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

1269年,11月13日,遼陽。

遼陽城邊有太子河,太子河先是大致向西流,又轉向西南,與西邊的另兩條大河渾河、遼河大致平行向海流去。這三河並流之地是來往於廣寧與遼陽之間的必經之地,也是戰爭的熱點地區。

今日,在太子河畔的一處小樹林旁,一小隊騎兵出現了。他們人披着雜色的冬季迷彩披風,馬也穿着同色的馬衣,幾乎與這片散落着積雪的黑土地融爲了一體。

“好了,休息五分鐘吧。”

隨着班長苗見靈准尉的一聲命令,第四野戰旅下屬第一合成步兵營編內騎兵連二排一班的這羣騎兵便放鬆了下來。他們翻身下馬,給馬餵了點水和預製飼料塊,自己也活動活動腿腳,吃點零食補充體力。

苗見靈自己卻一直盯着周圍,直到弟兄們收拾得差不多了,才下馬伺候了一會兒馬,又掏出一份油紙包的魚香豆乾自己嚼了起來。

東海軍現在仍未富裕到能讓士兵們敞開吃肉的地步,不過得益於多圃輪作制的普及,國內大豆產量很是充裕,因此軍隊食譜中豆製品是不會缺的。再加上一些蛋、奶、魚類等廉價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偶爾供應一點肉,士兵蛋白質攝入就有了充分的保證,這才撐得起他們嚴格的訓練和強健的體魄。現在是戰時,這類豆乾、奶糖之類的零食更是大量供應,以滿足他們在冰天雪地中的能量消耗。

除了食物上下了血本,他們的裝備也是最好的。在這些騎兵的迷彩披風之下,有着全套的鋼膽乙型板甲——乙型不但在製造工藝和結構設計上有所改進,還在胸甲、頭盔和護膝等關鍵部位採用了錳鋼材質,在全重不提升的情況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鉛彈,更適合已經逐漸過渡到熱兵器時代的戰場。

而他們的馬,也是用良種阿拉伯馬改良出來的青島馬。現在青島牧場用子代馬與阿拉伯馬回交,選優汰劣,育種已經進行到了第三代。不過育種工作很複雜,這樣近親繁殖所產生也未必全都是好結果,所以真正高品質的第三代改良馬還很少。真正投入騎兵系統實用的,大多數是上品阿拉伯種馬與強壯的母蒙古馬雜交所得的第一代混血青島馬。這批一代馬數量極多,大部分正處於3-6歲狀態最佳的青年時期,雖說品質參差不齊,但精挑細選之下,還是足夠爲總數不足三千的東海在編騎兵提供足夠的戰馬。這些青島戰馬相比普通蒙古馬有明顯的敏捷性和快速性優勢,而且體型更大、負重能力更高,但是耐力卻並不差,正是東海軍最需要的戰馬。

苗見靈把豆乾嚼了一半,剩下的直接塞到了“兄弟”的嘴裡,然後從馬背上取出鏟子,哧溜哧溜把後面的馬糞找了塊無雪的土地埋了起來,以防被敵軍發現蹤跡。

正在此時,西南邊方向突然傳來兩聲鷹嘯,騎兵班的人立刻擡頭向那邊望去——兩隻海東青出現在天空之上。

“是杜查兒他們,結束休息,過去幫忙!”苗見靈一個箭步把鏟子插了回去,然後翻身上馬,拍了拍兄弟的肩,這匹馬兒便靈動地向他所指的方向主動奔去。其餘騎兵也有序跟上。

有海東青指路,他們沒多久就奔到了另一處林間空地之中。

在此地,大約五六名身穿軍大衣的女真騎手正在與一幫數量至少是他們兩倍的元軍偵騎纏鬥在一起。後者裝備更精良,馬上格鬥技術也更好,但前者更熟悉山林地形,利用遮蔽物不斷輾轉騰挪,元軍倒也一時奈何不了他們。

“左離,你帶乙隊從右翼包抄!”

一名中士收到了苗見靈的命令,右手一擡,三名騎兵就跟着他向右路加速了過去。而苗見靈領着剩下的四名騎兵,大喝一聲“殺!”,向着正在纏鬥的雙方騎兵衝過去。

元軍騎兵看到這幫人,反應分成了兩派:一部分人表現出了明顯的恐懼,開始向後退避;而另一部分人則不明所以,對於區區五人就敢衝陣感到一陣困惑——雖說對面騎的都是高頭大馬,但也不該這麼莽啊。

女真騎手們則顯然比他們明白得多,見援軍到來,不再躲閃,反而重整隊伍,列成狩獵時常用的雁行陣,準備隨時策應前來援助的東海騎兵。

四野包含一個快反營和兩個隸屬於合成營的騎兵連,總共有八百多騎兵,相比數千上萬的元軍騎兵實在是有點少。但他們有戰力優勢,同時又有羣衆基礎——在遼東山林中縱橫的部落騎兵,基本都是他們的盟友。因此,他們很容易召集到近千自帶馬匹的山民前來協助,縱使這些山民打不過元軍的正規軍,但他們熟悉山林地貌,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發現敵人,在雙方爭奪戰場信息控制權的遊騎戰中能夠發揮重大的作用。

今天,苗見靈所率的一班正是與這位“杜查兒”帶領的小隊協作,在太子河一帶清剿元軍的偵騎。遼河平原上從地圖上看一馬平川,但實際上卻散佈着無邊的森林、沼澤等遮蔽物,單靠東海騎兵自己可看不過來。如今僕從軍已經找到了敵軍,就該他們這些正規軍上了。

眼看這幫花花雜雜的奇怪騎兵向自己衝過來,元軍的一個首領很是奇怪,與身後一個有經驗的契丹騎兵隔空喊了兩句。沒料到,契丹人竟主張撤退,元騎猶自不服,順手掏出長弓拉了個滿月,把羽箭“嗖”地射了出去,正中苗見靈的額頭——然後在頭盔上彈開了!

一時間,苗見靈等五人已經接近,再次大喊了一聲“殺!”,然後齊刷刷地把迷彩披風掀開,露出下面閃亮的板甲。這下子可就亮瞎了元軍們的眼了,本來就鬆散的隊伍一下子慌亂起來。

苗見靈一夾馬腹,身下的青島馬驟然加速,片刻之間就衝到了剛纔的元軍首領面前。

後者下意識抽出馬槍來試圖抵擋,但是在槍尖觸到對方之前,苗見靈就隨意一擡左手,用手中兇悍的12mm口徑“驚蟄”軍用版手槍連開兩槍,在他胸前開了一個大洞。然後他又熟練地把繮繩換到左手,右手掏出馬刀,朝最近的一個元軍撲去。

其餘東海騎兵也如法炮製。他們如同一陣風般從元軍羣中掠過,瞬間就讓後者中的四人變成了傷亡數字,而自己卻毫髮無傷,最多盔甲上多了幾道劃痕!

這樣的戰績一下子就把元軍給嚇住了,現在那些初次遭遇東海鐵騎的元軍終於明白了隊友之前爲何會恐懼,也立刻做出了與他們相同的選擇,調轉馬頭開始向後逃去。

“追!”

苗見靈吼了一聲,下了一個簡單的命令。其餘騎兵立刻會意,策馬追了上去。

而就在之前,杜查兒帶領的女真小隊已經向左翼包抄過去,配合之前已經抄往右翼的左離率領的乙隊,一左一右,正如狩獵一樣,封住了元軍四散奔逃的去路,使他們只能悶頭向一個方向衝去。

而論起跑路,他們的普通蒙古馬又如何是青島馬的對手?縱使背上馱着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兵,它們奔跑起來仍然遊刃有餘,速度雖不能與父系的阿拉伯馬相比,但只要比敵人的馬快上一點,就足以讓他們無法逃離了。

苗見靈帶領甲隊全力加速,一個接一個地追上亡命的元軍。他共攜帶了四把手槍,剛纔打空了一把,仍有三把可用,現在追殺時敵我位置相對穩定,正是個挨個點名的好時候!

“砰!”“砰砰!”“嘭!”

槍聲和落馬聲接連傳來,潔白的雪地先是被紛亂的馬蹄踩髒,又沾染了斑點或連片的鮮血,真是一場狼狽。元軍們拼命奔逃着,人生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何時起居然落到這種被人肆意玩弄的地步了?

“啊,我受不了了!”

一名元軍突然大喝一聲,不再奔逃,而是停了下來,調轉馬頭。正當同伴們以爲他要做出英勇犧牲而感動的時候,他卻突然把刀一扔,跳下馬來跪在地上,大喊道:“好漢饒命啊!”

懦夫——跑在前面的一名元軍剛要這麼罵出口,就見身邊的另一名隊友突然中彈落下馬去,而環顧四周除了自己也沒其他人了,立刻嚇出了一身冷汗,於是也不逞強了,有樣學樣,停馬棄械跪地求饒起來。

“切,又一個懦夫。”苗見靈插回手槍,抽刀策馬走到他面前,用刀指着他問道:“會說漢話嗎?你們的軍隊現在到哪裡了?”

……

11月14日。

另一邊,三河之地的渾河與太子河之間,元軍的大部隊已經抵達。他們紮起了大營,準備與從北而來的高麗軍匯合,再繼續東進。而在這大營中,主帥頭輦哥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耳聾眼瞎的狀態中——對外界的瞭解突然一下子中斷了!

自古以來,兩軍交戰,在真正打起來前,必須先派出大量遊騎,偵察周邊地理、城池和敵軍動向。這些遊騎同時也要與敵方的遊騎戰鬥,阻礙敵軍獲取這些信息。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能夠掌控偵察戰場的一方,在信息上就具有的極大的優勢,可以放心地集中兵力,攻擊敵軍的薄弱之處。反之,另一方眼中的戰場就會被迷霧籠罩,陷入被動之中。這也是騎兵重要性的又一個體現。

而遊牧民族出身的蒙古軍隊,自初生起,就在這種“信息戰”上具有顯著的優勢,能夠牢牢掌控住戰場迷霧。這也是他們戰無不勝的重要因素之一。頭輦哥作爲木華黎的後人,一直很清楚並且懂得如何利用這一點,而直到三天前,他們也仍然掌握着這種信息優勢——前鋒的遊騎可以輕鬆探知到遼陽周邊的情況並且傳回來,這讓他對於戰事自信滿滿。

但是,從前天開始,情況突然發生了斷崖一般的變化!

派出去的遊騎,突然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他從前方再也收不到一丁點的消息。不知道遼陽城還安不安全,不知道敵軍還在不在遼陽城下,只知道無論往哪個方向派出的遊騎幾乎都有去無回,僥倖逃回來的那些無不宣揚東海鐵騎的恐怖……這種眼前完全被迷霧遮蔽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也讓他產生了深深的恐懼,他甚至懷疑敵軍已經摸到了他們的眼皮子底下!

爲此,他不得不把兵力收縮起來,然後傳令高麗軍一點點向自己這邊移動,以免露出可趁之機,被東海軍各個擊破。這曾是宋軍不得已採用的戰術,一向被他們所輕視,現在卻不得不撿起來了。

“大王,大王……”突然有一名怯薛闖入了他的帳內,送來了一個好消息,“發現,發現東海賊的蹤跡了!”

頭輦哥的臉色一下子精彩起來。他果然不愧爲名將之後,居然在一無所知的境地下,準確預測到了敵軍的動向——還真的逼到眼皮子底下了啊!

但他多麼希望自己是猜錯了啊!

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42章 割草第259章 傳媒 上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542章 授時第505章 大燈塔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23章 火炮後1章  落日第231章 城破第766章 勸進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805章 背叛第353章 關門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702章 孤城第182章 新村第480章 老朋友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888章 輿情第650章 奈何大宋有高達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後25章 破門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0章 推恩第735章 敵後第15章 海洋事業第311章 前衛戰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784章 大冶第173章 田頃法(補上加更)後5章 榮光不再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75章 刺王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94章 中統鈔第757章 內亂第698章 陷阱第27章 徵東海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88章 輿情第126章 鯨魚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3章 海盜窩第53章 逆風航線第370章 騎炮兵第698章 陷阱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215章 鍛造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542章 授時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27章 徵東海後5章 榮光不再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801章 求和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882章 蜀道難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522章 光明 下第475章 逐客第550章 謀國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63章 金口新區第492章 惡黨們正在沿澱川前進第864章 海峽第564章 贖金第121章 東海縣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901章 不是問題後5章 榮光不再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04章 出賣 二第105章 戰時經濟 三第311章 前衛戰
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642章 割草第259章 傳媒 上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542章 授時第505章 大燈塔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23章 火炮後1章  落日第231章 城破第766章 勸進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805章 背叛第353章 關門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702章 孤城第182章 新村第480章 老朋友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888章 輿情第650章 奈何大宋有高達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後25章 破門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0章 推恩第735章 敵後第15章 海洋事業第311章 前衛戰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784章 大冶第173章 田頃法(補上加更)後5章 榮光不再第780章 人在江湖(加更)第375章 刺王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94章 中統鈔第757章 內亂第698章 陷阱第27章 徵東海第783章 風水輪流轉第888章 輿情第126章 鯨魚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3章 海盜窩第53章 逆風航線第370章 騎炮兵第698章 陷阱第423章 新幣制 上第215章 鍛造第856章 鑿空 十二 金帳汗國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87章 獅子搏兔 上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542章 授時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27章 徵東海後5章 榮光不再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801章 求和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882章 蜀道難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522章 光明 下第475章 逐客第550章 謀國第451章 北印度洋環流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63章 金口新區第492章 惡黨們正在沿澱川前進第864章 海峽第564章 贖金第121章 東海縣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901章 不是問題後5章 榮光不再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04章 出賣 二第105章 戰時經濟 三第311章 前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