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

貓耳山(臨江市)。

地名害了此地,此地在後世大大有名,“幾打臨江”見諸史冊,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地方。

鴨綠江流到此地後便開始向南大轉彎了。

頭道溝河從北面匯入,二道溝河從東北面匯入,三道溝河從東面匯入,貓耳山堡便夾在鴨綠江、頭道溝河、二道溝河之間,再加山北面的北山,三面環水、一面環山,妥妥的易守難攻之形勝之地。

還有,靠近鴨綠江那一側還有江心島,江心島與城堡之間便是船坊所在。

貓耳山城堡便在這形勝之地中間,不但如此,爲了防禦敵人破壞船坊,江心島上也佈置了火炮,與城堡上的火炮互相呼應,若是沒有特別的原因,用固若金湯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爲過。

周長約莫四里的城堡裡,貓耳山的主人,滿清多羅貝勒(貝勒,也就是金國前期勃極烈的延續,貴族稱號)、阿巴泰次子、二十九歲的博洛正在與他的弟弟、今年十八歲的的固山貝子嶽樂說話。

嶽樂:二哥,賊軍佔了二道江、雙甸子,守軍已撤,怎地你一點也不着急?

博洛:佔據二道江、雙甸子的賊軍共有多少?

嶽樂:按照撤出來的兩個佐領回稟,也不比他們多多少,加起來也就是一千人馬,不過二道江離龍城,雙甸子離咱貓耳山都不遠,旦夕可至,還是要小心一些纔好。

博洛:賊軍增兵了嗎?

嶽樂:尚沒有,三日過去了,彼等每一處還是大約五百人馬。

博洛:就是了,那龍城的勒克德渾派出援兵了嗎?

嶽樂:尚無

博洛:就是,賊軍在冬季突然大舉增兵鄂多哩,如今只派了區區一千人馬佔據二道江、雙甸子,其意何在?

嶽樂:難道打的是引蛇出洞的注意?

博洛:呵呵,多半如此,在這大山上,無論是賊軍還是我軍都不能駐紮太多的軍卒,就算駐紮了,也不能駐紮得太久,何也?糧秣供應太難,如今彼等突然增兵鄂多哩,不用說是要發起進攻了,否則彼等必定不能持久。

嶽樂:二哥的意思,這二道江、雙甸子只是一個引子?

博洛:還用說嗎?

嶽樂:那彼等的重點還是官街堡、龍城、貓耳山、鎮江堡?

博洛:不知,不過若是僅僅從鄂多哩增兵這一舉動來看,多半如此,本貝勒這裡恐怕還是重中之重,若是龍城、貓耳山派兵奪回二道江、雙甸子,半路上肯定會遭到賊軍埋伏。屆時,若是龍城、貓耳山的兵力損傷太多,恐怕也不能守禦太久。

何況,如果彼等奸計得逞,還可以故技重施,包圍龍城和貓耳山,吸引更多的咱大清國的人馬前往救援,好賊子,好奸計!

嶽樂:……,那我等就按兵不動嘍。

博洛:嗯,這是應有之意,不過對於貓耳山周邊也需要加強警戒,提防賊軍突入此地。

嶽樂:是,二哥,唉!

博洛:男子漢大丈夫,何故做那腐儒之嘆?

嶽樂:二哥,您看,咳咳,咱大清國還有救嗎?

博洛:唉,怎麼說呢,原本咱滿洲人以騎射見長,還擅長山地作戰,這兩者,那索倫蠻子都有,更兼他們不知怎地竟然如此擅長火器,我有者他有,我沒有者他亦有,這仗就不好打了,不過……

嶽樂:不過如何,二哥快講!

博洛:咱大清尚沒有到山窮水盡之地,遼東之地,精華全在我大清手裡,盛京、遼陽、錦州、海州都是大城,方圓十里,城牆高厚,糧秣、兵丁足夠戰上一年,以我滿洲男兒的忍耐勁兒,等敵人筋疲力盡於城下時還真有反敗爲勝之際。

何況周邊撫順、鐵嶺、廣寧、復州、金州也都是堅城,沒那麼容易拿下。

更何況周邊大山的重要據點還在我等手裡,如此三層防線,賊軍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沒有幾年功夫很難拿下。

嶽樂:那幾年以後呢?

博洛:……

那就是另外層面的事情了,以滿洲男兒的力量,也只能收縮在遼東一地,想要徹底擊敗索倫蠻子,非得有外力不可。

嶽樂:您的意思?

博洛:是的,若是皇上能放下身段,嚮明國稱臣,與其一起對抗大敵,咱大清國尚有一線生機,若是更進一步,將朝鮮也拉進來,幾面夾擊,索倫蠻子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只有敗退一途。

屆時,我大清國接受彼等已經開拓完畢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國力又上一個臺階,索倫蠻子侷促於蠻荒之地,大清國再徐徐圖之,蠻子就再難復起了。

嶽樂:這好是好,可那明國沒有好處怎麼會爲大清國火中取栗?

博洛:你小子到底年紀輕,見識淺,明國,那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國度,你只要誠心稱臣,送上質子,每年進貢些許物資,彼等必定會答應我等的要求。

何況,彼等如今也是內憂外患,內部,聽說流賊又鬧開了,聲勢還頗爲浩大,外邊,索倫蠻子已經完全拿下了蒙古人的地盤,與他的疆界直接相鄰了,聽探子說,如今其邊牆處處漏風,蠻子隨時可以入關劫掠。

再者,這索倫蠻子雖然建國了,不過並沒有去掉明國給他的封號,在大義上還得矮明國一頭,若是明國下令其退兵,彼等若是不答應,在名分上就丟了顏面。

嶽樂:我看不見得,這索倫蠻子如此強橫,估計不會聽那明國的,何況就算明國答應重新接納我等,他除了下令蠻子退兵,還有何法?難道還能出兵攻出關外?

博洛:呵呵,這就是可大做文章的地方了。你想啊,假若皇上果真嚮明國臣服,那索倫蠻子在攻打我國時就得掂量掂量,在與明國接壤的地方還得佈置重兵,彼等丁口本來就不多,純屬窮兵黷武,如此一來能用於進攻遼東的兵力就不多,呵呵,就憑蕭阿林和朱克圖的人馬就想拿下盛京?一個鐵嶺城堡就夠他喝一壺的!

嶽樂:那如果是索倫蠻子孤注一擲,不理會明國的,將境內大多數人馬用來攻打我國,又該如何處置?

博洛:那是大清國最難受的地方,不過只要滿洲男兒拼死一戰,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嶽樂:那戰事的關鍵在哪裡?

博洛:海上。

嶽樂:……

……

就在博洛兄弟在貓耳山城堡“坐而論道”時,在貓耳山的東北邊突然出現了一支軍隊。

曲承恩率領的另一支三千人的混成旅。

曲承恩是在這次整編中從海參崴調到鄂多哩的,也是,像他這樣以前很早跟着毛文龍的大將,對鴨綠江、圖們江一帶的山川地形肯定很熟悉,讓他在海參崴享福實在浪費了。

作爲曲承恩自己來說,眼看着自己以前的手下郭天才已經位居帝國高位,而自己還是一個小小的地方鎮守使,這心裡若說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故此,聽說自己要到鄂多哩獨領一個混成旅後,他二話沒說就過來了。

他這一路是從貓耳山東北邊的二道溝河過來的,一路上不斷清除博洛佈置在險要地方明的暗的哨卡,很是花費了一些功夫,不過這一切都很值得。

曲承恩也很清楚,自己這一路是明的,就是要讓貓耳山的敵人動起來,若是真動起來了,帝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惜直到他抵近貓耳山城堡,敵人依舊按兵未動。

貓耳山,博洛、嶽樂兩人又開始了新一輪討論。

嶽樂:賊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二哥爲何還氣定神閒?

博洛:不慌,賊軍就這點人馬,還分出一部分搶佔兩側的山頭,剩下這兩千人就想拿下貓耳山城?

嶽樂:您的意思?

博洛:再等等

……

三日後,博洛得知官街堡附近又出現了大約三千人馬。

嶽樂:二哥,按照探子的消息,那索倫蠻子恩索手下倒是有過萬的大軍,不過從二道溝河過來了三千,去了官街堡三千,雙甸子、二道江去了一千,這便是七千。

作爲蠻賊首領,恩索身邊不會沒有兵馬,至少得三千,加上延吉崗、琿春的守軍,他這過萬的大軍應該分派完畢了吧。

博洛也是沉默不語,半晌才說道:也是啊,不過蠻子也有可能偷偷從其它地方增兵,我等還是按兵不動,如今賊軍陳兵城下,這人吃馬嚼的,我就不信他們沉得住氣,趕緊過來攻城吧,咱城頭的火炮、火槍、弓箭已經飢渴難耐了。

又過了兩日,官街堡傳來消息。

嶽樂:二哥,賊軍猛攻官街堡,難道他們的意圖是龍城?

博洛:……,哎呀,還真有可能,若是官街堡一下,龍城處於平地上,彼等吉林的大軍就可以猛攻龍城,若是龍城陷落,盛京危矣!

嶽樂:那我等?

博洛:你過來……

“報!”

衛兵:主子,水師送來了一人,說是從龍城過來的!

博洛:快!

……

半晌,龍城來人與博洛相見了。

博洛:大膽賊子膽敢冒充龍城的人!

龍城來人:主子何出此言?

博洛:我問你,你老家何處?族長何人?何時編的佐領?如今你的佐領是誰?出於何部?前程幾何?

龍城來人:×××;×××;×××;×××;×××;×××!

博洛:……,那索倫蠻子有多少人在攻打龍城?

龍城來人:起碼五千,與城裡差不多,不過貝勒爺求戰心切,出動騎兵兩千出城與賊軍打了一仗,不敵後又退到城裡來了,賊軍火炮犀利,故此……

……

半日後,博洛讓嶽樂帶着一千人從頭道溝河北上了,他的目的也很明確,援救官街堡。

博洛的意思也很明白,龍城是磚石城池,賊軍莫說五千了,就算有兩萬人也不一定拿得下來,不過官街堡就不同了,那裡只有五百人,雖然是按照西夷所說的菱堡制式打造的,誰曉得能堅持多久。

爲了掩護嶽樂北上,他決定親自帶着一千五百人出去佯攻敵人設在東邊的大營。

大戰,一觸即發!

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
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十一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六:並不寧靜的頓河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一:先手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六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4)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十四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4)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