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火炮

1260年,8月14日,揚州。

今年四月,揚州曾經遭遇過一場大火,城內密集的木製建築損失慘重,現在街邊仍然能看到不少殘垣斷壁。但是某些重要產業,比如酒店業和娛樂業,已經率先恢復過來。揚州的這些產業一向發達,魏萬程在臨安見識了不少倒也不驚奇,呃,李濤也一本正經,沒做出土包子的樣子給東海國丟臉。陸秀夫也差不多,和往常一樣沒什麼表情,不知是坐懷不亂呢,還是沒考上進士見到李庭芝有些羞愧……

李庭芝知道陸秀夫的事,倒也沒說他什麼,反倒鼓勵他三年之後再戰。然後酒席間只談風月不談正事,李庭芝巴拉巴拉介紹了一頓揚州附近的名勝,招呼他們沒事去看看,魏萬程也習慣這種場面,之前特意改編了一堆後世的段子備着,這時候拋出來幾個,惹得全場陣陣大笑。

李濤在旁邊,一直琢磨着該怎麼旁敲側擊詢問火炮的事,但始終沒有機會問出來。沒想到酒飽飯足之後,李庭芝卻主動說道:“飯後不消食,髀肉橫生,兩位,隨我去校場觀摩一番如何?我還有事想要請教兩位呢。”

李濤和魏萬程對視了一眼,知道正戲來了,魏萬程上前說道:“請教不敢當,但聽制置吩咐。”

……

揚州城西,校場。

李濤腦袋暈乎乎的,從一行整齊排列着的火炮後方走過。這些火炮大小各異,既有鐵的也有銅的,但都是前細後粗的筒狀,確實是火炮無疑!

火藥在唐時就已經發明,宋金時期已經用於軍事中。但之前應用水平不高,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裝進瓦罐或者鐵殼裡,做成手雷一類的爆炸彈,這就是經常在宋時典籍中出現的“震天雷”,也有叫“火炮”的;另一種是在長槍頭部裝個竹筒,裡面塞上火藥,有時還添加一些毒物之類的,威力不大,主要是用來接戰之前騷擾一下。後一種形式後來把竹筒換成了鐵筒,一直用到了明朝,也就是“快槍”。

所以宋軍對火藥並不陌生,李庭芝自從在東海人的船上見識過真正的火炮的威力之後,便開始募人着手仿製火炮。揚州這裡多佛寺,佛寺需要很多大鐘、大鼎、佛像之類的東西,連帶着鑄造業也很發達,李庭芝輕易就找到了不少優秀的鑄匠。火炮的形制並不複雜,他把意圖跟工匠們一說,他們先是做了幾個木模確認過形狀之後,隨着簡單的幾次嘗試,很快就試造出了堪用的火炮。

最初,只是實驗性質,鑄出的炮都很小,但是這些鑄匠幾千斤的華麗鐘鼎都鑄得,這些小鐵筒算得了什麼?於是很快越造越大,甚至超出了當初仿造的獅吼炮,最大的一門達到了兩千斤重,外側還有蛟紋裝飾,看着都讓人害怕。

當然,他們也可不能一下子就完全無師自通,現在這些揚州火炮還有很多問題。口徑、管長、壁厚的最佳關係還沒有探索出來,外壁雖然是前細後粗,但卻是線性筆直變化的,沒有貼合真實膛壓,浪費了不少重量。炮膛鑄造出來後沒經過後期加工,內壁很是粗糙,截面甚至不是正圓形。引火孔鑽得過大,炮彈中還有相當比例的石彈而不是與口徑吻合的鐵彈,這些都影響了火炮的威力。

更嚴重的問題是火藥,這時宋軍所用的火藥不但沒摸索出最佳配方,而且各組分也沒經過提純,更別說顆粒化了,所以威力很是欠缺。這種火藥燃速不穩定,有時慢有時快,大多數時候都比東海軍精心調製過的炮藥快得多,這使得膛壓峰值高,即使想堆量也堆不上去。結果就是炮彈的初速很低,想取得合適的威力只能堆口徑了,而這又不免使得炮重過高。真論起來,除了那幾門過了一千斤的確實厲害之外,剩下那些連當初的虎威炮都不一定比得過。

但是,就算再差,這也是火炮啊!

不但威力比當前常用的投石機要強悍得多,甚至靈活性也比投石機更強,人推馬拉就能拉上戰場,簡直是革命性的武器!

李庭芝帶他們參觀過一圈後,笑着對李濤問道:“李少校,如何?我鑄的這幾門炮還入得了眼吧?”

雖然李濤他們暗自吐槽李庭芝的山寨行爲,但他本人卻並不以爲是恥事,反而認爲是光榮的事。你們卓爾小邦,我天朝上國看上你們的東西,拿來仿製一下,這不是說明看得起你們,是你們的榮耀嗎?

李濤對他這得意洋洋的樣子很是無語,只得隨便恭維道:“實在了不得,看這大傢伙,我們那邊都鑄不出來呢。”

這倒是實話,他指那門大銅炮重達兩千斤,東海商社工業部鑄造一噸重的炮都磕磕絆絆呢。

李庭芝點點頭,然後又對手下的兵招呼道:“那就把……嗯,先把那門‘平虜將軍’拉出來,讓來使看看。”

於是揚州炮兵們就從炮列中挑了一門一千斤級的,十幾個人一起上,將這門“平虜將軍”拉到了前方的空地上。

李濤睜大了眼睛,試圖看清他們是怎麼操作的,好評估他們的實力——結果讓他大跌眼鏡,炮兵們沒裝填也沒定位什麼的,反而擺出了一套香案,朝着大炮祭拜了起來!

他忍不住對李庭芝問道:“制置……這,這是?”

其實不用問他也知道,八成是因爲火炮經常炸膛,揚州炮兵嚇到之後搞了些迷信手段來。

李庭芝有些不好意思地咳了一下,含糊地道:“此乃軍國利器,自然要祭過再開炮,以免衝撞了炮神。”

李濤暗笑了一下,也不追問,靜看炮兵們擺弄。

前方經過一番祭祀之後,終於開始裝入彈藥開炮了。

“轟!”

隨着一聲巨響,炮彈自炮口飛了出去。

這次李庭芝特意讓人用的鐵彈,彈重四斤,換算下來直徑差不多是85mm。由於前列的種種因素,所以初速不高,肉眼能顯著看到彈道。但即便如此,這樣的炮彈威力也驚人,飛出去之後慢慢落下來砸中了前面的一段土牆,濺起一大片塵土。

周圍守衛的士卒,立刻喊起了“威武”之聲。

但李濤看了他們的演示,反而放心了不少。

雖然火炮本身是山寨出來了,但是其它東西可不是那麼容易學的。

由於李庭芝當初看到的是船載火炮,所以現在用的炮車也是與船載炮車近似的四輪車,只是輪子爲了適合陸上的崎嶇地形放大了不少。這種四輪車與東海產的四輪車不同,沒有轉向機構,前後兩個輪軸是固定在一個車架上的,遇到轉彎和顛簸路況時應力很大,所以車架特別厚重,重量一看就不小。而且不像陸軍用的雙輪炮車那樣可以把大梁支在地上抵消後坐力,這種四輪炮車沒有卸力的途徑,只能在車前釘上兩根木樁,用繩索把炮車固定住,跟船上的阻攔索一樣卸力。這兩點一結合,大大限制了火炮的機動力。

而且炮組的工作也很有問題,他們畢竟沒見過東海人是怎麼開炮的,只能自己摸索操作流程。炮組人員沒什麼明確的分工,基本是一擁而上。火藥是用勺子舀進去,舀多少很是隨性,炮彈直接扔進去,再用拖把搗實,點火用的是舊式的導火索,點燃之後要過半天才能燒盡。發射完了之後倒是會清膛,估計是當初李庭芝看到了獅吼炮旁的拖把後領悟到的,但是擦水用的幹拖把居然和之前搗藥用的是同一把,到現在都沒出過事故真是個奇蹟。

至於什麼瞄準、炮術之類的,當然是更沒有了,今天這演示,射擊距離不過一百米左右,也只敢往城牆這麼大的目標上打。還有關鍵的後勤工作,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要知道供應大炮所需的炮彈和火藥可不是一件小事。

總之,李庭芝這邊雖然有了火炮,但是戰鬥力還差得遠。

安下心來之後,李濤做出一副讚歎的表情,對李庭芝恭維道:“實在威武!如今看來,竟比我們自用的火炮威力更勝!”

李庭芝哈哈一笑,但很快擺手說道:“李少校謙虛了,我們雖然造了出來,但很多事情還稀裡糊塗的,還請李少校前去指點他們一下,也好讓他們更好地爲國效力!”

李濤臉上笑呵呵,暗中腹誹,抱拳說道:“定不辱命!”然後趁前面炮組還沒來得及裝填的機會,趕緊跑了過去。

炮組幾人是從軍中選出的好手,也聽說過東海人的名頭,知道這炮是從他們那仿製的,見李濤過來,頓時肅然起敬。

李濤先裝模作樣說了些精忠報國之類政治正確的話,然後仔細觀察起這門“平虜將軍”來。

李庭芝果然有錢,這門炮是青銅鑄的,通體黃燦燦,而且還有很多裝飾物,甚是喜人。不過用了一千斤銅(600kg),比原始版本的龍吟炮還要重,口徑卻小了一截,而且長度也短了一些,整體粗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他抓了一把火藥,覺得顏色有些不對,問道:“這火藥是什麼時候配的?”

一個隊正回答道:“有一個月了。”

李濤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能藏私,決定指點他們幾招。雖然有泄密的嫌疑,但萬一哪天他們跟蒙古人對上了,結果因爲手藝不精而被把炮奪了去,那不是更泄密?所以還是讓他們提升一下水平,立於不敗之地才行。

“以後運輸火藥的時候,不要配好再運,而是把三組分分開裝運,到了戰場現配,一來防止途中出事,二來現混的更勻些,威力也強。”

“你們這炮車要改進一下,車軸要能抽出來,要是遇敵突襲,可以把車軸抽走帶走,省得火炮被敵軍拉跑。”

“這些拖把之類的工具,也一併拿走。”

“若是確實保不住,就在炮膛裡多塞幾份火藥,多用幾枚炮彈堵住炮口,點火把它炸掉!”

他絮絮叨叨說了幾條,聽得這些宋軍連連點頭,只是聽到後來有些奇怪,怎麼全是些戰敗了該怎麼辦的法子呢?

第533章 人口 上第130章 行軍第719章 報應不爽第339章 末路第736章 步兵炮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03章 出賣 一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360章 私掠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868章 黑海第121章 東海縣第375章 刺王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36章 奇貨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章 徵東海第811章 丁香島第782章 出山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75章 獅吼炮第204章 出賣 二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205章 出賣 三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後7章 戰場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86章 九州島第363章 儲蓄後1章  落日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84章 育馬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31章 起點號第753章 會盟 二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75章 刺王第696章 親善第474章 國使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135章 封凍!第521章 光明 上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636章 南平府第801章 求和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02章 暗流(加更)後16章 至暗時刻第227章 揚州第472章 妖僧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541章 覺醒第353章 關門第622章 南印度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
第533章 人口 上第130章 行軍第719章 報應不爽第339章 末路第736章 步兵炮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203章 出賣 一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360章 私掠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868章 黑海第121章 東海縣第375章 刺王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27章 鐵路計劃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36章 奇貨第235章 劫郝經 下第262章 民營經濟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章 徵東海第811章 丁香島第782章 出山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75章 獅吼炮第204章 出賣 二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205章 出賣 三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後7章 戰場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86章 九州島第363章 儲蓄後1章  落日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84章 育馬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31章 起點號第753章 會盟 二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75章 刺王第696章 親善第474章 國使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135章 封凍!第521章 光明 上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636章 南平府第801章 求和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02章 暗流(加更)後16章 至暗時刻第227章 揚州第472章 妖僧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771章 三、發展度達到……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541章 覺醒第353章 關門第622章 南印度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528章 船用蒸汽機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