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

“嗚……”

一大陣悠長的銅號聲從皇太極的大營裡傳出來了。

在正面攻打尼堪大營、被譽爲漢軍旗兩黃旗最勇猛的張大猷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三日了,他漢軍正黃旗五千人已經在尼堪大營面前損失了上千人!

這還是在使用了大量的、比以往更加厚實耐用、包了鐵皮的盾車才只有這些損失,若是純粹用士兵的血肉之軀來進攻,恐怕三日下來有一半人馬都會死在奔向尼堪大營的途中。

厚達兩寸,正面包了鐵皮、釘了鐵釘的盾車寬約六尺、高約五尺,尼堪大營南側長約一百多丈,每次可以推上五十輛盾車,每輛盾車後面可以隱藏二十到三十人,這便是一千到一千五百人。

當然了,爲了試探大營裡敵軍的火力,張大猷不可能一次性就推上如此多的盾車,而是每次二十輛盾車,每輛盾車後面藏二十五人,這便是五百人。

張大猷的烏真超哈營也有紅夷大炮,可惜射程依舊不如瀚海軍的尼布楚青銅炮,大清國的“鎮國之寶”萬斤火炮速度太慢,尚沒有運抵,跟隨大軍一起過來的、用四匹馬拉着的那些嚴格按照葡萄牙澳門卜加勞鑄炮廠、用泥模鑄炮法鑄造出來的大炮目前還不是用砂模法鑄造出來的青銅加農炮的對手。

就算皇太極引以爲傲的萬斤大炮運抵了,其射程也只與青銅炮相當。

其實尼堪大營裡的十二斤青銅加農炮還沒有發威,三百斤的短管炮噴射出去的四斤重的彈丸就能將盾車擊破、擊倒,青銅炮在前三日也就是撿漏放了幾炮而已。

就算盾車抵近大營的寨牆——兩側打下的直徑十公分、高約六尺的木樁、中間是三排總計寬約四尺的沙袋,木樁外面還抹了一層水泥的寨牆上面修建得類似於城牆,一個個高度不同的“女牆”上面放置了不同的火器。

放置青銅加農炮的牆口離地面只有兩尺,三百斤的短管炮三尺,迅雷銃、火銃四尺,密密匝匝密佈牆口,絕大多數清兵尚沒有靠近矮牆便被咆哮的散彈、鉛彈擊倒在地。

不過,像這樣的大量、高密度火器的使用,對彈藥的消耗是剛剛從大山上下來沒有幾年的滿清貴族所不可理解的,也不是他們那可憐的彈藥生產力所能理解的。

由於火藥的保管期限有限,大夏國在赤塔、陽都、海參崴、葉尼塞、九原五地都設置有火藥製造作坊,而火藥最主要的原料——硝粉還是主要在有原料的赤塔、陽都製作(赤塔是利用硝湖,陽都則是利用海拉爾盆地的硝礦),其它三地主要是加工而已。

自從瀛洲開始利用鳥糞來製作硝粉以後,這火藥的產量更是上了一個臺階。

至於炮彈、鉛彈,對於如今的大夏國來說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可能一次性攜帶太多的彈藥,這一次尼堪親自南下,火炮的彈藥只配備了十日份,火銃的彈藥倒是配了一個月的。

這十日份的意思是,中間除了冷卻、歇炮,完全不停頓地連續發射來計算的,其實一般到了晚上,雙方都會停下來歇息,這樣的話,火炮的彈藥可以消耗二十日,而火銃則是兩個月。

除此之外,尚有十日份的木柄震天雷。

在尼堪的計算中,在自己這樣高出不光是滿清,還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對手一個、甚至幾個級別火力強度的打擊下,若是二十日還未能分出勝負的話,自己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敵人可能的反應都被他提前預想到了,大量的盾車、大量的士兵,包括卑鄙地使用民夫的情形他都想到了。

三日過後,彼等民夫倒是沒有使用,或許是皇太極本人也考慮到了如此龐大的軍隊對於後勤輜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只能速戰速決,何況這次他北上時幾乎將遼東的精銳抽調一空,就不能像歷史上他們圍攻錦州城、大淩河城那樣拖上個一年半載了——遼東腹地已經空了。

三日下來,正面進攻的張大猷營損失千人左右,東西東側進攻的佟圖賴、李率泰略少一些,那裡的寨牆寬度、火炮密度都遠小於正面,兩家都損失了五六百人。

第四日,滿洲人的卑鄙手段終於用上了。

大量的夫子、摻雜着少量正規軍的進攻又開始了!

其實,也不能怪滿清卑鄙,他們目前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奴隸制軍事政權,那些阿哈奴才在旗人眼裡根本算不得人。

而在中原,李自成、張獻忠其實也相差彷彿,他們在對付官軍時也往往將部隊分爲五個部分,最外圍的部分便是裹挾而來的流民老弱,接下來則是流民中的青壯,第三層纔是輕步兵,第四層是重步兵,第五層纔是騎兵。

而騎兵又分成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輪番出擊,不斷消耗敵人,號稱三堵牆是也。

直到大明滅亡前一年李自成與孫傳庭最後一次大戰時,彼等採取的還是這個策略,直到1644年,其俘獲了大量的戰馬、甲冑、武器才放棄了將流民作爲消耗品的戰術。

故此,在這一點上,大哥不用說二哥。

就算你是夫子,皇太極這一次也就帶了一萬人,也不能隨意消耗,故此,還是有大量的盾車推上來了。

瀚海軍還是老戰術,不過這一次,興許是前三日並沒有使用十二斤青銅炮,尼堪親自下令這一次用青銅炮轟破敵人的盾車陣。

“轟!!!!!!”

一陣悶雷似的怒吼過後,十五門青銅炮幾乎在同時轟響了!

如此近的距離,配置了燧發機、望山、炮鏡的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的威力不是敵人所能想象的,十五門火炮全部命中盾車!

強大的動能讓十二斤重的鐵彈帶着瘮人的呼嘯撲面而來,無一例外,所有的炮彈全部擊穿了盾車,有的炮彈擊穿盾車後餘勢未消,直接在藏在後面的士兵、夫子裡造成一道深深的血痕。

有的直接推動盾車向後翻轉,此後,炮彈便斜飛出去,將旁邊盾車後面的人又帶出一條血痕,而翻轉的盾車則將後面的人砸了個稀巴爛。

有的將盾車擊得粉碎,激射的木屑將後面的士兵和夫子大量殺傷。

就在他們驚詫於如此駭人的炮彈時,第二波次的十五門火炮又發射了!

這一次對準的是另外十五輛盾車,效果相差彷彿。

只有三輛盾車堪堪躲過了這兩輪打擊下,驚駭未定下彼等在軍官的威逼下推着盾車快步向前衝。

可惜對面還有大量的三百斤的短管炮!

一個波次的轟擊後,盾車全部翻倒在地,將大量的士兵、夫子漏了出來。

“砰……”

或許是看出來敵人這次並沒有上來大量的正規軍,尼堪大營的火槍兵可算是逮到機會了。

剛纔說過,尼堪大營大致呈一個長方形,南北兩面長約四百米,東西兩側寬約兩百五十米,整座大營面積達十萬平方米,而大營裡的步軍高達六千人,全部鋪上去也才一千三百人左右,何況敵人對着梨樹城的那一面由於顧忌到朱克圖、查克丹騎兵大營並不會安排人手攻打,於是尼堪大營需要防禦的也就是南面、東面、西面!

一個三段擊後,便只有寥寥數人衝到了寨牆面前。

此時,他們還要面臨矮牆這一道障礙,以及三段擊之後已經轉到前面的第一排火槍兵。

“啪、啪、啪……”

零零散散的火槍聲響起後,那些歷盡千辛萬苦的漢軍不甘地倒下了。

整個過程最多小半個時辰,這一次,張大猷在夫子隊伍裡摻了一百漢軍,沒想到在短短小半個時辰便煙消雲散。

後陣,張大猷面色平靜,不過若是仔細瞧的話,就會發現他的雙眼包含怒火。

他張大猷是在廣寧與孫得功一起投降的明軍,當時他纔是一個千總,不過在這幾年,隨着大量漢軍旗高層在與大夏國交戰時陣亡,張大猷很快也脫穎而出,目前已經是統管正黃旗的固山額真,其麾下也多是在廣寧投降建州的明軍軍將後代,絕對算得上“根紅苗正”。

“繼續上!”

他今天可是準備了五百正規軍、一千五百夫子,還可以攻打四個波次!

令他失望的是,戰鬥進行到午後時,他這五個波次全部消耗完畢了,可時間還有半日之久!

此時,不僅是張大猷膽寒了,連代表皇太極來到他軍中督戰的穆克譚也膽寒了。

就算還有一些夫子,不過若是按照這個消耗法,沒有幾日便消耗完畢了!

“將軍,您回去回稟主子,蠻賊完全靠火器,必定不能持久,職部建議每日分四個波次,上下午各兩次,每次二十輛盾車,慢慢消耗彼等的彈藥,以職部的估計,興許不到十日蠻賊的彈藥將會消耗完畢”

不過等張大猷的部隊用完午飯,再一次等來穆克譚時,卻迎來了皇太極嚴厲的命令。

“以當前的態勢一刻也不鬆懈地再攻三日!”

“這是將漢軍旗也當做了消耗品啊”,張大猷心裡一陣暗歎,不過他面上卻不敢露出絲毫不滿的神色,“嗻!”

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八章 三雄會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
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四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2)琳琅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四十六章 勒拿河(六)雅庫茨克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八章 三雄會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三章 西行漫記(二)伊爾根與哲科伊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七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③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