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

千年以前,拓跋鮮卑崛起於大興安嶺,隨即又大舉西進,控制了貝加爾湖一帶。

拓跋力微時代帶部南遷到陰山南北,不過依舊有不少部衆留在了林中。

這些留在林中的部落先後依附於突厥、回鶻、黠噶斯、契丹,蒙元崛起之時又自稱蒙古人,並追隨祖先的步伐遷到了陰山南麓。

他們將部落名稱由“禿馬剔”改成了土默特,實際上就是“拓跋”的幾次轉音而已,而繼續留在林中的禿馬剔如今自稱“圖瓦”,還是拓跋的轉音。

土默特部落佔據陰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廣大土地後,在俺達汗時代部落達到巔峰,在虎墩兔西遷以前仍是蒙古諸部中最強盛的部落之一。

……

阿拉克卓特部,原本是達延漢以後世襲大汗的直系部落,部族核心是原本依附於雄踞漠北的突厥帝國、操着突厥語的黃頭韃靼,先後稱爲阻卜、韃靼,蒙古人崛起時又被納入到蒙古諸部。

發展到今日,黃頭韃靼已經是一個遙遠的記憶了,部落裡無論是大小貴族,還是普通牧民,已經與尋常蒙古人區別不大了。

不過在語言上卻有別於其它蒙古部落,自然是蒙古語、突厥語相互摻雜形成的新的“蒙古方言”了。

一直以來,阿拉克卓特部與多羅特部、克什克騰部,以察哈爾萬戶最核心的三大部落存在於土默川以東、赤峰以西的廣大地區,是達延漢後世子孫的主要依託。

虎墩兔西遷時,阿拉克卓特部的首領被林丹汗的妹夫殺死,部落被併入了察哈爾本部,由大濟農塔什海兼領,塔什海還兼領着被征服的土默特部。

塔什海的“大帳”便設在庫庫和屯(呼和浩特)城以前俺達汗的宮殿裡。

庫庫和屯城歷經兩次建設後,如今已經是周長五里,城高三丈,有東南西北四門的大城了。

塔什海從鄂爾多斯回來後,立即將準備出兵察哈爾的消息通知了土默特、阿拉克卓特兩部現任臺吉。

土默特右翼王旗所在,後世五原縣。

此時的整個陰山南麓都在土默特萬戶的控制之下,而不是像後來滿清爲了控制、削弱土默特部,將烏拉特部落遷到包頭以西后世巴彥淖爾一帶,將所有的土默特部落遷到了包頭以東的地帶。

同時將茂明安、四王子等部落遷到了大青山附近,用以監視包頭以東的土默特諸部。

如今的土默特右翼,由於一直處於抗擊衛拉特的第一線,部衆驍勇善戰,不過在林丹汗西征時與土默特左翼、鄂爾多斯的聯軍大敗,最終還是屈服於林丹汗。

這次大敗,給兩部土默特造成了大約五千騎的損傷。

原本的土默特萬戶發展到今日,實際上出動三四萬騎是沒有問題的,五千騎的損傷應該問題不大才是。

不過事情卻遠遠不止如此。

都說明末屬於小冰河期,具體來說那就是比正常情形下要寒冷一些,大明的朱由檢上臺後,似乎是惹惱了上蒼,長城內外,不禁天氣寒冷,而且動不動便是大旱。

大旱一來,南邊的大明還有常備倉可以放賑,北邊的牧民就只有狠下心來將自己的的牲畜提前吃掉了,不過由於乾旱無草,牲畜也是大面積死亡,這便是爲何虎墩兔西遷後大規模入侵大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他,餓瘋耳。

天氣持續乾旱,又帶來另一宗禍事。

天氣乾旱,牧民不得不提前遷徙,拖家帶口四處尋找水草,牧民如此,草原上的野獸也是如此,其中尤以草原上最常見的動物——旱獺最爲典型。

於是災禍便出現了,由寄生於旱獺身上的跳蚤傳播的“鼠疫”開始蔓延了。

當然了,此時的蒙古人自然不知曉疾病是由呼嚕吐(旱獺、土拔鼠的蒙語名字)帶來的,還以爲招惹了長生天,除了祈禱還是祈禱。

不過他們也知曉傳染了此病的人不可靠近,大小臺吉也出兵封鎖得病的部落,讓疫病總算得到了控制。

饒是如此,經過此疫的土默特部落元氣大傷,加上林丹汗的打擊,已經不復以前的盛況了,如今左右兩翼部落的精銳騎兵加起來也不過萬騎。

林丹征服土默特部落後,部落名義上還是由俺達汗的後裔琿臺吉俄木布楚琥爾統管,不過兩部各有土默特本部的臺吉,都不是黃金家族的後裔。

右翼臺吉叫杭高,左翼的叫古祿格,歷史上滿清爲了分化俄木布楚琥爾,大力扶持不是黃金家族後裔的杭高、古祿格等人。

不過眼下的杭高卻還沒有投靠滿清的心思,他正在爲塔什海的命令發愁。

在自己的帳篷裡,杭高沒有戴帽子,露出了頭上編成一縷縷小辮子的頭髮——索頭韃子,這是明人對他們的蔑稱,也是土默特人與其他蒙古部落最大的區別。

當然了,他的大帳裡不止他一人,左翼的古祿格也赫然在列。

杭高年長,平素以右翼一部獨抗衛拉特,很受左翼的古祿格敬重,否則以古祿格左翼臺吉之尊,是不會千里迢迢跑到右翼來找杭高商議。

“阿哈,你還是趕緊拿一個主意吧,塔什海、俄木布楚琥爾給我等下達了半個月去青城彙集的命令,我那邊還好說,地域小,離青城又近,十日便可成行,可您這邊……”

杭高年近五十,原本鬚髮花白,與林丹的戰事、鼠疫弄得他最近焦頭爛額,如今又催逼着攻打索倫人,這幾日一頭花白的頭髮竟全白了。

“唉,青壯早就通知了,不過那索倫人驍勇善戰,連大汗唯恐避之不及的女真人都抵擋不住,何況我等?這兩年部族元氣大傷,幸好長生天憐憫,又下了幾陣小雨,草原上總算緩過來了,正是修身養性的時候,此時又出兵……”

“誰說不是呢!”,古祿格拍了一下大腿,眼神裡也有些哀傷,他的部落直面林丹汗的大軍,受到的損失比杭高部更大,“可……”

杭高點點頭,“若是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就好了,既能不得罪呼圖克圖汗,又能保全土默特部落,可惜……”

古祿格也是沉吟不語,兩人中,他一向以杭高馬首是瞻,就是因爲杭高德高望重,平素又多富計謀,他才巴巴地趕到這邊,連他都束手無策,自己就更不用說了。

“讓我進去!我是大汗的故人!”

帳外突然傳來爭吵聲,古祿格一聽這個聲音不禁眉頭一皺。

“已經多少年沒見到這廝了,怎地如今出現在這裡?”

杭高也是與有戚焉,半晌,他對外喊了一聲,“放他進來!”

不多時,門外進來了兩人,當先一人身材瘦高,雖然穿着一身蒙古袍服,不過他的三縷長鬚暴露了他的身份。

竟然是如今瀚海國的工部主事,原大板升城白蓮教徒孫老道、孫道成!

孫道成以前在大板升城時便接觸過兩位土默特的頭領,故此杭高、古祿格兩人都認識,不過另外一人卻讓他二位大吃一驚!

巴圖爾!

阿拉克卓特部臺吉,真正的黃頭韃靼,阿拉克卓特部被併入察哈爾本部後直屬於塔什海。

巴圖爾三十餘歲,身材異常剽悍。

這兩人走在一起更是讓杭高、古祿格驚訝不已。

“呵呵,是孫老道先找到了我”

巴圖爾倒是直爽得很,一見到兩人便開口說道。

“唉,不瞞二位,我阿拉克卓特部在西遷時,殿後的老弱婦幼被建奴以及阿魯科爾沁部落追上趕盡殺絕,我的一家也在其中,一想到我那一對還不到十歲的兒女,我就……”

(真實的歷史,筆者沒有杜撰)

像巴圖爾這樣的漢子也落下了哀傷的淚水,杭高、古祿格不禁有些感同身受。

“我與建奴、阿魯科爾沁有不共戴天之仇,說實話,若是沒有阿斯蘭大汗的出現,我這大仇估計今生難報了,可有了阿斯蘭大汗,一切便不一樣了”

歷史上,巴圖爾不但沒能報仇,還屈辱地跟着林丹的長子額哲投降了滿清。

“呵呵”,只見孫老道兩眼放光,“兩位大汗,不瞞你們,此次來我是奉了我家大汗之命前來聯絡的”

“你家大汗?”

“呵呵,就是阿斯蘭大汗”

“啊?你現在在他手下?”

“是的,大汗仿照大明的規制,在麾下設置了六部,老道舔爲工部尚書一職”

“工部尚書?”,作爲土默特的貴族,又靠近大明邊境,杭高、古祿格兩人也知曉一些大明的官制,這工部尚書可是僅次於丞相的高官啊,在蒙古人眼裡,那幾乎是僅次於琿臺吉的濟農、扎薩克那樣的位置啊。

“失敬失敬”,想到這裡,杭高一改剛纔愁容,展顏笑道,內心卻在腹誹着,“前幾年這廝在土默特境內四處活動,肆意發展白蓮教徒,差點被我一刀殺了,最後四處逃竄,沒想到今日還有這樣的際遇,實在是人生無常啊”

“諸位臺吉,我家大汗有話讓我帶給你們”

杭高、古祿格兩人趕緊將耳朵豎起來。

“大漢說,你們土默特部族原本是北境林中的鮮卑人,與索倫人也頗有淵源,如今天下殘破,唯獨索倫人控制的地方一派安寧祥和,豈非長生天額外眷顧?豈非天命所歸?同爲林中後人,何不攜起手來奮力一搏,大汗有言,事成之後,土默特兩部繼續留守陰山南麓,除了少量牛羊貢賦外,絕無其它加派”

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
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三十四章 行者無疆(2)壹岐-對馬第三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中)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九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④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八章 亞速(上)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八章 西行漫記(七)恰克圖的哥薩克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十九章 狂飆(2)遇阻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第八十二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4)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