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

1276年,10月10日,牧野郡,陽武縣。

黃河大決已過去了兩年多,決口處經過長期沖刷,河道已經暫時穩定下來。

河水自西而來,自南岸的潰堤處向南涌去,先是在潰口附近堆積出了一片小湖,然後分成兩股再度流出。其中一股徑直向南,衝出一條新河道匯入南邊的渦水,然後再南流入淮河。另一股向東流,在開封附近又分成兩股:一股進入睢水,經商丘、宿州,然後又決堤衝出了一條新河道,向南又是進入淮河;另一股衝入了幾十年前的黃河故道,流經徐州還是進入淮河。

這三股新河道現在看上去很是穩定,但是仍然隱患重重,隨時有改道的風險。只要有這隱患在,廣闊的中原大地就仍然不能有效開發,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所以華夏國成立後,燒起來的第二把火,就是黃河的治理事宜。

改組後,尚書省設了六個行省,其餘五個都是正常施行地方治理的職責,唯有最南邊轄區廣大的河淮行省地位特殊——治下沒有多少人口,主要職責就是治理黃河。

原建設交通部的元老人物湯樺樹在改組後被委任來組織河淮行省的領導班子,全面負責治河事宜。

如今,他參加完開國大典後就第一時間趕來了任上,視察這萬惡之源。

黃河滔滔而來,潺潺而去,在大地上肆意流淌着,與周邊的青草和森林不斷髮生着交流。湯樺樹在舊堤之上極目遠眺,一時竟有些失了神。

他的身邊,原屬建設部的資深勞工宋廣正介紹着兵部水利司(原建設交通部的職責大部分被合併進兵部,而非傳統的工部)對黃河治理做出的初步規劃:“中期來看……大約是五十至一百年的範圍內,黃河入淮最重要的影響並非給沿途帶來的洪澇,而是對淮河水位和航道的改變。隨着泥沙在淮河水系的堆積,會產生兩個影響,一是水深減小、妨礙航運,二是水流不暢,易溢出形成洪澇。”

湯樺樹收回目光,問道:“這麼說來,黃河奪淮,害的主要不是黃河本身ꓹ 而是淮河?”

宋廣肯定地回答:“對的,黃河新衝出來的幾條河道都還算穩定ꓹ 未來只要勤加關注,在關鍵河段修好河堤,那對沿岸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現在河南地人口不多ꓹ 不需要擠到河邊去住,即使氾濫了也損害不了許多。而淮河沿岸就不同了ꓹ 人口要多得多,農業、航運業和商業都很發達ꓹ 這樣下去一定會對他們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呃ꓹ 雖然淮河流域現今並不在華夏國的治下,但他們已經將其視作嘴邊的肉,自然要爲沿岸人民考慮了。

後世淮河流域的幾座大湖如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等,在當下都只是小湖或乾脆只是小片溼地,是因爲明清時期黃河泥沙日積月累擡高了淮河下游水位,使得淮河水系排水不暢,才堆積形成大型湖泊。在這個過程中伴隨着頻繁的洪澇災害ꓹ 沿岸人民苦不堪言,直到20世紀下半經過一系列水利工程才整治得差不多。

本來淮河流域是水運發達農業也發達的富庶之地ꓹ 被黃河折騰了幾百年ꓹ 才日記衰落下去。從這個角度來說ꓹ 治河的主要目的就是救淮。

湯樺樹挑了挑眉ꓹ 立刻就有一名隨從走上前來展開一副地圖。湯樺樹在上面點了點,道:“確實也是……嗯ꓹ 所以這個甲號方案ꓹ 就是‘疏’?”

宋廣往東南邊遙不可見的地方一指ꓹ 道:“對,甲案重點不在治河ꓹ 而在疏水。在沂、沭、泗、淮諸水下游開挖數條新河道,導餘水入海,不但可緩解黃河奪淮之患,還可減輕往日這些水系便常有的洪澇災害。”

湯樺樹露出了微笑:“嗯,也是很有道理。那這乙案你覺得怎麼樣?收束河水,將其重新導向梁山泊,恢復南北清河航道。”

宋廣搖搖頭:“梁山泊多年泥沙沉積,地勢已經相當高了,即使強導回去,最多過個十年必然又得氾濫改道,徒耗資材。

倒是這個丙案還現實些,把現在的三條南下河道併成一條,經徐州入泗水,再在宿遷附近開一條新河入海。以後只需維護這一條河道即可,省了不少功夫,而且也再無泥沙入淮之患了。”

“哦?”湯樺樹起了興趣,“你覺得這個方案好?”

宋廣點點頭,又搖搖頭:“河道上要多費功夫,但以後淮河那邊就省了許多麻煩,卻也是上策。只是這般泥沙就全堆積在一條河中,日後要年年加高堤壩,沒多久就又成了地上懸河。但又還有個手段,不過沒人試過,只是紙上談兵,那就是將新河道開挖得窄且深,這般黃河流經的時候水流湍急,會將河底舊沙沖走。如果修得好,再配合上遊的減沙手段,或許可保二三百年。”

“束水衝沙麼?”湯樺樹露出了笑容,“倒也是個辦法。有個二三百年,怎麼也夠了,到時候的技術手段就不是我們現在可比了。呵,說不定到時候蓋房子用砂太多,黃河那點泥沙還不夠挖了呢。”

宋廣跟他笑了笑,心中卻不以爲然。河砂不夠用?那得蓋多少房子啊!

一行大雁從天空中飛過,向南方遷移而去。

湯樺樹擡頭看了看,又繼續沿堤走起來,同時對宋廣問道:“先不說方案了,不管是哪個方案,動起來都需要大量人力和資源,這方面是怎麼規劃的?”

宋廣連忙跟上,說道:“這方面,我們與移民管理司有一個大規模的合作計劃……”

移民工作現在也是華夏國內政外徵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制前後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劃。現在移民工作被分爲商業移民和戰略移民兩部分,商業移民就是有利可圖的移民,比如招人去東京做工、招人去南洋種植園、招人去遼東種地等等,這些移民工作民間自發就會進行,所以尚書省已經撒手不管,只進行一定的監督以防不法分子渾水摸魚。而戰略移民短期內收益不大卻在未來有戰略價值,比如往黑龍江流域、此岸郡、龍牙半島等地的移民,可以爲軍事行動提供補給或者改易文化。這部分移民工作就由戶部下屬的移民管理司專門負責。

現在技術條件仍然非常有限,治河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河淮行省當地提供不了,只能從外界移民過來。具體來說,移民計劃會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派遣一批退役兵和少量標準移民(也就是各地移民集中生活一段時間後的混合品),在預定的工地附近建設一系列據點;第二階段則是從南方大量招募工人前來修河,工程完畢後就地安置,成爲河淮省的第一批居民。

宋廣把計劃簡單一說,又總結道:“這個移民計劃的重點倒不是移民本身,而是後續的補給。畢竟一來就幾萬人,來了就修河種不了多少田,吃的穿的都要從外界運過來。如果沒有別的力量干預,只能縮減每年的移民規模,一邊種田一邊修,等糧食產量增加了再送來新移民,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完成。現在就好了,燕襄鐵路即將修過來了,運力充足,可以一上手就多運些過來,進度快了一大截。”

湯樺樹點點頭:“倒是個好消息。”

他又看向南邊遼闊的中原大地:“只要能把黃河治理好,就有十萬平方公里、1.5億畝的優質耕地可用。這是多大一筆財富啊,頃田戶足能安置一百多萬戶,供養的工商業人口更是以千萬計……但是,這真是好事嗎?”

宋廣前面聽着連連點頭,但聽到最後一愣,連忙問道:“國公爲何如此講,多了中原土地怎麼反而不是好事了?”

湯樺樹往四方指點着,道:“南洋太熱,黑水太冷,東瀛太小,西洋又熱又幹……這河淮的大好平原,豈不是我們當下能找到的最好土地?既然有這好地方在,我們爲何還要費力向外探索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越來越多,開始分地析產……又困死在了這片土地上。這片大地,是寶貴的財富,也是危險的陷阱啊!”

“啊?”宋廣在旁邊苦着臉應和着,心中感慨,這國公真是高瞻遠矚啊,人家有地拿高興還來不及呢,居然還嫌棄起來了。

湯樺樹又背起了手:“與其種地,我看還不如圈起來,做個自然保護區,種種樹種種草,養點牛馬驢羊……嘿,說不定還能養大象呢?想要耕地,就去外面找吧!”

宋廣順着他的目光看向了南方,遼闊的大地上,青草茂盛尚未轉黃,樹林鬱鬱蔥蔥茁壯成長,飛鳥在其間起起落落,不時有野兔和地鼠在草叢灌木間竄着,甚至能見到鹿羣悠閒地啃着草……正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模樣。

湯樺樹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原大地,華夏祖地,勞累太久了,也是該讓她歇息歇息了。”

第105章 戰時經濟 三第238章 登陸第876章 威尼斯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425章 後勤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23章 火炮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81章 嶗山學宮第15章 海洋事業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23章 火炮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322章 開幕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182章 新村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625章 中途城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219章 新泰縣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906章 戡亂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193章 過江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626章 魔都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517章 南望第122章 夜襲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後18章 搶冬第711章 蘄州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271章 護衛 下第784章 大冶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175章 廢奴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290章 亳州第23章 火炮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後7章 戰場第205章 出賣 三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749章 再鑄鼎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281章 營救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94章 內鬼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282章 震怒第821章 征戰第320章 間章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212章 大鐵廠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370章 騎炮兵第48章 開拓隊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258章 交易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48章 開拓隊第647章 陷入泥潭了?(加更1/2)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98章 陷阱
第105章 戰時經濟 三第238章 登陸第876章 威尼斯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437章 南下:真臘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425章 後勤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23章 火炮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81章 嶗山學宮第15章 海洋事業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879章 莫臥兒大元 上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23章 火炮第561章 沙漠風暴 九 悲喜交加,禍福相倚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322章 開幕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182章 新村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625章 中途城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219章 新泰縣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906章 戡亂第262章 民營經濟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193章 過江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626章 魔都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517章 南望第122章 夜襲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444章 另一個世界:異域貿易後18章 搶冬第711章 蘄州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271章 護衛 下第784章 大冶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175章 廢奴第530章 驅逐艦 中第290章 亳州第23章 火炮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後7章 戰場第205章 出賣 三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749章 再鑄鼎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281章 營救第59章 食品工業第894章 內鬼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282章 震怒第821章 征戰第320章 間章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212章 大鐵廠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370章 騎炮兵第48章 開拓隊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695章 匡扶宋室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318章 糧食危機第456章 另一個世界:奇貨可居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128章 日子還得繼續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258章 交易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48章 開拓隊第647章 陷入泥潭了?(加更1/2)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98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