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

總之,島上的事務是一頭亂麻,符凱偉一時也做不了決斷,於是決定暫且擱置下來,等有了更透徹的瞭解之後,再找人蔘謀一下,拿個開發方案出來。

“行了,小關,這些煩事也不用瞎想了,給我講講你們島上現在的情況吧。”

“是!”

終於到了彙報工作的時候,關大富摩拳擦掌,把早已準備好的腹稿背了出來。

“濟州島守備隊現共有114人,其中海軍陸戰隊74人,海軍25人,另有輔助人員及幹部15人。今年以來,殲滅海盜一次,消滅盜匪兩起,解決島上居民衝突一起,除此之外無其他險情,每日按操典訓練,稍後提督可以取記錄一觀。

島上現有東海籍平民50戶,共167人,其中6戶9人爲東海公民,其餘爲一般國民。這些國民組成了一個瀛山公社,在公民的帶領下開墾生活,目前進展良好。去年,他們種了一季小麥,今年已經收穫,收成一般,今春又陸續種了些土豆、黃豆、蕎麥、蔬菜之類的作物,看上去還挺好。除了種地,閒時還能去山裡海里打點牙祭回來,日子還過得去。估計過個兩年,生活能再上一層樓。

按常例,他們初來乍到,夏稅免了,秋稅減半,所以我們還沒從他們那裡收到過稅糧。不過他們現在借居在瀛山堡內,有每季兩石的房租,我們還可以用預算從他們那裡購買一些食物,再加上對本地土著的稅收,維持守備隊的補給是足夠了,可以節省本土補給船的噸位。”

此時二人已經回到了瀛山堡裡,符凱偉走到了城牆上,看着西邊井井有條的農田,聽了關大富的報告,終於感覺到了一些慰藉。

農業有了剩餘產出,便有了發展其他產業的空間。吃飽了就會想着穿暖住好,便需要有人伐木、燒炭、燒磚、蓋房,便想着向外輸出服務和物資以換取外界商品,一整套產業鏈便建立起來了。事情還是大有可爲的嘛。

“這麼說來,你們和平民的關係還可以?”

“自然可以。他們雖是歸義兵,但畢竟也是平常人,有地種比什麼都好。我們又不去逼迫他們,反而爲他們出頭,他們自然也對我們客氣。”

“嗯,很好,就應該這樣,我們東海軍人的職責就是保護東海國民,軍民一家親嘛。那麼,本地居民那邊是什麼情況?”

關大富請符凱偉轉向東邊,指着遠處那個破爛的耽羅城說道:“本島原本的住民,高麗人稱之爲‘島胡’,身材矮小,牙齒黑黃,不怎麼會耕種,不過島上物產還算豐富,捕獵捕魚能添補不少。後來高麗朝廷在此置了郡縣,陸續又遷來一些高麗人,數量不太多,給島胡教導了不少農工知識,雖說跟中原沒法比,但也有些氣象了。現在的島民,會製作幹海貨、燻肉,鞣製毛皮,能燒製陶罐,用土石築屋,還會打造些木器,其中有些匠人能做出頗精緻的長弓。不過,也就這樣了。

島上居民很零散,我們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估摸着就幾百戶吧。其中,高麗人絕大部分都住在這耽羅城裡,而島胡則散居島上各地。島西南邊有個‘歸德縣’,不過也就是個相對大點的村子罷了,其餘小村一般就十幾戶。自從去年我們把高麗的州牧‘請’了出去,又給那星主送了些禮物,本地人也就安靖了下來,今年收稅還算順利。其實這稅沒什麼收頭,尋常島胡,不過一個小村繳點乾貨皮毛罷了,大頭還是耽羅周邊的田稅,舊例是十中取三,我們現在是20%,還降了一點,今年也就收了五百多石罷了。”

符凱偉笑了一下,就這麼點貧瘠的產出,難怪高麗人丟了這個島也不心疼。“星主,這是島主的稱呼吧?”

“是的。星主據說是當年新羅國給島主冊封的頭銜,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之前,星主就是島主,不過約莫百年前,高麗在島上置郡縣,星主便失了大權,只算是島上一頂的尊貴之家罷了。嗯,不過就這幾百戶只知同村族人的島胡,這大權有沒有也區別不大,我先前已經知會了當前的星主,稍後他便會來拜見提督。”

“唉,搞這些繁文縟節幹嘛?算了,你瞭解得這麼清楚,也是有心了。你這有馬具沒有?我們再去別的地方先看看吧。”

……

在與黃鶴一起,接待了當代星主之後,符凱偉又召集守備隊員們,取來各種新鮮食物,結結實實讓他們好好歡慶了一下。

之後,符凱偉又把黃鶴還有其他商務部精英召集在一起,又把幾個海軍軍官也喊了過來,一同商討濟州島未來的發展事宜。

“首先,原則是不能投入太大,上面是不會同意對一個前途不明確的地方投入太多資源的。”符凱偉高屋建瓴,一下子定了方案的基調,那就是省錢。

關大富看了看周圍愁眉苦臉的諸人,說道:“怎麼說,最基礎的是有人吧?若是有三五個公社幾百戶在籍國民,那麼光是本島的稅賦就足以供養守備隊了,再之後搞些什麼產業也方便些。”

符凱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這確實是正理,有人才有產出,不過現在人口是稀缺資源,管委會可不一定會願意撥太多人過來。

人倒不是沒有,周邊高麗日本人還不少,但是東海商社存了一份化夷爲夏的心思,不願意引入太多外國移民,以免漢人被反同化。同化這事,主要就看人多人少,跟文化先進不先進關係不大。

而且,高麗人秉承傳統儒家觀念,對人口輸出是很反感的。現在正是跟他們改善關係的關鍵階段,還是不要在這方面挑起爭端,等以後有機會了再說吧。

“也不是不行。”周信走到地圖旁邊開始說道,“本土肯定不能支援太多移民過來,但只要稍微撥一點,再允許我們自己招募一些,百八十戶總歸是有的吧?足夠再設一個公社了。而且此島前往江南頗爲方便,江南不是地少人多嗎?我看大可以招募一些過來。如此雙管齊下,在幾年內把島上國民擴充到千人以上,還是很有希望的。”

這也是個辦法,宋人怎麼說也是自己人,能移民過來的話自然是好。說起來,南宋對人口輸出其實也比較反感,但這幾年東海商社在江南經營得頗深,小規模招募移民的話問題並不大。

葛雙江也贊同了這個觀點,又補充道:“可以給守備隊調一艘或兩艘海船過來,在濟州和江南之間開通一班定期船。說起來,這邊能往江南賣的東西挺多的,周邊可以收來高麗貨、日本貨,島邊的海貨也不錯。嚯,昨天晚上那巨大的鰒魚你們記得吧?足有臉大,運去臨安肯定能賣個好價。這養馬業要是發展起來了的話,往江南賣馬也是個不錯的買賣。嗯,能賺到錢,這島上的經濟就活絡起來了。嗨,我說海軍就不該把濟州划進本土防區,該劃去南方防區纔對。”

符凱偉又點了點頭,這就說到點子上了。濟州島前往江南只需要兩天航程,若是快船再加上風向給臉的話,甚至一天一夜就能到達,兩地的聯繫相比本土要緊密得多,若是劃給南方防區管理,更有利於發展。而且,濟州島對於南方防區和江南工作組來說,也算一個穩固的後方,若是江南有事,人員隨時可以撤離到安全的濟州島或者從濟州島派人去支援。從這個角度來說,經營濟州島的必要性和可以撥付的預算也增大了。

黃鶴也認同地說道:“有道理,反正現在風向方便,我看我們這次先不要回本土,而是去江南一趟。一來船上的高麗貨在那邊更好出手,二來也可以找老魏和李濤他們商談一下此事。”

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幾人七嘴八舌討論起來,還真討論了個眉目出來。

“好,就這麼辦。”符凱偉同意了這個方案。“很好,這麼看來,我們這個島還是很有前途的嘛。事不宜遲,既然有了方案,那我們這就準備一下,儘快往江南出發吧。本地特產,關大富你幫着收集一下,不用太多,但齊全點,那些矮馬也帶上幾匹,去那邊探探行情。好了,諸位辛苦了,這就開始準備吧!”

“等等。”黃鶴突然止住了他,“這幾天我一直覺得不對勁,這纔想起來。濟州、濟州,這名字是高麗人起的,本倒是無所謂,但現在不是和滕國的濟州重名了嗎?既然這島歸屬我們了,怎麼也得改個名吧。”

這確實是重要的事情,給異域土地起名可是征服的重要一環啊,之前東海人一直忘了這一茬,現在是時候補上了。不過起名這事,可不是級別不夠的人能做的,在場諸人紛紛看向了此地的最高長官符凱偉。

符凱偉一想,也是這個理,於是說道:“改什麼好?改回耽羅嗎?”

黃鶴搖搖頭:“算了吧,耽羅也太生硬了,不符合中文傳統。”

符凱偉眉頭一皺,四處看看,試圖從附近的擺設中尋找靈感,然後從窗口中撇到外面,偶然看到外面高大的瀛山(漢拿山)和連綿的山坡,突然心生一個調皮的想法,笑道:“這耽羅國不是有什麼星主嘛,看整個島就是個大山坡,那便叫星家坡好了。”

其餘人不明所以,唯獨黃鶴先是一愣,又跟着笑了出來,但最後還是擺手道:“不行,這星主本來就是個麻煩,早晚是要遷出去的,你這麼叫,不是給人家造宣稱嗎?”

符凱偉想了想,點頭道:“也是……那還是中規中矩,叫瀛山島吧。”

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582章 黑龍江上 完 黑龍江上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544章 無線電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763章   追逐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23章 火炮後14章 新戰場第122章 夜襲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757章 內亂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49章 曲線第499章 合戰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622章 南印度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89章 城市化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14章 車間第889章 洶涌後19章 大海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後9章 新南洋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525章 運馬船第324章 漸熱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280章 登陸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227章 揚州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14章 車間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811章 丁香島第533章 人口 上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47章 舟山海盜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840章 入海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133章 傀儡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75章 獅吼炮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275章 滿萬了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822章 村寨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219章 新泰縣第409章 隕星第135章 封凍!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214章 車間第165章 火帽 上第309章 清空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598章 訪問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58章 騎兵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754章 會盟 三第63章 金口新區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567章 通商 二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
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582章 黑龍江上 完 黑龍江上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855章 鑿空 十一 玉龍傑赤第544章 無線電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763章   追逐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476章 鮭魚杯帆船賽第23章 火炮後14章 新戰場第122章 夜襲第293章 急轉直下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757章 內亂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49章 曲線第499章 合戰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622章 南印度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89章 城市化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214章 車間第889章 洶涌後19章 大海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後9章 新南洋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525章 運馬船第324章 漸熱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280章 登陸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227章 揚州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661章 臨安事變 三 先進火炮系統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214章 車間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811章 丁香島第533章 人口 上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412章 東進:高麗外交第47章 舟山海盜第407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上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840章 入海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133章 傀儡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75章 獅吼炮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464章 回家:泰湖郡第834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六 加萊塞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275章 滿萬了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822章 村寨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219章 新泰縣第409章 隕星第135章 封凍!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214章 車間第165章 火帽 上第309章 清空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598章 訪問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58章 騎兵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754章 會盟 三第63章 金口新區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567章 通商 二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677章 射鵰計劃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