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

1276年,9月30日,東海市。

東海堡以東的海岸線上,在東海102最初的登陸地東側,有一處小港灣。灣內停泊的船不多,但每一艘都大名鼎鼎——東海海軍創建之初的起點號、第一艘自行設計的星火級寒露號、有着標誌性意義的遠洋巡航艦逐日號……還有二十餘年前載着東海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白色大船東海102。

呃,不對,即使經過精心維護,真正的東海102也難以抵抗歲月的侵蝕,迎來了自己的葬禮,而如今停在港中的這艘白色大船隻是一艘木製的複製品而已。或者說,只是一個華麗的墓碑。

此時,前任首席張正義正在這個複製品的側舷甲板通道上走着,不斷數着窗戶:“一,二……嗯,是不是這個,當初我好像是坐在倒數第二排窗旁邊來着。算了,無所謂了。”

從舷窗往裡望去,裡面只是乾淨的木地板,已經沒有當年那些塑料座椅的蹤跡了,畢竟是複製品,不可能還原舊時空的一切。

張正義搖了搖頭,嘆道:“總歸是沒留下一點痕跡啊。”

“無因而來,無影而去,塵歸塵,土歸土……”

他走過一個拐角,卻差點撞到了一個道士裝扮的人,一看是常年住在嶗山的劉素曦,於是打招呼道:“嗨,老劉,你也來看看啊?”

劉素曦露出笑容,左手抱右手結了個印,半帶調侃地招呼道:“原來是周國公來了,在下有禮了。”

張正義聽見這“周國公”的名號,表情立刻尷尬起來,連忙擺手:“得了得了,別擠兌了ꓹ 青玄公。”

全體大會改組爲了“國公會”,股東們成了國公ꓹ 自然也就該有與國公相稱的名號。於是就有一幫好事者聚起來搞了一個“紋章院”,給每個國公都按了一個名號,還準備畫家紋、搞標誌配色什麼的……張正義勞苦功高ꓹ 就被他們尊爲“周國公”,不過他本人對這種腐朽的貴族做派很不感冒ꓹ 但也不好駁了同僚的興致,就這麼默認冷處理了下來。

劉素曦做了個“請”的姿勢ꓹ 請他在走廊旁的木排椅上坐下ꓹ 問道:“首席,你是覺得這國公會陳腐氣太重了麼?”

張正義往後一靠,感受着清涼的海風,說道:“是啊,雖說過了二十多年,但畢竟腦子裡的還是之前的那一套,總覺得與現在這些格格不入。要是我選ꓹ 寧願更低調些,但不好敗了大家的興ꓹ 就這樣吧。”

劉素曦搖搖頭:“也沒必要這麼看。這國公的身份ꓹ 既是榮耀ꓹ 也是拘束。或許首席你願意低調做事、爲國爲民ꓹ 可你能保證子孫後代也會如此麼?除非你能豁達到一分財產一點特權不給他們留,但即使你願意ꓹ 別人能願意麼?不管願不願意ꓹ 將來我們的後代必然會形成一個利益集團。與其隱入幕後、漸漸侵吞國本ꓹ 還不如就擺在明面上,一舉一動都看在世人眼裡呢。不是麼?”

張正義一怔ꓹ 然後笑了出來:“也是啊。”他搖搖頭,又道:“仔細想想,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是覺得這國公會太打眼,等以後社會發展了,難免成爲衆矢之的,所以想着低調發財。哈哈哈,這麼看來,我的境界反而低了一層啊。”

劉素曦道:“這世界還遍地君王呢,我們已經強上許多了,至少二三百年是可期的。再之後……也對得起子孫了。”

張正義站起身來:“也該這樣了,那就這樣吧。走吧,該去準備了。”

……

兩日後,中央市。

今天的中央廣場鮮花錦簇、彩旗飄揚,禮炮將繽紛紙片打得漫天都是。不過與之相對的是,廣場上又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戒嚴場面,近衛兵入場,將一環路封鎖了個徹底,圍觀的市民只能在外圍伸着脖子看。

如此嚴格的安防,自然是因爲廣場內匯聚了許多大人物——幾乎有近半的國公都來到了這邊,參加新國度的開國大典!

禮炮過後,軍樂隊奏響了嘹亮的國歌。

在國歌聲中,藍天白雲之下,陸海軍精挑細選出的儀仗部隊自廣場前的一環路經過。最前的是騎着高大青島馬、身穿閃亮盔甲的騎兵,緊隨其後的是六門15式丙組成的炮兵車隊,再後是隊列如棋盤一般齊整的步兵方陣,最後的最令人矚目,是由轟隆作響的拖拉機牽引着的海軍巨炮……

廣場內部,有各小學、中學挑選出來的學生組成的方陣,其中有的穿紅衣,有的穿黃衣。待到閱兵部隊經過之後,他們便隨着新的音樂變換隊形,紅黃相間,擺出了“華夏萬歲”四個大字,然後又隨着音樂高唱起了國歌。

主席臺上的國公們也跟着歌聲唱了起來,這將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在熱烈的氣氛中,張正義、史若雲兩名前任首席和現任宰相鄭紹明走到話筒前,齊聲宣佈道——

“九鼎重鑄,華夏再興!”

……

“華夏”,便是東海人所建立的新國家的名字,對,僅此二字,沒有後綴。

這個名號聽上去有些大,但其實還是符合傳統國名構詞法的,“夏”是本名,“華”是修飾。

原本王朝的正式名稱只有一個字,如秦漢唐宋等,但元朝開始,加了一個字將自己稱爲“大元”。歷史上,後來的明、清也如法炮製,稱自己爲“大明”“大清”。這麼看的話,新生的國家稱自己是“華夏”,也還是合規矩的。

國公們以華夏大地上第一個王朝“夏”來爲自己的國家命名,有強調正統的目的,也有“既是開始,也是終結”的預示,同時也有些真實與虛幻結合的自我調侃。

從今天開始,過去一隅之地的東海國和鬆散的東海關稅同盟便成爲了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是新生的華夏!

華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國公會”,由187名國公構成,國公名額按照《國公繼承法》傳承,是國家的法定統治者,掌管最高的財權、軍權、立法權和最終解釋權。

當然,國公會不可能親力親爲操持這麼大個國家,因此又設立了一套強力而複雜的治理結構,代替自己操持政務,同時相互制約以免尾大不掉。

設尚書省掌管全國政務,通過每年一度的考試選拔公務員,並以內部晉升體系逐漸提拔爲事務官,以一套制度形成穩定而專業的文官體系。同時也有自上而下的任命機制,由國公會任命宰相、尚書等政務官,負責鞭策訓誡這套文官體系。

設中書省以監督尚書省,通過自下而上的選舉體系從基層選舉郡伯,以幫助國公會了解民情,並處理一些次要的立法工作。

設門下省以掌管全國司法工作,擁有獨立的選拔與晉升體系,不與尚書省相互交流。

設樞密院掌管全國軍務,由國公會完全控制,與尚書省中的兵部並立。兵部主要負責海陸軍的兵員招募、管理、後勤等軍政事務,而樞密院掌管軍隊的調動、作戰、演習等軍令事務。樞密院下轄六師,不過此“師”並非一種軍事編制,而是一個指揮機構,分別負責本土、東北、西北、中原、南方和海外六個方向,平日製定作戰計劃,戰時負責調度指揮。

設中央銀行掌管全國貨幣及金融政策,獨立運行不受尚書省干擾。

華夏國成立後,分當下國土爲六個行尚書省,行省下設若干郡,每郡管理十個左右的縣。

原本的盟友齊、滕、遼等藩國“自願獻土”,交出土地和軍權,讓這些土地歸於華夏國治下。而華夏國也沒有虧待這些盟友,讓渡了一些經濟利益,允許他們在中書省中佔據不少份額,並支撐他們向海外拓殖。

盟友們所領的軍隊也被整編,一部分跟隨他們去了海外,一部分遣散,一部分吸收入地方警察和交警系統,一部分改編成正規軍。這部分正規軍連着原先的東海義勇軍一同被整編爲新的華夏陸軍,共約十萬人,編爲三十六個旅。

這三十六個旅又分了三種:重裝旅、輕裝旅和機動旅。

重型旅就是原先的野戰旅,步騎炮俱全,人數較多,強大全能但昂貴,到現在也只有六個。番號以0開頭,如第01重型旅,部分情況下可以省略只稱個位數,如第一重型旅。

輕型旅合成化程度較低,以步兵營爲主,配屬少量火炮和騎兵。這種旅數量較多,一般作爲二線守備部隊使用,但也有例外,比如山地旅雖然歸類於輕型旅,但也是精銳的一線單位。番號首位爲1;第二位代表具體職責,山地旅爲0,普通步兵旅爲1,後勤旅爲2,鐵道旅爲3;第三位及之後爲序號。如第101旅爲第一山地步兵旅,又稱燕山旅;第1111爲第十一普通步兵旅。

機動旅比較特殊,指全員配備了車輛或馬匹,能夠快速機動,但火力相對較弱的部隊,現在在草原上活動的基本都是這種。隨着敵我力量對比的轉換,機動旅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已經組建了八個。番號是以2開頭的三位數,如202第二機動旅,部分情況下可省略前兩位。

原屬“東海商社”的資產被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鐵路、電信、學校、醫院、鋼鐵等重要龐大的基礎產業,仍由東海商社繼續運營,受國公會這一整體的掌控及每一名國公的監督。另一部分是更細碎的生產車輛、機械、紡織品、各式奢侈品等具體商品的企業,重要性相對低,對經營能力和持續改進的要求更高,被分配給了國公們個人所有。

當然,企業的規模、盈利和前景各不相同,這種分配很難說一碗水端平。爲了更好地平衡國公之間的利益,國公會又拿出了另一塊肥肉“海外領地”。

這些海外領地與之前發給民間的距離近但遠景有限的南洋地塊不同,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精挑細選出的潛力無限的土地,現在就拿出來作爲“封地”,分配給國公們。每人都有,但之前企業多拿了的,封地就要拿相對次一些的,根據之前的工作表現不同也有不同的權重。當然每人看法不同,分配時免不得一番爭執,看着衣冠楚楚得國公們對着秘密地圖爭奪當下的不毛之地,爭得面紅耳赤,真是令人作……佩服他們開疆拓土的雄心。

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819章 極點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213章 鍊鋼第10章 海岸血戰第274章 徵召!第409章 隕星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10章 海岸血戰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903章 終局第839章 前浪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168章 硫酸 下第47章 舟山海盜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730章 入關第505章 大燈塔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183章 合夥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888章 輿情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後5章 榮光不再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123章 李庭芝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18章 探險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750章 大漠攻略第23章 火炮第6章 軍訓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197章 這東海國我們認了!(感謝dsfdfdf的打賞,加更1/2)第564章 贖金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92章 騎兵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471章 東隅島後17章 圩陽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475章 逐客第843章 星星峽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64章 漸開線齒輪(慶春節及推薦票滿千,今明兩日十更,此爲第一更)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85章 大戰艦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09章 清空第511章 城市交通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637章 壟斷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521章 光明 上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905章 亂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
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819章 極點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213章 鍊鋼第10章 海岸血戰第274章 徵召!第409章 隕星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725章 真正的實力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10章 海岸血戰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903章 終局第839章 前浪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168章 硫酸 下第47章 舟山海盜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730章 入關第505章 大燈塔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183章 合夥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888章 輿情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後5章 榮光不再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123章 李庭芝第583章 東進還是南下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18章 探險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750章 大漠攻略第23章 火炮第6章 軍訓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197章 這東海國我們認了!(感謝dsfdfdf的打賞,加更1/2)第564章 贖金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715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92章 騎兵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471章 東隅島後17章 圩陽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475章 逐客第843章 星星峽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468章 回家:英雄歸來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64章 漸開線齒輪(慶春節及推薦票滿千,今明兩日十更,此爲第一更)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350章 百里馳援董文炳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385章 大戰艦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09章 清空第511章 城市交通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35章 登州與旅順(百票加更)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637章 壟斷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880章 莫臥兒大元 下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521章 光明 上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905章 亂第426章 野戰合成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