港灣裡,這裡水比較深,東海商社在此建設了一個臨時碼頭。

魏萬程下船,這次沒有暈陸的症狀了,他跪在地上,誇張地做了一個親吻大地的動作。陸平在船上指揮僱來的船工和工匠次第下船,這些新勞工忐忑地看着自己的新家,又發現了西邊巨大的東海102,驚呼起來。

而許嵩濤打量着這處港灣的情況,皺了皺眉頭,似乎有點不滿意,轉頭對張船長說:“船長啊,你們到底還是決定用這裡當基地了?”

當初他出門之前,海洋部裡就在討論未來艦隊的母港所在了。東海地區雖然海岸線長、港灣衆多,但往往能避風的地方水太淺,水深的地方直面海風,兩個都滿足的地方背後是山難以建設配套設施,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今天他們停靠的這處小港,就是當初挑選出來相對靠譜的幾個選項之一,只能說勉強可用,卻算不上真正的好港口。

張船長撓撓腦袋,說道:“沒辦法啊,選來選去只能選這裡了,水深足夠,東邊又有個小山能稍微擋一下風,現階段停這些百多噸的小船是夠用了。”

許嵩濤嘆氣道:“現在是夠了,可未來要是換了大船,又得換地方。”

張船長哈哈一笑,往他肩頭一拍,說道:“不用擔心,我們已經把青島拿下啦!以後就是有千噸、萬噸的大船,照樣有足夠的海軍基地!”

聽到這裡,魏、陸、許三人都是一驚,陸平吃驚地開口問:“你你你們……拿下了青島?怎麼做到的?難道在我們不在的這段時間裡,你們開出了什麼金手指不成?”

“哈哈,沒什麼嘛,只不過是即墨知縣犯傻來找事,被我們揍了一頓,只好把青島地區‘暫且’交給我們管理了嘛。這時候青島又不是什麼大城市,只不過是鳥不拉屎的破山區,都沒幾個人,不算什麼啊。”

隨後韓鬆把最近發生的事情跟他們簡單說了一遍,聽得他們大張着嘴,看來外出一趟真是錯過不少好東西啊。

“也就這樣了,我們雖然同程從傑達成協議,可以插手青島地區的管理,但是也沒法真的大張旗鼓去幹什麼事,膠州灣地區太敏感,雖然現在青島那裡沒什麼人,但是如果我們真敢明目張膽建設海軍基地的話,一定會引發膠州方面的干涉的。”韓鬆總結道。

膠州灣是山東半島最優良的海灣之一,它由三個半島圍成一個心形,即紅島、黃島和青島。北邊的紅島周邊全是淺灘,是個農業基地,而南邊的黃島和青島是嶗山的餘脈,周邊有不少陡峭的海岸,適合做港口的地方很多。尤其是灣口兩側的青島和黃島港區,不但是優良深水港,背後的山區還擋住了東南方向的海風,所以後世成爲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

不過那是海洋時代的事,現在的大多數海船都可以直接駛入膠州附近的大沽河,根本用不到深水港。所以內河交通發達,周邊又有廣闊的平原,人口稠密的膠州纔是北方第一港,而地形崎嶇的青島不適合農耕,幾乎沒有居民,只有幾個小漁村。膠州是姜家和李家的一大財源,對膠州灣內部盯得緊着呢,東海商社雖然對青島港垂涎欲滴,也只能暫時忍着。

扯遠了,眼下最大的事還是三人組的迴歸。

第二天,東海商社召開了臨時全體大會,主要內容是爲南下三人組接風,同時由他們對南方情報進行彙報。會上通過了海洋部提出的以新福船爲旗艦組建“東海第一艦隊”的提案,並責成商務部和海洋部研究今年冬天南下進行自主貿易的事宜。

新福船被命名爲“起點號”,以紀念東海商社海軍事業的起點。這艘船被海洋部定位爲武裝商船,排水量估計有一百五十噸左右,計劃搭載六門火炮,包括兩門放置在中央甲板的60mm火炮和四門活動的虎蹲炮,因此,即使讓水手兼任炮手,此船也至少需要20人才能有作戰能力。

不過現在全社上下總共就3門虎蹲炮,60mm火炮還沒影呢,只能先拿虎蹲炮練練手。需要的人多也不怕,海軍組現在正愁沒地方培養水手呢,所以一股腦塞了三十人上船,輪流上崗,以熟悉實地操作。

第一艦隊現在只有起點號和訓一號兩艘“主力艦”,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帆船和漁船都劃給了新組建的漁業組。不過明年闊馬造船廠自造的兩艘三百料小福船就能下水了,它們雖不如新到的起點號,但比老破小的訓一號還是強多了。屆時艦隊的總體實力將大大加強,所以現在更要抓緊培養水手了,哦,還有火炮和炮手。

第203章 出賣 一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346章 出山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11章 前衛戰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781章 維新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906章 戡亂後11章 新年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257章 捕鯨第213章 鍊鋼第537章 貧民窟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12章 事後第37章 渤海沿岸第126章 鯨魚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781章 維新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570章 火車第82章 換屆第754章 會盟 三第121章 東海縣第840章 入海第821章 征戰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818章 探險第893章 出臨安第370章 騎炮兵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472章 妖僧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52章 新氣象第133章 傀儡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900章 硬骨頭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489章 不忘初心第138章 敵情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843章 星星峽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340章 艦炮支援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735章 敵後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820章 貪婪第364章 商業船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45章 香港
第203章 出賣 一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346章 出山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11章 前衛戰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781章 維新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906章 戡亂後11章 新年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257章 捕鯨第213章 鍊鋼第537章 貧民窟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12章 事後第37章 渤海沿岸第126章 鯨魚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781章 維新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44章 透視畫法與糖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332章 泰山之戰 七 進還是退?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570章 火車第82章 換屆第754章 會盟 三第121章 東海縣第840章 入海第821章 征戰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818章 探險第893章 出臨安第370章 騎炮兵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109章 第二艦隊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472章 妖僧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52章 新氣象第133章 傀儡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900章 硬骨頭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489章 不忘初心第138章 敵情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720章 收拾殘局第523章 煤鐵複合體 上第843章 星星峽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340章 艦炮支援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加更)第735章 敵後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820章 貪婪第364章 商業船第857章 鑿空 十三 決戰(祝大家2862年快樂!)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45章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