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教育事業

1261年,2月13日,春分,東海市。

勝利公社東側一條新修成的大路上,兩輛馬車平穩地從北邊駛來,然後減速向東,行駛到了一座嶄新的紅磚大院中。

大院門口掛着一個豎排的用宋體字寫成的木牌,上書“東海市第五小學”。

第二輛馬車拐了個彎,停在路邊的樹下,六個近衛兵從車上跳了下來,向周圍散開警戒。

第一輛馬車停在了院門口,馬伕跳下車,剛想去把大門叫開,車上的張正義連忙將他喊住,說道:“你停在一邊就行了,我們自己進去。”然後下了車,順手把張建國扶了下來。

張建國下來之後,後勤部的鄭紹明也跟着跳了下來。

鄭紹明此人說來也頗爲傳奇,他穿越前的工作和後勤部幾乎沒有關聯,是個編劇,穿越之初能幹的不多,一直在各處打雜。

或許是天賦吧,偶然有一次他拿起針線開始嘗試縫補衣服,很快就展現出了完全不同於新手的嫺熟,被衛生後勤部王大媽發掘了出來,從此轉職做了裁縫,並且越做越好,在商社裡也打出了名氣。後勤部獨立建部之後,很快他就被方迎波發掘了出來,在東海紡織業中成長爲了獨當一面的大牛。後勤部去年在中央市北邊沿河區域設立了一個“市北工業區”,鄭紹明就被派去了成爲那裡的負責人。

或許是爲了抵抗紡織業的陰柔之氣,鄭紹明特意留了一臉絡腮鬍子,平日也注重健身,養出了一身好肌肉。今天他被張建國喊過來,主要是要他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給小學生們設計一套校服。

一個近衛兵前去叫醒了趴在傳達室桌上的門衛,出示了證件,立刻把這個老頭嚇得夠嗆,差點大喊大叫起來。張正義止住了他,讓他開了側門,然後三人走進了校園中。老門衛站在門口,不知是該退回傳達室裡還是該跟上前去。

這所小學和其他東海小學結構類似,三排校舍和一面院牆圍出了一大片操場,其中坐北面南那一排是二層磚樓,用作教學樓,左右兩排是平房,用作宿舍、食堂和其它用途。

這所小學和其他東海小學情形也類似,設計容納人數達到了五百人,但現在只佔用了四個教室,總共才一百出頭學生。這樣的浪費,如果發生在其它部門,必然會被大會噴個狗血淋頭,但放在教育領域卻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現在剛過十點鐘,操場上沒人活動,學生們都待在教室裡,站在院門口也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三人聽着這聲音,只覺得十分美妙,似乎預示着東海商社的光明未來。

聽了一會兒,三人開始往教學樓走去,一邊走着,張建國一邊講解道:“這所五小,是去年剛建成的,也是我們現在的第十二所小學。目前……具體人數我記不清了,大概有一百二三十吧,分了四個班,三個一年級,一個學前班。生源很廣,城陽區本地的反而不多,大多是即墨的,也有膠西、萊陽,甚至棲霞來的。”

當前東海商社採用了三加二的小學學制,也就是三年初小,兩年高小。初小學習基礎的識字、算術和常識,高小內容要深一些,學習初級的數學、文學,並讓他們接觸一些工業、航海、地理、科學等等方面的初級知識。哦對了,自然的,不管初小高小,民族主義教育都是必須的。

這把五年小學分兩段的想法,並不是商社特意模仿歷史上的做法,而是修修補補的結果。當初他們覺得時間緊迫,等五六年才教出一個小學生時間太長了,所以把學制壓縮到了三年。但是等前年第一批三年小學生畢業之後,他們又覺得三年果然還是不夠用,所以又加了兩年高小,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兩段學制。

其中,初小是進了學校就必須讀完的,而高小則是考試合格後才能讀。

這倒不是商社特意設置門檻,實際上他們巴不得讀高小的越多越好呢。不過說起來有些意思,前年商社第一次開設高小的時候,採用的是自願選讀的政策,當時不少家長都放棄了繼續讀書,讓孩子去就職賺錢——要知道,現在小學生可是高端人才,各部門搶着要呢!到了去年,文化部改成了考試選拔,結果有了這個門檻之後,不少家長覺得再讀兩年身價會更高,所以願意送孩子上高小的反而多了。

看來,這辦教育也得懂營銷啊!

除了這五年小學,還有一個學前班的設置。這個學前班跟後世的幼兒園不是一個東西,而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設置。現在的小學跟義務兵一樣,都是立冬入學,每年放短暫的夏、秋二假,讓學生回家幫農。雖說入學是定期的,但爲了儘可能擴大生源,招生都是全年進行的,這些非入學時期招來的學生,不能就這麼扔着吧?所以又設置了一個學前班,讓這些學生有個呆的地方,順便熟悉一下學校的制度,預習一些基礎內容。

這所第五小學去年才設立,第一批學生就讀了幾個月的學前班,到了去年立冬才正式開學就讀一年級,開設了三個班級。而立冬過後到現在的幾個月內,又新來了不少學生,所以學前班就又開起來了。

張正義點頭說道:“也是,這東海市之前都設了四個小學了,願意送孩子讀書的基本都送過去了,現在不好招也是情理之中。不過無所謂,只要有別的地方的人願意把孩子送來就行!”

張建國嘆了口氣,說道:“現在基礎教育的規模還是太小。我們現在十二所小學,總共才三千四百多學生。太少,太少啊!”

文化部在東海市有五所小學,金口市兩所,中央市三所,即墨縣一所,膠西縣一所,總計十二所。從這個分佈可以看出,義務教育的覆蓋範圍主要還是在直屬地區,向外擴散得很少。自然,受教育人數也不會太多。

張正義拍着胸脯說道:“沒事,張老師,我們商社以教育爲本,您儘管擴招,預算要多少有多少,大會誰敢反對就砸爛誰的狗頭!”

“噓,”此時他們已經走近了教學樓,讀書聲已經清晰可聞,張建國連忙攔住他的大聲嚷嚷,“小聲點,別讓你的昏話污染到孩子。”

張正義吐了吐舌頭,三人躡手躡腳向教室走過去。

以現在的建築技術,當然不可能將教學樓建得特別寬敞。這幢樓的結構倒有些像後世工地常用的活動板屋,每層八間教室排成一排,門外有一長道走廊,一共兩層,現在只用了一樓四間教室。爲了採光,教室的窗戶開得既多且大,不過現在初春時節仍然有些冷,只有外層的木板窗向上支了起來,內層的紙窗大多沒打開。

三人走到一個教室門口,找到一扇打開的紙窗,向裡面看進去。這教室設計目標是能容納五十名學生的,不過現在只坐滿了前半部分,學生們有的在聽課,有的卻明顯不感興趣,有的在相互嬉鬧,有的趴在桌上。

講臺上一個穿着長衫的秀才看見三個短毛,頓時緊張了起來,說話都結巴了,錯指着黑板上掛着的地圖裡的遼東半島說道:“同,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家鄉……”

呃,三人有些無語,但也不好意思衝進去糾正他,只好悄悄走開了。

走遠之後,鄭紹明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這不是才一年級嗎?字認識幾個了?這就開始教他們看地圖了?”

張建國指指張正義,說道:“這還不是管委會的決策?民族認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一年級也有洗腦課了。算了,我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就如同你們看到的,不是我不想大規模擴招,只是受限於師資力量,就算擴招了,也沒人去教啊。就現在這三千多人,即使每三十人只有一個教師,也需要一百多個,哪有那麼多人能撥給我們?”

張正義趕緊賠笑道:“是是,您說的是,今年我就指示他們,多招點秀才回來,好教孩子們識字。”

張建國搖搖頭,說道:“得,也不用你了,真招那些窮酸腐儒回來,說不定還把孩子們教壞了呢。師資力量確實缺,但沒辦法了,今年有一批高小生畢業,我們部打算從中選出一批資質好的去當教師,再從大會多挑幾個閒人去兼職校長。教學質量差點就差點吧,至少這批高小生的知識是跟我們一個體系的,總比沒有好。”

張正義把手一拍,說道:“這辦法好,張老師,放心,下次開會您提出來,我一定全力支持,畢業生您先挑,其它部門隨後!”

張建國白了他一眼,說道:“行了,別貧了,你還能幹幾個月的活?萬一一換屆,小心朝令夕改。不過我們文化部我倒不擔心,就算我下去了,政策也總歸是延續的。從今年開始,我準備大幅擴招,並且在高密、掖縣、蓬萊、牟平各新設一座小學,爭取在兩年內將小學就讀人數提升到人口數的1%,如果你的一百萬人口數據沒錯的話,也就是一萬人。”

張正義被戳中心頭事,訕訕的不知道該說什麼。鄭紹明倒是驚呼了起來:“這麼多小學生,1%?離後世水平也差不遠了吧?”

張建國看了看張正義,後者連忙回憶起自己的人口數據來,說道:“不,不能拿後世的經驗套。現在的人口結構要年輕得多,平均壽命短導致中老年比例低,而多生育又導致青少年多。據我們估計,14歲以下的兒童可能佔了總人口的30%甚至更高,其中6-10歲的適齡入學兒童估計有5-10%,所以1%其實是個很保守的數字。”

張建國點點頭,說道:“沒錯,而且我們現在初創,對年齡要求放得很寬,15歲以下都能來讀小學,所以這1%其實只覆蓋到了三十分之一的適齡兒童。以後還是要逐年擴招的,我希望十年內,能將在讀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提升到5%。當然,這麼極速擴張,教學質量就不用指望了,不過就算只是胡亂教教,也比文盲好。任重而道遠啊同學們,當初你們不好好聽課的時候,可曾想到教育會是這麼珍貴……”

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5章 燒炭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533章 人口 上第282章 震怒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711章 蘄州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217章 賣官 上第521章 光明 上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83章 合夥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第309章 清空後8章 戰場 二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488章 後方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213章 鍊鋼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840章 入海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544章 無線電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566章 通商 一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121章 東海縣第821章 征戰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564章 贖金第6章 軍訓第637章 壟斷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804章 哈密力第499章 合戰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134章 寒風將至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394章 中統鈔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166章 火帽 下第221章 合謀第298章 濟南之圍(2/4)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227章 揚州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9章 龍王寨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908章   逃生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543章 深圳堡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193章 過江第507章 列車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498章 關原後18章 搶冬第301章 劫掠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893章 出臨安第507章 列車後15章 太極帝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82章 換屆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514章 東海式炫富第506章 入境第564章 贖金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43章 慶元府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804章 哈密力第13章 改制會議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
第178章 火炮設計第5章 燒炭第485章 反封建對策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533章 人口 上第282章 震怒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711章 蘄州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217章 賣官 上第521章 光明 上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183章 合夥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第309章 清空後8章 戰場 二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488章 後方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213章 鍊鋼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840章 入海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544章 無線電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566章 通商 一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121章 東海縣第821章 征戰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564章 贖金第6章 軍訓第637章 壟斷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804章 哈密力第499章 合戰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134章 寒風將至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394章 中統鈔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166章 火帽 下第221章 合謀第298章 濟南之圍(2/4)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416章 東進:濟州島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778章 第三把火:大包圍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446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陷落第227章 揚州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15章 東進:仁川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234章 劫郝經 上第9章 龍王寨第50章 城陽工業區 上第908章   逃生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543章 深圳堡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193章 過江第507章 列車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685章 都好起來了 三第498章 關原後18章 搶冬第301章 劫掠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893章 出臨安第507章 列車後15章 太極帝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38章 東海覓天台第82章 換屆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514章 東海式炫富第506章 入境第564章 贖金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43章 慶元府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804章 哈密力第13章 改制會議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