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

1264年,1月19日,古裡。

東海遠洋艦隊在高郎步渡過了節日氣氛濃郁到溢出來的三新之交,好好休整遊玩了幾天。但他們好歹還記得這次的主要任務和東方還在等待他們返航的親人,於是迅速在高郎步處理了一批貨物,購買了一些以各類閃亮寶石爲主的當地特產,然後便繼續西行了。

這次他們爲了節省時間,棄沿途的小港而不入,直接繞過印度次大陸最南端的科摩林角(現在還不叫這個名字),花了四天時間,到達了聞名遐邇的古港“古裡”。

古里港,位於印度西南沿海,也就是後世的科澤科德港,是中世紀西印度最發達的海貿中心,每年都有無數東西方商船在此匯聚,天量的財富在此瀦留和流動。

唐人把這一帶稱作“古裡國”,又作“南毗國”或“故臨國”。此國是歷史上與中國羈絆最深的印度邦國之一,從隋朝開始,官方民間史書就不斷記錄着這個異域國度,貿易路線往來不絕,交流極爲密切。

後來鄭和下西洋,曾七次經過古裡,在此完成了鉅額的交易,並將古裡國的使者帶回了中原,還讓這個國家獲得了明朝皇帝的冊封。最後,他自己就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在此地去世。

而鄭和的去世,也意味着中國人在西洋上最後的輝煌終結了。當時,明朝已經施行了海禁,民船不得下海,鄭和艦隊的強盛並不能掩蓋民間海商的落寞。自此之後,中國航海事業便漸漸衰退下去,唐商也逐漸在古裡銷聲匿跡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鄭和去世大約一個甲子之後,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過非洲,到達了印度,首先登陸的港口就是這個古裡,也就是經常見諸記錄的“卡利卡特”。而那時,卡利卡特尚流傳着東方龐大艦隊的傳說,但也只剩傳說了。這座古老而繁華的港口城市,無疑見證了東方的沉淪、西方的崛起。

而現在,有一支新的、來自於東方的艦隊到達了這裡。

……

“嚯……真是壯觀,這幾乎能與泉州相比了吧?真是想不到,古里居然是這麼個好地方,難怪達……”

展現在韓鬆面前的,是一幅瑰麗壯觀的巨港景象:長長的大河之中,數不清的商船在裡面停泊着;大河北岸,是連綿無邊的城市景象,雖然沒有方方正正的城牆,但也別有異域風味;街市上人頭攢動,隨處可見的寺廟之中傳來鐘鳴與吟唱之聲,即使在港口上,也能隱約聞到香料的味道。這樣一個巨大的城市,人口怕不是得以萬計,即使是幾年前的膠州也趕不上,只有泉州這樣的貿易聖地才能與之相比!

河港之中停泊的商船一眼望不到頭,根本清點不過來。由於印度西海岸已經是阿拉伯人的勢力範圍,因此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阿拉伯式的瘦長型三角帆船,但中式船也很常見,一般十幾艘爲一組停靠在一起。當然,即使是中式船也不一定就是中國人的。還有一些之前見過的南洋式船隻,此外還有少量的第一次見過卻又有些眼熟的槳帆船,艏艉呈流暢的弧線高聳起來,有着艏斜桅和方形的軟帆——這是歐洲帆船!

這樣的景象,讓韓鬆等人再度興奮了起來:大就意味着富,富就意味着有大錢可賺,他們在此大有可爲啊!

韓鬆立刻把汪然叫了過來:“林釗,這古裡國現在是由誰治理?本地可有什麼特別的風俗和規矩?若是要下去交易,該如何入手?”

汪然看着古里港的景象,也產生了一些懷念的感覺:“回提督,現在治理古裡的是南毗王,南毗王是信婆羅門教的,對外人還算不錯,尤其是我們唐人和大食人這樣白膚的,比當地國人還要更高一等。若是交易的話,直接下船尋牙人牽線便是,毋須顧慮太多。對了,我在此地也有幾家相熟的坐商,既有土人也有唐人,若是有需要,提督可喊我去幫忙。”

韓鬆聽了會心一笑,婆羅門教四等人制度在後世可是耳熟能詳。現在的中國人並不被認爲是“黃種人”或者“蒙古種人”,這是後世歐洲人發達了之後纔給起的略帶貶義的說法,當然,“白人”或者“黑人”的說法也沒有,當下的人更傾向於按文明程度給人羣排等級,而唐人無疑是最高等的幾種之一。在印度,唐人和阿拉伯人一般被等同於剎帝利來對待,地位比一般的平民還要高。

汪然又繼續說道:“風俗規矩……倒也沒甚特別的,只是得注意不能瀆神,不然會犯衆怒的。對了,當地人敬牛爲神,不但不吃,連耕作都不用,任由牛在街市上到處走,所以提督須得約束部衆,莫要衝撞了那些畜牲。哦,還有,城中還居住了不少回回,他們禁食豬狗,我們自己吃倒是沒事,但若是交易宴請,也得注意。”

韓鬆又搖了搖頭,這幫子**還真麻煩,牛也不行豬也不行,就只能吃羊了嗎?

“對了!”汪然想了想,似乎回憶起了什麼要緊事,又看了看南邊,“去年我在這裡的時候,聽說南毗王在和南邊的一個信回回的甚‘烏大’王起了戰事,兩國之前斷斷續續已經打了十幾年了,不知道現在是什麼……”

“嗚——————!”

正說着,突然河南遠處傳來了一聲長長的低沉的號角聲,隱約還有大象的嘶鳴,船上的人都嚇了一跳。

陸地上也騷動了起來,漸漸的,有小股小股的士兵從古裡城中各處涌了出來,開始往南集結。街市上不少人也跟了過去,但看上去更像是跟着去看熱鬧的。除此之外,倒也沒產生太大的慌亂,並沒有出現常見的因兵災而逃難的場景。港口內一些戰船也敲鑼打鼓地行動了起來,先是往南岸晃了晃,又往河口的方向劃去。過了一陣子,還有大象從城外的軍營裡出現。

汪然張嘴結舌地看着南邊,然後突然甩了自己一耳光:“呸,我這烏鴉嘴,還真打起來了啊!”

韓鬆大風大浪見得多了,但看到這副場景還是感覺有些傻眼:“這,這什麼情況,這就要打仗了?但怎麼一點緊張氣氛也沒有啊?!”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古裡城中沒亂起來,他們自恃有武力憑依,也沒太過在意,按部就班地泊入碼頭,下船尋訪起來。

古里港是個自由港,統治者南毗王並不徵收關稅,只對在城中設點經商的內外坐商徵稅。所以港口沒有討厭的市舶司官員上來檢查,只收取了一筆不小的停泊費,便引領艦隊泊入了一片剛剛空出來的泊位。

這裡不愧是成熟的海貿港口,已經有了一整套服務體系。就在遠洋艦隊停泊的時候,就有一堆衣裝各異的牙人已經等在碼頭不遠處了,等到看清了船上都是黑髮的唐人樣貌,一個唐人牙人便笑呵呵地告別同僚,帶着幾個印度隨從迎過來了。

按慣例,狄柳蔭首先下去與他交涉。雙方言語相通,古裡的設施也比較完善,很快就敲定了合作事宜,牙人幫助狄柳蔭在碼頭附近租了一處倉庫,並且約定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帶他拜訪城中的幾家大商人。趁這個機會,狄柳蔭也趁機打聽了一下最近的戰事問題。

原來,古裡國南毗王這些年來一直在抵抗南邊“耳那國”的烏大王。這兩家原先同是注輦國的臣子,而注輦國也就是後世通稱的“朱羅帝國”,是南印度地區一度興盛的一個大國,信奉婆羅門教,古裡、錫蘭島都曾經是它的領土,與中國也有悠久的交往史。不過近幾十年來,注輦國漸漸衰落下去,各方領主紛紛自立,原本偌大的版圖碎了一地,古裡國和耳那國這兩個邦國也獨立了出來。

雖然曾經同朝爲臣,但這兩個邦國可是世仇。耳那國地處內陸,信奉天方教,戰鬥力較強,咄咄逼人,試圖佔領古里港這個肥地獲得出海口;而古裡國信奉婆羅門教,戰鬥力就要差一些,但是守着港口財源充沛,所以能僱傭來不少悍勇之士作戰。這麼一來,兩國便算勢均力敵,一直戰了二三十年都未分勝負。只是,近幾年古裡國漸漸落了下風,被耳那國蠶食了不少土地,雖說核心的古裡城仍然掌握着,但聽說烏大王的軍隊已經打到南邊河邊了,這不,今天就又打過來了?

至於本地人爲什麼不怕……呵呵,跟當時羅衛城的情況差不多,烏大王要的是收稅權,又不是商人們錢包裡的錢。反正就是做個買賣,上面誰收稅不是收啊?所以自然不干我事,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也不太害怕。

歷史上,最終天方教的耳那國確實戰勝了婆羅門統治者,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天方教邦國,執行偏向於大食人的政策。後來與鄭和、達伽馬等人打交道的,也是耳那國烏大王的後裔,不過他們對兩股勢力有所偏向,對鄭和是笑臉以待,對達伽馬卻給了張冷臉,這也導致了葡萄牙人後來對此地執行了武力征服。

“呵呵,”李濤聽完狄柳蔭帶回來的情報,輕蔑地笑了起來,“這印度人還真有意思,難怪是征服者的天堂呢,反正都是當奴才的命,誰當主子不是主子?”

狄柳蔭搖搖頭:“也不能這麼說……關鍵是上面的婆羅門都不把下面的低種姓當人,下面怎麼會與國而戰?不說這個了,你不覺得,這是我們介入古裡局勢的好機會嗎?”

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389章 海軍改制第375章 刺王後13章 空地一體化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551章 同行第292章 局破第719章 報應不爽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732章 陷盧龍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517章 南望第762章 冬狼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676章 射鵰計劃 上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539章 出海第223章 入長江第705章 巷戰第299章 攻城(3/4)第47章 舟山海盜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366章 入關第392章 銀行業第550章 謀國第892章 遲疑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22章 武裝力量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163章 擴張(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九次加更)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06章 出賣 四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41章 覺醒第31章 起點號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825章 麻煩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693章 回回炮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324章 漸熱第108章 義勇旅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166章 火帽 下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900章 硬骨頭第228章 火炮第640章 大戰第908章   逃生第183章 合夥第167章 硫酸 上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28章 鐵雨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139章 初次交鋒第538章 大祭第498章 關原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108章 義勇旅第424章 新幣制 下後16章 至暗時刻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218章 賣官 下第860章 節日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272章 出賣第522章 光明 下第32章 戰後發展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18章 探險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397章 巨獸第829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一 圭爾夫第282章 震怒
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866章 大賽馬場第389章 海軍改制第375章 刺王後13章 空地一體化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850章 鑿空 六 怛邏斯之戰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551章 同行第292章 局破第719章 報應不爽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732章 陷盧龍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517章 南望第762章 冬狼第157章 測地術(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三次加更)第676章 射鵰計劃 上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539章 出海第223章 入長江第705章 巷戰第299章 攻城(3/4)第47章 舟山海盜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366章 入關第392章 銀行業第550章 謀國第892章 遲疑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22章 武裝力量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163章 擴張(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九次加更)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206章 出賣 四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41章 覺醒第31章 起點號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825章 麻煩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693章 回回炮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324章 漸熱第108章 義勇旅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166章 火帽 下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900章 硬骨頭第228章 火炮第640章 大戰第908章   逃生第183章 合夥第167章 硫酸 上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28章 鐵雨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863章 東地中海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356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139章 初次交鋒第538章 大祭第498章 關原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108章 義勇旅第424章 新幣制 下後16章 至暗時刻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218章 賣官 下第860章 節日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272章 出賣第522章 光明 下第32章 戰後發展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18章 探險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397章 巨獸第829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一 圭爾夫第282章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