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五:莫愁湖上的憂愁

一場真正的暴風驟雨過後,莫愁湖上的煙雨濛濛。

還是在晚上,華燈初上,偌大的莫愁湖湖面,只有一艘船隻在湖中慢吞吞的行駛着。

仔細看時,這艘船並不是常見的畫舫,而是一艘兵船!

是的,莫愁湖所在的秦淮河直通長江,並通過外城的定淮門與秦淮河的主航道相通,兵船完全可以駛到這裡。

不過,問題來了,是誰有這麼大的面子,竟讓平日遊船如織的莫愁湖上只剩下這一艘兵船?

這艘兵船是一艘如今長江江面常見的兩層樓船,首層甲板布有一些小口徑的火炮、碗口銃等物,船首尾還有可以伸縮的粗長竹竿,從那裡可以噴出煙霧——與朝鮮龜船的戰法相似,當然了,自然是從大明傳到朝鮮去的。

首層甲板上那一層樓裡,設有船戶多扇,自然是施放弓箭和火銃的地方,在船樓的正中插着一根桅杆,大明的三角龍旗在湖上的微風中有氣無力地揮動着。

這艘船本是大明南京水師總兵的座艦,如今卻是高官雲集。

前幾日,史可法的幕僚就趕到了南京,並將訊息先傳給了通政使方以智,方以智趕緊通報了首輔李邦華。

李邦華一開始被這個驚人的消息嚇到了,不過他終究是能在萬分危急之時敢於在流賊的夾縫中將太子護送南下之人,當即想到,“這個消息若是傳到南京,必定引起軒然大波,按照東林士子的想法,那肯定是要寸土不讓,死守江北的,江南又是東林士子的腹地,若是朝廷下達與蠻賊議和的命令,第二日所有言官的諫書、彈劾書會將皇帝案頭堆滿”

“國子監、翰林院也會羣議洶洶,不過眼下江北各鎮中損失的主要是騎兵,步軍還有相當的數量,若是一仗不打便放棄江北也說不過去,可如果蠻賊的水師進入長江,到時候明軍恐怕會全部丟在江北!”

茲事體大,他也不敢擅自做主,不過當他將這個訊息向皇帝彙報時,十八歲的朱慈烺當即暈倒了。

朱慈烺病倒了,正昏迷不醒。

外有大敵,內有諸事煩擾,饒是李邦華老當益壯,七十三歲的他還是被擊倒了,他一夜未睡,當他從書房窗戶的縫隙裡感受到天色大亮後才下定了決心。

在他洗漱時,從那面來自大夏國碩大的“穿衣鏡”裡陡然發現自己鬚髮全白了!

“皓首蒼髯匹夫!”

他自嘲了一句後立即讓家人將自己的帖子送了出去。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最在意的錢謙益竟然第一個回覆了。

“首輔,內城憋悶,不如到外城莫愁湖上泛舟,那裡清風習習,湖面開闊,當可開動思慮,定下大計”

李邦華同意了,自從他來到南京後,還沒有去聞名遐邇的秦淮河遊玩一番呢。

於是,便有了眼下的情形,首輔大人出面,自然所有的畫舫都不能運營了,就連尋常跋扈的方國安也不敢出聲——南京水師總兵是北城大營的卜從善兼任的,李邦華等人雖然來到了莫愁湖,不過對外宣稱的則是兵部演練,閒人迴避云云。

船樓裡,除了皓首蒼髯的李邦華,還有兵部尚書呂大器、禮部侍郎馬士英、戶部尚書倪元璐、吏部侍郎錢謙益,另外,在馬士英的要求下,通政使方以智、兵部主事阮大鋮也與會了。

眼下,以阮大鋮的官位最低,於是便由他擔任其伺候各位的任務,他倒是沒有絲毫的介意,以花甲之年甘之如飴地擔負起了這個任務。

李邦華能讓他與會,自然是馬士英以前跟他提起過阮大鋮曾經預測過江北的形勢以及自己的應對策略,現在看來,阮大鋮想的倒是一點也沒錯,他雖是閹黨出身,不過當前形勢艱危,當不拘一格用人才,平素灑脫的李邦華倒是沒有在這上面糾纏過多。

何況,在崇禎帝的後期,他似乎對賜死魏忠賢隱隱有些悔意,這在朝堂的一些大臣裡也不是什麼秘密。

眼下,都察院右都御史黃道周、吏部尚書姜曰廣、工部尚書王鐸、刑部尚書袁繼鹹並沒有與會,在李邦華的想法裡,只要說服了東林巨擘錢謙益,便由他去說服姜曰廣、王鐸、黃道周等人,而袁繼鹹則由呂大器去說服,至於剩餘的那些侍郎、主事則由自己以及在座的分別說服就是了。

故此,錢謙益的地位便愈發重要起來,他可是東林文壇領袖,門下學生、門客、友人幾乎遍佈江南,又與同樣沉迷詩畫的王鐸過從甚密,而王鐸又與姜曰廣交好,故此,只要搞定錢謙益,便能搞定王鐸、姜曰廣,至於黃道周,除了錢謙益,李邦華自己也能出面勸說。

在座的幾人,除了錢謙益之外,像呂大器、馬士英、阮大鋮都以“知兵”著稱,李邦華主要是想聽聽他們的具體建議。

尚有一人。

提督操江,掛兵部尚書銜,五十四歲的孫傳庭,雖然他的身份尷尬,不過就連一向自視甚高的呂大器也認爲就“知兵”這一項,在座的與孫傳庭比起來無出其右。

研討已經進行了一半,在過去的研討中,錢謙益已經同意了說服剛纔所說的那幾位不要在朝堂上搗亂,而皇帝的老師、年輕的方以智也同意發動同年去說服各科給事中。

眼下卻面臨一個問題。

兵部尚書呂大器依然堅持在江北節節抵抗,同時動員左夢庚的人馬北上增援。

“呂部堂”,此時方以智說話了,他從衣袖裡掏出一張紙片,“這是通政使司剛剛收到的安慶總兵發給陛下的密摺,您看看”

原來這是安慶總兵馬得功發給皇帝的,並沒有經過兵部。

呂大器眼裡閃過一絲不滿,不過也無可奈何,朱慈烺上位後繼承了崇禎帝的做法,麾下只要是總兵以上職位者,可以直接向皇帝呈奏密摺。

呂大器接過密摺一看,先是沉靜如水,接着便面色大變,半晌,他閉上了眼睛,將密摺緊緊抓在手裡,嘴裡囁嚅着,“怎麼會……”

見到其他人詫異的目光,方以智說道:“諸位,這是學生剛剛接到的消息,還沒來得及呈遞給內廷,幾日前,湖北的流賊白旺部趁着我軍大部北上與蠻賊大戰之時竄入安慶府,在境內大肆燒殺劫掠,安慶總兵馬得功麾下沒有騎兵,不敢出城攻擊,只能緊守城池”

“恰好先前佈置在這裡的忠義伯金聲恆出手了,彼等與流賊在宿松附近連番大戰……”

“如何?”,這個訊息除了李邦華別人都不知曉,此時都趕緊問道,聲音裡隱隱透着渴望。

“忠義伯一開始還是佔據優勢,不過最終還是敗了,全軍四萬人馬,能成功坐船退到江南的不到兩萬,還丟了全部的騎兵!”

“啊?!”

衆人皆是大驚,一時,“可惡的流賊”、“天殺的流賊”、“可惡!”之聲四起。

阮大鋮突然問道:“應該不止這些吧,如果流賊戰力如此強悍,將江北讓給蠻賊,讓彼等與流賊死拼倒也是一件好事”

“可惜啊”,方以智的神色也變了,“學生剛接到這個訊息時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往下一看……”

“如何?”

“賊將白旺東去的訊息沒有瞞過蠻賊,彼等從信陽南下,攻破武陽關,長驅南下,白旺的老巢德安府北面的屏障應山縣應聲而降,白旺得知後讓賊將王得仁,諢號王雜毛的帶領幾千精騎北上,結果在德安城下又是大敗”

“王得仁當即降了蠻賊,諸位,湖北的李賊部隊有兩支,兵力最強的便是這白旺部,而白旺部兵力最強者則是王雜毛,王雜毛一降,白旺在江北也待不住了,在幾日之內,李賊留在江北的部隊全部渡過大江退到了湖南、武昌!”

“啊?!”

阮大鋮卻哼了一聲,“李賊倒是果決”

“圓海”,李邦華說道,“你說說吧,我軍該當如何?”

阮大鋮趕緊施了一禮,“首輔,諸位部堂,眼下形勢是明擺着,單論戰力,蠻賊之強,遠勝於我,更勝流賊,而我軍精銳,鹹在江北,若是被蠻賊水師突入長江,切斷退路,我國精銳將毀之一旦!”

“故此,學生以爲,爲今之計,只有儘快與彼等議和,將困在江北的精銳撤回江南,之後,厲兵秣馬,儘快擊破流賊,收服全部江南之地,在蠻賊進一步南下之前穩住半壁江山,屆時,再與之決戰,是勝是負就各憑天意了”

李邦華點點頭,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孫傳庭,“伯雅,你也說說嘛”

在剛纔各人慷慨陳詞之時,只有孫傳庭微閉雙眼,像一個老僧那樣,似乎入定了,其實在他的內心一直在翻騰着。

“秀榮啊秀榮,你終究是向大明動手了,原本在我心裡是懷着怨恨的,不過這幾年下來,河北三省在你的打理下,竟一改往日凋敝荒蕪之景,到處是繁榮茂盛之狀,除了士林不滿意,上下無一不說你的好,這樣的情形,究竟是好還是壞?”

“不不不,我孫傳庭累受皇恩,豈能爲敵國說話?”

正魂遊天外,李邦華的聲音讓他回到了現實,他又回覆了以往那種嚴肅端莊的模樣。

“首輔,諸位,既然能提出撤出江北,保存精銳,以空間換時間的想法……”

“以空間換時間?”

“咳咳,就是放棄江北,換得幾年平和的時間”,孫傳庭一陣尷尬,心想:“這還是以前與秀榮這廝談話時從他那裡得來的,放到眼下倒是十分貼切”

繼續說道:“假如我大明真能與蠻賊達成議和,並保證有五年以上的緩衝時間,那麼問題來了,長江以南還有李賊,長江以北還有張賊,更有漢中的賀賊,我大明能夠在五年之內殲滅上述諸賊,然後還有時間來厲兵秣馬,集中精力對付蠻賊嗎?”

呂大器瞪了他一眼,“那你的意思呢?”

“諸位”,孫傳庭站了起來,“那張賊南下、東去之行先後受到吳三桂、曾英的打擊,西邊靠近夷地又受到楊展的壓迫,惶惶不可終日,以依我看來,想要最終戰勝蠻賊,不如招降張賊!”

“啊?!”

“荒謬!”

“狂悖!張賊曾破壞皇陵,豈能赦免?”

“大好河山,難道又要落入胡虜之手?”

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八章 亞速(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四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四:巨人總督、恐怖伊萬與天狼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
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四十四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上)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五十二章 齊魯風雲之三:最後一戰(2)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二十五章 按圖索驥(中)額尓齊斯河畔的篝火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三十四章 宇久-平戶之戰(下)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帥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八章 亞速(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三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下)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四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四:巨人總督、恐怖伊萬與天狼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